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鵬華
摘? 要:新課標背景下,教師開始意識到小組合作在學生探究過程中的應用優勢,并積極在小學數學課堂活動中有效落實.因為小組學習的開展既遵循了學生才是課堂實踐的主體這一原則,又給予了學生一定的自由探究空間,所以實踐效果相對較好.特別是對于農村學校來說,在教學設施以及資源方面與城鎮學校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小組合作學習更加被重視.但是,在小學合作學習的實際開展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導致實際效果并不理想.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有效開展需要教師積極探討方案.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在當前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較為廣泛.這種教學模式在課堂實踐中的合理應用能夠有效活躍學習氣氛,提高學習質效,因此受到廣大師生的青睞.教師在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開展學習探究的時候,需要根據學生特性和學情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保證小組活動中每一位成員都承接一定任務,能全身心參與到小組合作中來.在這個過程中,還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團隊的力量以及合作探究的優勢,進而激發其協作精神與能力的發展.[1]一般來說,農村學校在生源以及教學設施方面普遍存在不足.不僅生源質量相對較差,學生眼界相對不高和見識相對不足,而且在學習過程中自控力和積極性也相對欠缺,再加上很多農村教師在課堂中依然機械式地進行知識灌輸,從而使得很多學生對數學課堂的主動參與性不足,學習效益不理想.因此,要求小學數學教師結合農村學生特性,積極探究小學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對策,提升農村數學教學質效.
1? 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分析
1.1? 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協作意識與能力
數學教學中,在將學生進行有效分組的基礎上讓學生參與到知識探究中,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興趣.在小組合作中,小組成員之間能夠針對小組探究任務開展有效溝通,并在不斷嘗試中深入理解知識點,進而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還能夠增強學生合作意識,讓學生切身體會合作過程中的快樂,并以此為基礎全身心融入到小組活動中.現階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通常以班級為單位開展集體教學,從而導致學生對課堂的主動參與性不足.小組合作學習在數學課堂中的合理應用,不僅有助于營造活躍的班級氛圍,還能夠讓學生全身心融入到課堂實踐中,為教學質效的提升夯實基礎.
1.2? 有利于減少集體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大量教學實踐結果顯示,小組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具有眾多應用優勢.其中,最為突出的優勢就是能夠減少在集體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促進教學質效的提升,助力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并且所有小組成員都能夠進行彼此監督,因而能夠促進探究任務更好地完成.在小組探究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并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和分工,保證每一小組中既有學優生又有學困生.在學生的互相交流和合作中,促使每一位小組成員都能夠取得一定進步.[2]
1.3? 有助于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實施小組合作學習,能夠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問題的分析和探究過程中,這有助于學生實行正確的數學思維.同時,在學生互相討論的過程中,學生還需擁有足夠的勇氣真正表現自我.教師通過對學生討論過程中的觀察,明確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以及掌握情況.這有助于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從而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注意力,滿足學生需求.此外,由于小學生年齡相對較小,對周邊事物普遍感到好奇,并且思維相對活躍和跳脫,不同學生在思維能力及其發展水平上存在明顯差異,因此在小組合作中,學生的關注點和思考方式也各不相同.通過小組成員的交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拓寬學生視野和創新思維,為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提供助力.
2? 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現狀
2.1? 小組劃分標準相對單一
一般來說,教師在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之前,需要將學生合理劃分小組,保證人人都能夠參與到小組探究中.但是,教師在為學生分組的時候,通常會以同桌為基礎,或者以成績為基礎,忽略了異質分組的優勢,從而使得小組合作在實施過程中存在一定形式化問題.這會導致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合作探究中的參與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學優生的參與機會要大于其他學生,進而影響其他學生對合作學習的參與興趣,還可能在級中出現兩極分化的問題.
2.2? 小組分工不明確
運用小組合作學習開展數學實踐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學生學習技能.在傳統意義的數學課堂中,因為教師只負責布置小組任務,不會參與任務的分配,所以不能及時找到學生在小組探究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因此教師就不能及時為學生提供合理的指導.同時,部分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的主動參與性不足,不希望承擔過多的小組責任.這使得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由優等生完成小組任務的具體細化和落實工作,這使得小組其他成員的產生惰性,從而影響小組合作學習實際功效的發揮.
2.3? 在合作主動性上稍顯不足
教師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另一個目的是能夠強化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但是,在小組探究任務的實際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學生不愿意聽取他人意見或者不愿意分享自身觀點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3]這種現象的出現,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現階段大部分家庭中只有一個或兩個孩子,家長溺愛孩子,促使孩子不具有大局觀念,過于以自我為中心,這對合作學習的開展帶來一定消極影響.
2.4? 評價方式不正確
通過對小學合作學習實踐的深入探究,發現很多教師在針對小組探究質效進行評價時,會選擇將小組整體學習效果作為評價依據.盡管我們不能將這種評價方式視為不正確的,但是這種評價方式可能為教師評價過程中帶來錯誤的認知.在對小組探究活動展開評價時,需要從整體出發,不要過多關注學生在小組探究中的個體表現.這種錯誤的評價方式,不僅會影響學生對小組合作的參與興趣,還促使學生不能正確地評價自己,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3? 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對策
3.1? 靈活設置合作情境,點燃學生合作熱情
一般來說,在設置的有效教學情境中,學生的參與性會更加積極.因此,針對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參與主動性不足的問題,教師可以為學生合理設置合作情境,激發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參與欲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習任務和學生特性,為學生有效設置合作情境,增加學生對小組探究學習的關注,強化學生參與合作的意識.例如,在“位置與方向”這一部分內容展開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電影院情境,也就是將班級中學生的位置當作電影院中座位的位置.然后,教師需要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分別為其他學生編制座位號,保證班級中學生的座位能夠與編制的座位號一一對應,并引導學生按照座位號就座.這個過程不僅能夠讓學生正確理解幾排幾號是什么意思,并學會如何快速鎖定自身位置,還能夠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小組活動,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并提升能力.
3.2? 合理分配小組成員,夯實合作學習基礎
農村小學教師運用小組合作開展數學實踐時,分組是小組探究開展的前提與關鍵.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學生分組是否合理有效,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小組合作是否夠高質高效地開展.因此,在將學生進行分組之前,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在小組內部開展異質分組,并保證每個小組間應該是同質.一方面促使同一小組中的成員之間能夠實現優質互補,另一方面還能最大限度保證小組合作效果.[4]首先,在具體人數上,應將小組成員控制在4—8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根據班級中的實際人數,合理配置小組成員的人數,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夠真正參與到合作學習中.這不僅能促使所有學生都具有自我展示的機會,還能強化學生的交流和溝通能力,借助合作學習的優勢,實現班級內學生的同步發展的目標.其次,在為學生劃分小組的時候,教師可以在堅持分組原則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學生的建議,但是不能完全采取.然后,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學情、能力以及特點等,合理展開分組,保證每一個小組中的學生都包含優、中、差三個層次,并且每一組學生的綜合能力基本持平.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保證小組成員在合作過程中進行有效交流和互相學習,一方面強化學生的競爭意識,另一方面增強合作學習效果.再次,教師應該對小組成員進行適時調整,以便將小組中每一位學生的優勢都充分發揮出來,同時,還能夠讓學生找準自身定位,提升小組合作質效.最后,教師應該注意成員責任的細化.只有小組中的所有成員都清楚自身職責,才能保證小組探究活動有序推進.需要注意的是,小組成員的職責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依據學生的具體表現及時進行輪換,讓所有成員都有展現自身長處的機會,在小組合作中能夠取長補短,真正實現學生能力的發展目標.
3.3? 做好小組成員分工,強化學生參與度
在農村小學課堂實踐中,學生的具體分工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小組合作的開展成效.這主要是由于學生在小組合作過程中長時間承接固定任務,或者學生對教師的任務分配情況感覺不公,這時就會影響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因此,在展開小組合作的時候,應該加強對小組任務分配工作的重視.盡管班級中的部分學生具有一定的組織或者管理能力,但是教師在分配小組學習任務的時候,不能總是將重任交給這部分學生,應該充分考慮到每一位小組成員的感受,給予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進行自我展示的機會,促使其能夠通過小組合作得到有效鍛煉,促進其能力的發展或者提升,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高質量開展.
3.4? 借助多樣化活動,豐富合作學習形式
在小學階段的課堂活動中,活動形式應該是豐富多樣的,并且充滿生機和活力.因此,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需要將課堂活動形式與小組合作有機融合,才能不斷擴展和豐富合作學習的開展形式.這要求教師在設計小學合作學習模式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小學生的特性,并以此為基礎,設計豐富多彩的游戲類活動,將游戲真正貫穿在小組合作中.一方面強化學生對小組合作的參與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另一方面增強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與能力.在整個知識探究中,不僅能夠讓學生意識到競爭的重要性,還能夠讓學生盡快將知識內化于心,從而凸顯小組合作學習優勢.
3.5? 完善評價方式,提升合作學習成效
教學評價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合理開展教學評價,能夠讓學生對自身有正確的認知,進而在取長補短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針對教師對小組活動進行評價時存在的過于注重整體性評價,忽視學生個體評價的問題,教師需要正確認識到個人評價的重要性,并建立完善的評價機制,促使所有學生都能夠通過教師評價認知自身優勢和不足.[5]從評價對象來看,教師不僅需要注重從小組合作學習的整體出發給予學生評價,還應該根據學生個體在小組合作過程中的表現做出針對性評價.在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基礎上,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從教學評價的實施主體方面來看,教師可以從小組成員自評和互評的角度出發,由結合教師評價,讓學生能夠及時意識到自身問題,為學生能力的提升夯實基礎.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標背景下,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實踐時,不僅應該注重知識的傳授,還應該加強對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關注.小組學習在課堂實踐中的合理應用,不僅能夠強化學生對課堂實踐的主動參與性,還有助于學生在獨自完成探究任務的過程中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促進學生數學學科思維的形成與發展,激活學生的協作與競爭意識,助力學生整體素養的提升.因此,農村小學教師應該加大對小組合作學習有效開展形式的探究,保證學生能夠高質量參與到合作學習中,改正農村小學在教學資源和設施方面的不足,為學生后續的良性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曹瑋娜.探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4):91-92.
[2]周勇.淺議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J].讀寫算,2019(17):91.
[3]卜義.淺議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J].中國校外教育,2018(35):131-132.
[4]巢陽星.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新課程(中),2018(2):143.
[5]柯清思.數學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高考,2021(2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