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如何將幼兒園階段的德育課程合理地融入游戲中,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達到教學目標,是幼兒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因此,探討了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如何實施幼兒園德育課程教學,如:利用游戲培養幼兒的高尚品格和集體意識;保證游戲活動的豐富性,提升幼兒的道德品質。
關鍵詞:幼兒;游戲化;德育課程
作者簡介:陸嘉珺(1998—),女,江蘇省昆山市張浦中心幼兒園親水分園。
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教師要將德育內容融入游戲中,讓幼兒在游戲中樂于接受德育?;诖耍疚闹饕骄空n程游戲化背景下開展幼兒園德育課程教學的策略。
一、利用游戲培養幼兒的高尚品格和集體意識
(一)利用游戲培養幼兒的高尚品格
幼兒階段是培養品格的重要階段。幼兒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他們會模仿大人的言行舉止,并將其逐漸內化為自己的性格特征,建立自己的三觀,所以,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這一特征,通過一些游戲來幫助幼兒培養高尚的品格。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制造一些“突發事件”,引導幼兒做出正確的選擇[1]。
舉例來說,在幼兒學習兒歌的過程中,教師會安排幼兒輪流演唱,有時候一些幼兒可能因為緊張而難以開口,這時其他幼兒可能會不經意地產生一些嘈雜聲,雖然沒有惡意,但這可能會使準備唱歌的幼兒感到更加緊張,甚至陷入自卑情緒。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表現出善意,給予他人鼓勵。例如,在兒歌學唱游戲中,教師設計了“鼓勵之星”小游戲:當某個幼兒因緊張而難以開口唱歌時,其他小朋友要通過鼓掌和微笑來表達鼓勵,營造積極友好的氛圍。教師引導他們思考如何幫助同伴克服緊張情緒,互相支持。通過這個小游戲,幼兒學會了在遇到困難時要彼此關心,形成了團隊協作精神,同時提升了自信心和社交能力。這種引導和鼓勵有助于提升幼兒的社交技能和情感智慧,使他們懂得善待、尊重和鼓勵他人。這種教育方法不僅有助于幼兒學習兒歌,也有助于塑造他們正確的價值觀。這樣整個班級都會處于一種正向、積極的氛圍中,所有的幼兒都會受到積極的影響,學會在他人遇到困難時提供鼓勵和幫助,而不是冷眼旁觀,這就是幼兒塑造高尚品格的開始。
(二)通過游戲培養幼兒的集體意識
社會發展離不開團結與合作,人與人之間只有相互交流與合作,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所以一定要注重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能力,讓幼兒擁有較強的集體意識,善于接納他人,善于溝通和交流,這樣可以讓幼兒更好地融入集體中。
教師可以在平時的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讓幼兒逐漸形成集體意識。例如,在上課或比賽時,教師會將幼兒分成小組,但有時幼兒可能會因興奮而吵鬧,這時教師要求每個幼兒端正坐好。如果某個小組的幼兒沒有按規定坐好,該小組將失去獎勵,這能激勵幼兒相互監督和提醒,有助于幼兒明白他們是一個集體,一個人的行為會影響整個團隊。因此,在相互督促中,幼兒們都會遵守規則。教師還可以組織一些游戲活動來培養幼兒的集體意識,如戶外游戲“老鷹捉小雞”。在這個游戲中,教師扮演老鷹,幼兒輪流扮演雞媽媽或雞寶寶,雞媽媽需要勇敢地保護自己的孩子免受老鷹的襲擊。其他幼兒要協助雞媽媽,通過緊緊抓住同伴的衣服,跟隨雞媽媽一起逃跑。只有團結協作,才能在游戲中獲勝。游戲結束后,教師應該充分表揚每個幼兒,明確指出他們是因為協作和團結才取得了勝利。這個活動可以幫助幼兒樹立集體榮譽感,加深對集體的認知,培養團隊精神。通過組織集體游戲活動,幼兒可以更好地理解合作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保證游戲活動的豐富性,提升幼兒的道德品質
教師要將德育內容融入游戲中,保證集體游戲活動的豐富性,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潛移默化地提升幼兒的道德品質,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一般來說,幼兒教師在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選擇不同形式的游戲活動,將游戲與不同的德育內容結合起來,能夠避免游戲活動簡單、枯燥。同時,幼兒教師還需要提高游戲的靈活性和多樣性,以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此外,幼兒教師還可以在室外組織幼兒進行游戲,在區域開放、多樣化的游戲活動中,幼兒積極參與就能有所收獲。
(一)通過游戲性的語言、活動來引導幼兒學會彼此尊重
幼兒年齡較小,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開展德育時要注重引導幼兒學會彼此尊重。教師要通過游戲性的語言、活動來讓幼兒了解尊重的重要性。比如,在組織語言活動“假如你有翅膀”時,教師可以使用游戲性語言進行導入:“今天小鳥來到我們班,要和你們交個朋友,你們愿意嗎?”將小鳥擬人化,以游戲化的形式引出教學內容,瞬間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教師可以讓某個幼兒扮演小鳥,換上小鳥的衣服來到班級“交朋友”。幼兒通過接納小鳥能學會彼此尊重。
在具體的德育活動中,教師要組織相應的游戲活動,提高幼兒參與德育活動的積極性,并在活動中學習德育內容,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例如,在“三只小雞”游戲活動中,教師可以模仿動畫中小雞的語言進行說明,讓幼兒充分了解游戲規則,以此來提高其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同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分成不同的小組,模仿三只小雞的形態等。比如,扮演樂于助人的小雞、不亂扔垃圾的小雞、熱愛集體的小雞,鼓勵幼兒積極地參與活動,以此來增強幼兒樂于助人、愛護環境、熱愛集體的意識,促進幼兒成長與發展。
(二)以“假想”的方式組織游戲活動,提升幼兒的思維能力
假想是基于人類想象能力的一種假設,通過假想的游戲活動來開展幼兒德育具有極大的作用。幼兒思想活躍,游戲化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幼兒展開想象,進而通過想象提升思維能力,這對他們理解道德行為、提升道德品質具有重要的意義[2]。
例如,在進行德育活動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想象:大樹因為樹葉而美麗,但當寒冷的冬天來臨時,樹葉離開了大樹。大樹不再那么美麗,葉子也離開了母親!它們都想回到母親的身邊。這時,教師告訴幼兒可以通過繪畫的方式,將樹葉畫到枝干上面,讓樹葉與大樹母親團聚。這樣的游戲活動可以讓幼兒的思維活躍起來,提升其思維能力。
假想是一種基于現實又有所升華的思維活動。在假想時,教師要讓幼兒認清假想與現實世界的差異,通過現實基礎上的假想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提升。例如,教師可以給幼兒觀看動畫片《那年那兔那些事兒》中戰士犧牲的片段,讓幼兒假想一下,如果那些戰士活到現在,看到現在的中國那么富強,會有什么感想和心情。教師可以鼓勵幼兒結合實際情況,利用繪畫、講故事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以此來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此外,這一活動還能夠增強幼兒的愛國情感,促進幼兒形成無私奉獻的精神。
(三)通過“做做玩玩”的游戲方式組織活動,培養幼兒的獨立自主能力
在幼兒德育過程中,不能忽視獨立自主能力的培養,幼兒教師需要重視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通過組織一些簡單的手工活動、實驗等,讓幼兒參與進來,自己動手,試著獨立解決問題,培養幼兒獨立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德育效果。
例如,教師把幼兒需要的材料投放到指定的活動區域,當幼兒統一過來上課時,讓幼兒自行與同伴組隊玩羽毛球、乒乓球、籃球等,或者開展繪畫、折紙等活動。教師要讓幼兒自己選擇游戲項目,自主開展游戲,不過度干預幼兒的行為,只在幼兒遇到困難時提供適當的引導,這樣能夠提高幼兒的自主選擇能力和溝通能力。團體項目還能夠增強幼兒的組織能力、合作能力、集體榮譽感等。
教師在具體的活動安排中,還需要注重培養幼兒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包括解決爭端的能力、組織協調能力、表達能力等。教師要利用活動進行有效的德育滲透,以此來提高幼兒各方面的能力,促進幼兒更好地成長。例如,組織集體性游戲——踢足球,將幼兒分成幾個隊伍,讓幼兒選擇其中的一人作為隊長,然后分配任務。完成隊伍的分配以后,教師要鼓勵幼兒積極地進行競技。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在彼此的溝通與交流中逐漸成長,實現各項能力的發展。
綜上,各類自主游戲活動有助于幼兒形成良好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自我能力和道德品質的提升。此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但不能過度地干預,要讓幼兒在小組討論中獲取豐富的信息,促進幼兒獨立自主能力和道德品質的發展。
(四)組織親子游戲活動,提高幼兒的感恩意識
家庭是影響幼兒成長的關鍵性因素,幼兒最初的性格和氣質都來自家庭的影響和熏陶。學校是幼兒受教育的場所,良好的道德修養和社會責任感對幼兒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經常與家長溝通,了解每個幼兒的家庭情況,并提出有效的建議。如果發現幼兒有不良行為,家校應一起找出根本原因,共同解決[3]。同時,家長也要監督學校的教育質量,經常與教師溝通,了解教師的專業水平與道德素質,避免幼兒受到不良影響。此外,教師還可以舉辦一些親子活動,促進教師、家長與幼兒的三方交流。在親子活動中,要讓幼兒感受到父母的愛,從而心存感恩,理解父母。
例如,教師組織開展“我從哪里來”的主題活動后布置了“綁沙袋”的情境體驗游戲,使幼兒在參與綁沙袋運動的過程中感受母親孕育孩子的艱辛,并布置“媽媽,我想對您說”的課后作業,讓幼兒表達對母親的感激之情。
又如,教師設計主題活動——“我對父母了解多少”,讓幼兒通過小組合作開展親子關系研究。調查問題包括:
1.你能說出父母的生日嗎?
2.你知道父母的月收入和他們每個月要在你身上花多少錢嗎?
3.你知道父母每天什么時候上班,什么時候下班嗎?
4.你知道父母最喜歡什么嗎?
5.你知道父母最近的煩惱嗎?
通過訪談,有的幼兒發現自己對父母“一無所知”。之后,教師組織幼兒通過畫畫、幫父母做一些簡單的家務等來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再如,教師可以將道德教育滲透到幼兒的戶外活動中。幼兒幾乎每天都開展戶外活動,在戶外活動中釋放自己的天性。教師非常關心幼兒,經常在活動前與他們交談,提醒他們注意安全,但一些幼兒經常忘記教師的叮囑,在參與戶外活動時,他們你推我,我推你,都想先玩。這時,教師要告訴他們排隊的重要性,讓他們有序排隊,按順序來玩,這樣有助于增強幼兒的紀律意識、規則意識,讓幼兒有序參與游戲,促進游戲順利進行。
三、總結
德育對幼兒的成長非常重要,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幼兒的發展,如果從小就接受比較好的德育,幼兒就會逐漸形成高尚的人格、正確的三觀和健康的思想,這樣幼兒長大后才會成為社會的棟梁。所以教師要將德育融入幼兒學習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讓德育和游戲更好地結合在一起,促進幼兒健康成長與發展。
[參考文獻]
江靜靜.幼兒德育教育中主題游戲的創新實踐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1):185.
黃英杰,李媛.幼兒游戲的德育價值與途徑[J].教育與教學研究,2020,34(7):7-18.
李海燕.基于立德樹人背景的幼兒德育教育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7):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