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元媛 周珍璐
摘 要:ESG作為可持續導向下企業運營的新理念,逐漸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成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議題。文章以2012—2022年溫州22家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實證檢驗了ESG表現對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結果表明,基于研究樣本,ESG表現對于溫州企業高質量發展有著顯著的正向效應,ESG表現通過降低企業融資約束作用于企業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ESG表現 高質量發展 融資約束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5-265-03
一、引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而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企業傳統的以經濟利益為核心的發展模式,造成了資源過度消耗、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極大地影響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2024年1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將“探索開展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評價”作為健全美麗中國建設保障體系重要內容,釋放出繼續深化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的強信號。ESG作為一種全新的企業管理理念和評估框架,旨在引導企業關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三個方面的非財務績效,從而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與企業尋求高質量發展和國家整體“雙碳”發展戰略轉型不謀而合,因此備受關注。
已有研究表明,企業良好的ESG表現有助于增強企業韌性[1],促進技術創新[2],強化企業價值創造并提升企業價值[3]。溫州作為全國首個新時代“兩個健康”發展先行區,以正泰電器、冠盛股份、森馬服飾等為代表的民營企業也率先積極響應ESG浪潮,相繼發布ESG報告,主動公布社會責任履行績效。對于企業而言,提升ESG表現需要付出一定成本,那是否真正有助于其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自身實現高質量發展呢?這其中的影響機制是什么?因此,本文以溫州上市公司為樣本對這些問題進行探究,以期為溫州企業增強對ESG表現的重視,促進溫州企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提供實證支持。
二、理論分析與假設提出
(一)ESG表現與企業高質量發展
企業的ESG表現涵蓋了其在環境、社會責任以及公司治理多重維度的實踐。首先,從企業環境表現來看,一方面,污染企業往往面臨更大的環境規制和社會輿論壓力[4],環境信息公開披露有助于污染企業主動減少污染物排放,革新綠色生產技術,重獲公眾和利益相關方對企業的信任,進而重塑企業綠色形象,實現更穩定、可持續的發展。另一方面,非污染企業則可以將環境信息披露作為一種競爭優勢,通過公開展示環保實踐措施和成效,提升自身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力,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其次,從企業社會責任來看,企業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能夠幫助其獲取無形的稀缺資源,比如消費者、債權人、社會組織等利息相關者的認同感和忠誠度,從而對企業長期財務業績和企業價值產生積極影響[5-6]。這些正面效應有助于企業化被動為主動,在現有資源和能力范圍的基礎上適度承擔社會責任,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最后,從企業公司治理來看,在市場化水平越高的地區,公司治理水平對于制造業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有著更為顯著的影響[7]。有效的公司治理機制既可以對管理層進行監督和激勵,降低股東和管理層利益沖突造成的第一類代理成本,也可以通過加強信息披露,建立公平公正的決策機制等方式,減少大股東對小股東的侵害,降低第二類代理成本。通過減少這兩類代理成本,企業能夠提升決策效率、優化資源配置、增強風險防控能力,從而推動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設:
假設1:ESG表現對企業高質量發展存在正向影響效應
(二)融資約束的中介效應
在投資者和金融機構日益關注非財務績效的背景下,ESG表現越好的企業,不能按期還本付息等債務違約風險越低[8]。也就是說,ESG表現良好的企業更容易獲得他們的信任,這種信任可以轉化為更多的融資機會和更低的融資成本,從而有助于降低企業面臨的融資約束困境。資金是企業各項經濟活動得以開展的血液,它貫穿于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等各個環節,是企業得以運轉和發展的重要保障。融資約束的緩解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的發展資金,支持其開展創新活動、擴大市場份額、提升運營效率等,這些舉措有助于企業提升綜合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诖?,提出本文的第二個假設:
假設2:ESG表現通過緩解企業融資約束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三、樣本選擇與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本文數據來源于CSMAR數據庫,選取2012—2022年溫州22家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剔除當年IPO企業數據、觀察期內被*ST/ST/PT企業數據,對主要變量進行1%的縮尾處理后,最終獲得共132個樣本觀測值。
(二)變量的構造與解釋
被解釋變量:企業高質量發展(TFP_OP)。借鑒張樹山和董旭達(2024)[9],運用OP方法測量企業全要素生產率來衡量企業高質量發展水平。同時,用LP法得到的企業全要素生產率進行穩健性檢驗。
解釋變量:ESG表現(ESG)。本文采用華證ESG綜合評分作為ESG表現的代理變量,以百分制表示,分值越高,企業ESG表現越出色。同時,運用用彭博ESG綜合評分進行穩健性檢驗。
中介變量:融資約束(WW)。借鑒Whited and Wu(2006)[10],運用WW指數來衡量企業面臨的融資約束程度。
控制變量。參照錢雪松、唐英倫和方勝(2019)[11],對企業規模、盈利能力、成長性、產權性質等多個變量進行了控制,具體的變量定義詳見表1。
(三)回歸模型的設計
為檢驗企業ESG表現和高質量發展的關系,以及融資約束在二者之間發揮的中介效應,參照溫忠麟等(2004)[12],構建回歸模型:
TFPi,t=?0+?1ESGi.t+?2Sizei.t+?3Roai.t+?4TobinQ+?5SOEi.t+
?6FirmAgei,t+?7TOPli.t+?8Duali,t+Year+Industry+εi,t ? (1)
WWi,t=?0+?1ESGi.t+?2Sizei.t+?3Roai.t+?4TobinQ+?5SOEi.t+
?6FirmAgei,t+?7TOPli.t+?8Duali,t+Year+Industry+εi,t (2)
TFPi,t=?0+?1ESGi.t+?2WW+?3Sizei.t+?4Roai.t+?5TobinQ+?6SOEi.t
+?7FirmAgei,t+?8TOPli.t+?9Duali,t+Year+Industry+εi,t ? (3)
四、實證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分析
從表2中可以看出,企業高質量發展TFP的標準差為0.760,最大值為8.631,最小值為5.046,表明樣本的高質量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異。企業ESG表現的標準差為6.266,最大值為89.240,最小值為54.520,說明在環境、社會責任以及公司治理等方面,不同企業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
(二)主回歸分析
表3反映了企業ESG表現對高質量發展以及融資約束對ESG表現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影響的實證研究結果。從列(1)主模型的回歸結果可以看出,企業ESG表現的回歸系數為0.015且在10%水平上顯著,這個結果說明溫州企業ESG表現確實有助于其高質量發展,從而有效驗證了假設1。
(三)作用機制分析
表4中列(2)顯示企業ESG表現的回歸系數為-0.002且在10%水平上顯著,表明企業良好的ESG表現有助于緩解其面臨融資約束。同時,列(3)中WW的回歸系數為-2.932且在5%的水平上顯著,這個結果說明融資約束在ESG表現與企業高質量發展中間起到一定的中介效應,驗證了假設2。
(四)穩健性檢驗
為確保研究的可靠性,采用LP法得到的企業全要素生產率以及彭博ESG綜合評分作為被解釋變量和解釋變量的替代變量進行檢驗,回歸結論與前文保持一致。
五、結論與建議
本文以2012—2022年溫州上市公司為樣本,實證檢驗ESG表現對溫州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以及融資約束對二者關系的中介效應。研究結果表明:第一,ESG表現對于助推溫州企業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的正向作用。第二,ESG表現通過緩解溫州企業面臨的融資約束,促進溫州企業高質量發展。
基于研究結論,本文提出以下對策與建議:第一,政府可以制定和完善ESG相關政策法規,建立統一的ESG信息披露制度,加強ESG培訓和宣傳,提高企業和公眾對ESG的關注度,推動ESG理念在企業中的普及和應用,通過協同金融機構、行業協會、企業等建立ESG合作機制與平臺,促進ESG生態系統的形成。第二,金融機構可以推出更多針對ESG項目的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對于ESG表現良好的企業優化信貸政策和流程,滿足企業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融資需求,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引導資金流向可持續發展領域。第三,企業可以將ESG納入其長期發展戰略,通過設立ESG委員會確保ESG戰略得到有效執行和監督,在減少碳排放、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改善員工福利、加強供應鏈管理、優化公司治理結構等多方面提升企業ESG形象,定期公開披露ESG實踐成果,進而提高投資者關注和信心,增加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融資支持的意愿,從而持續促進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本文系溫州市級基礎性科研項目成果,項目編號:R2023137,批準單位溫州市科技局,批準時間2023.11]
參考文獻:
[1] 劉建秋,徐雨露.ESG表現與企業韌性[J].審計與經濟研究,2024,39(01):54-64.
[2] 陳偉利.流通企業ESG表現、技術創新與市場價值[J].商業經濟研究,2024(02):170-173.
[3] 吳勛,楊美漪.ESG責任履行能夠強化企業價值創造嗎?——基于數字化轉型的門檻效應[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24(03):1-25.
[4] 李強,謝舟濤.環境信息公開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來自長江經濟帶的證據[J].管理學刊,2023,36(05):1-21.
[5] 溫素彬,方苑.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利益相關者視角的面板數據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2008(10):150-160.
[6] 賈興平,劉益,廖勇海.利益相關者壓力、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價值[J].管理學報,2016,13(02):267-274.
[7] 伍中信,陳放.公司治理對制造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J].財會月刊,2022(12):35-42.
[8] 王晶晶,楊亞楠.ESG表現對企業債務違約風險的影響——基于融資約束和代理問題的中介效應研究[J].金融理論與實踐,2023(12):25-39.
[9] 張樹山,董旭達.智能化轉型、組織韌性與制造業企業高質量發展.中國流通經濟,2024(01):104-114.
[10] Whited T M ,Wu G J .Financial Constraints Risk.[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6(02):531-559.
[11] 錢雪松,唐英倫,方勝.擔保物權制度改革降低了企業債務融資成本嗎?——來自中國《物權法》自然實驗的經驗證據[J].金融研究,2019(07):115-134.
[12] 溫忠麟,張雷,侯杰泰,等.中介效應檢驗程序及其應用[J].心理學報,2004(05):614-620.
(作者單位:溫州商學院 浙江溫州 325000)
[作者簡介:呂元媛,溫州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資本市場與公司理財。]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