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09.041
[摘 要]為進一步適應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的改革發展需求,保證事業單位在會計核算工作上的高度規范標準,提高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綜合質量,促進我國政府公共管理水平得到全面的改善及職能的進一步轉變,2019年我國事業單位全面實行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在新時代背景下,醫院的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基于此,文章對政府會計準則制度下的醫院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展開研究,并提出具體的管理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政府會計準則制度;醫院預算;全面預算;績效管理
[中圖分類號]F23文獻標志碼:A
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的正式落地和實施,代表著我國政府會計改革工作開啟了全新的發展篇章,使得政府會計合作模式被徹底重構,可以進一步展現出政府的運營成本投入,保障政府信息的綜合質量,實現對政府績效考核工作的全面監督,從根源上規避和防范政府財政發展風險。總而言之,該制度的落地和實施,為進一步建立健全現代財政管理制度和保障政府績效管理工作夯實了基礎。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對于醫院來說也是其預算績效考核管理工作的一大重點內容。公立醫院需要將作為契機,深入貫徹落實預算管理體系的建設,并提高內部控制水平,開展績效的綜合性分析和評價,創新公立醫院的績效考核管理模式,進而促進醫院的穩定可持續發展[1]。
1 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和醫院全面預算績效管理概述
政府會計制度從本質上來說是針對事業單位在會計實操上提出的規范性要求,需要保障財政收支項目記錄和整理工作的有效性,可以展現出事業單位的預算執行現狀。長久以來,我國政府部門便全面實行預算化管理模式,因此政府會計制度始終使用收付實現制,在保障財政資金管理工作的規范性上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保證財務會計標準的高度統一,優化合并數據信息的合理性,我國財政部門正式下發并實行政府會計準則制度。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的制定,是在保留政府會計制度重要性和可比性原則的基礎條件下,刪減了權責發生制的原則以及歷史成本原則,可保障醫院會計工作開展的便捷性。與此同時,政府會計準則制度更加強調公允價值的合理使用,在醫院的基礎藥物管理工作中,改變了傳統的后進后出采購管理模式,運用先進先出的進賬方法,可以保障醫院采購管理工作的有效性。2018年,財政部印發了《關于醫院執行〈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的補充規定》,明確指出醫院需要嚴格依照全新的政府制度來進行醫院的會計核算、報表編制及預算管理。
醫院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主要是指實現預算管理和績效管理二者之間的有機結合,通過對績效的監控和評價,在預算管理工作中進行全程管控。預算績效管理的目標在于通過對預算執行的有效控制,進一步降低管理成本的投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進而提高公共產品的服務質量和水平。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本身就有一定的三全性特征,表現在全方位管理、全過程管理和全覆蓋管理。在公立醫院的管理工作中,全方位管理主要是指管理對象和管理層次不局限于公立醫院本身,還要涉及醫院的不同科室和所有職工;全過程管理主要是指把公立醫院的績效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合理運用在預算管理考核中,確保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管控、預算結果有評價;全覆蓋管理主要指的是通過把醫院不同的收支預算全部納入預算績效管理體系,進而保證績效管理工作可以覆蓋醫院的不同資金支出項目。公立醫院深入貫徹落實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可以確定醫院的戰略發展目標,進而激勵員工在個人工作崗位上努力奮進,促進醫院的高質量發展[2]。
2 政府會計準則制度與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的關系
2.1 重構會計核算模式,奠定預算績效管理基礎
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的正式頒布和施行,構建了創新性的會計核算管理體系,可以實現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的合理分離,同時也可以做好二者之間的銜接。其中,合理分離主要表現在會計核算的雙重功能——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的分離和銜接上,發揮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的不同功能。財務會計在核算工作上可以通過負債、資產等有關工作來完成目標,而預算會計則可以通過預算收入、支出、結余三大要素來完成管理目標,保證了醫院會計主體行為的規范性,反映醫院的運行費用支出以及履職成本投入,為醫院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打下了堅實的信息基礎。
財務會計使用的是權責發生制,預算會計使用的是收付實現制。而雙報告,即財務報告需要通過財務會計來生成,決算報告則需要通過預算會計來生成,具體的銜接過程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是使用平行記賬法,針對納入部門預算管理體系中的現金收支業務,可以基于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兩個角度來進行同步核算,而針對其他類型的業務,只需要進行財務會計核算即可。其次是預算會計報表和財務報表之間存在著較為明顯的供給關系,可以展現出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之間的聯系。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的適當分離和適當銜接,構建出范圍更廣、管理過程更為全面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對提高醫院的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作用[3]。
2.2 強化財務會計功能,反映單位成本費用
在政府會計準則制度中融入權責發生制的有關內容,可以進一步發揮財務會計的功能。具體來說,其中融入了財務會計核算的兩大基本要素:費用和收入。基于原則上需要依照權責發生制的有關要求來進行會計核算,權責發生制可以更為真實有效地反映醫院財務會計的實際情況,從而及時揭露財務風險,實現成本費用核算和績效管理工作的有序推進。與此同時,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的頒布和落實,也在會計核算體系中融入了應收和應付款有關內容。另外,財務會計制度需要合理運用權益法來對長期股權投資進行核算,從中取消了對沖基金這一科目,而是使用攤銷或折舊法。將保障性住房、公共基礎設施和固定資產融入醫院的業務成本體系和管理費用體系,更為真實有效地展現了醫院的成本費用支出,進而進行成本費用的核算。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的落實,對醫院科學合理地編制政府財務報告、精準有效展現出公立醫院的財務發展現狀和運行成本投入,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作用,可對醫院的各項成本投入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進行及時評價,進而構建出更為全面科學的預算管理績效體系。
2.3 改進預算會計功能,加強預算資金管理
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對會計核算內容和有關科目進行了進一步的優化及調整,可確保預算會計功能得到全方位的完善。在預算內容核算上,預算會計只需要對預算收入、支出及結余情況開展核算即可。除了依照預算法所規定的發生制事項,其余內容均需依照收付方式來進行核算,可以從根源上規避事業單位的虛列預算收支問題。而在核算范圍確定工作中,也可以依照我國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將所有現金融入核算范圍,形成和財務會計科目有效適配的預算會計科目。同時在其中增加了研發支出等全新的會計科目,對應收在院病人醫療款和應收醫療款進行了全面合并,改為應收賬款。同時,分別設置了長期股權投資、長期債券投資和長期投資等不同會計核算科目。在對預算會計體系進行全方位的調整并完善之后,可以更為真實有效地展現事業單位的預算收支現狀,對預算執行過程進行全方位的管控,為保障預算執行和績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4]。
3 基于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的醫院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策略
3.1 全面細化預算編制
醫院常用的預算編制方法有綜合預算編制方法、零基預算編制方法和增量預算編制方法。綜合預算編制方法是指將醫院的收支、資產、負債、成本費用等各類預算項目統一綜合考慮,按照一定的程序進行編制的一種方法。零基預算編制方法是指在不考慮以前年度收支和資產負債情況,而是從零開始,按新的標準進行全面預算的一種方法。增量預算是指在預測年度內醫院業務活動及其有關數據的基礎上,對未來一定時期內醫院收入、支出、資產負債情況等進行預測,并根據市場情況及有關變化因素進行必要調整后編制預算的方法。醫院在預算管理過程中,以零基預算法為基礎,在充分考慮業務活動及相關數據變化情況的基礎上,運用適當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進行分析后編制預算。具體采用哪種方法,應根據醫院實際情況確定。
3.2 明確預算執行責任
預算執行是對預算管理工作的重點環節,若預算執行過程不夠嚴謹、執行范圍太過寬泛,則會導致預算管理喪失其應有的價值和作用,導致醫院收支活動風險增加,難以實現平穩、穩定、可持續發展。在這一過程中,明確預算執行責任是有效開展預算執行管理工作的基礎條件。有關財務部門可以在預算批復之后,安排專業人員來對預算執行過程進行監督,實現對預算執行數據的全面統計。有關執行部門可以利用專業化的數據軟件,對各部門進行監督,并把預算指標下達到各個部門,以實現對數據信息的有效搜集。經預算執行情況和預算計劃的對比和分析,便可以發現其中異常,及時尋找原因,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要求預算執行部門配備專業人員負責預算管理活動的推進。若出現超支和減支情況,則需要上報財務部門及時作出調整。另外,各部門責任人還需要結合預算執行的具體進度與財務部門配合[5]。
3.3 編制決算應真實、完整
在醫院的決算編制上,需要綜合醫院的財政資金使用目標來進行編制。在決算編制過程中,需要保障口徑的高度統一,并對決算之前的各項清理工作做好準備,保障整個數據信息計算結果的精確無誤,所有的數據和結果需要及時報送到有關部門。決算編制是反映標執行結果的重要參考依據,重點在于展現醫院的資產情況和財務收支情況。
3.4 績效考核應及時公平
在預算績效考核工作上,醫院需要明確具體的考核指標和考核權重,并結合醫院的實際發展情況建立健全預算目標考核管理體系。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一是形成科學合理的預算績效考核管理授權體系,確定不同部門的權力、責任和義務。二是圍繞具體的預算管理資金,對企業的資產和使用活動進行統籌規劃,其重點在于依據整個醫療行業的發展需求、各個部門的資金支出規劃,對部門職責及醫院的核心業務進行系統性梳理,保障醫院整體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合理性。并按照步驟逐步開展部門的整體績效評價,保障績效評價體系可以涵蓋各個部門的整體收支。三是在總結各部門支出績效評價試點經驗的條件下,適當延伸績效管理范圍,拓展到部門預算的各個層面,圍繞計算目標考核體系建立健全自我評價體系,針對其中的重大決策以及重點項目進行第三方評價。四是有效運用相關績效評價結果,保障部門績效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在醫院發展過程中,各個科室需要利用差異化的績效考核辦法,形成不同的考核體系,包括成本控制執行情況、工作效率、資金使用等重點考核指標。同時,將考核結果與部門責任人以及其他員工的利益進行掛鉤,將其作為進行部門獎懲的參照依據。五是加強對大數據技術的合理使用,把財政信息與醫院項目信息、部門信息全面結合,面向醫院的不同科室和部門,以數據分析為抓手,實現績效管理工作的日常化。醫院績效考核體系如表1所示。
4 結語
綜上所述,全面預算管理是現代醫院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是對醫院在一定時期內各項資源的分配與使用進行計劃、控制與監督的一種管理活動。通過全面預算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醫院財務資源的配置效率,以及醫院資金的使用效率,為醫院提供充足、合理、及時的資金保障。因此,在當前全面預算管理體制改革的背景下,醫院應當不斷提高全面預算管理水平,積極探索與之相適應的績效管理方法。本文提出了相應的管理方法,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士提供參考借鑒。
參考文獻
[1]王晶. 政府會計制度下醫院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研究[J]. 中國總會計師,2023(6):153-155.
[2]林濤濤. 政府會計制度下醫院全面預算績效管理探索[J].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2(7):122-124.
[3]胡玉嬋. 政府會計制度下醫院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研究[J]. 財經界,2022(6):107-109.
[4]周文珍. 政府會計準則制度下中小學全面預算績效管理構
建[J]. 財會學習,2021(34):80-82.
[5]田永生,楊秀慧,吳君,等. 《政府會計制度》下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績效體系重構與實施路徑研究[J]. 中國衛生經濟,2021,40(7):72-75.
[作者簡介]楊海英,女,河南開封人,蘭考第一醫院,中級會計師,本科,研究方向: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