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把自我管理的課堂、有趣而快樂的課堂、開放的作文課堂、愛朗讀的課堂、樂分享的課堂等快樂高效的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努力追求快樂高效的課堂,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自己的教學質量,還能促使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關鍵詞:快樂;高效;語文課堂
作者簡介:李小花(1976—),女,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覃塘區三里鎮中心小學。
教師用先進的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工作,能讓教育的效果更好、發展更快。當前,倡導快樂高效的教學過程是一種較為先進的教學理念。語文是一門有思想、有人文精神、有智慧、有豐富多彩的內容、有生活情趣的課堂。在語文課堂中,教師要尊重學生,因材施教,為學生提供更多鍛煉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讓學生在樂學、愛學中健康成長。因此,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堅持不懈地學習,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敢于轉換自己的角色地位,在課堂上以組織者、學習者、點撥者的角色與學生快樂學習。在此過程中,教師應信任學生、解放學生、發展學生,鼓勵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受應試教育影響,當前部分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使用傳統教學方法,缺乏師生互動,學生參與感不強,導致語文課堂沉悶,缺乏趣味性,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果亦不盡如人意。為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師要做到多學習、多嘗試運用一些先進的教學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展現自己的教學風采,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在學習實踐中快樂求知、健康成長。
二、把快樂高效的語文課堂還給學生的策略
(一)把自我管理的課堂還給學生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培養成自己的得力助手,如在班級中選擇幾個品學兼優的學生擔任大組長,將他們培養成為得力的小老師。大組長的職責是在課余時間引導并幫助小組成員進行新課預習,同時監督并輔導他們認真完成各科作業。此外,教師可以巧設評價制度和競爭模式,鼓勵各小組和個人積極爭分并設立一個抽獎箱,每月底進行抽獎活動,誰爭的分越多,抽獎機會就越多。這種有效的獎勵機制能促進學生的自我管理[1]。在大組長的帶領下,讓小組成員積極配合,共同完成各項任務。在分享環節,由各小組派代表上臺展示學習成果,將組內的見解分享給全班,其他小組可以提出不同的觀點或補充信息,記分員則負責為個人或小組加分。
在一次生字課上,筆者將生字用投影展示了出來,然后問:“誰愿意當小老師來領讀這些生字詞?”學生紛紛舉手,筆者環視四周,發現小韋也勇敢地舉起了手。筆者請她到白板前當小老師帶領全班同學朗讀。雖然她的聲音不夠大,但讀得準確。經過筆者和學生的共同點評,筆者為她的領讀打了7分。從她的微笑中,筆者知道她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此后,筆者觀察到她舉手發言的次數越來越多,甚至敢于管理自己的對子同學了:“認真聽課,不然會被扣分的!”筆者把自我管理的課堂還給學生,班級中逐漸形成學生間互相監督與共同進步的氛圍,班級的紀律得到了改善,學生都認真聽課,學有所獲,教學質量也漸漸
提高。
(二)把有趣而快樂的課堂還給學生
1.有趣的導入
有趣的導入是一堂課成功的開端。在教學中,教師如果能用新穎有趣的新課導入來吸引學生,就能讓學生迅速融入快樂的學習氛圍中,進而促進師生間的和諧互動。新課導入的方式多樣,如用多媒體播放相關視頻來吸引學生進入新課情境[2],講述引人入勝的故事,以及提問設疑等。
以《猴王出世》這篇文章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播放《西游記》的視頻片段,將學生引入古典名著《西游記》的世界,然后邀請個別學生分享他們所看到的猴王出世的故事。這樣,學生能在輕松的氛圍中自然進入文本,不僅增強對故事內容的了解,也讓他們對接下來的互動學習更感興趣。
2.有趣的表演
在以往低效的語文課堂中,教師講得吃力,學生聽不進去,表現的機會有限,所以學生對學習感到乏味。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想學、想說的欲望,引導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打造別具一格的高效語文課堂。
在高效語文課堂中,倡導“先學后教”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對學習更感興趣。在教學中,由教師指導學生獨學、對學、群學、預展和大展示,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聽、說、讀、寫、演等各項活動[3]。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應及時給予適當的指導,確保學生始終作為學習的主體。以筆者所授《風箏》一課為例,在合作展示環節,學生能用表演的形式體會作者放風箏時的心情。表演“放風箏”時,某小組中的八位學生都參與了,A同學的表演尤為出色,他動作逼真,組員們跟著他圍著自己組的桌子跑了一圈,并且大聲地喊:“放得好高?。★w得真高啊!”看著這精彩的表演,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在快樂中理解了課文內容。
此外,對于適合改編為課本劇的課文,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通過表演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從而培養學生對語文課的喜愛。例如,在《西門豹》的公開課上,由于筆者指導到位,學生排練認真,表演取得了成功,得到了在場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這種成功和快樂的體驗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3.快樂的展示
在語文課堂中,適當讓學生展示自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記得在教授《荷花》這篇課文時,筆者引導學生用小白板畫文中的插圖并親自示范。在巡堂的過程中,筆者發現了許多驚喜:小佳同學在畫中加上了一只小烏龜,還有許多同學加上了小魚或水草。最終,筆者從中挑選了六幅較為優秀的畫作展示在教室外的走廊里。這些得到展示的學生倍感自豪。下課時,不僅本班的學生,還有其他班級的學生紛紛前來觀賞,不時地贊嘆道:“不錯,不錯,畫得真好!”
此外,在復習階段講評試卷時,筆者先給學生10分鐘的時間,讓他們在大組長的帶領下自主訂正錯誤,然后再用30分鐘的時間講解試卷。各組派代表上臺分享自己組內錯誤率最高的題目,筆者進行巡堂,并適時補充。這種讓學生展示自我、收獲成功的教學方式,使我們的語文課更有魅力了。
(三)把開放的作文課堂還給學生
教學資源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用心觀察,生活中處處都可以成為學習語文的場所。為了讓學生能將在語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延伸到課外生活中,使語文更貼近他們的生活[4],筆者常常帶領學生在學校附近或校園內進行寫作訓練。
例如,在指導學生以“參觀我們的校園”為題進行寫作時,筆者帶領全班學生參觀校園。在參觀前,筆者明確告知學生紀律要求,然后組織學生帶上筆記本,排隊跟著筆者一起漫步在美麗的校園里。筆者擔任導游,為學生講解每個景點,學生一邊聽,一邊做筆記。參觀結束后,我們回到教室,學生根據自己的筆記和感受,認真地寫好作文,按時按質上交。這種快樂高效的作文課受到了學生的喜愛。此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在校園里玩他們喜歡的游戲,回到教室后先進行口頭作文,然后再整理成日記。當需要寫作“一次難忘的活動”時,學生就有題材可寫了。有意指導與無意指導相結合是作文指導的最高境界。通過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再由課外回歸課內,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可以讓學生學以致用,從而愛上有趣的作文課。
(四)把愛朗讀的課堂還給學生
朗讀是讀懂文章的基礎。對于易于理解的段落,讀一次就能理解;而對于較為晦澀的段落,則要多讀、多想才能體會其含義。所以,除了播放朗讀音頻,教師還要掌握好朗讀的技巧,注意范讀的語氣、語調、表情和體態等。通過良好的示范,可以將文章的核心內容有效傳達給學生,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文章的深意[5]。除了范讀,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個別讀、小組讀和“開火車”讀等,讓學生在朗讀中理解文章內容,感悟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真正實現“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學習效果。
以《七律·長征》的教學為例,為了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紅軍的英雄氣概和樂觀精神,筆者在課堂上先播放了朗讀視頻,讓學生認真看、仔細聽,同時鼓勵他們輕聲跟讀。隨后,筆者隨機抽查了幾位學生進行朗讀,確保他們每個字發音準確,節奏把握得當。接著,筆者引導學生一邊高聲朗讀每一句詩句,一邊想象畫面,理解文章的意思。最后,全班學生一起進行集體朗讀,共同感受紅軍戰士面對長征途中重重艱難險阻時所展現出的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激發學生對紅軍戰士的敬佩之情。課程結束后,筆者鼓勵學生與同桌或四人小組一起進行朗讀練習,達到熟讀成誦的效果。學生在品讀中,不斷深化理解,思想不斷升華。最終,大多數學生都能當堂背誦這首詩。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形式多樣的朗讀能收到比較好的效果。在語文課堂中,郎朗的讀書聲不僅能帶領學生進入文本,更能幫助他們更好地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以讀代講,能讓學生在快樂的誦讀中感悟文本、認識自我、品味人生。
(五)把樂分享的課堂還給學生
學習語文,不能只讀語文課本,還必須廣泛閱讀課外書籍[6]。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課堂教學向課外閱讀延伸,然后回歸課堂分享心得。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打造人人喜歡讀書的書香校園、書香班級,我校特地將每周五的第六節課固定為閱讀課。課前三分鐘的演講和每周一次的讀書分享會已成為我校特色。學生大膽分享,從依賴講稿到脫稿演講,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每一次分享都給我們帶來了不同的驚喜。
記得一個星期五的第五節下課時,筆者宣布:“讀書分享會要舉辦啦!班干部們可以設計一個版頭。”當第六節課的鈴聲響起,筆者走進教室,看見白板上畫了一本漂亮的書,書上寫有“讀書分享會”五個大字,旁邊還寫有校名、班別和時間。筆者大力表揚了設計版頭的幾個同學:“你們真棒!都是畫畫能手哦!”接著,筆者宣讀評分細則:“滿分為10分,其中分享的內容占2分、表達能力占2分、表演技能占2分、儀表形象占2分、整體效果占2分。除了表演的同學,其他同學都是評委,最后隨機抽取五位同學的分數計算平均分。希望大家盡量脫稿演講,注意儀表、音量、表情和動作等,爭取最佳表現,為自己爭得高分,也為自己的小組爭得高分。月底時,表現優秀的小組將獲得獎勵,獎品暫時保密!”
分享會開始了,第六組的李某思同學首先上臺,接著她的幾個好友也上臺了。只聽到李某思同學說:“我們分享的題目是《慈母情深》?!苯又烷_始了精彩的表演……筆者適時為她們拍下精彩的瞬間。雖然有個別同學需要依賴書本朗讀,但整體上仍是一次精彩的課本劇分享,全班報以熱烈的掌聲。筆者及時將照片分享到家長微信群,家長們紛紛給予好評。
還有一次分享會,平時愛鬧事的黃某吉同學也上臺分享了,表現尚可,多數同學給了他5分。筆者問:“為什么才5分呢?”“因為服裝不夠整潔,沒戴紅領巾和校徽,扣一分。”“因為聲音不夠響亮,扣一分?!薄耙驗闆]有動作、神態,不夠生動,扣一分?!薄氨磉_能力差一些,扣一分?!薄罢w效果一般,扣一分?!薄昂冒?,得5分,掌聲送給他吧!”這次讀書分享會結束后,黃某吉同學在日記中總結道:“同學們的分享都很好,在學習上,細節決定成敗!我們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勇氣、自信,勇于突破自己,認為自己是一顆價值連城的寶石,這樣才能取得好成績。這次讀書分享會給我的收獲真大!”筆者在班級中宣讀了這篇優秀的日記,并拍下來分享到家長群,最后打印出來張貼在班級的“我愛讀書,我愛分享”欄中,讓學生常??匆娮约旱募炎?,增加成就感。
堅持讀書對我們有百益而無一害。因此,筆者堅持不懈地組織開展各種讀書活動,為學生搭建展示才華的舞臺,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如今,越來越多的學生敢于在班級或班級群中分享自己的讀書體會。這種堅持不僅沒有影響學生的學習,反而促進了他們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同時多寫讀書筆記和日記的行為。這些活動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學科成績也穩步提升。學生在不斷獲得成功體驗的過程中,更熱愛語文課了。
三、總結
把快樂高效的語文課堂還給學生,能使學生的學習勁頭更足,班級的學風越來越濃,學科成績越來越突出,各方面表現越來越優秀。對于語文教師而言,努力追求快樂高效的課堂是其永恒的追求。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在于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確保學生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只要教師能與時俱進,敢于創新,不斷實踐,克服重重困難,一定能把快樂高效的語文課堂還給學生。
[參考文獻]
[1]謝雯娟.基于快樂學習理念的小學低年級語文
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新校園,2022(11):34-35.
[2]張冬蓮.開展快樂教學,打造語文高效課堂[J].好作文,2020(11):21-22.
[3]王麗麗,胡明.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9(10):37.
[4]陳山虎.小學語文課堂高效快樂教學方法的探究[J].亞太教育,2022(21):112-115.
[5]張碧琴.自信表達快樂交流:淺析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語言課堂的“四說”策略[J].考試周刊,2022(31):43-46.
[6]周國權.構建小學語文“快樂高效”課堂的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2020(1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