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嬌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通過項目驅動教學來促進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教學策略,經過大量文獻研究及教學實踐筆者發現,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對幼兒核心素養的培育具有重要價值,而項目驅動教學作為新課程背景下在我國新興起的一種教學模式,非常有助于幼兒自主學習意識及能力的養成。基于此,本文將從項目驅動教學的內涵出發,以“香包設計”這一教學實踐為例,分享筆者運用項目驅動教學促進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教學策略,以期為相關教學研究提供一定幫助,更進一步促進幼兒教學改革,推動幼兒全面發展。
【關鍵詞】幼兒 ?項目驅動教學 ?自主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4)04-0133-03
經過長時間教學實踐筆者深深感悟到,幼兒是非常具有創造力的、獨立的個體,其雖然在認知及綜合能力等方面還存在較大發展空間,但其對未知的探索欲、對新事物的創造力、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無比積極的行動力等等能為教師帶來無盡的驚喜,這些也正是教師促進幼兒自主學習能力及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突破口。項目驅動教學,以“任務”誘發、加強、持續幼兒的學習動機,以趣味性、多元性、發展性等特點為幼兒提供自主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其更符合當代幼兒發展需求及身心成長特點,更有助于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落實幼兒課程改革[1]。因此,教師應在全面了解項目驅動教學內涵及價值的前提下,結合幼兒實際情況研究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促進項目驅動教學與幼兒教學的深度融合,為幼兒未來良性發展奠定基礎。
一、項目驅動教學的內涵
項目驅動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它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實際項目,主要以學生為中心、以項目為載體、以實踐為手段、以能力培養為主要目標,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掌握知識[2]。這種教學方式起源于歐洲的工讀教育,后來在美國得到廣泛推廣和應用。項目驅動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需求。
對于幼兒教育而言,項目驅動式教學具有提高幼兒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推動幼兒思維創新及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增強幼兒的團隊協作能力等多元化教學實踐價值。尤其對于自主學習能力來說,教師能以項目為載體,引導幼兒自主參與學習實踐,自主解決實際問題,充分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激發其自主學習意識,是促進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3]。
二、促進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項目驅動教學原則
由以上內容的闡述,我們已經能夠大致了解項目驅動教學的內涵及價值,那么該堅持怎樣的教學原則將其有效融合于幼兒教學當中?首先,筆者認為,項目驅動教學不應專注于單一科目的學習或運用,而是需要堅持綜合性原則,適度融合跨學科教學理念,引導幼兒自主學習運用多種學科或專業內容來解決某一個或多個實際存在的學習任務,如此不僅能提升幼兒自主學習意識及能力,還可提升幼兒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化其邏輯思維,提升其團結協作、溝通交流、動手操作等綜合能力,促進其核心素養發展。同時,項目驅動教學還需要具備體驗性、情境性、協作性、設計性以及藝術性等原則,如此才能充分發揮幼兒的創造力,激發其好奇心及自主學習欲望,協作等形式也能形成相互學習、互相監督的氛圍,使幼兒自身成為相互之間的自主學習推動力,在遇到問題時能下意識通過協作探究加以解決,在積累知識、鍛煉能力的同時提升素養[4]。
三、運用項目驅動教學促進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策略
以下筆者將以“香包制作”這一項目教學活動為例,綜合以上綜合性、體驗性、情境性、協作性、設計性以及藝術性等特點,講述運用項目驅動教學培養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具體策略。
(一)結合幼兒發展需求,確定項目驅動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師落實教學設計、實施教學流程的重要指導性因素,在項目驅動教學期間,教師需要事先確定教學目標,再結合教學需求合理規劃教學流程,堅持“教學評一致性”,提升項目驅動教學的整體性及規范性[5]。基于綜合性教學原則,及新課改中對幼兒核心素養的發展要求,筆者將“香包制作”項目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設定為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知識目標:幼兒需要通過項目活動自主了解嗅覺、環保、生活常識等知識內容;需要學會美術創作知識,如理解色彩、構圖等知識內容;需要通過制作香包學會一些數學知識,如香包的大小、香包內容物的數量、體積大小的粗淺認識等。
其二,能力目標:幼兒需要通過項目活動掌握自主學習能力,學會自主發現、探索、解決實際問題;同時,還應具備判斷與分析的能力,如能夠通過分析自主了解如何設計能提升香包的美觀性及實用性等;幼兒需要掌握動手實踐的能力,能夠將自己對香包的設想呈現出來,如能自主動手設計香包圖紙,并依照圖紙制作出香包,不斷改進、優化;幼兒應通過實踐養成一定審美能力,如知道怎樣制作香包能更加美觀等;幼兒應能掌握簡單收集、運用材料的能力,提升解決問題能力;應具備團結協作、表達交流的能力等。
其三,思想意識目標:幼兒應通過項目活動養成自主學習的意識,按照一定科學步驟參與實踐;養成堅持不懈、互幫互助的品質;能夠體會不同知識對生活的意義;能夠養成節約資源、廢物利用、保護環境等理念。
綜合來看,這些教學目標涵蓋了幼兒核心素養的多個方面,根據這些教學目標,教師教學流程將更有針對性、更加完善,且更有效地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另外,本活動教學目標的設定更傾向于幼兒園大班,不同階段幼兒由于認知水平、綜合素質等方面發展存在差異,教師可結合幼兒實際情況對教學目標加以調整,如小班幼兒可適當降低目標難度,設計一些更簡單、通俗易懂、便于實踐的項目驅動活動。總之,要堅持一切從幼兒出發,實事求是[6]。
(二)科學設計并梳理教學流程,指導幼兒完成項目實踐
在確定好教學目標以后,教師就可結合教學目標去設計教學流程,盡可能為幼兒創設科學合理的教學流程,有效幫助幼兒完成項目實踐,提升幼兒自主學習能力。項目驅動教學一般情況下,都無法運用簡單的一節課時間來完成,因此教師首先需要科學安排教學課時,以“香包設計”項目教學活動為例,筆者主要將其分為四個課時:課時一,認識香包并引導幼兒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出香包圖紙;課時二,以小組為單位介紹香包圖紙,并結合圖紙選擇恰當的制作材料;課時三,小組成員運用所選材料制作香包,并展示香包成品;課時四,教師及幼兒一同評價并改進制作的香包,對項目教學活動的全程進行總結。
在規定好課時及教學內容以后,教師還需要對每節課具體教學流程進行精細化設計,如此才能為實際教學奠定堅實基礎。以第一課時為例,筆者曾將教學流程進行了如下設計:
首先,為幼兒創設教學情境,在情境中引出香包主題,旨在以此激發幼兒自主學習興趣。筆者在這個過程中為幼兒創設了一個生活化教學情境,先在一個透明杯子當中倒入白醋(這里也可運用幼兒生活中較為常見的液體來代替),讓幼兒通過聞一聞、嘗一嘗等方式(建議采用聞一聞的方式,嘗一嘗容易讓幼兒產生認知錯誤,養成亂嘗東西的不良習慣,或可在該階段加強引導,幫助幼兒養成良好衛生及飲食習慣),來猜一猜液體是什么。由于面對的是大班的幼兒,孩子們已經可以輸出一些“酸酸的”“有點刺鼻”等答案,教師則可借此引導幼兒來認識“鼻子”這個器官,簡單滲透嗅覺知識。此時,教師還可為幼兒展示多種不同液體或氣體的味道,讓幼兒嘗試通過嗅覺來辨別,經過這一情境導入,孩子們將產生濃厚的自主學習興趣。隨后可讓幼兒回想垃圾的臭味,回想聞到臭味的感受,以嗅覺等感官引發幼兒聯想與共鳴,滲透保護環境、不亂扔垃圾等理念,并逐漸引出香包的概念,可為幼兒展示一個香包,讓幼兒聞一聞香包的味道,闡釋香包的作用,凈化空氣、營造舒適環境等,有了“臭”與“香”的對比,此時教師再組織幼兒分成小組一同制作香包,幼兒們的積極性將被大幅調動起來,能夠快速參與到設計圖繪制當中,并主動闡述自己的設想。該階段教師可向幼兒講解制作香包的具體過程,為幼兒提供指導,在充分尊重幼兒自主學習欲望及實踐設想的同時,實施適度給予幫助[7]。
在這一課時當中,教師并未如傳統教學中以單向輸出的形式直接組織幼兒進行香包設計,而是通過情境創設及小組合作讓幼兒明白要做什么、為什么做、該怎么做,而這些都是促進幼兒自主學習的驅動力,能以情境與“任務”為支點,為幼兒提供自主學習動機,也就是在教師的外力作用下,讓幼兒自己“驅動”自己,這也是項目驅動式教學的核心所在。
(三)關注項目教學全流程指導,提升幼兒自主學習持久性
幼兒正處于活潑好動的階段,其注意力很難在長時間集中于同一事情上,在完成項目教學任務期間,很多幼兒難免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尤其在遇到困難時,其更容易放棄、走神,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自主學習持久性,不利于其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因此,在各個課時及不同活動當中,教師要注重全流程的指導與跟蹤,及時為幼兒提供正向反饋,及時了解幼兒問題并幫助其解決[8]。比如,在第二課時以小組為單位介紹香包圖紙,并結合圖紙選擇恰當的制作材料。在介紹圖紙階段,教師要及時肯定幼兒圖紙的設計理念及成果,適當給予幼兒針對性修改意見,幫助幼兒優化香包設計。在該階段中,幼兒可能遇到分組不清、不知如何表達、無法選擇小組代表、分工不明確等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及時給予幫助,先充分聽取幼兒的內心想法,引導其自主思考解決措施,最終幫助其綜合分析最佳解決方案。后續材料選擇時,每個小組的幼兒由于圖紙不同,需要的材料也不盡相同,教師可適當為幼兒準備一部分,但也需要給予幼兒自主發揮的空間,使其真正參與到材料收集和準備當中,如此不僅能培養幼兒自主解決問題意識及能力,還能突出其主體地位,且在教師的陪伴之下,幼兒的注意力能更加集中,通過教師的指導,幼兒能自主思考解決問題方法,進一步促進其自主學習能力發展。
(四)依照幼兒作品完成教學評價,及時給予幼兒正向反饋
教學評價是項目驅動式教學的關鍵環節之一,也是促進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關鍵動力之源,教師能通過教學評價了解幼兒在活動中的實際表現,以此分析幼兒的優勢與不足,并通過后續教學設計幫助幼兒發揮優勢、彌補不足,而幼兒能通過教師的正向反饋樹立學習自信,使其在未來生活與學習中更專注于自主學習與研究。在項目驅動教學中,教學評價也與傳統教學大不相同,教師不僅需要依照幼兒作品進行針對性教學評價,還需要對活動全流程進行評價,在評價方法、內容、主體等各方面進行多樣化設計。比如,評價方法上可創新為幼兒作品評價、小組整體情況評價等多種內容;評價內容上需要與教學目標相結合,可包括圖紙設計是否完整、材料選擇是否合理、是否能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作品是否美觀實用、合作期間是否積極參與、是否協調互助、是否主動承擔責任等;評價主體上,可包含教師、幼兒、家長等多個主體,如教師評價、小組評價、組間互評、家長評價等。總之,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為幼兒完善項目驅動教學評價,給予幼兒積極、正向反饋,并在評價中鼓勵幼兒養成自主學習習慣,積極挖掘并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其未來自主學習提供更多方向[9]。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項目驅動教學對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價值。未來教學期間,教師應加強對該教學方法的重視,結合幼兒實際情況確定項目內容、制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流程,關注幼兒發展需求,堅持從幼兒實際情況出發,實事求是,突出幼兒主體地位,盡可能通過項目驅動促進幼兒核心素養發展,培養其自主學習意識、能力及習慣,為其未來良好的學習與生活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丁瓊,徐博.STEAM理念下項目式學習對促進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J].課堂內外(高中版),2023(36):78-79.
[2]朱星蓉.試論培養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J]. 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3(7):10-12.
[3]鄒慶妤,李云平.在建構游戲中促進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指導策略[J].家長,2023(12):183-185.
[4]潘昌梅.關于在區域游戲中培養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探討[J].智力,2023(11):167-170.
[5]王文琴.自主學習,體驗快樂——在科探游戲中如何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J].科幻畫報,2022(4):33-34.
[6]郁敏.幼兒基礎教育中幼兒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1,40(9):84-86.
[7]鄒晨靜.在建構游戲中促進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指導方法[J].幸福家庭,2021(14):109-110.
[8]吳迪.項目活動中培養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實踐探究[J].幸福家庭,2021(11):63-64.
[9]張依曼.項目驅動模式下的幼兒戲劇表演及指導教學[J].戲劇之家,2020(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