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宣肺通竅方聯合西藥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效果和安全性,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民樂縣人民醫院收治的82例過敏性鼻炎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給予常規西藥治療)和觀察組(給予常規西藥聯合宣肺通竅方治療),各41例。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治療前后臨床癥狀、體征評分、生活質量、炎癥因子水平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Pl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癥狀、體征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均Pl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鼻結膜炎生存質量量表(RQLQ)評分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l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均Plt;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結論 宣肺通竅方聯合西藥可明顯提高過敏性鼻炎的臨床療效,進一步減輕臨床癥狀、體征,改善生活質量,調節炎癥因子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宣肺通竅方;過敏性鼻炎;療效;炎癥因子;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R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06.0123.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06.041
過敏性鼻炎又稱為變應性鼻炎,是由過敏反應引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癥疾病,當患者接觸到花粉、塵螨或皮屑等致敏原時,細胞及免疫活性因子產生過度反應,進而引起陣發性噴嚏、流涕和眼癢等一系列臨床癥狀,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1]。目前,臨床多使用抗組胺、糖皮質激素等藥物治療,以達到控制病情進展、緩解臨床癥狀的目的,但該病復發率較高,長期服用藥物可產生耐受[2]。中醫認為,肺、脾、腎等臟器與過敏性鼻炎的發生、發展關系密切,肺主氣、脾主運化、腎主水,肺氣不足則鼻竅不通,脾氣虛弱,則水失運化,腎氣缺失則內生痰濕,進而發病[3]。風邪犯肺證是過敏性鼻炎的主要證型,風邪入侵致使肺氣失宣,鼻竅不利引發癢、噴嚏不止,因此,祛風散邪、宣肺通竅為治療重點[4]。肺鼻同治可在改善鼻竅不利的同時,預防風邪犯肺。宣肺通竅方出自《是齋百一選方》,該方劑主要用于治療肺氣不宣,外感風寒[5]。本研究將宣肺通竅方與西藥聯合用于治療過敏性鼻炎,以期進一步明確此方案的治療效果和安全性,為臨床治療提供新的選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民樂縣人民醫院收治的82例過敏性鼻炎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1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24例;年齡28~64歲,平均年齡(45.13±8.16)歲;病程3~21年,平均病程(14.11±2.07)年;病情分級[6]:輕度11例,中度16例,重度14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22例;年齡31~65歲,平均年齡(45.57±8.59)歲;病程2~23年,平均病程(14.67±2.26)年;病情分級:輕度13例,中度15例,重度1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民樂縣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⑴符合過敏性鼻炎的西醫診斷標準[6]。⑵符合《鼻炎與哮喘中西醫最新診療學》[7]中風邪犯肺證的辨證標準(主證:遇冷空氣、異味、花粉等發作性鼻癢,易連續性打噴嚏、流涕或鼻塞,鼻甲腫大;次證:鼻黏膜水腫或充血,發熱微惡風寒,伴咳嗽、喘息或胸悶、頭昏;舌脈象:舌質紅或淡紅、舌苔薄黃、脈浮數)。⑶年齡≥18歲。⑷累計發作時間≥0.5 h/d。⑸鼻內鏡下清晰顯示鼻黏膜充血、腫脹。排除標準:⑴合并嚴重哮喘者;⑵急性鼻竇炎、急性鼻炎等非過敏性鼻炎患者;⑶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⑷合并心腦血管、肝、腎、免疫等系統疾病者;⑸入組前2周使用抗過敏藥物或其他影響研究結果的藥物者;⑹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西藥治療:口服氯雷他定(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啟東分公司,國藥準字H10970410,規格:10 mg/片)10 mg/次,1次/d,丙酸倍氯米松鼻氣霧劑(山東京衛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273,規格:200撳/瓶,每撳含丙酸倍氯米松50 μg),左右鼻孔各1撳/次,3次/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宣肺通竅方:白芷、柴胡、防風各12 g,杏仁、辛夷和烏梅各10 g,炙麻黃、蟬衣各9 g,蒼耳子、甘草各6 g。1劑/d,用1 000 mL清水浸泡藥材30 min,經大火煮沸20 min后轉小火繼續煎煮15 min,取汁400 mL,200 mL/次,2次/d。兩組患者均治療14 d。
1.3 觀察指標 ⑴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顯效:鼻部不適等癥狀完全消失,臨床癥狀、體征評分減少率gt;70%;有效:鼻部不適等癥狀發作頻率顯著減少,臨床癥狀、體征評分減少率在30%~70%;無效:鼻部不適等癥狀發作頻率無明顯變化甚至加重,臨床癥狀、體征評分減少率lt;30%或增加[8]。⑵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癥狀、體征評分。將各項癥狀、體征由輕到重分別計0~4分,分數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8]。⑶比較兩組患者鼻結膜炎生存質量量表(RQLQ)評分。采用RQLQ[9]評估患者生活質量,該量表包括睡眠、活動、鼻部和非鼻部問題等維度,最高分為75分,分數越高表示疾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越嚴重。⑷比較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靜脈血3 mL,離心機的離心轉速、時間和半徑分別設置為2 500 r/min、15 min和5 cm,離心后取血清,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IL)-6和IL-4水平。⑸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記錄患者皮疹、惡心、頭痛和嗜睡等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不良反應發生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體征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臨床癥狀、體征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癥狀、體征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RQLQ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RQLQ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RQLQ評分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4。
2.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5。
3 討論
過敏性鼻炎臨床癥狀包括鼻癢、鼻塞、噴嚏和流涕等,若不及時采取干預措施,過度免疫反應將進一步導致哮喘、變異性鼻竇炎等并發癥,因此,及時給予干預措施,對預防病情惡化十分重要[10]。臨床通常采用抗組胺藥、糖皮質激素和抗白三烯藥等藥物進行治療,通過減少鼻腔分泌物,改善患者病情,但長期使用將增加藥物不良反應,或可產生耐受[11]。中醫認為,過敏性鼻炎屬“鼻鼽”的范疇,其發生與體內臟腑功能失調密切相關,鼻為肺之門戶,鼻、咽為肺之竅道,鼻咽相連,肺氣宣暢則外竅相通;肺氣失宣,水濕積聚失運化則堵塞鼻竅,而風兼夾寒、濕、燥熱等外邪,可經脈絡、胃腸道、鼻咽等多途徑入臟腑,導致鼻鼽反復發生,因此,疏風祛邪、宣肺為治療鼻鼽重點[12]。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且治療后癥狀、體征和生活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提示在常規西醫治療基礎上加用宣肺通竅方可明顯提高治療效果,進一步緩解臨床癥狀,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宣肺通竅方中君藥為麻黃,主歸肺及膀胱經,善宣肺氣、散風寒,治療肺系疾?。怀妓帪榉里L、杏仁、柴胡和蟬衣,防風功效同麻黃相近,兩者聯用可強化散外風祛邪濕之效;杏仁歸肺、脾及大腸經,主治陰虛、肺寒,與麻黃聯用可平衡肺氣;柴胡歸肝、膽、肺經,既可疏肝解郁散風熱,又可升舉陽氣;蟬衣具有疏散風邪,止癢明目之效;佐藥為白芷、辛夷及蒼耳子,均具有散風祛濕、通鼻竅之效;烏梅與甘草均為使藥,可通過調和諸藥,平衡陰陽,共奏祛風疏肝,平喘通竅之效[13]。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對照組,提示宣肺通竅方聯合西藥可有效降低過敏性鼻炎患者炎癥反應。這是由于方中麻黃可抗炎、抗菌,促進機體發汗解熱;防風可通過調節免疫功能,抑制炎癥因子分泌;而柴胡具有抗炎、抗病原菌和調節免疫等多種功效;辛夷在抗炎的同時還具有抗過敏作用[14]。本研究結果發現,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在西藥治療基礎上加用宣肺通竅方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分析是因中醫治療多依據患者體質、病情差異實行辨證治療,藥方中的藥材在達到治療效果的同時,更注重于整體改善身體質量,提高機體抵抗過敏原的能力,如宣肺通竅方中白芷、蒼耳子、甘草等多種藥材均可有效調節機體免疫,發揮抗炎解毒之效,因此,未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15]。
綜上所述,宣肺通竅方聯合西藥可明顯提高過敏性鼻炎的臨床療效,進一步減少臨床癥狀、體征,改善生活質量,降低炎癥因子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安羽三,歐陽昱暉.季節性過敏性鼻炎的研究現狀[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2020, 27(4): 199-201.
紀洋洋,許偉民,顧凌瀾.個體化階梯性藥物治療控制變應性鼻炎癥狀的優勢評估[J].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 2023, 23(2): 141-144.
崔紅生,呂明圣,王濟,等.中醫藥防治過敏性鼻炎-哮喘綜合征研究述評[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1, 44(3): 203-208.
王彬,金銳,劉靜,等.過敏性鼻炎不同證型治療方的藥味配伍共性特點研究[J].醫藥導報, 2023, 42(4): 488-495.
呂明圣,崔紅生,王濟,等.中醫藥防治過敏性鼻炎-哮喘綜合征思路與方法[J].中華中醫藥雜志, 2021, 36(11): 6577-6580.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鼻科組,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鼻科學組.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5年,天津)[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16, 51(1): 6-24.
鹿道溫.鼻炎與哮喘中西醫最新診療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1996: 23-25.
何珊,丁麗鳳,孫克興,等.中西醫結合治療兒童過敏性鼻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8, 38(9): 1054-1057.
黃子真,張革化,趙耕,等.變應性鼻炎患者生活質量研究[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10, 45(6): 450-454.
徐露,何路坪,代紅,等. 中醫外治法治療變應性鼻炎的研究進展[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23, 32(14): 66-70.
武新亮,白子霞.變應性鼻炎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分析[J].重慶醫學, 2020, 49(15): 2524-2527, 2532.
曾金生,乜煒成,孫麗麗,等.基于數據挖掘探究中醫藥治療過敏性鼻炎-哮喘綜合征的用藥規律[J].中醫藥導報, 2022, 28(3): 110-114.
蔡金芳,王國臣,黃惠芬,等.宣肺平喘湯加減結合膀胱經姜療治療老年咳嗽變異性哮喘臨床研究[J].陜西中醫, 2022, 43(1): 62-65.
尚慧梅,鄭通,黃玲,等. 宣肺通竅針法聯合大椎穴溫針灸治療變應性鼻炎的療效分析[J]. 針灸臨床雜志, 2023, 39(6): 22-26.
周照燕.過敏性鼻炎治療中枸地氯雷他定聯合中藥方劑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系統醫學, 2022, 7(14): 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