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綺玲
摘 要:小學班主任師德師風建設,有利于提升教育與管理的質量,營造小學生健康成長的環境。要加強小學班主任師德師風建設,應當從潛心育才做好班級管理、傳道授業提升教學質量兩方面具體展開。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師德師風;以身作則
教育是凈土,教師是守護者,也是灌溉者。在教育的道路上,通過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可以堅定教師的理想信念,提高教師職業認同感,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優化教師工作作風,從而發揮出教師在教育中的優勢與作用,實現教師成長、學生進步,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夯實社會發展的根基。小學班主任承擔著教學與管理的重任,是與小學生接觸比較多的群體,這一教師群體的師德師風建設,不僅展示出了學校教師的風采,而且會在潛移默化間對小學生成長產生影響。新時代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師德師風建設的推進,應當立足教育教學與班級管理的根本,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提升班級管理質量,塑造師德高尚形象,以推動教師與學生的共同成長。
一、潛心育才,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立足當下,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擁有夢想,實現人生的無限可能。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責任與使命。一名合格的教師,首先應當有育人的態度,也要有對待工作的勤勉,這也是小學班主任教師最基本的師德要求。曼德拉曾說過:“教育是最強有力的武器,你能用它來改變世界。”小學班主任教師擔負著育人的重任,不僅要完成教學任務,也要做好教學管理工作,以營造健康積極的班級環境,因材施教引導小學生實現個性化成長,為班級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支持與幫助。為此,在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筆者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育人德為首,愛是主旋律
在班主任育人的過程中,師生間互動是一種愛的傳遞,我們關愛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自然也會得到學生的尊重、信任、支持乃至愛戴。教師的愛要像陽光一樣,照耀在每個學生身上,溫暖著每個學生的心。懂事、善良的學生需要愛;調皮、搗蛋的學生需要愛;不用功、學習差的學生更需要愛。教師一聲親切的問候,一個點頭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都是愛的傳遞,愛的灌溉。
記得班上曾有一位自閉癥學生小梁,大多數時候他是比較安靜的,但是有時也有過激的話語,甚至會暴躁、亂跑,有些膽子小的學生會害怕,家長每天都到校陪讀。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和家長進行了多次的溝通,發現他在媽媽面前就比較溫和,會道歉。為此,筆者在上課時有針對性地對小梁作了提示,讓他學說“我知道了”“我錯了”“我生氣了”“老師我不想讓他們批評我”等等。經過兩周的初試,他上課無緣無故暴躁之后,也會跟著教師重復“老師,我知道了”“我不說了”“老師我不想被批評”這些話。同時,較之前批評他時的激動情緒也有一些緩和,不再有那種激動得停不下來的表現。
任教一年時間,小梁很少再出現情緒失控、胡言亂語的情況,對教師的批評反應也沒有那么強烈。同時,筆者積極引導全班學生關心幫助這位同學,教導大家:我們班每個同學都一樣,一樣的可愛,一樣的勇敢,一樣的擁有個性特長。離別時,陪讀家長忍不住熱淚盈眶、泣不成聲,哽咽著說:“遇到這樣的好老師是我們孩子和全家人的福氣。”
班主任面對不同的學生,應當要用“愛和尊重”去展開具體的班級管理工作,以帶領每一個學生成長與進步。立德樹人,發揮德育的優勢,關注小學生的綜合發展,助力小學生道德素養的提高。這也是教師高尚師德品質與良好師風的集中體現。
(二)班會德引領,輿論為導向
主題班會是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之一。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教育了集體,團結了集體,加強了集體,以后,集體自身就能成為很大的教育力量。”主題班會是重要的教育手段,是班主任通過班集體教育影響學生的一種教育方式,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熱情和智慧進行自我教育。另外,在班級建設中也不能離開正確的輿論導向。正確的輿論是一種無形的力量,確保集體的前進方向是正確的,能發揮積極因素,讓班上的好風氣、正能量得以弘揚;克服消極因素,讓不良現象和錯誤思想沒有生存的空間。在班主任工作中,筆者善于針對班級出現的情況,利用好這兩把利器,達到育人的效果。
(三)家校誠溝通,合作獲共贏
溝通是橋梁,是力量。學校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真正地構成了家校合力,既促進了班級管理工作,又為家庭教育提供助力,獲得合作共贏。
想要家校共育能夠順利實施,最重要的是先搭建共育平臺,確保共育渠道的暢通。在“雙減”背景下,學校與家庭也需要擔負起更多的責任,才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伴隨社會的不斷進步,家校共育的渠道也在不斷增多,學校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組建班級、年級或者學校家委會。在組織有關活動時,家長與學校可以做好密切的配合,將學生作為主體,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獻策,從而提升教書育人的有效性與科學性。
開展家校共育活動,能夠拉近學校與家長、家長與學生以及學校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由于存在一個共育平臺,家長也能夠擁有更多的權利,確實保障了學校管理的民主性,同時也有助于提升家長與學校之間的信任,促進學校的管理工作。但是教師也要充分地重視家長的意見,雙方通過溝通達成共識,才能使教學更有效果。
二、傳道授業,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傳道授業,是為人師者最基本的責任。小學班主任教師優秀的師德師風,首先體現在對待教學的專業與認真方面。小學階段是個體成長的基礎階段,也是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汲取豐富的知識,夯實成長的根基,是學生成才的根本。作為教師,應當要抓好本職的教育工作,認真學習新的教育政策與新課程教育理念,與時俱進,不斷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傳授知識是教師的本職工作,教學顯而易見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抓住教學的根本,以對學生認真負責的態度,加強教師自身的專業學習,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夯實小學班主任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基礎。
“雙減”政策下,教育提質增效成為教育改革的新導向。小學教師要遵循“雙減”的要求,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同時,提高教學的質效,必須要加強自身理論的學習,積極推進課堂教學的改革。善用新方法,尤其是要注重對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尋找新途徑,嘗試用適宜小學生成長特點的教學方法來打造高效課堂;應對新問題,結合新時期小學生的需求解決學生成長中的困惑與難題。緊跟教育形勢,結合教育環境的變化,提高教師專業素養,專注于教學本身,在工作中充滿熱情,用優質的教學帶給學生以良好的體驗,循序漸進地提高教育的成效,助力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結語
優秀人才的培養,需要有優秀的教師作為支撐;優秀教師的培養,則應當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小學班主任教師身兼教學與管理的重任,面向廣大的學生與家長,既要扎實做好教學工作,積極踐行先進的教育理念,學習最新的教育政策,也要展示出對學生的愛與尊重,提高班級管理的質效,還應以身作則,嚴于律己,潛移默化地對學生形成正向的引導與激勵。通過加強小學班主任師德師風建設,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營造小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索南吉.新時期如何加強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建設[J].科學導報,2014(13).
[2]宋恩.新時代背景下創新家校合作工作體系的實踐探索[J].教育觀察,2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