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培榮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高中美術教師需要加大對學生美術創新思維的培育力度,為學生提供創新性的教學活動,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的美術學習得到個性化的發展,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推動學生美術綜合素養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美術;創新思維;培養研究
高中美術的學習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鍛煉學生的學習思維和能力,讓學生以更積極的心理狀態應對高中的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在美術創新思維的培育下提升他們的探究思維和發散性思維,讓學生的美術素養得到發展。
一、創新思維的概念
創新這個詞語有三層含義,分別為更新、創造新的東西以及改變。創新性思維指的便是以獨特的、創新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在創新思考下,人們可以突破傳統思維的界限,以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對問題進行思考,從而對問題提出創新性的解決方案,形成更加新穎、有意義的思維結果。創新性思維具有廣闊性、批判性、靈活性、獨特性等特點,當學生具備創新性思維時,就可以在思考問題時敢于打破常規,從多個角度、多方位去思考問題,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形成對事物的好奇求知心態,讓學生的學習更加積極。如今,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在高中美術課堂上創新性思維的培育顯得更加重要,教師在教學中不僅需要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還需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學生心理品質的培育,進而讓學生在高質量的課堂學習中推動自身創新性思維的發展,打破傳統的“經驗主義”和“從眾心理”對學生美術核心素養形成的局限[1]。
二、創新思維培育的重要性
(一)提升學生的美術修養
在傳統的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往往會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臨摹能力,導致學生的創新意識沒能得到良好發展。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下,學生只能掌握一些基礎的美術理論知識和技能,缺乏對藝術的想象和創造能力,美術素養較低。但是,創新思維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更加廣闊、更加開放的美術思維,讓學生的美術素養和思維品質都能得到良好發展,所以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美術創新思維的培育,讓學生在美術學習中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美術素養和審美情趣,進而為學生美術能力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
(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觀念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下,大部分高中學生的美術水平處于模仿繪畫的階段,自身的美術素養并沒有得到提升。所以,在新課改理念的影響下,教師在美術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育,可以增加學生的美術理解,提高學生的美術水平,同時還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良好培育,推動學生樹立積極良好的美術學習態度,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通過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育,學生的思維品質會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受到影響,朝著積極正向的方向發展,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觀念和學習習慣,進而推動學生美術素養的發展。
(三)提升學生的美術實踐能力
在傳統的美術教學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一般會讓學生模仿教材上的名師畫作,雖然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美術水平,但是,從長遠發展的眼光來看,學生的美術創新思維會受到局限,在臨摹學習的過程中也會受到原畫作的影響,導致大多數學生的美術創作思維相似,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多樣性的發展。所以,當教師提高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育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鼓勵學生用畫筆記錄生活中的美好,并將自己的靈感碎片記錄下來,這樣學生就會在日積月累中形成自己獨特的美術風格,同時還可以讓學生的創作能力得到發展,讓學生美術實踐能力得到發展[2]。
(四)提升美術教學效果
在高中美術教學中開展學生創新思維培育,可以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主探索性充分活躍,讓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始終保持高昂的熱情和飽滿的精神狀態,以更加活躍的思維進行美術知識的探索,增加學生的美術感悟能力。并且,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也可以將自身的主觀思維感想以及對美術的感悟融入其中,逐漸摸索到適合自身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升。同時,學生的創作能力和美術意識情感得到有效強化,提升美術教學的效果。
(五)挖掘學生的美術潛力
培養學生的美術創新意識,教師必須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從學生角度出發為學生帶來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和美術創造活動,讓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熱情都能得到充分激發。并且,在多元化的教學活動以及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在美術學習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力、想象力和感受能力,讓學生的美術學習效果更佳。并且,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潛力也能得到充分激發,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也能得到明顯提升,有利于學生美術素養的發展。同時,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美術發散思維能夠得到鍛煉,并讓學生覺醒發現美、創造美、追求美的意識,讓學生的美術創新能力得到發展[3]。
三、高中美術中學生創新思維培育要點
(一)注重學生價值
美術學科具有較強的藝術性和創造性的特點,高中美術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提高對學生價值觀和意義的重視,尊重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在教學中尊重每位學生的個性特點,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發展空間,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自由地進行創新、創造,推動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提高美術課堂的教學效果。同時,教師還需要注意學生價值觀的引導,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上向學生傳達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讓學生形成正向的學習思維,這樣學生就可以在美術創作的過程中將自身的正向價值觀融入作品當中,為美術作品賦予生命力。
(二)教學現代化
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高中美術教學必須注重自身現代化教學的發展,教師需要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保持美術教學的前瞻性,結合學生的學習發展需求和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對美術教學目標進行改進,讓美術教學能夠滿足學生的成長需要。所以,在如今的高中美術教學課堂上,教師不僅需要重視學生美術基礎功的培育,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讓美術教學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推動學生美術學習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積極運用多媒體工具和現代信息技術,借助圖文、視頻、VR等方式為學生帶來全新的教學角度,引導學生使用全新的角度去理解美術重視,使得課堂教學更加有趣,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推動美術教育的現代化發展。
(三)注重學生的美術基本功
與其他學科相比,美術學習具有較強的創新性和創造性,高中美術教師在教學中不僅需要重視學生創新思維的培育,還需要強化學生的美術基礎技能。美術創新并不是完全的天馬行空,只有在堅實的美術基礎上進行創新思維的培育,才可以讓學生的美術創新思維得到良好發展,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推動學生美術學習能力的發展。并且,在扎實的美術基礎技能的支持下,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不斷擴展自身的美術思維和創新能力,推動學生美術綜合素養的發展,讓學生成長為復合型的高素質人才[4]。
四、目前高中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過于重視文化課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高中學校在日常教學中更加重視學生文化課程的學習,美術教學常處于被忽視的地位。并且,由于教師的教學理念沒有及時進行更新,美術教學方式比較死板,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沒有形成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習興趣較低。同時,教師并沒有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主動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使得美術教學內容質量較低,課堂教學方式和內容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學生更注重文化課教學的氛圍下,學生也不重視美術課的學習,使得學生的美術創新思維得不到有利發展條件,使得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較差[5]。
(二)教學觀念落后
在之前的教學中,教師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自身的美術教學觀念比較落后,課堂教學缺乏創新性,在課堂教學中更加注重美術理論知識和基礎技能的教學,對學生的美術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育缺乏重視。還有部分教師認為學生的文化課成績比較重要,對于美術教學比較敷衍,過于重視學生的高考成績而忽視了美術對于學生學習思維和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使得學生的美術學習比較枯燥,并且美術學習效果較差。
(三)教學方法單一
部分美術教師的教學手段沒能及時進行更新,教學方法比較傳統,使得課堂學習氣氛比較沉悶無聊,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學習缺乏主動性和熱情,學習效果較差,且學生的創新思維也沒能得到發展。同時,由于教師沒能及時跟緊教學改革的步伐,教學內容依舊比較傳統老套,與當下學生的發展需要不匹配,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沒能得到激發,不利于學生美術綜合素養的發展。
(四)學生缺乏美術想象力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的美術學習比較死板,學生只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美術作品的臨摹學習,并沒有對知識理論和作品背后蘊含的情感進行深入探索,使得學生的美術思維被局限在臨摹層面,無法有效提升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并且,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依賴性較強,缺乏獨立學習的能力,在學習中沒有主動進行思考和實踐,使得學生的美術學習質量較差,無法獨立進行美術創造,嚴重缺乏美術想象力。
(五)學生的美術基礎較差
在普通高中美術教學中,大部分學生沒有接受過系統性的美術教學,美術技術較差,在課堂學習中比較吃力。并且,由于目前高中文化課的學習負擔較重,學生日常學習壓力較大,對美術學習不夠重視,也沒有過多的精力為美術學習花費時間,這就使得學生的美術基礎越發落后,甚至會逐漸對美術學習產生厭煩。在多種因素的施加下,學生的美術基礎在課堂學習中沒能獲得良好的鞏固和發展,不僅不利于學生美術素養的發展,甚至會讓學生對美術學習徹底失去興趣[6]。
五、高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策略
(一)積極轉變教學觀念
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美術創新思維,教師必須明確自身的教學觀念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影響,想要顯著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必須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對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育從四個方面進行教學改革。第一,教師必須明確學生創新思維培育的重要性。隨著時代的發展,創新思維已經成為當今時代人才競爭的關鍵因素,也對學生美術水平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創新思維的影響下,學生會在美術學習中有效激發自身的創新靈感,讓學生的美術學習更加高效。第二,教師需要為學生制訂明確的教學計劃。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教師更需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尊重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特點,根據學生的特性為學生設置個性化的教學活動,推動學生美術水平的發展。第三,需要對教師進行培訓。高中學校需要為教師提供不深造進修的機會,讓教師能夠及時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緊跟時代的發展,讓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及時進行更新,提升教師的教學素養,讓教師在美術教學中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實現學生美術創新思維的培育。
(二)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首先需要教師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學生基于興趣主動進行美術學習,才能保證最終的美術教學效果,讓學生的美術創新思維得到發展。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需要先在課前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深入調查,基于學生的興趣為學生創建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美術水平,并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中不斷激活自身的創新思維,推動學生美術創新思維的發展。
例如,在湘教版美術鑒賞中“美術家眼中的自己——自畫像中的自我表現”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要讓學生了解自畫像的色彩、構圖以及造型特點,并讓學生能夠理解自畫像反映出作家的自我認知和生活經歷,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所以,教師需要基于學生的興趣,為學生展示德國畫家丟勒、法國畫家普桑、清代畫家金農的自畫像,并為學生講解這些畫家的人生經歷,然后讓學生基于自己的了解對他們的自畫像中的表現特點以及情感表達進行闡述。同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繪制“自畫像”,然后與其他同學進互相進行品鑒,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進而讓學生的美術學習更加高效。
(三)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人們的觀察結果總是會受到自身主觀因素的影響,所以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提高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育,讓學生形成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觀察事物的好習慣,進而讓學生深入思考各項事物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觀察習慣,這樣也能為學生的美術學習帶來更加優質的動力,提升學生的美術教學效果,讓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有效發展[7]。
例如,在“親近的人——素描、油畫表現”中的素描教學時,教師需要注意,一些學生在素描學習的初期會過分關注一些事物的小細節,反而忽視了事物的整體,使得最終的畫面整體結構比較凌亂,學生的素描學習效果較差。所以,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教導學生如何進行觀察,感受物體在不同的打光下所形成的光影,學會運用整體視角去觀察事物。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能夠形成比較穩定的“大局觀念”,有效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當學生擁有較強的觀察能力時,可以讓學生觀察到事物深層次的內在聯系,有利于學生創作靈感的激發,進而創作出創新性的美術作品,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四)拓展美術教學資源
一般情況下,美術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會圍繞著教材進行教學,這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美術教學內容,讓美術學習缺乏新鮮性,不利于學生美術創新思維的發展。并且,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結合教材為學生設置固定的創作題目,讓學生結合創作要求開始美術作品的創作,會讓學生的美術思維限制在教材范圍內,美術教學效果較差。所以,為了更好地發展學生的美術創新思維,教師不僅需要對美術教材中的教學內容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還需要從生活、互聯網以及民間美術當中挖掘相關的美術教學資源,對教學課堂內容進行補充,提升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性,進而推動學生美術創新思維的發展[8]。
例如,在“各異的風土人情——中國民間藝術”這一節教學中,教師需要明確本節課的教學主題是要讓學生意識到美術與人們生活間的聯系,讓學生意識到民間美術的意義和價值,進而讓學生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生活和歷史,讓學生的審美素養得到提升。所以,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為學生搜集學校當地的民間藝術,為學生展示民間美術的紀錄片,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意識到民間美術對民眾精神生活的慰藉。同時,也可以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生活中見到的美術,比如廣告牌、教材的封面設計等,讓學生深刻意識到美術與生活間的聯系。同時,在拓展性教學資源的培育下,學生的美術理論和素材積累獲得了巨大的提升,學生在進行美術創作時可以對其進行充分利用,推動學生美術創新思維的發展。
(五)培養學生的個性思維
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可以有效推動學生藝術能力的發展,創新意識是學生藝術能力發展的催化劑和源泉,所以,高中美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提高對學生美術個性思維的培育,引導學生學會使用不同的角度和層次去看待問題,推動學生思維的個性化發展。并且,高中階段的學生有著較強的自證心理,心理比較敏感,教師注重學生個性思維的發展可以為學生提供充分的發展空間,有利于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的心態。同時,在積極心態的支持下,學生在美術創作的過程中也會將自己的思維和情感注入作品當中,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美術創作風格的形成,有效提升學生的美術創新思維。
(六)加強學生想象力的培育
在美術學習中,由于美術學科有著較強的視覺沖突性,這就對學生的想象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在高中美術課堂上,教師想要培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必須重視學生想象力的培育,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對學生的美術學習進行適當指導,讓學生形成自己獨特的美術表達方式進行情感抒發,有效提升學生的想象力。
例如,在“筆墨傳神”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教導學生學會使用筆墨來塑造形象,在筆墨畫中表達自身的情感。所以,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清代李方膺的“墨梅圖冊”,讓學生觀察畫中墨梅以及梅枝的畫法,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理解中國書法畫表達的“意境”。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基于自身的想象力對學校中的柳樹進行繪制,運用簡單的畫筆表現出柳樹的神韻,讓學生明確美術創作中想象力的重要性,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自覺進行想象力的訓練,進而有效提升學生創新思維的水平。
結束語
綜上,教師需要明確美術創新思維是學生美術能力發展的基礎,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提高對學生創新意識培育的重視,為學生帶來多種多樣的、創新性的教學活動,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中形成獨特的美術風格,同時還能有效推動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小紅.淺談高中美術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試題與研究,2023(24):100-102.
[2]陳逍怡.高中美術教育中創新性思維培養的策略與實踐[J].高考,2023(22):162-164.
[3]馬偲文.融入創新性思維的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探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23.
[4]李占東.創造性思維融入高中美術教育的方法[J].教師博覽,2022(36):93-94.
[5]婁曉通.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美術特長生教學[J].智力,2022(16):21-24.
[6]杜建成,陳敬濤.高中美術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策略[J].藝術大觀,2021(31):31-32.
[7]范希望.高中美術動畫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J].家長,2021(29):137-138.
[8]張秀榮.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C]//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廣東省教師繼續教育學會第一屆教學與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三).山東省鄒平市第二中學,2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