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王彧(1992-),女,山東濰坊人,碩士研究生,館員,研究方向:檔案管理。
摘要:高校社交媒體信息是學校管理、教學和科研的記錄載體,是學校記憶的重要組成,是對學校傳統檔案信息的有效補充。大數據時代社交媒體信息具有很高的保存價值,通過對其進行數據分析可以對社會和學校未來發展提供參考和決策支持。但目前開展社交媒體信息保存工作還存在很多難點,國內的相關經驗較少、尚未建立相關標準、缺乏人才和資金等,都制約著此項工作的開展。因此,高校檔案部門應該通過借鑒國外經驗,優先建立標準框架,逐步開展保存工作,加強多方合作,與校內相關部門和相關企業建立聯系,促進社交媒體信息保存工作的開展,為學校發展助力。
關鍵詞:社交媒體信息保存;價值;難點;經驗與啟示;社會記憶;英美檔案館
中圖分類號:G270.7?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6-4110(2024)04(c)-0112-04
Reflections on College Social Media Information Preservation under Web2.0 Environment
WANG Yu
(Archives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Beijing, 102249, China)
Abstract: College social media information is the record carrier of school management,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n important part of school memory, and an effective supplement to the traditional school archive information. In the era of big data, social media information has high preservation value. Through data analysis,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and decision support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school.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difficulties in carrying out the preservation work of social media information. There is little relevant experience in China, relevant standards have not been established, and there is a lack of talent and funds, which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work. At this time, the archives department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stand out, by learning from foreign experience, establish a standard framework first, gradually carry out the preservation work, strengthen multi-party cooperation, and establish contacts with internal departments and relevant enterpris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media information preservation work and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Key words: Social media information preservation; Value; The difficult point; Experience and revelation; Social memory; British and American archives
Web2.0 是相對于Web1.0的新的時代。指的是一個利用Web的平臺,由用戶主導而生成的內容互聯網產品模式,為了區別傳統由網站雇員主導生成的內容而定義為第二代互聯網,即web2.0強調以用戶為中心的創作模式。而隨著社會的發展、網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通過社交媒體與師生、社會公眾交流,高校社交媒體內容形式多樣,同時會涉及多個媒體平臺,其內容對高校發展十分重要,具有很高的保存價值。當前的相關研究中對社交媒體存檔的概念一般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從檔案學視角,更側重于信息的保存;另一種是基于信息資源管理的視角,除了信息的采集和保存,還包括對信息的挖掘與開發。筆者認為,無論從什么角度來看,社交媒體信息本身具有非常強的公開性,對社交媒體信息進行保存的最終目的都是利用。
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的《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2年12月,經過新浪平臺認證的政務機構微博為14.5萬個,我國31個省(區、市)均已開通政務微博。2022年,政務小程序數量達9.5萬個,同比增長20%,超85%用戶在日常生活、出行辦事中使用政務微信小程序辦理政務服務[1]。隨著web2.0的發展,各大高校也都開通了官方賬號,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等媒介加強與社會公眾的交流,提高學校的認可度與知名度。而除了學校官方主體賬號外,學校下屬的二級部門也都開通了新媒體賬號,除發布部門相關信息外,校內人員還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來進行學費繳納、工作申請等各項內容,大大便利了校內師生。
高校通過社交媒體發布內容,本質也是學校日常行政的一部分,尤其是與學校相關的原創內容,在移動端產生的各項數據,具有長期保存的價值。但社交媒體信息本身具有數量龐雜、內容多樣、生命周期短、不穩定等特點,不能像傳統檔案一樣在固定的時間節點進行歸檔保存,需要實時進行保存工作,對其進行保存及采集是有難度的。當前對高校社交媒體進行保存的相關研究較少,可借鑒的經驗也不多,整體還處于起步階段。
1 社交媒體信息的價值
1.1 社交媒體信息是社會記憶的重要組成
在社會記憶理論中,人民是社會記憶建構的主體。檔案作為最直接的原始記錄,是人民建構社會記憶的重要形態和承載體[2]。從進入web2.0時代以來,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社交媒體來分享信息,到如今已經進入“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社交媒體信息已經成為社會記憶的重要載體。比如:人們通過社交媒體獲取信息,再通過社交媒體發表意見,組成時間的社會記憶。因而社交媒體信息需要被有效保存以留存社會記憶。這些存在于社交媒體中的碎片化信息,是對傳統信息發布方式的補充,能夠從不同角度豐富同一時間的檔案信息內容。
以中國政法大學為例,學校在新浪微博、微信、抖音、嗶哩嗶哩上都有官方賬號,但發布的信息各不相同,微信上主要發布的是學校具有影響力的新聞,以長篇新聞報道、宣傳、采訪為主要內容,以文字加圖片為主要形式;微博上發布的內容比較冗雜,相較于微信公眾號來說發布的內容沒有那么正式,形式也更加多樣,除原創內容外,還有很多轉發內容;抖音和嗶哩嗶哩上發布的內容相似度較高,以短視頻為主,主要介紹校園生活、新聞報道、追蹤熱點等。雖然不同的平臺有不同的內容,但這都是學校社會記憶的重要體現,是記錄學校發展歷程的重要手段、豐富校史記憶的重要載體。而通過社交媒體發布的信息都保存在社交媒體服務提供商的服務器上,具有一定的安全風險,所以對其進行歸檔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1.2 社交媒體信息具有憑證和參考價值
檔案具有憑證價值和參考價值,社交媒體信息同樣具有憑證和參考價值,其可以作為證據來使用。2014年以后,電子證據被納入法律,電子數據具有了證據效力。2019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修改〈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其中最受用戶關注的一項改動是:補充、完善電子數據范圍的規定,明確電子數據的審查判斷規則。電子數據包括網頁、博客、微博等網絡平臺發布的信息,此次《決定》的頒布,意味著國家最高審判機關正式在司法解釋中確認了微信、微博、聊天記錄的證據地位。社交媒體信息要作為證據來使用需要保證其真實性和完整性,這就要求及時地將社交媒體信息進行固化,并保證保存過程的真實完整。
社交媒體信息的參考作用主要體現在網民關注的熱點對學校發展的參考,互動性是社交媒體信息的獨特特征,互動數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社會關注度,根據社交媒體信息發布的瀏覽量與互動數相關,通過評論關鍵詞提取,了解現在廣大群眾最關心關注的是什么。此外,社交媒體信息中含有大量的數據,而如今大數據分析助力學校發展是非常熱門的研究方向,收集這些數據有助于為學校未來發展提供參考。
2 目前高校社交媒體歸檔的難點
2.1 可參考借鑒的經驗、政策、標準較少
截至2023年9月,在中國知網中檢索“社交媒體信息保存”有47條結果,檢索“社交媒體”and“歸檔”有146條結果,檢索“社交媒體”and“存檔”有51條結果,相對而言社交媒體信息保存的相關研究還比較少。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檔案館對社交媒體信息保存具有相對成熟的經驗,如美國國家檔案館和英國國家檔案館,可借鑒的經驗相對來說較少。國內目前也沒有相關的法規標準作為參考,而政策法規的保證和專業標準的指導是社交媒體保存實踐的必要基礎。我國新頒布的檔案法已經將電子文件歸檔納入條文,但是針對社交媒體信息這一細分領域的相關指導性文件還處于相對空白的階段。對于高校進行社交媒體信息保存方面依然面臨著無從下手的困境,歸檔的范圍是什么,歸檔方式如何運用,技術方面如何實現,都需要相關的專業指導。
2.2 技術、資金方面受到限制
如今常用的社交媒體信息保存技術是網絡爬蟲技術,可以根據一定的規則將社交媒體信息及相關的元數據保存下來,保存的內容更加完整真實,且具有及時性。但是目前大部分檔案館都缺乏這方面的技術人才,或者即使有相關的技術人才也忙于其他事務,人手缺乏導致很多檔案館有心無力,無法開展社交媒體信息保存的工作。
進行社交媒體信息保存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無論是技術的開發還是保存數據的大型服務器都會消耗大量的資金,比如美國國會圖書館在進行Twitter存檔項目時也遇到過資金問題,而高校檔案館很難獲得如此大體量的資金,這也是導致此項工作暫時難以推進的原因。
2.3 信息權屬問題
社交媒體上發布的信息內容,其著作權是屬于發布者本人的,但是根據用戶協議,社交媒體平臺具有使用權。另外,想要將社交媒體信息完整真實地保存下來,并同步保存一些熱門的轉發、評論、點贊等相關數據,這涉及社交媒體運營方的相關權屬問題。比如:新浪微博在用戶協議中規定微博運營方對微博內容(微博內容即指用戶在微博上已發布的信息,如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享有使用權。未經微博運營方事先書面許可,用戶不得自行或授權、協助任何第三方非法抓取微博內容,“非法抓取”是指采用程序或者非正常瀏覽等技術手段獲取內容數據的行為。抖音也在用戶協議中有相似的規定,這兩個都是如今常用的App,其他社交媒體平臺也有相似的規定。因而,高校想要保存相關的社交媒體信息需要先與社交媒體運營方進行溝通協調,避免產生進一步的法律問題,這也是高校進行社交媒體信息保存邁出第一步的阻礙[3]。
3 國內外社交媒體存檔相關實踐對高校的啟示
3.1 逐步完成,不能追求一蹴而就
英國國家檔案館對社交媒體信息的存檔實踐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起步階段,僅對Twitter和YouTube的部分內容進行存檔;二是成立社交媒體檔案庫階段,對其中央政府部門發布在Twitter和YouTube上的推文和視頻進行存檔;三是社交媒體存檔完善階段,主要改進社交媒體檔案庫的頁面和搜索功能,以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4]。英國國家檔案館是具有豐富的存檔經驗和先進的技術儲備的,但是其在社交媒體信息保存方面也經歷了多個階段的發展。美國國家檔案館的社交媒體保存政策也在不斷更新,其中在Guidance on Managing Records in Web 2.0/Social Media Platforms中將社交媒體平臺分為了三類[5],分別是網絡發布、社交網絡、文件共享。網絡發布是用于創建、發布和使用內容的平臺,代表性平臺為Twitter;社交網絡指的是用于在用戶之間提供交互和協作的平臺,代表性平臺為Facebook;文件共享指的是用于共享文件和托管內容存儲的平臺,代表性平臺為YouTube。
對高校來講,社交媒體信息保存面臨著難點和困境,不能追求一蹴而就,可以學習已有的先進經驗,逐步完成,將目前常用的社交媒體平臺進行分類,不同平臺保存的內容有所區別,先針對某一社交平臺進行試點,不斷完善,逐步完善社交媒體存檔工作。
3.2 建立多方合作機制,解決技術、資金難題
技術人才的缺乏是制約高校檔案館開展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檔案館可以優先考慮與校內信息化部門合作,若校內設有計算機相關專業,也可以利用專業優勢,合作開展,培養自己的信息化人才。此外,根據國內外經驗,高校可以與高新技術企業進行合作,解決技術難題,美國國會圖書館與Twitter進行合作,還包括美國的一家數據公司,Twitter將自己的數據捐贈給美國國會圖書館,美國國會圖書館負責保存并提供Twitter檔案庫的訪問利用,而這家數據公司是社交媒體條文的收集并向圖書館移交的傳送代理商[6]。我國國家圖書館在2019年啟動了互聯網信息戰略保存項目,逐步與新浪網和閱文集團建立了合作關系,借助他們的技術力量,完成互聯網信息保存的項目。另外,現在常用的存取技術主要是網絡爬蟲技術,即按照一定規則自動下載相應網頁的內容,但是一般社交媒體平臺是不允許使用這種技術的,需要取得平臺的授權才可以,因而和這些社交媒體平臺公司的協作也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國外政府主體進行社交媒體信息存檔的機構主要是檔案館和圖書館,而在高校,這兩個機構的工作基本沒有交叉點,各自負責各自的領域。在社交媒體信息保存方面,高校檔案館和圖書館可以建立合作機制[7],共同研究社交媒體信息保存的相關標準框架,發揮人才優勢,更有助于此項工作的開展,而多方合作的方式,也有助于節省學校資金。
3.3 堅持政策先行,建立可參考的存檔標準框架
目前,國內還沒有官方的社交媒體存檔規范,對歸檔范圍、歸檔方式、歸檔時間、技術標準[8]等都少有參考,因而建立可參考的存檔標準框架是十分必要的,而不管是美國還是英國的社交媒體歸檔,相關政策的制定都是此項工作持續優化的必要條件。
3.3.1 歸檔范圍方面
英國國家檔案館只存檔屬于國家版權的社交媒體信息,雖然政府機構使用多種平臺,但國家檔案館僅歸檔了Twitter和YouTube兩個平臺上的文件,這也是可供高校借鑒的[9]。雖然每所高校都在多個社交平臺有賬號,但是發布內容會有所雷同,可以有選擇性地進行內容歸檔。另外,在一些研究中認為,高校社交媒體存檔還可以包含本校具有影響力的大V賬號信息[10]。但其實這些賬號信息的著作權屬于其本人并不屬于學校,保存這些信息需要與本人進行協商,具有一定的難度,應該還是從學校的官方賬號入手。對于微博這種內容冗雜的社交媒體信息,只保存與本校相關的微博條目,而一些轉發、祝福等類別的微博不在存檔范圍內。
3.3.2 歸檔時間方面
社交媒體信息變化快,還可能存在被社交媒體平臺下架、屏蔽的風險,因而不能像傳統檔案一樣定期歸檔,需要實時進行信息采集固化保存,以保證其真實性、完整性。
3.3.3 技術標準方面
需要存檔部門和相關企業來共同擬定,達成共識。因為相關的社交媒體平臺有這方面的權限限制,需要與他們協商,制定統一標準,而存檔部門可以從數據保存方面提出需求,提供標準建議。
4 結束語
隨著Web2.0的發展,高校對社交媒體的依賴性越來越強,而將信息都存儲在某一平臺是具有風險的,因而社交媒體信息保存工作的開展越來越急迫,檔案館、圖書館應該抓住機遇,積極開展社交媒體信息保存工作,為學校未來發展助力。
參考文獻
[1]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J].國家圖書館學刊,2023,32(2):39.
[2] 聶云霞,陳彥慧.檔案倫理與社會記憶建構:關系與路徑[J].檔案與建設,2023(9):8-13.
[3] 黃新榮,高晨翔.國內外社交媒體存檔研究與實踐述評[J].圖書情報工作,2019,63(4):122-134.
[4] 盧羿芝.英國國家檔案館政務社交媒體存檔實踐及啟示[J].北京檔案,2023(2):42-45.
[5] NARA. Guidance on Managing Records in Web 2.0/Social Media Platforms[EB/OL]. [2023-12-01]. https://www.archi ves. gov/records-mgmt/bulletins/2011/2011-02.html.
[6] 蔣冠,馮湘君.國家綜合檔案館在社交媒體信息存檔中的角色定位研究[J].檔案學研究,2018(1):10-13.
[7] 萬凱莉.美國Twitter存檔項目對我國社交媒體信息歸檔的啟示[J].浙江檔案,2014(5):8-11.
[8] 楊洪云.高校社交媒體文件歸檔管理初探[J].中國檔案,2020(10):60-61.
[9] 趙躍.挑戰與應對:我國政務新媒體文件歸檔若干問題思考[J].檔案學通訊,2016(3):80-86.
[10]潘虹.智慧校園視域下高校社交媒體信息歸檔路徑研究[J].蘭臺世界,2023(2):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