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制造業作為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其綠色轉型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文章基于廣東省2012—2021年數據,以制造業綠色轉型率為因變量,數字化水平、綠色創新技術等6個為自變量對影響廣東省制造業綠色轉型因素進行實證分析,繼而研究廣東省制造業綠色轉型升級的可行路徑。研究表明,數字水平、綠色創新技術、環境規制、人才支撐、政府支持、地區經濟水平6個因素對制造業綠色轉型具有促進作用,其中人才支撐的作用最大,最小的是政府支持;根據影響因素的總結,本文提出建議制造業綠色轉型的4條路徑,分別是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培養綠色制造業示范型企業,政府加大對綠色投資的支持,推動數字化的發展,僅供參考。
關鍵詞:制造業綠色轉型;中國經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廣東省
本文索引:劉姍.<變量 2>[J].中國商論,2024(08):-127.
中圖分類號:F222;F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4)04(b)--04
1 引言
制造業是中國經濟的支柱,是立國之本。廣東省制造業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是全球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典范,但是傳統制造業占比較大,制造業仍存在環境污染嚴重,資源利用率低,能源結構中可再生能源占比較低,污染物排放量高等問題,為鞏固該地位,讓其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領先水平,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八次會議關于廣東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條例提出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應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集群化發展。所以,廣東省制造業綠色轉型是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制造業綠色轉型是指發展環境友好型產業,降低能耗和物耗,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技術,使經濟社會發展與自然相協調。
為了加快制造業綠色轉型的進度,我國學者從不同角度分析影響制造業綠色轉型的因素。吳維香等(2020)在測算了制造業綠色轉型效率后通過固定雙效用模型分析其影響因素,認為創新投入、創新產出、人才支撐、行業平均規模、市場需求對其有正向影響,而環境規制整體來說是負向的。張莉(2020)分析了環境規制與綠色技術創新對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影響,其認為環境規制水平較低時,綠色技術創新有擠出,不利于轉型;而規制水平提高,制造業轉型低速穩定。張峰、宋曉娜(2020)分析了環境規制、資源稟賦與制造業綠色增長的脫鉤狀態和均衡關系發現制造業綠色增長與環境規制、資源稟賦整體上表現為“非良性-良性-非良性”的時序脫鉤波動趨勢。孟慶強(2023)運用雙向固定效應模型、中介模型實證分析數字經濟對河南省制造業綠色發展的影響,結果顯示有顯著的促進作用。肖靜等(2023)研究了數字化水平、綠色技術創新對制造業綠色轉型的影響,結果顯示數字化水平達到一定的門檻值有促進作用,而綠色技術創新是起中介作用。蔡瑩(2019)在測度了廣東省制造業轉型升級能力后,還運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分析其影響因素,發現服務型制造、智能制造及綠色制造等對制造業升級有一定的正向影響。尹旭等(2023)從全國、七大區域、疫情前后研究財稅政策、金融政策對制造業綠色轉型的影響,發現兩個政策對轉型的影響效果各異,疫情后有一定的干擾作用。王夢倩(2023)在雙碳背景下研究制造業綠色轉型的路徑,最后提出四條可行路徑。
2 研究方法、指標選取與數據說明
2.1 研究方法
2.1.1 熵權法
熵權法廣泛應用在科學評估、社會經濟和信用風險等方面,故文中的數字化水平評估采用此方法,對衡量數字化水平的各變量進行賦值,并且計算出綜合水平。具體來說,Xij表示第i個評價對象第j項指標的觀測數據。操作步驟為:
2.1.2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是用來處理一個變量受多個變量影響的模型,該模型公式如下:
其中,Y為被解釋變量,X為解釋變量參數,βj是偏回歸系數,uj為干擾項。
通常為了降低模型不顯著的風險,會將模型進行對數化,即
2.2 指標選取
本文根據多元線性回歸模型,把指標分為被解釋變量與解釋標量,具體如下:
2.2.1 被解釋變量
制造業綠色轉型效率,參考劉姍《廣東省制造業綠色轉型效率評價——基于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數測算》的研究結果。
2.2.2 解釋標量
(1)數字化水平(X2i),文章參考肖靜等(2023)的做法,通過數字化投入、數字化產出與數字化應用來衡量數字化水平,具體采用固定電話普及率、移動電話普及率、互聯網電話普及率、移動電話普及率作為投入指標,郵電業務總量占GDP的比重作為產出指標,互聯網普及率作為應用指標,采用熵權法來衡量數字化水平。
(2)綠色技術創新投入(X3i):根據肖靜等(2023)的做法,采用R&D經費投入強度作為指標。
(3)環境規制程度(X4i):根據張莉(2020)的做法,采用(工業廢水治理運行費+工業廢氣治理運行費)/工業總值作為指標。
(4)人才支撐(X5i):根據吳維香等(2020)的做法,采用R&D人員全時當量占從業人員比例作為指標。
(5)政府支持(X6i):根據尹旭等(2023)的做法,采用綠色財政支出作為指標,其中應用節能環保支出、科學技術支出的總和來衡量。
(6)地區經濟發展水平(X7i):采用人均GDP作為指標衡量。
2.3 數據說明
本文以2012—2021年廣東省及四大經濟劃分區域為樣本,基礎數據來源于《廣東省統計年鑒》《廣東省環境統計年鑒》《廣東省科技統計年鑒》,各地市統計年鑒。由于數據的缺失,互聯網普及率2017—2019年的數據由插值法算得。
3 制造業綠色轉型影響因素結果及分析
3.1 廣東省及四大區域數字化水平計算結果
本文通過熵權法的計算,得出廣東省2012—2021年數字化水平的結果,具體如表1所示。
通過表1可以看出,廣東省數字化水平整體來看是上升的,其中在2017—2018年飛速上升,而后穩定上升,究其原因是互聯網的普及化,政府的大力支持,科技創新的支持使其上漲。
3.2 廣東省制造業綠色轉型影響因素結果分析
為了降低模型不顯著的風險,將被解釋標量以及解釋變量對數化,且由于篇幅限制,經過多重共線性、異方差、自相關等的檢驗和處理,通過EVEIWS的運行,結果如下:
通過表2可以看出,整體來看,對制造業綠色轉型效率影響最大的是人才支撐,最小的是政府支持,其中:
數字化水平對制造業的影響整體是正向的,說明制造業可以通過提升數字化水平而加快轉型進度,而且回歸系數為0.1315,意味著每增加一個單位的數字化水平,制造業轉型效率平均增加0.132個單位,究其原因是產品制造如果趨于數字化,在增加產值的同時減少了廢氣廢水的投放,這就使得綠色效率提高,同時數字化水平的提升可以使制造業更加智能化,從而提高制造業綠色轉型的效率。
綠色技術創新對制造業的影響是正向的,說明制造業可以通過增加技術創新的投入而加快轉型速度,究其原因是技術創新的提高可以使制造業生產更加綠色化,減少三廢的產出,對環境更加友好,讓生產技術更加綠色和節能,生產更多符合要求的產品,從而增加銷售收入,讓行業的綠色轉型效率更高。
環境規制對制造業的影響是正向的,說明它對綠色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究其原因是廣東省的規制水平已經達到了較高水平,對于三廢等一系列的投入更有利于發揮技術創新對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積極影響,但是該影響并沒有其他因素那么顯著。
人才支撐對制造業的影響是正向的,說明增加企業總人才的數量有助于行業綠色轉型效率,究其原因是增加技術創新的人才、運營、生產的人才有助于提升技術創新水平和生產經營管理能力。
政府支持對制造業的影響是正向的,說明增加政府支持會引起制造業轉型的加快,究其原因是,政府建立一系列的綠色政策可以降低企業轉型的門檻,可以增加綠色轉型的效率,例如:綠色財政支出的增加可以促進制造業碳排放和廢水排放的減少,綠色稅收可以促進碳排放的減少和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等。
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對制造業的影響是正向的,說明該地區發展水平越高越能促進轉型的加快,究其原因是由于地區經濟水平越高,越能增加對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的投入從而增加生產效率,促進綠色轉型。
通過表3可以看出,模型的擬合優度為0.707201,說明模型的擬合度尚可, F值大于其顯著性水平,說明模型整體顯著。
4 制造業綠色轉型升級路徑的建議
4.1 加大科技創新的投入,以科技創新推動制造業綠色轉型升級
制造業要綠色轉型升級,科技創新是關鍵,應該強化科技創新,讓科學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要構建廣東省科技計劃體系,將科技研發資金主要投向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重大項目和重大平臺,支持戰略性前瞻性科研項目,圍繞制約廣東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最緊迫的問題,開展科技計劃管理改革攻堅。加快建立制造業創新聯盟和創新聯合體,加強制造業企業、高校、科研機構、金融機構等各方的協同創新,形成制造業創新協作網絡,共享創新資源和成果,提升制造業創新的效率和質量。
4.2 培養綠色制造業示范型企業
企業要不斷加大力度培養綠色生產的意識,鼓勵企業加大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集中經濟、人才、科教等方面的資源優勢,培養一批新型的綠色制造企業,并鼓勵開放共享綠色技術,以便帶動當地的其他企業進行綠色制造,起到綠色制造的示范企業作用。同時還可以打造綠色制造高地,構建綠色創新和綠色智能的產業集群。
4.3 政府加大對綠色投資的支持,建立健全的政策體系
政府應大力扶持綠色制造的發展,以推動新興產業和高科技產業獲得金融和政策導航的支出,從而減輕企業綠色轉型的壓力。綠色轉型是高投入高難度的任務,所以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不僅要有財政上的支持,還需要有綠色研發 、基礎設施建設和新能源的推廣,需要全面的政策支持,同時包括相應的法律法規支持,所以政府應該對綠色轉型建立相應的健全體系,包括從財政方面、政策方面、法律法規方面等,企業才能更好地進行綠色轉型。
4.4 推動數字化的發展,從而推動制造業綠色轉型升級
現階段,數字化水平的高低是推動綠色轉型的重要因素,現階段要加大數字化建設的投入,但是數字化建設面臨前期投入大與回報周期長、回報風險高的現實矛盾,要破解矛盾,應該提供低門檻服務,確保數字化轉型便利可及,建設現代時尚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經驗,推廣SaaS、低代碼、小程序等輕量化應用,鼓勵云化、模塊化產品和服務,打造成本可控、方便好用的數字化轉型便利店,強化全流程賦能,確保數字化轉型精準可用。如建立智囊團,為中小制造企業提供數字規劃咨詢服務;建立方案池,依托公共服務平臺建立行業數字化轉型方案池,引導數字化轉型服務商針對細分行業推出有針對性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強化標桿案例的引領示范作用。
5 結語
根據廣東省制造業綠色轉型因素的實證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結論:第一,通過熵值法的計算發現廣東省從2012—2021年數字化水平整體是在上升的,其中在2017—2018年飛速上升,而后穩定上升。第二,通過回歸分析得出,數字水平、綠色創新技術、環境規制、人才支撐、政府支持、地區經濟水平這6個因素對制造業綠色轉型都有促進作用,其中人才支撐的作用最大,最小的是政府支持。第三,根據影響因素的總結,建議綠色轉型的4條路徑,分別是加大科技創新的投入,培養綠色制造業示范型企業,加大政府對綠色投資的支持,推動數字化發展。
參考文獻
Pearce D W,Markandya A,Barbier E.Blueprint for a green economy [M].Earthscan,1989.
ZHAI X,AN Y.Analyz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green transformation in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under?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20,251(1):119760.
FARE R,GROSSKOPF S,WHITTAKER? G.Directional output distance functions: Endogenous? directions based on exogenous normalization constraints [J].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2013,40(3):267-269.
田瀟瀟,郭克莎.綠色制造技術創新對制造業綠色發展的影響[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23(8):4-17.
原毅軍,陳喆.環境規制、綠色技術創新與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J].科學學研究,2019(10):1902-1911.
張澤義,成茜.我國制造業綠色轉型升級的方向和潛力: 基于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的分析[J].科技與產業,2023(12):53-57.
吳維香,林壽富.我國制造業綠色轉型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福建商學院學報,2020(2):1-11.
張莉.環境規制、綠色技術創新與制造業轉型升級路徑[J].稅務與經濟,2020(1):51-55.
張峰,宋曉娜.資源稟賦、技術進步與制造業綠色轉型[J].統計與決策,2020(13):98-102.
孟慶強.數字經濟對制造業綠色轉型影響的實證檢驗: 基于河南省的數據檢驗[J].河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4): 19-37.
肖靜,曾萍,章雷敏.地區數字化水平、綠色技術創新與制造業綠色轉型[J].華東經濟管理,2023(4):1-12.
蔡瑩.廣東省制造業轉型升級能力的測度及影響因素研究[D].長沙: 長沙理工大學,2019.
尹旭,黃彩云.財稅政策、金融政策促進制造業綠色轉型發展研究[J].地方財政研究,2023(7):28-39.
王夢倩.“雙碳”背景下制造業綠色轉型升級的路徑研究[J].產業創新研究,2023(23): 15-17.
周元春.如何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N]深圳特區報,2023-8-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