吳如意 謝華
【摘 要】繪本是促進幼兒審美感知、審美想象、審美情感、審美理解等審美能力發展的重要工具。家庭教育中親子繪本閱讀是幼兒閱讀行為的開端,對于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研究發現,親子繪本閱讀在培養幼兒審美能力中存在著部分家長對幼兒審美能力培養重視度不高、指導水平較低以及親子繪本閱讀環境不佳等問題。文章針對親子繪本閱讀在培養幼兒審美能力方面現存的問題,從審美感知、審美想象、審美情感和審美理解四個方面提出相應措施,幫助幼兒通過親子繪本閱讀發展自身的審美能力。
【關鍵詞】繪本閱讀 家庭美育 審美能力
【中圖分類號】G78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275(2024)04-78-05
“自從親子閱讀誕生以來,繪本一直是其核心素材之一,它是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橋梁。圖片是激發兒童早期想象力的媒介,可以幫助兒童理解故事,因為其通俗易懂的特點降低了閱讀難度,增加了兒童閱讀的主動性與能動性。”[1]“繪本閱讀是一種愉悅的欣賞活動,繪本的圖畫和文字會引發幼兒一系列的心理活動,通過優美的圖畫形象和完整的故事敘述,幼兒的審美感知、審美想象、審美情感、審美理解等審美心理要素可以得到全面的發展。”[2]“對兒童而言,兒童繪本表現了易于和樂于兒童接受的美的特征和審美的純然狀態。這種近乎純粹的美的特征和感覺,能夠讓兒童體會到情感和思維的自由愉悅和自由游戲。”[3]可見,親子繪本閱讀對培養幼兒審美能力具有重要價值。
一、家庭美育中親子繪本閱讀現狀
(一)繪本閱讀概覽
近年來,家長越來越重視親子繪本閱讀,親子繪本閱讀的頻率大大提高。有研究者認為親子繪本閱讀大多聚焦繪本的內容及其蘊含的教育意義,母親通常按照自己的閱讀理念或者孩子的興趣聚焦某張圖片進行提問、討論或發散性的故事描述。大部分家長表示自己沒有通過繪本培養幼兒審美的意識、覺悟或者個人素養。[4]有數據表明親子繪本閱讀正處于初級階段,大部分家長認識到了繪本閱讀的重要性,但是還不能充分了解繪本的選擇方式、閱讀方式以及繪本對幼兒審美發展的作用,多數家長是在親子繪本閱讀中不斷加深對繪本的了解程度。
(二)圖片閱讀情況
親子繪本閱讀時家長往往更看重文字,圖片排在第二位。[5]大部分家長把繪本當成幼兒的睡前故事,更加看重故事情節的發展,將整個故事情節講述給幼兒聽,很少讓幼兒仔細觀察圖片。部分家長會讓幼兒第二天獨自翻閱圖片,但是當問到家長是否帶有培養幼兒審美的意識去帶領幼兒觀察和欣賞圖片時,大部分家長表示自己忽略了這一方面。
(三)家長對于繪本的選擇
首先,很多家長在選擇繪本時存在較強的功利心。這些家長認為繪本的教育價值主要表現在認知發展、習慣養成和道德完善層面,不少家長更加強調繪本的識字功能,好為幼兒上小學做準備,對幼兒審美能力的培養有所忽略,這導致家長偏向于選擇習慣培養類或者科普知識類的繪本。[6]其次,忽略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家長在選擇繪本時更加注重自己的主觀意愿,將幼兒的喜好放在第二位,并且一本繪本從小班一直使用到大班,忽略了幼兒在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審美需求。
(四)家長對親子繪本閱讀參與情況
與幼兒進行親子繪本閱讀的主要是母親,父親參與親子繪本閱讀所占比例不到母親的一半。也有其他家庭成員加入親子繪本閱讀,如祖父母、哥哥姐姐等。其中大多數家長的文化程度較高,部分家長如祖父母等教育水平較低,但是多數家長都沒有專門研究學習過繪本審美知識和教育。[7]親子繪本閱讀的主體大部分是母親,父親角色欠缺,不利于發揮父親在親子繪本閱讀中的優勢,幫助幼兒從不同角度理解繪本,發現繪本不同的美。
(五)親子繪本閱讀環境
大多數家庭沒有給幼兒設置專門的閱讀區,親子繪本閱讀時間大部分集中在幼兒晚上睡覺前,作為睡前故事在床上講給幼兒聽。在親子繪本閱讀的精神環境創設方面,家長更加隨意,給予孩子很大的自由。這說明家長沒有為幼兒審美能力提供充足的發展條件,沒有充分發揮親子繪本閱讀發展幼兒審美能力的作用。
二、家庭美育中親子繪本閱讀存在的問題
(一)繪本使用偏差影響幼兒審美感知能力的發展
首先,繪本使用出現偏差。大部分家長將繪本閱讀活動當成睡前故事講解,主要由家長向幼兒講述繪本故事內容,以家長灌輸為主,沒有讓幼兒仔細觀察繪本圖畫,忽略了幼兒在親子繪本閱讀當中的主體性,不利于幼兒審美感知能力的發展。其次,忽略繪本圖片。家長更加注重對繪本文字的教導,而忽略了繪本圖片的欣賞,家長少有耐心等待幼兒仔細觀察圖片,也少有家長會有意識地帶領幼兒從審美的角度欣賞繪本,幼兒對繪本美的感知機會減少。最后,閱讀時間不合理。睡前進行繪本閱讀,此時幼兒睡意蒙眬,對于繪本的圖片、色彩等不太關注,沒有感知繪本美的意愿。
(二)幼兒缺乏發展審美想象的空間
首先,缺乏專門的閱讀區域。固定的空間往往是使幼兒專注于某一件事的重要影響因素,幼兒審美同樣如此。而大部分家庭沒有固定的繪本閱讀空間,在進行親子繪本閱讀時極易受到外界干擾。同樣的,幼兒也沒有發揮審美想象去創造美的空間。其次,家長沒有結合繪本內容進行創新,與音樂、舞蹈、手工和游戲等方面的聯系程度不夠深。繪本對幼兒審美能力的提升不僅表現在繪本色彩、結構、故事等方面,通過繪本故事引申出來的其他活動,如繪畫、色彩填涂、講解繪本時所配的音樂等也都是發展幼兒多方面審美能力的方式。而簡單死板、靈活度不高的傳統親子繪本閱讀方式,不利于激發幼兒的審美想象能力。
(三)家長不重視幼兒審美情感的培養
首先,家長注重繪本的整體教育價值,在繪本選取的過程中往往按照自己的要求來,將幼兒的喜好放在第二位,這樣選取出來的繪本并不會讓幼兒感興趣,也不符合幼兒自身的情感需求。其次,在親子繪本閱讀時,家長為主幼兒為輔的現象很普遍,常常是家長說幼兒聽,家長忽略了幼兒在繪本閱讀中的主體地位,忽略了幼兒審美情感的表達。
(四)家長審美素養低不利于幼兒審美理解能力的發展
首先,家長不合理的觀念。家長更加注重繪本對幼兒好習慣的培養和認知能力的發展,不注重幼兒審美能力的發展。在進行親子繪本閱讀時,家長通常是引導幼兒識字或者懂得某個道理,沒有幫助幼兒理解繪本所蘊含的美。其次,親子繪本閱讀活動當中父親的角色缺位。父親和母親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父親帶領幼兒進行繪本閱讀可以幫助幼兒從不同的角度理解繪本,發現繪本的美。最后,家長的審美素養不高。大部分家長沒有相關的教育背景,對于繪本中的美也一知半解,不能清楚表達出繪本在哪些方面有著色彩美、構圖美、情境美等,更不知道如何引導幼兒理解繪本的美。
三、影響家庭美育中親子繪本閱讀的因素
(一)部分家長對幼兒審美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不夠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了早期繪本閱讀對幼兒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也越來越重視幼兒早期繪本閱讀。但是一方面,部分家長對繪本的認識不夠深入,對于繪本能夠幫助幼兒哪些方面的發展一知半解,因此在進行親子繪本閱讀時常存在強烈的功利心,希望能夠通過繪本閱讀幫助幼兒識字,并沒有意識到繪本能夠幫助幼兒提高審美感知、審美想象等審美能力;另一方面,家長也沒有認識到如何進行正確的親子繪本閱讀,沒有具體學習如何進行繪本故事解讀與繪本審美引導,大部分家長與幼兒進行的繪本閱讀活動以講故事為主,家長沒有培養幼兒觀察欣賞繪本中絢麗的色彩及美麗的圖畫的意識,因此幼兒不能明確感知繪本的色彩美、結構美等。家長在面對幼兒的各種提問,以及幼兒在看到圖畫后天馬行空的想象時,往往不知所措,不知道應該如何回答,往往選擇敷衍了事。長此以往,勢必會打擊幼兒的閱讀興趣,也不利于通過親子繪本閱讀發展幼兒的審美能力。
(二)家長審美教育能力有限
家庭是幼兒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位老師,在親子繪本閱讀當中,家長更是一個陪伴者和引導者。但是調查數據顯示,大部分家長自身不能很好地分析出繪本在哪些方面有著色彩美、構圖美、情境美等,更不知道如何通過繪本幫助幼兒提升審美能力。多數家長沒有從事幼兒教育方面的工作,沒有具體學習幼兒審美教育方面的知識,不了解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不知道如何選擇適合本階段幼兒閱讀的繪本,也不知道在親子繪本閱讀中如何引導幼兒去發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等,僅僅是將繪本的故事講述給幼兒聽,或者讓幼兒自行翻看精美的繪本圖片而不進行系統的審美教育,這樣的閱讀不能很好地發展幼兒的審美能力。家長沒有掌握正確的引導方式,往往會使親子繪本閱讀事倍功半。
四、在親子繪本閱讀活動中提升幼兒審美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幼兒審美感知促進策略
首先,轉變家長的意識,讓家長充分意識到繪本閱讀對幼兒審美能力發展的重要作用,能夠有意識地通過親子繪本閱讀培養幼兒各方面的審美能力。親子閱讀,是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共同發展;是父母與孩子溝通交流,共同分享閱讀的樂趣;是為了使孩子與智慧、歡樂、勇氣和自信等融為一體,促進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8]家長對繪本的認識會直接影響幼兒對繪本的認識,如果家長僅將繪本閱讀作為睡前故事講述或者當成識字活動,沒有認識到繪本閱讀對幼兒審美能力發展的重要作用,這不僅會影響幼兒審美能力的發展,也會打擊幼兒的閱讀興趣,不利于幼兒長遠的發展。因此,家長需要轉變自己的意識,充分認識親子繪本閱讀對幼兒各方面發展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對幼兒發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其次,進行繪本精讀。家長選取繪本中的一張或幾張精美的圖片,引導幼兒進行觀察探索,或者讓幼兒自己選出繪本中最喜歡的圖片,并詢問幼兒為什么喜歡它,讓幼兒初步體會繪本的美。幼兒由于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可能不能準確地表達出為什么喜歡,這時候家長就要協助幼兒表達,例如家長可以用“這個紅紅的顏色我感覺很溫暖,你覺得呢?”或者“你為什么會喜歡這張圖片?是因為這只大大的鼻涕蟲會保護公主嗎?”等帶有引導性的提問幫助幼兒表達自己的感受,從而幫助幼兒感知繪本所表現出來的色彩美和情節美。
最后,固定閱讀時間。一個習慣的養成需要長時間規律的行為,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習慣同樣如此。[9]親子繪本閱讀活動不一定要在睡前開展,家長可以從一天當中選取一個固定的時間作為親子繪本閱讀時間。在這段時間內,親子繪本閱讀不會受到外界的干擾,家長與幼兒要將全身心沉浸在繪本閱讀中,探索繪本故事情節,發現繪本的情節美與色彩美等,同時有利于訓練幼兒的專注力。
(二)幼兒審美想象促進策略
首先,保證閱讀時長。太過零散的時間會導致閱讀繪本時走馬觀花,不利于親子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幼兒也沒有時間發散思維,繪本閱讀質量會隨之下降。因此,家長需要保證親子繪本閱讀的時長,盡可能不低于30分鐘,給予幼兒充分想象的時間。
其次,注重情境化閱讀方式。在繪本閱讀時創設情境能讓幼兒深入領悟繪本知識。家長結合文本和幼兒的心理特征,適時適量地為幼兒創設各種情境,通過家長生動的語言、直觀形象的角色扮演等,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與探知欲望,讓幼兒在體悟中感受閱讀的妙趣。[10]生動形象的情境閱讀方式,能夠讓幼兒深刻理解繪本故事內容,體會繪本故事的趣味性,增強幼兒的閱讀興趣。同時營造情境化閱讀環境,也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體會繪本中的情境美,想象故事人物形象、預測故事情節發展等,促進幼兒審美想象的發展。
最后,創設閱讀區域。“支持性繪本閱讀環境,能夠提高幼兒參與繪本閱讀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美的事物。幼兒在一個時間充裕、空間自由、形式多樣、寬松愉快的閱讀氛圍里能夠更好地感知與理解繪本中的審美價值。”[11]基于此,家長應該在家中專門劃分出一個區域,設置為幼兒繪本閱讀區,并劃分出繪本創作空間。親子繪本閱讀可以在這個區域進行,幼兒也可以獨自在這個區域進行繪本閱讀。同時在這個區域中,要準備充足的材料,幼兒可以根據想象進行大膽的藝術創作與表演,也可以將幼兒的藝術作品展示出來,記錄幼兒的點滴成長。這樣能夠更好地激發幼兒的創作欲望,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促進幼兒審美想象能力的不斷發展。
(三)幼兒審美情感促進策略
首先,選擇恰當的繪本。繪本是親子共讀和發展幼兒審美能力的橋梁,繪本的質量會直接影響親子繪本閱讀的效果,因此如何選擇有效的繪本是家長應重視的。一方面,家長需要認識到在親子繪本閱讀中幼兒的主體地位,在挑選繪本時,要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選擇適合本階段幼兒閱讀的繪本,同時也要考慮幼兒的興趣愛好,使繪本能夠滿足幼兒的審美情感發展需要,使幼兒愿意閱讀繪本,能夠通過繪本閱讀表達和調節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可以選擇獲獎的繪本作品。繪本的質量會影響幼兒的閱讀效果,家長要努力實現繪本從數量多到質量好的轉變,選擇獲獎的繪本作品可以保證繪本的質量。如果家長不知道如何選擇繪本,可以向幼兒園教師詢問或者與其他家長進行交流學習。
其次,重視幼兒在繪本閱讀中的主體地位。親子繪本閱讀是為了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展,因此幼兒在親子繪本閱讀當中處于主體地位,家長應該予以重視。但是當下的親子繪本閱讀,家長占主導地位是普遍現象,親子繪本閱讀更多的是家長說、幼兒聽的形式,這僅僅滿足了幼兒聽覺發展的需要,沒有滿足幼兒表達的需要,不能幫助幼兒感知力和想象力的發展。因此,家長應該更多地傾聽幼兒的意見,讓幼兒多表達自己繪本閱讀時的情感,了解幼兒的想法,引導幼兒多看、多想、多表達與多操作,這樣才能幫助幼兒發展審美情感能力。
(四)幼兒審美理解促進策略
首先,家長應該加強繪本審美指導能力。由于大部分家長沒有從事幼兒教育相關的工作,在家庭教育中運用繪本進行審美教育的能力較低。因此,家長需要參加相關的學習和培訓,以此提升自己的繪本閱讀能力和審美指導能力。只有當家長真正意識到繪本對幼兒的發展意味著什么,學會了如何讓幼兒更加喜歡繪本閱讀,如何指導幼兒探索理解繪本的美,才能夠更好地進行親子繪本閱讀,促進幼兒審美理解能力的發展。同時進行專門的繪本審美指導相關知識的學習,家長也能夠更好地結合繪本內容進行創新,幫助幼兒從多方面利用繪本發展審美能力。
其次,重視父親在親子繪本閱讀中的參與度。母親在親子繪本閱讀中是主力軍,父親的角色缺席,不僅不利于父親與幼兒親子關系的培養,也不利于幼兒從多角度進行繪本探索與閱讀。父親與母親的教育方式不同,解讀故事的角度也不同,父親的參與可以幫助幼兒從多個角度對繪本進行解讀,促進幼兒審美理解能力的發展。
再次,注重親子間的互動交流。親子繪本閱讀是家長引導幼兒進行繪本閱讀,引導幼兒發現繪本、理解繪本的美,同時增進親子關系的過程。因此,一方面,在親子繪本閱讀時,家長要更有耐心,引導和鼓勵幼兒觀察探索,及時耐心地帶領幼兒通過繪本閱讀找到問題的答案。如果家長對幼兒提出的問題也不了解,這時家長不能敷衍了事,而是需要認真仔細地查閱各種資料,準確地回答幼兒的問題。另一方面,在幼兒回答了家長的提問時,無論回答得是否正確,家長都應該及時地對幼兒積極的閱讀態度進行贊揚。同時如果繪本閱讀激發了幼兒的創作欲望,家長也要予以支持,不能以麻煩為理由而拒絕幼兒的要求。家長支持與鼓勵式的做法,更能夠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和創作興趣,從而促進幼兒審美理解能力的發展,同時建立親子之間良好的溝通方式。
最后,反復多次閱讀繪本。優秀的繪本值得反復閱讀和探索,可以從每一次新的閱讀和探索中學習到不一樣的東西。由于幼兒受到認知水平的限制,往往需要通過多次的繪本閱讀才能夠理解體會到繪本的情節美和情境美等,因此家長需要陪同幼兒對同一個繪本進行多次的探索閱讀,和幼兒一起從不同的角度發現繪本所蘊含的美,幫助幼兒提升自身的審美理解能力。
大部分家長已經認識到了繪本閱讀對幼兒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親子繪本閱讀對幼兒審美能力培養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有待解決。部分家長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幼兒繪本閱讀當中的重要作用,大部分家長對親子繪本閱讀僅停留在閱讀方面,沒有意識到要通過繪本深層次地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認為繪本閱讀培養幼兒審美是教師的工作。同時存在著家長審美素養不高、親子繪本閱讀的環境不佳等問題。要想通過繪本閱讀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就需要家長轉變觀念,提升自己對繪本的認識水平,學習如何正確地指導幼兒閱讀繪本,通過創造良好的繪本閱讀環境與創作環境等方式,幫助幼兒通過閱讀繪本提升自我的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敏寧,王繼堃.關于繪本親子閱讀的研究綜述[J].敘事醫學,2021,4(3):192.
[2]張紅霞.繪本閱讀與幼兒審美心理發展[J].學前教育研究,2018(5):65.
[3]王海峰.兒童繪本的審美體系[J].藝術廣角,2022(1):118.
[4]倪慧.繪本藝術對兒童審美認知培養的理論與實踐探究:活動理論視角下的親子共讀[J].科教導刊(電子版),2022(33):287.
[5]同[4].
[6]鄭錦文.論親子閱讀中繪本的選擇及運用[J].家教世界,2018(30):55.
[7]梁春玲.親子繪本閱讀的現狀調查及分析[J].甘肅教育,2018(17):80.
[8]汪旭.親子教育中的繪本閱讀[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21,23(2):40.
[9]李曄.繪本親子閱讀在兒童閱讀中的問題與對策[J].科技視界,2022(9):159.
[10]李建群,黃欣.家庭親子教育中繪本閱讀運用的調查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22(3):136.
[11]孫延永,陳可欣.主題繪本閱讀活動對幼兒審美能力的影響[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20,36(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