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員關愛導師制強調教師在學生品德修養、人格塑造、價值觀形成等方面的引路人角色,通過構建學校教學與德育一體化管理機制,促進學生知識建構與道德成長同步發展,體現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視。實施全員關愛導師制,既是切實提高德育實效性的有效手段,也是實現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舉措,有利于提升學校教育整體質量,推動和諧社會建設與發展。
【關鍵詞】全員關愛導師制;德育;班主任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4)16-0044-03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全員關愛導師制作為新時代推進德育的創新方式,強調教師在學生品德修養、人格塑造、價值觀形成方面的引路人角色,通過構建學校教學與德育一體化管理機制,促進學生知識建構與道德成長同步發展,體現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視。實施全員關愛導師制,既是切實提高德育實效性的有效手段,也是實現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舉措,有利于提升學校教育整體質量,推動和諧社會發展。
一、全員關愛導師制的內涵與價值
全員關愛導師制強調對學生進行全面、全方位關注與引領,通過開展思想引導、學業輔導、心理疏導、生活指導、生涯向導等多方位指導,實施有效家校溝通,與學生建立良師益友的師生關系,與家長建立協同合作的家校關系,促進每位學生健康快樂成長。從“老師”走向“導師”,全員關愛導師制的真諦在于人文關懷。落實該制度,是為祖國培養德才兼備的棟梁之材的應有之義,是補充、強化和延伸家庭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形成立德樹人良好教育生態、助推教育質量穩步提升的有益思路。
1.學生成長的迫切需要
在素養育人的時代背景下,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與心理健康被給予越來越多的關注。學生對教師的情感支持、耐心傾聽、深度交流等心靈上的關懷具有強烈渴望。以南京市力學小學的育人實踐為例,該校就“你最喜愛的教師是什么樣子的?”這一問題,面向學生展開廣泛調研,共收到3055條回答,經過詞頻統計與編碼,關鍵詞依頻次由高到低分別為“課堂有趣”“喜愛學科本身”“關愛學生”“富有耐心”“溫柔和善”。由此可見,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還需要滿足學生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好的教師不僅應具備專業知識和教學技巧,還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建立積極的師生關系,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為目標。學生多方面多層次的需求呼喚全員關愛導師制的實施。在全員關愛導師制下,教師作為學生生活和學習上的導師,更細致地關注每個學生的個體發展,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和幫助,滿足不同學生在心理、學業、生涯規劃等方面的不同需求。教師以導師的身份,從情感的角度平等、真誠地和學生交流溝通,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深入了解學生的需求,從興趣愛好、個性特點等出發,建立情感連接,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為每位學生提供陪伴式的關懷與指導。
2.家庭教育的補充支持
2022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次專門就家庭教育進行立法。新時代家庭教育內容愈發廣泛,基于校家社協同育人的理念,家長期待學校組建導師團,引領和指導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對學生的道德品質、身體素質、生活技能、文化修養、行為習慣等方面加以培育和影響。家長期待導師能夠通過開展科學、有效的家校溝通和家庭教育指導,形成家校相互配合、支持的雙向溝通模式。家庭教育的順利開展不僅需要家長的重視,還需要專業的教育知識與科學的教育方法作支撐。在此背景下,教師承擔著在校內與學生建立良性師生關系、在校外與家長建立和諧家校關系的重要責任,是推動校家社協同育人真正落地的重要一環。
3.教育質量提升的有益思路
德育涵蓋學生的道德觀念、行為習慣等,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德育的有效實施是教育質量提升的關鍵方面之一。全員關愛導師制將德育融入學業指導中,與家長密切聯系并共同關心學生的成長,兼顧學生的道德品德、心理健康與學業成績,致力于培養綜合能力突出的高素質人才。全員關愛導師制有利于整合教育資源,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的德育工作體系,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德育引導和支持。其實施有利于構建更加人性化的、關愛型的教育體系,進而通過加強德育提升教育質量。與此同時,全員關愛導師制的實施意味著“老師”向“導師”的轉變,這要求教師自身具備更高的育人能力,激勵教師團隊不斷精進專業技能與育人本領。由此,全員關愛導師制能有效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為學校教育質量提升作出重要貢獻。
二、全員關愛導師制的實踐路徑
錘煉教育家精神是貫徹落實全員導師制的根本保障。全員關愛導師制依托“教好一門課,帶好一個班,織好一張網”的三“好”教育行動,弘揚教育家精神,并體現在校園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每一節課、學生每一刻的學習之中。
1.立足課程教學
上好每節課是全員關愛導師制的基本實踐路徑。教師立足課堂、立足學科,既教好書,也育好人,發揮課堂育人主陣地作用,體現學科育人的核心價值。
全員關愛導師制下的課堂致力于“四學課堂”的模式建構和實踐探索?!八膶W”是指以學生的學習為核心,聚焦學生深度學習的四個階段,即“引發學—設計學—創生學—展示學”。“四學課堂”注重構建師生平等對話的關系,課堂中“小先生開講”“小組研究合作”“兒童評課”等環節充分尊重學生,促進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教師的位置從講臺上回到學生中,指導支持學生的學習,形成學生學習的合作共同體。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更有歸屬感、成就感,教師也能從學生的角度傾聽學生的學習需求。課程教學更加彰顯育人、育心的作用。與此同時,黨員教師率先示范,上好實踐課、示范課、展示課,引領全體導師以學生為師,向學生學習,從學生身上汲取成長的力量,像教育家那樣永遠擁有兒童情懷。
2.夯實班級管理
實施全員關愛導師制的關鍵之一是協同各方育人主體的力量。集體教育是重要的教育方式,班級的文化與生態潛移默化地滋養著學生?!皫Ш靡粋€班”,對打造班級育人導師團隊提出了要求。班主任要以班集體建設為中心,充分發揮導師的優勢,相互協作、共商共為;對于班級突出問題,共同應對,共同制定解決方案;對于育人指導過程中存在的盲點和疑難問題,互通有無,共商共議;對于特殊學生,加強聯合指導,形成育人合力。
全員關愛導師制并不僅僅是“一對一”模式,還有“1+N”模式、“N+1”模式,多種模式并行,面向每一個學生,面向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在班主任導師的帶領下,班級育人導師團形成助力學生成長與發展的教育共同體,協同開展學生成長指導工作,最大限度地發揮教育效益。班級育人導師團在帶班過程中,一方面,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引入互動式教學環節和實踐性任務,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導師們注重個性化的教學管理和指導,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需求,制訂有針對性的學習計劃和輔導方案。
3.加強協同育人
一是打造校家社協同網。兒童的成長不僅在學校,還在家庭、社會?!翱椇靡粡埦W”強調的就是校家社彼此相互引領,相互支持,相互成就。學校積極構建觀念上同向、履職上同責、實施上同力的校家社協同育人模式。“家長進課堂”“教室在窗外”等項目聚合多方力量,整合多方資源。各班導師采用電話溝通、在線互動或入戶家訪等方式,與家長建立長效溝通機制。學校充分發揮教育主導作用,彰顯教育關愛與指導功能,成為家長的育人伙伴,引領家長切實履行家庭教育主體責任,建好校家社協同育人網絡,共同推進全面育人。
二是編織師生交流網。全員關愛導師制從“思想引導、學業輔導、心理疏導、生活指導、生涯向導”五個領域積極實踐。在學習、實踐的基礎上,導師結合自身教育教學日常,撰寫、分享自己的育人故事、成長故事。學校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每一則小故事都是校園生活的生動縮影。導師寫故事,學生讀故事,在故事中,學生感受到發生在身邊的真實感人事跡,學習技能,分享方法,學習交友,感恩報國,一則小故事就能成就一個生動的主題教育大課堂。與此同時,導師寫故事,導師讀故事,在同伴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照亮自己、成就自己。
【作者簡介】韓慧,南京市力學小學(南京,210024)副校長,一級教師。
*本文系2023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一般項目“指向創造性成長的兒童研究素養培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BHA230111)、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重點課題“指向創造性成長的兒童研究素養培育的實踐探索”(B/2021/02/05)、南京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生活實踐專項課題“生活實踐理念下兒童公德培育的行動研究”(SHZX/2022/00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