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美術手工課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的良好平臺,有助于學生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對于學生而言,動手操作能力十分重要,它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還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探討如何在小學美術手工課中有效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綜合素質,同時通過實際案例,分析了一系列具有操作性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美術;手工課;動手操作;實踐能力;創新思維
作者簡介:王淑霞(1976—),女,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實驗小學。
當下,藝術教育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小學美術課堂作為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更是重中之重,它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還能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本文旨在深入探討如何在小學美術手工課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綜合素質。
一、合理開展趣味教學
(一)游戲教學策略
小學生好奇心旺盛、好動,教師若運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可能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游戲教學比較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其能以生動有趣的形式呈現美術知識,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在游戲過程中,學生需要開動腦筋、發揮想象,通過親自動手操作來解決問題、完成任務。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1]。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美術“會動的小紙人”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展示有趣的紙藝作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后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制作有趣的小紙人。之后,教師可以講解紙藝制作的基本技巧,如折疊、剪裁、粘貼等,并示范如何制作小紙人。在示范過程中,教師要強調安全操作和注意事項。學生需要按照教師的講解和示范,動手制作小紙人。教師需要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創作出有趣獨特的作品。在學生制作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操作。在學生完成小紙人的制作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游戲,讓學生手持自己制作的小紙人進行角色扮演,如模擬生活中的場景或者故事情節,讓小紙人“活”起來。
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手工課堂中開展游戲教學具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積極探索游戲教學的策略,充分發揮游戲教學的作用,提高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模擬情境策略
模擬情境能為學生提供一個仿真的實踐環境,使學生在情境中親身體驗和進行手工制作。在情境中,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手工操作流程和技巧,同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美術“童話里的小屋”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一些經典童話故事中的小屋,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也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入童話世界中,與童話人物一起生活,從而激發他們的創作欲望;還可以設置一些與童話小屋相關的任務,引導學生動手操作。例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設計一座童話小屋,并對小屋的形狀、顏色、材料等提出要求。通過完成這樣的任務,學生可以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如剪裁、粘貼、繪畫等。
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手工課堂中,模擬情境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手工制作,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對于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應該積極運用情境教學法,使學生獲得豐富、多樣的學習體驗,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二、利用深度學習策略
(一)探究教學策略
在美術手工課堂中運用探究教學策略,即通過設置有趣的課題、問題或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他們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手工制作活動中。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學習知識,從而增強動手操作能力[2]。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美術“會轉的玩具”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展示一些會轉動的玩具,激發學生的興趣,再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如:“這些玩具為什么會轉動?”“有哪些有趣的轉動玩具?”在提出問題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會轉動的玩具,思考其轉動原理和構造。此外,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一些材料和工具,讓學生嘗試自己制作一個會轉動的玩具。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思考如何選擇合適的材料、如何設計玩具的形狀和結構等問題,這可以激活他們的思維,在培養他們動手操作能力的同時促進他們思維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手工課堂中,采用探究教學法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還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合作教學策略
在合作中,學生可以互相學習、互相指導,從而更好地掌握手工操作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精細動作協調能力和創造力,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美術“對折剪紙”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講述一個關于春天的故事,引導學生想象春天的景象,再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創作一幅春天的剪紙作品。對此,教師可以讓各小組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不同的剪紙圖案,而后根據圖案的復雜程度分工,使小組內的每個學生負責一部分剪紙任務,以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長,提高他們的參與度和合作效果。教師也可以提出一些關于剪紙技巧、圖案設計等方面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實踐操作等方式進行探究。在學生完成剪紙任務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作品展示和交流,讓每個小組選擇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組的剪紙作品,分享制作過程中的心得和體會。
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手工課堂中,采用合作教學法不僅對于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還能促使學生互相學習與共同進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以真實體驗開展教學
(一)實踐教學策略
實踐教學強調學生親身參與和動手操作,有助于學生學習和掌握手工操作技能。在實踐中,學生可以親自動手嘗試、操作工具和材料,從而增強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和精細動作協調能力。這些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學生在未來的生活和學習中更好地應對各種挑戰。在實踐中,學生還需要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踐中觀察、思考和嘗試,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3]。此外,實踐教學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促進他們全面發展。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美術“多彩的窗戶”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周圍的窗戶,分析它們形狀、顏色、圖案等的特點,以及它們在不同場景下的作用和意義。通過觀察和思考,學生才能夠對窗戶有深入的了解,獲得后續創作的靈感和思路。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欣賞一些具有創意和美感的窗戶設計作品,激活他們的創作靈感。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材料、設計樣式和進行顏色搭配,發揮創意,嘗試運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設計出獨特的窗戶。
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手工課堂中,開展實踐教學對于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能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還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生活創意策略
采用生活創意策略,意在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生活環境,促使他們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通過觀察生活中的點滴細節,學生可以學會欣賞生活中的美,并將相關元素融入自己的藝術創作中。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讓他們更加熱愛生活,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時刻。通過將藝術與生活相結合,學生還可以培養自己的創造力,創造出更多具有獨特魅力的作品,而這種創造力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還能夠為他們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以人教版小學美術“動物的花衣裳”的教學為例,在課前,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觀察動物,如鼓勵學生去動物園里觀察相關的動物,分析它們的外貌特點。在課堂上,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一些材料和工具,如剪刀、膠水、彩紙等,并指導學生使用這些工具和材料?;谠谏钪蝎@得的靈感,學生可以將不同顏色的布料、花朵或其他裝飾元素等融入手工創作中,制作動物的花衣裳,提升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造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手工課堂中,生活創意策略的實施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還能啟發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提升學生的創造力,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利用多元教學方法
(一)個性教學策略
個性教學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強調根據學生的需求和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在小學美術手工課中,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表現和交流情況,了解他們的興趣和需求,提供適合他們的學習資源和指導。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和成就感[4]。以人教版小學美術“彩墨世界”的教學為例,在上課前,教師可以通過觀察、交流和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興趣,同時為學生準備紙張、毛筆、顏料等材料。在課上,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選擇合適的工具和材料進行創作,同時,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如:“你最喜歡的彩墨作品是什么?為什么?”“你想通過彩墨表達什么樣的情感和思想?”這樣能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激發他們的創意思維。
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手工課堂中,個性教學的實施對于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應該注重個性教學,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和支持。
(二)創新教學策略
創新教學注重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鼓勵學生發揮個性,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創作出獨具特色的作品。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力,讓他們在動手操作中發揮想象力。以人教版小學美術“有創意的書”的教學為例,在上課伊始,教師可以采用富有創意的方式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比如,展示一些具有創意的書刊設計作品,讓學生欣賞并分析其創意之處。在導入新課后,教師可以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和創意發揮,比如:“你認為一本書的創意體現在哪些方面?”“你能否設計一本與眾不同的書?”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打開思路,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創造力。在引導學生進行創意思考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探究,讓他們通過動手操作來將自己的創意付諸實踐。教師可以提供一些材料和工具,讓學生自由選擇和組合,設計有創意的書;也可以為學生講解一些制作技巧,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作品。
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手工課堂中,采用創新教學策略對于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對于學生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培養也具有積極作用,教師應該注重采用創新教學策略。
結語
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越來越多人認識到小學美術教學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其中,手工課不僅在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方面具有積極的意義,而且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重要作用,此外,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賞藝術。因此,小學美術教師應該積極
探索合適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更多動手操作的機會。
[參考文獻]
[1]錢麗麗.淺析小學美術手工課對學生動手能力和創造力的培養[J].讀與寫,2022(5):35-36.
[2]張鴻雁.動手更動腦:小學美術創意手工課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2(23):163-166.
[3]馬曉明.美術課堂中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23(30):45-47.
[4]劉振宏.探究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途徑[J].讀與寫,2022(10):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