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中的“中國革命新局面”教學思考

2024-06-07 00:00:00吳光輝戴朝護
大學·課外閱讀 2024年5期
關鍵詞:教學改革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西理工大學2023年度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第一批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課題編號:XJG-2023-50)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吳光輝(1982—),男,碩士,江西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史、思想政治教育;戴朝護(1978—),男,碩士,贛南科技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黨史黨建、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在高校“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中,如何讓學生理解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革命局面之“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文章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采取的一系列新的革命舉措,帶來了一系列新的革命成果,形成了中國革命新局面這一思路進行教學設計,給學生以更深的理解,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教學改革;工農運動;革命新局面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4)15-0079-05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一個開天辟地的大事變,給中國革命帶來了嶄新的局面。2023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對中國革命新局面的論述較簡略,僅用4000余字從民主革命綱領的制定和工農運動的發動、國共合作和大革命展開論述,往往導致學生對革命局面之“新”、對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新局面形成中的作用之“大”的理解不夠深刻。在教學中有必要進一步回答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革命出現了什么新局面”“革命新局面是如何形成的”“中國共產黨對中國革命新局面的形成起了什么作用”等問題。采用比較教學法講授中國革命新局面這一內容,首先引導學生充分認清中國共產黨成立前的國情,隨后對中國共產黨成立后的革命新舉措、新成果進行充分論述,最后得出中國革命新局面這一結論,更容易讓學生理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中國共產黨成立前的革命形勢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革命新局面是相對于中國共產黨成立前的革命形勢而言的,辛亥革命后,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國人常有“民初不如晚清”之慨嘆,彼時的中國,外有列強環伺、內有軍閥壓迫,政局動蕩、軍閥混戰、經濟凋敝、社會殘破、民不聊生。從1916年袁世凱病逝至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的5年時間,就歷經北洋內閣15任,有9人擔任過總理,任期最長的為12個月,最短的僅幾天,政局動蕩可見一斑。孫中山痛切指出:“辛亥之后,去滿洲一國之專制,轉生出無數強暴之專制,其為毒之烈,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1]陳獨秀憤怒地說:“這哪里是什么中華民國,這分明是中華官國、中華匪國!”[2]

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屢經探索,仍無法找到挽救國家的危亡。1911年辛亥革命后,袁世凱竊取革命的成果,走向獨裁專制。袁世凱病逝后,北洋軍閥仍堅持軍閥統治。1917年孫中山發起護法運動,但因1918年南北軍閥妥協而失敗。孫中山在苦悶和彷徨中說:“辛亥年革命推翻滿清、創造民國,一直到今日,徒有民國之名,毫無民國之實。”[3]孫中山感覺到自己“沒有一點實力”,對于如何挽救中國革命,孫中山仍感迷茫,他說:“對于時局尚想不出辦法,故絕無主張,總由同志多數意見是瞻耳。”[4]孫中山個人的苦悶與彷徨是其時中國國情的寫照,也表明以孫中山為代表的民族資產階級再也無法領導中國前進了。

二、中國共產黨成立后的革命新局面

在共產國際的推動下與孫中山的轉變中,中國共產黨逐步與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實現聯合,推動國民大革命,用一系列革命新舉措取得了一系列革命新成果,形成了中國革命新局面。

(一)新的革命舉措

1. 新的革命綱領

毛澤東說以往中國人民斗爭之所以收效甚微,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沒有認清革命的對象,這也是孫中山革命屢屢受挫的一個重要原因。孫中山屢屢相信并依靠軍閥,1918年5月孫中山被軍閥背叛后,他憤怒地表示:“顧吾國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爭雄,南與北如一丘之貉。”[5]

中國共產黨成立不久,就對認清中國革命對象這一問題任務給予了正確的解決。1922年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統一中國為真正民主共和國”的民主革命綱領,為革命指明了斗爭目標。國共兩黨團結合作,以“打倒列強、除軍閥”的革命口號匯聚革命偉力,發動北伐,給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以沉重打擊。

2. 新的革命戰線

毛澤東在1938年5月4日抗大第四期一大隊成立大會講話時說:“1926年開始的北伐,勢如破竹,占領了武漢、南昌,攻破了上海、南京,把吳佩孚、孫傳芳打得落花流水,這都是依靠統一戰線的力量,沒有這個力量是不行的。”[2]這個統一戰線就是國民革命統一戰線,因為封建軍閥和帝國主義是中國人民最主要、最強大的兩個敵人,要打敗這兩個敵人,就必須建立革命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中國共產黨為這一革命戰線的建立、維護付出了艱辛的努力。

1922年四五月間,在共產國際代表達林的提議下,中國共產黨對國共合作問題進行了討論;1922年7月,中共二大大會宣言明確指出在中國要取得革命成功需要無產階級和民主主義的革命勢力進行聯合;1923年1月,共產國際執委會作出《關于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的關系問題的決論》,進一步推動了國共合作;1923年6月,中國共產黨召開了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國共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1924年國共合作后,正式形成了國民革命統一戰線。

這條革命戰線結束了國共兩黨長期單打獨斗的局面,為了這一革命戰線,馬林提出了“一切工作到國民黨去”的口號,鮑羅廷甚至主張,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革命運動中應當充當“苦力”。[2]中國共產黨竭盡全力,最大限度地凝聚了革命力量,是國民大革命取得勝利的根本條件。

3. 新的革命方法

依不依靠群眾,是關系革命成敗的一個大問題,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屢次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毛澤東說:“國民革命需要一個大的農村變動。辛亥革命沒有這個變動,所以失敗了。”[6]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就開始采取群眾路線的革命方法,工農運動高漲。第一次國共合作后,中國共產黨組織發動各地工農參與國民革命,在廣東革命政府統轄的地區,工農運動更是蓬勃發展,有力推動了國民革命。北伐前,中共中央在1926年2月召開的北京特別會議上強調,中國共產黨各級組織“不僅是廣東作軍事的準備,更要在廣東以外北伐路線必經之湖南、湖北、河南、直隸等處預備民眾奮起的接應,特別是農民的組織”,[7]以爭取北伐和國民革命斗爭的勝利。

中國共產黨對群眾的廣泛發動使北伐軍從廣東進軍湖南、湖北、江西等省時得到了群眾前所未有的支持。在廣東,廣東鐵路各工會,聯合組織交通隊為北伐軍運輸;省港罷工委員會組織了3000余人進行后勤保障。在湖南,中共黨組織積極發動群眾,參加帶路、送信、偵察、運輸、擔架、救護、慰勞、擾亂敵人后方等任務,還組織農民自衛軍直接參加戰斗。在湖北,北伐軍進軍武漢時,武漢工人幫助北伐軍搭橋,運送給養。北伐軍進攻漢陽時,漢陽兵工廠以罷工進行配合。在江西,北伐軍進軍沿途20余縣發動群眾,踴躍為北伐軍做后勤服務。在上海,中國共產黨領導上海工人發動第三次武裝起義,并取得勝利,使北伐軍順利進入這座中國最大的工業城市。長期被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統治的上海又重新回到了人民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群眾的支持是國民革命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2]蔣介石也承認,“我們從兩廣出來,先到湖南、湖北,一再到江西,沒有一處不受人民歡迎,不得人民幫助”“這次戰事勝利的原因是很多的,最大的原因,是喚起民眾,實行扶助農工的政策,使得他們一同站在革命戰線上”,援助了北伐。[8]

4. 新的革命武裝

早在1921年,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就建議孫中山創辦軍官學校,建立革命武裝。1924年,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創辦了培養軍事干部的黃埔陸軍軍官學校,沒有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就沒有黃埔軍校,就沒有國民革命軍。蘇聯政府給了黃埔軍校多方面的大力援助。黃埔軍校在開辦時,資金困難,武器奇缺。黃埔軍校創立時,只有步槍30支。1924年10月,蘇聯第一次運給軍校的步槍有8000多支,子彈有400多萬發。為了幫助解決軍校經費方面的困難,蘇聯資助現金200萬盧布。此外,蘇聯還為黃埔軍校派來了顧問團。1924年5月,巴甫洛夫率領蘇聯軍事顧問團到達廣東,蘇聯顧問幫助黃埔軍校制訂教學計劃,修訂各科教程,提供蘇聯紅軍的戰斗經驗,參加教課并親自示范。[9]中國共產黨一方面選派黨團員和動員進步青年投考黃埔軍校,另一方面抽調優秀的共產黨員到軍校從事政治、軍事方面的教育工作。黃埔軍校第一期錄取的600多名學生,共產黨員和青年團員就有五六十人。[10]

根據蘇聯紅軍的建設經驗,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幫助孫中山在軍校中建立和健全了完整的政治工作制度,且軍校政治工作大多由共產黨人主持。聶榮臻說,黃埔軍校的政治工作,完全是“我們黨一手建立起來的,所以黨在政治工作方面威信最高”[11]。黃埔軍校的建立,大大增強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力量。它培養出來的一批又一批政治、軍事人才成了革命武裝的核心和中堅力量。1925年8月,在蘇聯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廣州國民政府將所掌握的軍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至1925年11月北伐前夕,先后組建了8個軍,10余萬人。尤其重要的是中國共產黨在軍隊開展的政治工作,使士兵懂得了為什么要打仗和為誰打仗等革命道理,使國民革命軍成為一支具有明確政治目標和革命精神的武裝力量,從而為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勝利創造了條件。

在中國共產黨與蘇聯的幫助下,國民黨第一次擁有了較強大的武裝力量。楊奎松說:“國民黨不僅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軍隊,第一次憑借自己的力量消滅了曾經不可一世的商團武裝,而且由于蘇聯公開提供武器來裝備國民黨的學生軍,使廣州附近各派軍閥一下子變得恭敬多了,孫中山第一次感到揚眉吐氣”。[12]

5. 新的革命支援

首先是物資援助。1925年一次運來廣州的軍火價值56.4萬盧布。1926年,又有軍火分四批運到廣州,計來福槍23000支,5700萬發子彈,機關槍90挺,子彈帶4000個,大炮24門,炮彈1000發,軍刀1000把。對馮玉祥的國民軍的援助,從1925年3月至1926年10月底,蘇聯支援國民軍步槍59357支,6370萬發子彈,火炮78門,機槍230挺,手榴彈1萬多枚,3架飛機,4000把馬刀,10支火焰噴射器以及大量藥品。[2]

其次是資金援助。從1924年初到1925年10月,蘇聯對國民黨、馮玉祥國民軍的援助達到了2489.1137萬盧布,[13]此援助直到1927年大革命失敗時止,總援助數量遠超2400萬盧布,這些援助數額是巨大的。據斯大林1927年5月24日在共產國際執委會第八次全會第十次會議上說:“現在中國工人每月得8個盧布到15個盧布,生活條件極惡劣,工作時間非常長。”[14]

最后是人的支援。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蘇聯顧問被派至黃埔軍校、國民革命軍、廣州國民政府中援助中國革命,具體顧問人數記載不一,為數不少。如1924年底,黃埔軍校就有蘇聯顧問25人。1925年5月,應國民黨要求,蘇聯政府決定派遣一個二百人以內的教官團赴廣州。[13]馮玉祥的國民軍也有近40位蘇聯顧問。[15]蘇聯顧問為國民革命,特別是北伐作出了重要貢獻。北伐戰略及軍事作戰計劃是在蘇聯顧問的幫助下制訂的,國民革命軍中的政治工作制度也是在蘇聯顧問的幫助下建立的。

(二)新的革命成果

一系列新革命舉措產生了革命新成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 兩黨組織快迅發展

國共合作前,國民黨的組織只在廣東、上海等少數區域存在,在東北、北京、天津、南京、安徽、湖北、湖南、浙江、福建等地,都沒有建立國民黨組織。1923年9月,毛澤東受委托回到湖南籌備國民黨組織時,國民黨在湖南的黨員只有邱維震一人。1923年10月,蘇聯顧問鮑羅廷到廣州后發現,國民黨問題重重,在國民黨黨員最集中的廣州,國民黨號稱黨員3萬,但繳納黨費的僅六千人,國民黨改組重新登記時,登記的僅有三千人。鮑羅廷甚至認為“國民黨作為一支有組織的力量已經完全不存在”,因為國民黨同黨員之間“沒有任何聯系”,既沒有在他們中間散發刊物,也沒有召開過會議,甚至連斗爭目標都沒有講清楚;鮑羅廷還了解到,國民黨“既沒有綱領,也沒有章程,沒有任何組織機構”[16]。

中國共產黨在國共合作前后積極幫助國民黨發展組織,到1926年國民黨二大時,除云南等少數省區外,國民黨組織基本覆蓋全國,建有省、特別市黨部25處,這些省市黨部大都是以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為骨干建立起來的,如國民黨江西省臨時黨部,就是中共黨員趙醒儂1924年3月幫助改組成立的。

兩黨黨員也有了較大的增長,從1924年春至1927年春的3年時間內,國民黨黨員人數由不到20萬發展到100萬(國內普通黨員約60萬)。[17]從1924年上半年至1927年4月中國共產黨五大時,黨員從650人發展到57967人。[2]周恩來說:“當時,國民黨不但在思想上依靠我們,復活和發展他的三民主義,而且在組織上也依靠我們,在各省普遍建立黨部,發展組織……”[10]

2. 工人運動快迅發展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即領導工人運動掀起了第一個罷工高潮,從1922年1月開始,直到1923年2月結束,大小罷工在100次以上,參加人數當在30萬人以上,其中較有影響的有安源路礦工人罷工、開灤五礦工人罷工、京漢鐵路工人罷工。第一次國共合作為工農運動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工人運動在全國各地開始高漲。在廣東,國共兩黨積極推動工人運動,1924年在廣州掀起的沙面罷工,打破了京漢鐵路罷工以來工人運動的消沉局面,各地罷工接連不斷,先后爆發了上海南洋煙廠、湘潭錳礦、九江碼頭、蘇州機器工人罷工,還有漢口人力車夫、浙江余姚鹽民罷工等。在湖南、湖北、福建、江西、浙江、安徽、上海等省市,工會組織得到快速發展,1925年成立了中華全國總工會。1927年2至3月間,全國工會會員由北伐開始時的124萬多人增加到200多萬人。[2]

3. 農民運動快迅發展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在大力發動工人運動的同時積極開展農民運動,國共合作進一步推動了農民運動高漲。1924年1月成立了中國國民黨中央農民部,1924年5月成立了中國國民黨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指導各地農民運動,1924年7月經中國共產黨提議開辦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以培養農民運動的骨干,這些機構大都由中國共產黨員負責。

隨著北伐進軍,農民運動猛烈發展起來。1926年冬至1927年春,湖南、湖北、江西等省農民協會組織蓬勃發展,到1927年3月,農民協會組織遍及廣東、湖南、湖北、江西、河南、陜西、安徽、四川、廣西、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等17個省區,擴展到了大半個中國,有組織的農民達800萬人。以湖南、湖北為中心,農村大革命運動在長江中游地區逐漸被推上了高峰,[2]動搖了帝國主義、封建勢力在中國的統治。

4. 收回漢口、九江英租界

1858年《中英天津條約》簽訂后,英國強行在中國設立了漢口、九江英租界。1927年初,英帝國主義分別在漢口、九江制造“一三”“一六”慘案,李立三、劉少奇等共產黨人發動群眾,驅逐了漢口、九江租界內的巡捕,占領了租界,最終收回了漢口、九江英租界,取得了完全的勝利,這是中國國民革命的一項重要成果,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中國共產黨不僅始終在這場斗爭的最前線,而且提出了進行斗爭的正確策略。

5. 北伐取得重大成果

在1924年國共合作前,孫中山領導下的國民黨政權落腳地廣東,2/3地盤為軍閥勢力控制,東有軍閥陳烔明,占潮州、汕頭、惠州一帶,擁兵6萬余人;西南有鄧本殷,盤踞粵西、瓊崖一帶;廣州還有六千多人自成勢力的商團武裝,這些都給廣州革命政府造成嚴重威脅。

國共合作后,迅速改變了革命態勢。1924年10月平定廣商團叛亂,1925年11月東征陳炯明勝利,1926年2月南討鄧本殷勝利,統一了廣東,實現了孫中山的夙愿。毛澤東1938年說:“1925年統一廣東,消滅陳炯明部。陳炯明盤踞廣東是多年打不下來的,兩次東征徹底消滅了他的勢力,這也是靠國共合作的力量。”[2]1926年7月,廣州國民政府開始北伐戰爭,至1927年3月,僅10個月時間,國民革命軍便從廣州打到武漢、南京和上海,打垮了吳佩孚、孫傳芳兩大軍閥,接連攻占了湖南、湖北、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江蘇等省的全部或一部,隨后從長江流域發展至黃河以南地區,改變了自1912年以來北洋軍閥統治中國15年的局面,給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在中國的統治以沉重打擊。

毛澤東評價說:“孫中山先生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還未能完成的革命事業,在僅僅兩三年之內,獲得了巨大的成就。”[18]沒有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的合作,沒有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正確革命綱領、路線,沒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運動、思想政治工作,沒有中國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就不會有這場國民革命,不會取得如此巨大的革命成果,也就無法形成中國革命新局面。

三、結語

中國革命新局面是“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第四章的重點教學內容,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圍繞這一重點,緊緊抓住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對中國革命新局面形成的重要性這一點,講清楚中國共產黨與中國革命新局面的內在邏輯關系,講清楚中國共產黨對中國革命新局面形成的重要性。在具體講授中,要理論結合實際,充分論證與闡明中國共產黨在每個革命新舉措、每個革命新成果中的主導地位,讓學生充分理解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中國革命新局面這一事實,從而達到課程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黃彥. 孫文選集:上冊[M]. 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2.

[2] 沙健孫. 中國共產黨史稿:第二卷[M].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10.

[3] 孫中山選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523.

[4] 尚明軒. 孫中山全集:第九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90.

[5] 胡繩.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593.

[6] 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

[7]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 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6.

[8] 周興樑. 首次國共兩黨聯合戰線與北伐戰爭[J].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3(01):70-75.

[9] 黃修榮,黃黎. 國共關系紀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88.

[10] 周恩來選集:上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15,116.

[11] 聶榮臻. 聶榮臻回憶錄:上[M]. 北京:戰士出版社,1983:45.

[12] 楊奎松. 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57.

[13] 李玉貞. 國民黨與共產國際1919—1927[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4.

[14]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 共產國際、聯共(布)與中國革命文獻資料選輯(1926—1927)(下):第六卷[M]. 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233.

[15] 馮玉祥. 馮玉祥回憶錄:上[M]. 北京:東方出版社,2011:299.

[16]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 聯共(布)、共產國際與中國國民革命運動(1920—1925)[M]. 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367+369-370.

[17] 王奇生. 清黨以后國民黨的組織蛻變[J]. 近代史研究,2003(05):50.

[18] 毛澤東選集: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64.

(薦稿人:劉素蘭,江西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陳華康)

猜你喜歡
教學改革
完全學分制下選課管理的思考與實踐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8:04
金工實習教育對工科院校創客教育影響分析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4:11
新形勢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7:08
譯林版英語教材的人文特點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3:49
當前農村學校實施“新教育實驗”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5:54
構建和改進現代化學校美育工作體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4:29
中職學校“生本課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3:04
高校三維動畫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0:36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9:0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 色综合成人| 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欲色| 亚洲一道AV无码午夜福利| 亚洲九九视频| 色婷婷电影网| JIZZ亚洲国产| 精品国产自| 国产H片无码不卡在线视频| 婷婷六月综合网| 99激情网|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 精品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91丝袜| 一级片免费网站|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日本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影院| 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v国产精品| 无码中字出轨中文人妻中文中| 中国国产A一级毛片| 久久综合色播五月男人的天堂| 日韩无码真实干出血视频| Jizz国产色系免费| 欧美人与牲动交a欧美精品| 热久久国产|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99ri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都市激情亚洲综合久久| 99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资源站| www.亚洲色图.com| 久操中文在线| 亚洲成网站| 亚洲嫩模喷白浆| 91成人试看福利体验区| 国产91麻豆免费观看| 亚洲人免费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无码| 日韩无码视频播放| 亚洲侵犯无码网址在线观看| 日韩不卡免费视频|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日本尹人综合香蕉在线观看| 大陆国产精品视频| 玖玖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在线日韩一区二区|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欧美精品xx|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色视频| 亚洲香蕉在线| 都市激情亚洲综合久久| 91精品亚洲|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98| 精品国产中文一级毛片在线看| 亚洲va在线观看| 国产91透明丝袜美腿在线|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网站| 蜜臀AV在线播放| 国产女人18水真多毛片18精品 |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日韩久草视频| 69视频国产| 免费国产一级 片内射老| 伊人久久大线影院首页| 国产精品第5页| 日本a∨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日韩heyzo|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亚洲第一成年网| 99草精品视频| www.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99草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黄色网页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