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慧明

摘? 要:為完善小學數學跨學科綜合實踐主題式教學,文章以小學數學跨學科綜合實踐活動形式為切入點,詳細闡述小學數學、語文、科學、美術和基礎道德與法治等學科的結合教學模式.以青島版五四制二年級上冊中的《人民幣的認識》為例,開展小學數學跨學科綜合實踐主題式教學活動,設計教學主題、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并且對教學活動進行綜合評價,為小學數學教育貢獻力量.
關鍵詞:跨學科;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教學研究
目前,各地學校正在積極開展教育改革,但是對小學數學的跨學科的改革積極性不高.原因在于:一方面,多數高校對小學數學跨學科的綜合與實踐重視度低,沒有意識到跨學科綜合實踐活動在小學數學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小學教師仍然習慣于傳統小學數學的教學方式,側重學生的分數,認為開展跨學科的綜合實踐活動會浪費時間精力.為改變這一現狀,學校應普及小學數學教師對跨學科綜合實踐重要性的認識,引導小學教師積極轉變教學方式,熟練運用跨學科綜合實踐方式教授小學數學,以推動小學數學教育的發展.
1? 小學數學跨學科綜合實踐活動形式
1.1? 小學數學與語文的跨學科綜合實踐教學
小學數學教師應依據新課標要求與小學數學教材,有效融入語文學科的相關知識,將數學應用具體化.傳統小學數學教學課程中,教師側重為學生講解數學的抽象概念,并且數學應用條件理想化,脫離實際生活,導致學生難以快速了解其中內涵.將語文融入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中,有助于學生具象化理解數學定義,可以快速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降低數學的學習難度.例如,在《時、分、秒》章節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引用關于時間的名言、寓言等,通過解釋名言與寓言故事,講解“時、分、秒”的概念及具體應用,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時間觀念,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1.2? 小學數學與科學的跨學科綜合實踐教學
數學與科學之間具有緊密聯系,數學作為科學的載體,對科學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將科學融入到數學課程中,讓小學數學課堂“活”起來.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正比例,反比例》章節中融入杠桿原理,組織學生在操場中以磚頭為支點,用木棍作為杠桿撬動操場上的小型石頭,引導學生不斷調整支撐點及木棍長度以撬動石頭,并且安排學生利用米尺測量、記錄木棍長度和磚頭支撐點高度,引導學生思考支撐點、木棍長短和力的大小之間的關系,使其初步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與應用.因此,將數學與科學結合教學,不僅可以減少數學的枯燥性,還可以提升學生的科學實踐能力.
1.3? 小學數學與美術的跨學科綜合實踐教學
小學數學看似與美術學科毫無關聯,實則可以將美術應用在小學數學課程的諸多章節中.例如,在幾何圖形的教學中,學生學習美術后,學生可以快速看出幾何中的抽象圖形,有助于幾何圖形具象化訓練;在“軸對稱”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美術角度觀察軸對稱圖形,發現其中的特性及其對稱美學,繼而讓學生自由創作“軸對稱”圖形,從美術角度了解“軸對稱”圖形.通過引用美術學科,可以讓學生在實踐教學中深刻理解抽象數學圖形,降低數學的學習難度,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1.4? 小學數學與基礎道德與法治的跨學科綜合實踐教學
道德與法治是加強學生思想教育的關鍵課程,在小學數學課程中,教師可以引入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既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數學應用能力,又可以加強思想道德訓練.例如,在初步學習“加減法”的課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同學們,如果你們手里有3個蘋果,那么你要怎么分配呢”,拋出問題后,學生會思考蘋果的分配問題,在此過程中不僅可以訓練學生“加減法”的實際應用,還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分享.因此,小學數學與基礎道德與法治結合教學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數學知識,并且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
2? 小學數學跨學科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應用
以青島版五四制二年級上冊中的《人民幣的認識》為例,開展“歡樂購物街”綜合實踐活動教學.
2.1? 教學主題
學生們的文具、食物和生活用品等都是在“買與賣”之間的購物交易下完成,因此,利用數學方法加深學生對購物的具體認知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將“購物歡樂街”作為本次小學數學跨學科綜合實踐的主題.這一主題可以分解為籌備購物街—購物進行時—貨幣小課堂.首先,“籌備購物街”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籌備購物街時需要準備哪些物品,思考完成后將學生分配至不同的購物籌備小組,籌備內容包括人民幣、購買的物品和道具布置等;其次,“購物進行時”是幫助學生了解人民幣數值概念,使其在購物過程中學會如何合理使用人民幣,將小學數學融入至真實生活情境中;最后,“貨幣小課堂”是在“籌備購物街”和“購物進行時”完成的基礎上,拓展貨幣知識,為學生講解貨幣的來源、變遷等知識.
2.2? 教學目標
目標可以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三個方面完成.在知識與技能方面,一是學生能夠合理使用人民幣,了解人民幣數值的具體內涵,從而可以將人民幣進行簡單換算;二是學生在活動完成后可以獨立制作商品標簽,并且繪制商品宣傳海報,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三是學生能夠通過活動了解貨幣的概念,掌握貨幣的歷史背景.在過程與方法方面,一是學生自主籌備購物街可以培養學生思考及組織能力,加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二是購物過程可以促進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用數學思維思考生活中問題的能力.在情感態度與價值方面,一是通過籌辦“歡樂購物街”的主題式教育,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可以將數學與真實生活聯系起來;二是通過購物、繪制宣傳海報和使用貨幣,學生能夠將數學、歷史和美術等學科結合應用;三是培養學生節約和合理使用人民幣的習慣,激發學生的財產保護意識.
2.3? 教學過程
此次教學過程總計120min,將課程設置為3個階段,分別為情境創設、活動實施和總結拓展.
2.3.1? 情境創設(25min)
首先,教師課前準備活動所需教具、商品,教具有5角、1元、10元、20元等人民幣;商品有鉛筆、橡皮和零食等,并且告知學生可以將自己的物品放置在本次活動中售賣.其次,課程開始教師引導學生分享自己的購物經驗,將話題過渡到課程主題,教授學生認識人民幣的面值,通過數字大小和人民幣圖案區分人民幣,并且講解人民幣的基本單位及元、角、分的換算關系,講解完成后對學生進行提問.
2.3.2? 活動實施(75min)
籌備購物街.首先,教師組織學生共同思考“歡樂購物街”的整體布局規劃,例如,同學A提出可將商品規劃為文具圖書區、零食區、生活用品區等;學生B提出可以懸掛“歡樂購物街”條幅;在“歡樂購物街”的整體布局規劃完成后,教師按照學生的提議將商品分為學習類、食品類和生活用品類三大類別,并且將學生分為A、B、C組,A組售賣學習類商品;B組售賣食品類商品;C組售賣生活用品類商品,教師按照小組類別發放對應的商品.最后,教師引導小組為商品制作標簽、宣傳海報等,并共同探討店鋪名稱、商品價位,例如,A組學生商討后將鉛筆定價為1元5角、橡皮定價為1元、書本定價為5元等;B組學生喜歡小貓,將店鋪名稱命名為“貓貓商店”.
購物進行時.教師組織小組按照A-B-C的順序輪流進行商品買賣活動,并且為小組發放購物記錄單,購物記錄單具體填寫內容有銷售商品記錄和商品買賣記錄,每件商品寫明價格、數量及名稱.購銷記錄單樣式如下.
貨幣小課堂.活動完成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將課程主題引入至貨幣的起源,例如,教師提問:“同學們看一下手中的人民幣,大家知道最初人們用什么購買商品嗎?”在學生回答后,教師對貨幣起源詳細開展論述,講述貨幣從貝幣到人民幣的轉變,并且引導學生思考是否接觸過其他國家的通用貨幣.
學生1說:“英語書中的小朋友們用美元購買商品”;學生2說:“電影中歐洲國家用的是歐元”.學生發言完成后教師利用多媒體放映多個國家貨幣圖片,讓學生多方面了解貨幣.
2.3.3? 總結拓展(20min)
總結反思(15min).教師向學生提問本次活動的收獲與不足,讓同學們總結活動經驗,反思自身的不足.學生1說:“認識了人民幣,還知道了中國貨幣的演變”;學生2說:“知道了每件商品的價格”;學生3說“我在買賣零食時算錯了價格,少算了2元”.
鞏固拓展(5min).教師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回家之后,在家長的陪同下去超市用紙幣自行購買兩件單價不超過10元的小商品.
3? 小學數學跨學科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評價
“歡樂購物街”綜合實踐活動較傳統實踐活動相比,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可將數學、美術和歷史三個學科結合教學,幫助學生在實踐中收獲知識,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可見,跨學科綜合實踐活動能夠彌補跨學科教學內容不足、實踐性不強、理論與實踐銜接不流暢等問題,極大程度地提升了教學質量.但是“歡樂購物街”綜合實踐活動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對于小學生來說購物記錄單的填寫內容復雜,許多學生難以分辨收入與支出;二是組內分工不明確,在“購物進行時”環節中學生較易發生混亂,導致商品價格計算錯誤;三是教學時間分配不合理,“活動實施”環節的時間不充裕,導致許多學生意猶未盡.因此,相關教師應加強小學數學跨學科綜合實踐的教學研究,在教研過程中結合實際情況完善教學設計,從而彌補教學不足.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次小學數學跨學科綜合實踐主題式教學活動在數學、歷史和美術三個學科之間建立聯系,有助于學生將小學數學應用于生活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及交流溝通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積極開展跨學科綜合實踐主題式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多元的教學模式,助力學生成為符合社會發展的全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段振富,謝欽南,章勤瓊.數學“綜合與實踐”課程:內涵、要求與啟示——基于三版數學課程標準的比較[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24,25(1):19-24.
[2]唐斌.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程的內涵、本質與實施路徑[J].教育與裝備研究,2023,39(12):23-27.
[3]謝毅.小學數學跨學科主題學習的探索與思考[J].小學數學教師,2023(Z1):107-111.
[4]田輝明.小學數學教學中跨學科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策略[J].智力,2023(21):17-20.
[5]陳秀清.基于問題導向下對小學數學跨學科綜合實踐活動的思考——以“有趣的平衡”為例[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3(20):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