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梅英



【摘要】 目的 分析中醫情志護理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腰椎功能恢復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擇2021年6月—2022年6月清流縣總醫院收治的126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3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和功能訓練,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中醫情志護理。對比2組護理前后腰椎功能恢復[日本骨科協會評估治療評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直腿抬高角度]、生活質量[漢化版生存質量測定量表(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EF,WHO QOL-BREF)評分]和疼痛情況[疼痛分級指數(pain rating index,PRI)評分、現時疼痛強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評分]。結果? 相較于對照組,護理后觀察組JOA評分和直腿抬高角度明顯升高(P<0.05)。相較于對照組,護理后觀察組WHO QOL-BREF量表中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環境領域、社會關系領域評分明顯升高(P<0.05)。相較于對照組,護理后觀察組PRI評分、PPI評分明顯降低(P<0.05)。結論? 中醫情志護理可快速恢復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腰椎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有助于提高患者康復效果。
【關鍵詞】 中醫情志護理;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功能;生活質量
文章編號:1672-1721(2024)16-0146-03? ? ?文獻標志碼:A? ? ?中國圖書分類號:R473.6;R681.5
腰椎間盤突出癥在全球范圍內發病率較高,是一種由腰椎間盤髓核、纖維環和軟骨出現退行性變化刺激或壓迫神經、血管等組織引起的腰痛,多見于30~55歲中老年人,也是目前腰痛門診常見疾病之一[1]。目前臨床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主要方式包括手術治療和常規康復訓練等,對于癥狀較輕的患者多采用有計劃的腰背功能訓練和牽引治療改善腰痛癥狀。常規康復訓練缺乏針對性,患者依從性較差,康復效果欠佳[2]。近年研究發現,中醫情志護理可通過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增強治療信心,減少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提高患者康復訓練的依從性,有助于提高康復效果[3]。本研究選擇2021年6月—2022年6月清流縣總醫院收治的126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旨在分析中醫情志護理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腰椎功能恢復和生活質量的影響,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1年6月—2022年6月清流縣總醫院收治的126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3例。對照組男性34例,女性29例;年齡39~63歲,平均年齡(43.16±11.85)歲;病程3~23個月,平均病程(11.56±8.56)月;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20~26 kg/m2,平均BMI(22.59±2.56)kg/m2;突出部位,42例腰4—腰5 ,21例腰5—骶1 。觀察組男性33例,女性30例;年齡37~64歲,平均年齡(43.28±12.45)歲;病程3~25個月,平均病程(11.47±7.84)月;BMI 20~
27 kg/m2,平均BMI(22.82±2.96)kg/m2;突出部位,39例腰4—腰5 ,24例腰5—骶1 。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和《實用骨科學》[5]中關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相關診斷標準;患者年齡18~90歲。
排除標準:合并重要器官嚴重功能障礙;影像檢查提示脊髓損傷征象和腰椎骨折等;患者伴下肢麻木等脊髓神經壓迫損傷癥狀。
1.2 方法
2組均給予常規護理和功能訓練。(1)基礎護理。保持患者病房溫度和濕度適宜、光線充足、空氣質量好。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和飲食指導,講解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相關知識,介紹治療成功案例,緩解患者緊張情緒,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協助患者同軸翻身,活動時幫助患者佩戴腰圍,減少提重物、彎腰等活動。注意腰部保暖,勸導患者戒煙戒酒,遵醫囑給予消炎止痛等藥物。(2)康復訓練。協助患者進行牽引訓練和溫熱理療,牽引訓練時,指導患者取仰臥位,身體挺直后胸帶固定,采用牽引器(杭州強新醫療設備有限公司)進行間歇性牽引。牽引質量為自身體質量的30%~50%,可根據治療次數逐漸增加牽引質量,20 min/次,1次/d。采用磁振熱治療儀(汕頭市醫用設備廠有限公司)進行溫熱理療,
20 min/次,1次/d。(3)功能鍛煉。指導患者鍛煉腰背部肌群功能,采用視頻教學和親身示范的方式指導患者腹肌訓練。4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給予中醫情志護理。醫護人員通過介紹自己及病房環境設施等,建立良好的醫患關
系,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的交流,了解患者的情志狀態。通過視頻教學和發放健康宣教手冊的方式講解“七情”
與疾病康復的關系,使患者保持樂觀心態。建議患者與家屬進行溝通交流,構建情感支持,減少患者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提高患者治療及康復的依從性,有利于患者預后。對患者進行中醫證型(氣滯血瘀型、肝腎虧虛型、寒濕痹阻型)評估,給予解惑、移情、轉移等中醫情志護理,使患者保持氣血舒暢。早期應用鎮痛治療減少患者疼痛,20 min/次,2次/周。4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護理過程中主要觀察指標如下。(1)JOA評分。于護理前后進行問卷調查,評估患者腰椎功能,對患者臨床體征、主觀癥狀和日常活動受限3項內容進行評價,總分為3項內容評分之和,滿分29分,JOA評分越高提示患者腰椎功能越好。(2)直腿抬高角度。于護理前后通過直腿抬高實驗檢測2組患者的直腿抬高角度,以此評估患者腰椎功能。(3)WHO QOL-BREF評分。于護理前后進行問卷調查,評估患者生活質量,對患者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環境領域、社會關系領域4項內容進行評價,共29個問題,每個問題評分1~5分,評分越高提示患者生存質量越好。(4)疼痛評估。于護理前后進行PRI評分、PPI評分問卷調查,評估患者疼痛程度,其中PPI評分總分0~5分,PRI評分總分0~45分,PPI、PRI評分越高提示患者疼痛程度越重。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符合正態分布),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患者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護理前,2組患者JOA評分和直腿抬高角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2組患者JOA評分和直腿抬高角度明顯升高,且觀察組改善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2.2 2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護理前,2組患者WHO QOL-BREF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2組患者WHO QOL-
BREF評分明顯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2組患者疼痛程度比較
護理前,2組患者PRI評分、PPI評分比較,差異無
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2組患者PRI評分、PPI評分明顯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一種臨床常見的退行性病變。早期學者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病與機械因素、化學刺激和自身免疫引起的神經炎癥反應密切相關。腰椎間盤突出癥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的特點,可造成脊柱神經根受刺激,使得患者產生強烈的疼痛感,引起活動障礙,不僅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還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隨著近年工作方式的改變,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病人數逐年增加。如何改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腰椎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已成為目前醫學界學者研究的重點。
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治療常見方式包括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因為手術治療具有一定局限性,術后并發癥發病率較高,遠期療效不盡如人意,所以非手術治療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常見方式[6]。既往非手術治療多采用腰背部功能鍛煉和牽引治療等,缺乏主動性和預見性,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一定的負性情緒,影響治療效果和恢復情況。既往研究認為,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和康復質量與心理因素存在較強聯系,情志因素是影響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康復效果的重要因素。疾病帶來的痛苦和康復訓練的強度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情志,造成大部分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存在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情志治療對提高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康復訓練效果起著重要作用。
中醫情志療法是指醫護人員通過言行態度等建立與患者較好的醫患關系,以心理治療為切入點,通過交流、宣教、社會支持等多種方式調整患者的心理狀態,減輕患者負性情緒和疼痛,提高患者的信心和主動性,使患者積極面對康復訓練,主動配合功能鍛煉,從而提高患者康復效果。目前中醫情志療法在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等癌癥及銀屑病等生活質量干預方面應用較廣,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臨床實踐發現[7],在骨折患者治療過程中給予中醫情志護理可有效緩解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治療效果。張曉英等[8]研究表明,中醫特色情志護理可提高腦梗死恢復期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研究中,護理后觀察組JOA評分和直腿抬高角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中醫情志護理可快速恢復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腰椎功能,與程波等[9] “中醫情志護理結合認知行為干預有助于緩解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可提高患者康復訓練完成度和準確度,有助于康復效果提升”的研究結果相近。這可能與中醫情志護理更注重調動患者康復訓練的積極性有關。
腰椎間盤突出癥主要表現為腰痛、下肢放射痛、間歇性跛行等癥狀,嚴重時還可能出現尿失禁等癥狀,對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降低患者疼痛是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主要訴求[10]。本研究中,護理后觀察組WHO QOL-BREF量表中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環境領域、社會關系領域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理后觀察組PRI評分、PPI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中醫情志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緩解患者疼痛程度,有助于患者恢復生活和工作。
綜上所述,中醫情志護理可快速恢復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腰椎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
參考文獻
[1] TORREGROSSA F,IACOPINO D G,GRASSO G.Early onset of guillain-barré syndrome following lumbar disc herniation surgery:an unexpected clinical evolution[J].World Neurosurg,2021,149:296-297.
[2] WANG D D,XIE W C,CAO W X,et al.A cost-utility analysis of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for L5-S1 lumbar disc herniation:transforaminal versus interlaminar[J].Spine(Phila Pa 1976),2021,44(8):563-570.
[3] 俞梅,覃應蓮,牙愛萍,等.基于微信的中醫護理技術延續護理干預在腰椎間盤突出癥出院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9,33(4):679-681.
[4] 尤焱南,周濤,趙霞.《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修訂中文獻研究法探析[J].中醫藥導報,2019,25(21):22-25.
[5] 雷鳴,劉堂譽.經皮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9,19(增刊4):80-81.
[6] LAGERB?CK T,M?LLER H,GERDHEM P,et al.Lumbar disc herniation surgery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a long-term outcome comparison[J].Bone Joint J,2019,101-B(12):1534-1541.
[7] FJELD O R,GR?VLE L,HELGELAND J,et al.Complications, reoperations, readmissions,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in 34 639 surgical cases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J].Bone Joint J,2019,101-B(4):470-477.
[8] 張曉英,王樹國.中醫特色情志護理對腦梗死恢復期生活質量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2):327-328.
[9] 程波,付開慧,王耀娟,等.中醫情志護理結合認知行為干預在降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康復期恐動癥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0,36(31):2411-2417.
[10] BAYANJARGAL M,CHIMED S,ORGOI S,et al.Predictors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n patients with low back pain[J].J Neurol Sci,2019,405: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