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平


摘要:高新技術企業作為創新驅動戰略的主力軍,其研發投入對創新績效有著顯著影響,科學合理的研發投入能夠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文章在統計數據的基礎上,分析了以山西省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現狀及問題,并結合相關實踐經驗,以數字經濟為背景,探究了企業研發投入優化對策。
關鍵詞:數字經濟;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優化對策
doi:10.3969/J.ISSN.1672-7274.2024.04.059
中圖分類號:F 276.44?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碼:1672-7274(2024)04-0-03
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R&D Investment in High-tech Enterpri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 Economy
ZHAO Wenping
(Business School of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Datong 037009, China)
Abstract: As the main force of innovation driven strategy, high-tech enterprise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rough their R&D investment.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R&D investment can enhanc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enterprises and promote high-quality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statistical data,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R&D investment in high-tech enterprises represented by Shanxi Province, and combines relevant practical experience to explor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enterprise R&D investment in the contex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Keywords: digital economy; high tech enterprises; R&D investment; optimization measures
高新技術企業作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主力軍,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我國數字經濟高速發展,以數字技術及其應用為代表的新動能推動著數字與傳統生產要素的深度融合,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因此,在數字經濟發展的影響下,高新技術企業進一步優化研發投入模式,進而提升研發投入轉換效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顯得尤為重要。
1? ?核心概念及理論基礎
1.1 高新技術企業
高新技術企業是指企業中科技型人才占比大,生產經營過程中研發投入費用占比大,需要不斷對產品和服務進行研究開發和技術成果轉化的企業。注重研發投入及人才培養,不斷追求創新,獲取較高的收益是高新技術企業區別于一般制造企業的關鍵因素。近年來,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迅速,截至2022年底,已突破27.5萬家。
1.2 研發投入
研發投入是企業研究開發新產品或新技術而產生的各種支出,具體包括技術開發人員的勞務報酬、研發活動消耗的原材料、設備維修費用等。由于研發投入成果轉化及預期收益具有不確定性,同時企業為開發新技術而注入的資金及人才成本不可逆,因此企業管理者和業界學者都非常關注研發投入的有效性。當前學者們關于研發投入對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持有不同觀點,如促進作用、不確定性作用、滯后作用和異質性作用等[1]。而對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影響機制的研究結論大多證實了合理的研發投入對企業創新績效、經營績效有顯著的促進作用[2]。
1.3 數字經濟
Don Tapsctt(1996)首次提出了數字經濟的概念,之后學者們從數字經濟的要素、目標、載體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解讀。數據、信息技術和產業是數字經濟的三大要素:隨著傳統經濟向網絡化和數據化的轉型,數據已經成為企業的核心資源;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是數字經濟成為新經濟形態的重要載體;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并不沖突,而是強調以創新的方式與傳統產業融合滲透,實現資源優化配置,驅動生產方式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社會快速發展[3]。
1.4 數字經濟對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
伴隨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傳統生產方式逐漸向著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方向發展,數字經濟賦能傳統創新要素轉型升級,促進要素之間的有效銜接,提升要素合理配置水平。高新技術企業借助數字技術能夠有效甄別市場需求,合理進行研發投資活動,避免創新要素錯配[4],降低研發投入風險。同時數字經濟本身具有創新生態效應,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廣泛應用,迫切要求芯片、半導體和存儲等廣義技術不斷進步、更迭。數字經濟為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注入新動力,驅使企業不斷進行自主創新與研發,提升投資效率進而增強行業競爭力。
2? ?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1 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現狀
近年來,我國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取得了顯著的成效,2022年全社會研發投入持續攀升,總量突破3萬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0.1%。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能促進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堅實基礎。通過對比全國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數據,中部地區相比于東部發達地區,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緩慢,傳統資源型區域更為落后。
山西省作為能源大省、煤炭強省,長期以來過度依賴煤炭資源,產能過剩問題日益凸顯。近年來,在國家創新驅動戰略的指引下,山西省在科技創新的指引下,注重產能轉型升級,成效顯著,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下面對山西省2017—2021年研發投入現狀進行分析。
根據圖1所示,山西省2017年高新技術企業研發經費支出為67億元,到2021年上升為100億元,年平均增長率12.3%。從研發投入增速角度看,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較慢。根據圖2所示,2017年至2021年山西省規上工業企業研發人員投入具有波動性,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人員整體上呈上升趨勢,年平均增長率16.2%。可以看出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發人員投入增長速度遠超過省平均水平,說明近年來全省及各高新技術企業對研發人員投入愈加重視。綜合看來,山西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與全國創新引領區域仍存在較大差距。
2.2 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存在的問題
2.2.1 研發項目管理機制不科學
企業管理者在觀念上將研發和企業的其他經營活動區別對待,由于研發投入對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具有滯后性[5],部分管理者只重視能夠帶來短期經濟效益的營銷活動,忽視研發活動的長遠價值。研發項目管理機制缺乏科學性、全面性、系統性,比如,對核心技術和核心產品缺乏有效規劃,不重視研發投入和對產品更新升級,導致產品慢慢失去市場競爭力,成為企業最大的經營風險。
2.2.2 研發經費投入不足
企業自主研發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需要有足夠的研發投入保駕護航。2022年山西省研發投入強度1.12%,與全國平均水平2.54%相比存在較大落差。因此,研發投入強度不足是制約山西省創新水平的主要因素。
2.2.3 高素質研發人才空缺
調查研究數據表明,大型高新技術企業在創新績效方面表現要優于中小企業。究其原因,大型企業研發投入強度和高技術人才占比都比較大,企業注重培養和引進高素質人才。而中小企業在融資條件約束下,研發投入本就不足,高技術人才更是屈指可數,企業缺乏自主研發能力,往往跟隨大型企業盲目投入,導致企業競爭優勢不足,創新績效表現不佳。
2.2.4 研發投入缺乏連續性
部分企業申請認定高新技術企業是為了獲取財政補貼等政策優惠。為了達到認定條件,企業短期內進行大量的研發投入,一旦獲得補貼,往往不再進行持續性的投入。企業的研發能力、創新能力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長期過程,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只有持續不斷地加大研發投入才能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3? ?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優化對策
3.1 確立研發活動的主體地位
作為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數字經濟推動全要素數字化轉型,驅動傳統技術創新不斷更迭、進步,為企業贏得更多競爭優勢[6]。在此背景下,高新技術企業想要獲得競爭優勢,必須秉承高創新性特征,發揮研發活動主導作用,帶動企業提升經營績效。創新文化是高新技術企業的軟實力,塑造濃厚的科技創新氛圍能夠激發科技人員研發積極性,同時能激發普通員工創新潛能。此外,確立有效的核心產品戰略和規劃,以研發投入助力產品不斷升級,提升市場競爭力。
3.2 合理加大研發經費投入強度
數字經濟提高了市場競爭強度,對高新技術企業的競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要求企業重視自身盈利能力,確保持續的研發投入。企業盈利持續增長,才能為研發活動提供充足的經費支持,確保企業研發投入強度。相反,如果研發活動對企業經營績效的促進作用不明顯,此時企業應該加強成本管理,合理調整研發投入強度,提高自身造血能力,為后續研發活動保駕續航。
3.3 重視科研人才的培養
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為載體的數字經濟破除行業壁壘,促進各類生產要素廣泛流動,實現生產機制市場化,促進市場充分競爭。研發人才作為高新技術企業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在市場競爭中作用顯著。因此企業要重視科研人員的培養,不僅為研發人才創新能力的充分發揮創造條件,更要為研發能力的提升提供平臺,還要為研發團隊不斷吸收新鮮血液。另外,政府、行業和研究機構要發揮協同作用,共同努力為企業研發投入提供良好的條件。例如,政府應大力扶持高校對科技研發人員的培養,為高新技術企業培養專門的科研人才。
3.4 充分發揮政府治理調節機制作用
數據要素來源于市場主體的行為,從原始數據資源轉換為生產要素之后,產權保護問題隨之出現。高新技術企業以創新性為顯著特征,出于自我保護考慮,更不愿意向社會提供有效信息,而由于信息不對稱,企業之間的盲目跟風行為突出,不利于塑造核心競爭力[7]。面對行業中的羊群效應,單純依靠市場手段難以解決,需要政府發揮好“指揮棒”作用。例如優化政府資金投放,加強對新興產業、高新技術企業的支持力度,一方面拓寬企業融資渠道,解決企業融資難題,另一方面為企業研發投入指明方向。
4? ?結束語
當今社會,創新驅動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提升企業、區域乃至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因素。高新技術企業作為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主力軍,其研發投入影響企業創新水平。相關研究發現部分企業研發投入有效性不足。數字經濟的發展,降低了企業創新投資要素錯配風險,同時提高了市場競爭程度,要求技術創新不斷進步,影響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效果。本文分析了山西省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并在數字經濟環境下,從四個方面探討了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優化對策,以期為相關單位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榮鳳芝,鐘旭娟.政府補助、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相關性的實證檢驗[J].統計與決策,2020,36(5):161-165.
[2] 彭英,吳敏.稅收優惠對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影響的實證研究[J].生產力研究,2022(11):1-5,161.
[3] 任保平,孫一心.數字經濟培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優勢的機制與路徑[J].經濟縱橫,2022(4):38-48.
[4] 韋莊禹.數字經濟發展對制造業企業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22,39(3):66-85.
[5] 劉光彥,姜雙雙.R&D投入對企業成長性影響的實證研究——來自創業板上市公司的數據[J].山東社會科學,2020(3):123-128.
[6] 王彥杰,高啟杰.數字經濟產業集聚對綠色技術創新的影響——基于環境規制的調節效應分析[J].技術經濟,2023,42(2):20-30.
[7] 張峰,胡錕,楊霓.企業研發的“羊群效應”及其負面影響[J].科學學研究,2019,37(3):484-49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