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雯 曹永生



摘 要: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的建立,夯實了企業的經營主體地位,也明確了企業的主體責任。為更好地規范企業開展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工作,加強對企業標準的事中、事后管理,實現以高標準服務南京高質量發展,本文對南京市企業在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上公開的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情況進行了整理,梳理并分析了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在日常檢查中存在的問題,給出了對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相關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問題分析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05.023
0 引 言
企業標準化工作對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具有重要意義。2017年11月4日修訂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1]第二十七條對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進行了規定。2023年8月31日修訂出臺了《企業標準化促進辦法》[2](于2024年1月1日實施),該辦法聚焦政府職能轉變,著力激發企業主體創新活力,規范企業標準化工作,引領企業標準化水平提升。
本文整理了2015年至2022年南京市企業在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上公開的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情況,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梳理和分析并給出了相關工作建議,有助于更好地指導企業開展標準化工作,逐步改進并提升企業標準的質量和水平,進一步提升企業標準化工作效能,更好地服務南京企業。
1 基本情況
南京市企業自2015年7月,開始在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平臺)公開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共在平臺上公開35285項標準,其中現行有效19425項。
2015年—2022年,南京市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基本情況如圖1所示,公開數量大體呈現上升趨勢,現行有效標準數以及公開產品和服務標準的企業數處于逐年增長的狀態,2015年原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印發《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建設工作方案》[3],加強企業標準自我聲明的建設,2016年企業公開的產品和服務標準數量大幅增加。201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正式施行,明確了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增長幅度逐漸平穩。
1.1 標準類型分布
企業執行的現行有效的產品和服務標準類型分布,如圖2所示,企業標準17605項,占比最高,成為公開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的主要類型;國家標準1258項;行業標準522項;團體標準32項;地方標準8項。
1.2 區域分布
南京市各區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公開區域分布如圖3所示(因企業存在企業標準所屬行政區劃填寫錯誤的問題,故部分數據稍有差異)。其中,江寧區公開數量最多,為10419項,占公開標準總數的30.11%。
1.3 產品分類
2015年—2022年自我聲明公開標準產品分類統計,見表1(存在一個企業產品標準屬于多個產品分類的情況),活體動植物材料及附件和用品的產品標準公開數量最多,政治事務與公民事務服務標準公開數量最少。部分比重較高的產品分類標準情況如圖4所示,其中活體動植物材料及附件和用品,工業生產和制造服務,化學品,實驗、測量、觀察和測試設備,清潔設備和用品、農業、漁業、林業和野生動植物承包服務為南京市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的熱門產品分類。
2 問題分析及整改
2.1 企業標準
(1)填報信息不規范。對于企業更名或存在聯合制定企業標準,導致企業名稱、企業聯系方式等信息錯誤或缺失、單位名稱與文本信息不一致的情況,根據《企業標準化促進辦法》,與其他企業聯合制定的企業標準,應在保留文本內容的同時,根據自身企業信息各自對企業標準進行編號、發布。委托其他企業提供產品或者服務的,由委托方完成執行標準信息的自我聲明公開。對于企業在公開標準時,出現聲明信息與文本內容中的標準號、標準名稱不符的情況,造成信息檢索錯誤,企業應在填報過程中,保持聲明信息和文本內容中的標準號、標準名稱一致。對于企業名稱產生變更,但未及時更新,造成企業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相同但是企業名稱不同的現象,根據《江蘇省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管理辦法》[4]第十四條指出,企業名稱發生變更的,應當以新企業名稱重新辦理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
(2)標準編寫不規范。存在標準封面、內容要素不齊全,編號不規范,引用文件存在有效性問題等情況。企業公開的產品和服務標準應含有封面、前言、標準名稱、范圍、技術要求、試驗方法和檢驗規則等要素。對于封面缺少標準號、標準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和發布單位等情況,企業應對標準封面進行補充完善,并注意標準實施日期不得早于發布日期。對于不同標準使用相同標準號的情況,企業產品或服務標準應當按照統一的規則進行編號,可以依次由企業標準代號、企業代號、順序號、年份號組成。對于規范性引用文件已廢止、部分廢止、標準號或標準名稱、年份號錯誤等問題,企業應定期進行標準查新,準確引用現行有效的標準。
(3)不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要求。標準中存在相關技術指標缺失或某項技術指標低于相應的強制性國家標準要求,造成標準不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要求的情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第二十五條,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服務,不得生產、銷售、進口或者提供。企業應保證自己的產品或服務標準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要求。
(4)標準相關基礎指標不符合要求。存在缺少主要功能指標或性能指標不符合要求的情況。對于缺少主要功能指標的標準,企業應當在自我聲明公開時進行明示,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對于性能指標不符合要求的標準,企業應當在標準文本中補充關鍵性能指標和試驗方法。
(5)其他情況。企業標準存在標準內容未全文公開的情況。如果企業產品或服務標準文本存在保密性內容,可以不在標準文本中體現指標的過程部分,只體現指標的數值或結果。
2.2 監管部門
監管部門在企業標準監督檢查過程中,主要根據標準的總數按一定比例隨機抽查,存在公開標準數量較多的企業被抽到的概率較大,相反公開數量較少的企業被抽到的概率較小的情況,導致企業覆蓋面不夠廣泛。
3 工作建議
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的推行,有利于保障企業經營主體地位,夯實企業主體責任,更好地促進企業標準體系的構建,激發市場活力,推動南京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的實施需要進一步完善,穩步推進,為做好相關工作,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3.1 企業
積極參加標準化工作。企業應充分重視標準化工作,以世界標準日、質量月活動為契機[5],加強對標準化活動的參與和學習。及時了解《企業標準化促進辦法》《標準創新型企業梯度培育管理辦法(試行)》等各項與企業標準化相關的政策方針,把握戰略機遇,完善標準化基礎建設。結合企業自身生產經營模式和產品技術條件,有針對性地制定相關企業標準,建設科學的企業標準體系。同時標準化主管部門可以通過加大對企業標準化工作的激勵和服務力度,促進企業提升標準化水平,激發企業標準化工作內生動力。
加強標準化人員培養。企業可以通過線上或線下培訓的方式,加強員工對標準基礎理論、標準編制過程、企業產品和服務相關標準、標準相關政策法規等方面的學習,構建多層次標準化人才培養培訓體系,將專業水平、管理能力、職業技能和業務素養相融合,培養員工的標準化意識。建立完善的標準化人員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結合企業特點設置評價指標,提供配套激勵方案,鼓勵員工參與到標準化工作當中去,加強標準化人才隊伍的建設。
3.2 監管部門
加大宣傳力度。平臺可以保障自我聲明公開的信息的獲取、溯源,并且可以有效防止信息被篡改。隨著《企業標準化促進辦法》的出臺,對企業標準的制定、企業執行標準的自我聲明公開、企業標準化促進與服務、監督管理等方面有了明確的要求。因此,可以通過開展培訓、制作短視頻等方式加大宣傳,讓企業進一步了解《企業標準化促進辦法》。鼓勵并指導企業在平臺上進行公開,發揮企業的主觀能動性,建立公開透明的市場,以平臺為良好的運營商環境保駕護航,促進企業將成果融入標準,將標準融入生活。
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制度。為更好地支撐和保障企業標準化工作開展,建議積極推進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抽查、標準化良好行為等做法。監管部門在抽查過程中,可以重視后處理,提高企業抽查比例,增加企業覆蓋面,形成閉環管理。通過對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的日常檢查,規范企業公開標準行為,提高標準質量,維護南京市企業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修訂)[Z].2018.
[2]《企業標準化促進辦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83號)[Z].2023.
[3]《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建設工作方案》(國質檢標聯〔2014〕660號)[Z].2015.
[4]《江蘇省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管理辦法》(蘇市監規〔2020〕3號)[Z].2020.
[5]曹永生.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監督檢查——南京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標準化,2022(15):137-140.
作者簡介
徐天雯,本科,主要從事標準服務工作。
曹永生,工程碩士,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標準研究及標準信息系統建設工作。
(責任編輯:張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