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茹


摘 要:在初中教學階段,美術作為學生學習的基本科目之一,有助于增強自身德智體美勞等綜合能力。而如何提高學生在美術課堂中的自主能力,引導其全身心投入到美術的主動學習中,即是全體美術教師需重點關注的一大問題。針對此,本文以色彩教學為例,從多個角度切入立足于目前美術色彩教學中存在的不足,詳細分析了在美術色彩教學中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并通過對美術色彩教學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打造七彩的教學情境、運用最新的互聯網技術以及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等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策略,以激發學生對美術色彩學習的積極性,架起學生自主理解與發揮創造的橋梁。
關鍵詞:色彩教學;初中美術;自主學習
Abstract: At the middle school teaching stage, art, a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subjects for students, contributes to enhancing their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in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cal health, aesthetics, and labor skills.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autonomy in art classrooms and guide them to immerse themselves in active learning of art is a key issue that all art teachers need to focus on. In this regard, taking color teachi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elves into various aspects based on the deficiencies in current art color teaching, elaborately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in art color teaching, and through in-depth research on art color teaching, it is proposed to create a colorful teaching environment, utilize the latest Internet technologies, and conduct diverse practical activities. These efforts aim to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art colors,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students autonomous comprehension and creative expression.
Keywords: Color teaching;junior high school art;independent learning
0 引言
色彩是美術作品的基本構成要素,色彩教學作為美術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表現力,激發學生的感知力和創造力,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美術學科中的自主學習則需要學習者通過自我觀察、自我實踐和主動鑒賞他人作品等方式來提高美術知識與技能。因此,通過色彩教學探討如何培養初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1 初中美術色彩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1 知識結構不夠系統
首先,初中美術色彩教學缺乏系統性的知識結構,教材和教學大綱中通常只提供了一些散落的案例和技法,缺乏對色彩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論的全面講解。學生只能通過片段性地學習來獲得知識,無法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這使得學生容易陷入片面和零散的認知狀態,無法形成對色彩深入的認識。其次,教師在教學中往往重點關注實踐技巧和技法,忽略了對色彩理論的講解和引導。學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乏對色彩運用的理論指導。這種情況下,學生的色彩認知停留在具體案例和經驗層面,無法形成對色彩本質和規律的深刻理解。此外,部分教師采用傳統的講授式教學,通過口頭講解和演示來傳授知識,但這種教學方式簡單粗暴,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同時,教師往往缺乏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活動,從而無法引導學生進行真正的自主實踐與探索。
1.2 缺乏實踐與創新
在部分學校的美術色彩教學中,教學過程過度注重基本功訓練,忽視了實踐與創新的重要性。教學內容主要圍繞著色彩基礎知識和技法展開,學生被要求熟練掌握各種色彩搭配和運用規則,而忽略了對色彩的實踐探索和創新應用。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在色彩表現上缺乏個性化和創新性,難以突破傳統的束縛。學生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總是習慣性地按照既定的藝術規范和審美標準進行色彩運用,缺乏對色彩的自由探索和個人表達。這種情況便會限制了學生發展獨特的創造性思維和藝術風格的能力,使得他們的色彩作品缺乏新穎性和獨特性。
1.3 教學手段單一
目前,初中美術色彩教學以課堂講授和靜態的作品欣賞為主,缺乏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實踐活動,在這種教學環境下,學生主要是被動地接受老師的講解和作品的欣賞,缺乏積極參與和實踐的機會。這種單一的教學手段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得學生對色彩教學產生興趣和熱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影響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色彩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而單一的教學手段難以全面地滿足學生的需求。[1]學生需要通過多種途徑來感知和理解色彩,例如色彩實踐、實驗、參觀等方式,而這些形式的缺失可能會導致學生對色彩的綜合理解和應用能力受限,影響了色彩教學的效果。
2 初中美術色彩教學中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初中美術色彩教學中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在于促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藝術表現能力和終身學習意識的培養。首先,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想法選擇學習內容和方式,自由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探索新穎的色彩表現方式和藝術風格。通過這種自主學習的方式,學生可以培養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激發其對色彩藝術的熱情和追求。其次,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反復實踐和探索,不斷完善和提升自己的色彩表現技巧和審美能力。他們可以嘗試各種色彩搭配和表現方式,挖掘個人的藝術潛能,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表現手法。這種個性化的藝術表現能力是通過自主學習逐步培養和展現出來的,對學生的藝術素養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最后,通過自主學習,學生可以建立起主動學習的態度和習慣,培養持續學習的動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他們能夠獨立選擇學習目標和規劃學習路徑,不斷充實自己的藝術知識和技能,實現個人的學習和發展目標。這種終身學習意識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職業發展具有深遠影響,使他們成為具有自我驅動力和學習能力的終身學習者。
3 初中美術色彩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策略
3.1 以七彩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
在初中美術教育中,以七彩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是一種重要的教學策略。多樣化的教學情境可以提供豐富的學習體驗,使學生在不同的場景中接觸到各種形式的色彩表現和藝術作品,從而激發其對美術創作的熱情和好奇心。色彩鮮明的教學材料和活動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激發其積極投入到美術學習過程中。富有創意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其發揮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教師可以創造生動性、互動性的學習氛圍,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的刺激,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驗色彩的美妙之處,從而增強其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記憶,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和熱情,培養其藝術修養和審美情趣,促進其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發展,為其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基礎。
例如,在講授《春天的暢想》一課中,美術教師可以在導入環節引導學生思考“當春游時,你遇見過哪些顏色?”以此打造一種“春游”的情景,幫助學生感受春天中色彩的豐富與微妙變化。這種密切聯系學生日常生活的場景更能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身邊的事物顏色,促進其健康成長。教師再次詢問學生;“是否可以想出新的方式表達春天?”為學生想象和創新思維的迸發提供一個絕佳平臺,學生們傾向于自身的所見所聞,漸漸引起共鳴,教師借此向他們介紹本次課程,將“春天”的氛圍貫穿始終[2]。學生喚起了對色彩學習的熱情,便自然而然地進入“春天”,既對視覺進行了刺激和感知,又對本節課充滿了期待和好奇,最重要的是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其自身的想象能力和發展性創新思維等綜合素養(圖1)。
3.2 以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體現學生的主角光環
教育是育人的過程,自然脫離不開學生的身心發展。然而,傳統美術教學讓學生陷入了完全的被動接受狀況,長此之久,便會嚴重影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甚至會放棄獨立思考。為此,教師應改變傳統“以技入道”的教學方法,積極引導學生以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為目的,獨立探究問題,逐步完成他們由被動學習向自主認知的過渡[3]。同時,教師也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接受他們基于身心成長階段的錯誤嘗試,并堅持以學習者為核心,在課堂中體現學生的主角光環。
例如,在講授《多變的色彩》時,教師事先不告知學生本課內容,首先向其展示“三原色”的圖像(圖2),并詢問學生:“你們看見了哪些顏色?”學生回答后,教師又展示“三原色”重疊組合的各種圖片并再次詢問學生:“你看到了什么?”。在此過程中,教師并未給出任何對錯的評價,而是不斷引導學生大膽地根據圖片表達自己的猜測,詢問是否有其他學生有類似的觀點,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色彩感知,初中學生存在一定的競爭意識,并且已具備一定的色彩原有知識,因此,盡管學生的回答各不相同,但卻符合其認知發展規律。在探索答案的過程中,學生們跳出了思維的局限性,不管是分辨色彩,還是理解邏輯的能力,每個人都鍛煉和發展了自身的思維,這未嘗不是讓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方式?
3.3 以最新的互聯網技術擴大學生自主學習空間
首先,互聯網教學具有互動性。在互聯網的幫助下,色彩教學不僅可以實現教師與學生互動,學生與學生互動,也增加了教師、學生和媒介的互動。師生可以利用互聯網通訊工具自由地表達自身的觀念,提出疑問。其次,互聯網系統具有一定的開放性。教師要學會與時俱進,發揮出互聯網技術的優勢,包括建立一個色彩資源網站、查詢百度等平臺或加入微課等方式,突破傳統教室的束縛,不受空間和時間上的約束,實現了色彩資源的共享。同時,學習者、教師、家長和教育管理人員等都可以利用在網上互相溝通、互換資料和傳遞文件等,從而極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課堂的封閉性,幫助學習者更能夠全方面地了解自我。再次,美術是一種視覺文化,而在互聯網教學下,美術的視覺沖擊力更加強烈,教師們可以在課堂上呈現出清晰而鮮艷的色彩照片和錄像,在這種圖文與聲音并茂的幫助下,增強色彩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總的來說,教師能正確運用互聯網技術對培養學生美術自主學習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3.4 以學生具體的親身實踐培養其對色彩的認知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色彩學習只是在美術課上寫寫畫畫,其實不然,美術是一門極具感染力的課程,真正的色彩作品也是有靈魂和意識的,其中反映著創造者滲透的獨特情感和價值觀[4]。正所謂:“行是知之始”,教師在為學生創造良好環境、提供理論條件的同時,還應當為學生創造必要的色彩實踐平臺,使其在親身實踐中觀察美、了解美和創作美等,不斷培養其對色彩的認知。美術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感興趣的創作方向和主題,引導學生選擇如彩墨、水粉顏料和馬克筆等多樣化的材料,鼓勵學生像藝術家一樣利用色彩進行創作。
如在學習《從心底接觸自然》時,教師允許學生帶著自己喜歡的繪畫工具走出課堂,大膽嘗試校園寫生(圖3)。面對如此美麗和鮮艷的“自然”課堂,學生比板板正正坐在課堂上更容易體驗到色彩的變化,不由自主地便會比以往更集中注意。在真正寫生的過程之中,教師僅僅提供美術技法上的問題,而主要由學生考慮如何選擇色彩來表現一定的氛圍和情感,考慮如何通過色彩的對比和搭配來突出作品的主題,提升自身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學生以親身實踐去感受色彩與自然的融合,用色彩表達自身的情感,逐漸提升自我認識、自我思考和自我評價的能力。同時,外出寫生亦可以使學生短暫忘記文化課帶來的沉重負擔,嘗試放空自己和豐富內心情感,真正學會觀察生活,參與生活。
3.5 以合理的教學進度發揮教師本身的引導能力
在當下的色彩教學中,許多美術教師為了應對所謂的“自主性”,盲目在美術課堂上給學生“自由”,允許學生自由選擇學習伙伴,自由選擇學習方式和自由選擇學習內容等等。但是,學生在這樣的美術課堂中學習,不僅不利于美術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還會潛移默化地養成隨意渙散的習慣。正所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教師應給學生留有足夠認真思考的時間,等到學生努力思考后也無解之時再去積極引導幫助學生,做到合理把握教學節奏,平等與學生溝通交流[5]。總而言之,在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不該直截了當地告知學生正確答案,而應為學生提供更多可參與的機會和可思考的時間,運用必要的教學謀略和思路,積極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去尋找問題的答案,這不僅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還能進一步提高美術課堂的效果。
美術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多去觀察學生,以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風格。例如,在講授《多姿多彩的服裝設計》時,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有些學生可能對色彩理論感興趣,教師便可以安排他們對服裝色彩理論進行更深入地研究;而另一些學生可能更喜愛色彩練習,教師可以對他們開展有關繪畫和設計服裝的練習活動,以便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引導每個小組各推選出一位學生代表上臺示范,該學生經過與同學之間的小組探討,比較輕松就能產生共鳴。而這時,教師被動地“教”也轉變成了學生主動地“學”,使得學生真正投入到創作中(圖4)。
4 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美術色彩教學是素質教育背景下的重要內容,而培養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便體現了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性。美術教師更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同時又要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利用互聯網技術不斷擴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及時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使色彩中獨特的藝術魅力充分展示出來,幫助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美術自主學習之中,真正走近美術,熱愛美術。
5 參考文獻
[1]段成花.重組·解構——初中色彩單元教學的實施策略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2022(14):78-80.
[2]范廣晨.初中美術課堂色彩教學的有效策略[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3(04):51-53+70.
[3]曲婧.初中生學習動機對美術自主學習的影響:學習適應性的中介作用與干預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23.
[4]唐雯雯.加強色彩教學,賦予美術作品“靈魂”[J].美術教育研究,2022(05):182-183.
[5]張劍.慕課:讓初中美術學科從“教”轉向“學”[J].中學教學參考,2023(27):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