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令華
摘 要:新課標強調(diào),高中政治教學應當強化辨析,選擇積極價值引領的學習路徑,具體可通過范例分析展示觀點,在價值沖突中深化理解,在比較、鑒別中提高認識,在探究活動中拓寬視野,以此引領學生認同、堅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文分析了辨析式教學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價值,探索了辨析式教學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方法,愿為廣大高中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微末參考借鑒,共促辨析式教學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以此促進高中政治教學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辨析式教學法;高中政治;教學;價值與價值觀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命題方向集中在考查學生的思政學科核心素養(yǎng)和關鍵能力。核心素養(yǎng)涉及政治立場與理想信念、思想品質(zhì)與道德情操、科學認知與求真務實、價值判斷與行為選擇、法治思維與法治實踐、公共參與和責任擔當這六個方面。然而,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辨析能力,才能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與理想信念,形成優(yōu)良的思想品質(zhì)與道德情操,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與行為選擇。此外,高中政治試題考查的關鍵能力包括辨識與判斷、分析與綜合、推理與論證、探究與建構(gòu)、反思與評價等維度的能力,而辨識與判斷能力也就是前文強調(diào)的辨析能力。由此可見,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辨析能力,既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適應新高考改革,又有助于培養(yǎng)出具備明辨是非能力的優(yōu)秀社會主義接班人。而辨析式教學法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依托高中政治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辨析能力。故而,筆者進行了此次研究。
一、辨析式教學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首先,辨析式教學法有助于促進深度學習。辨析式教學模式下,教師針對教學重難點,結(jié)合學科知識與社會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在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通過辯論、討論等辨析式活動來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如此既能增加學生的學習體驗與感受,又能依托辨析式活動促使學生全面、深入地思考問題,以及運用相關思政知識與他人辯駁問題、論證觀點等,并在此過程中深入理解相關思政知識,不斷構(gòu)建并完善自身的思政知識體系,以此促成深度學習的發(fā)生[1]。其次,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辨析或者說思辨能力。辨析式教學法,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辨析能力,而辨析能力是一種高階思維能力,具備此種能力的學生更容易做出理性判斷,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最后,有助于構(gòu)建活動型課程。課程標準強調(diào),高中政治課程應當注意圍繞議題,設計活動型學科教學方式,而辨析式教學恰是圍繞辨析問題,引導學生在辯論、討論等辨析式活動中進行思政學習的活動型學科教學方式。
二、辨析式教學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價值與價值觀》這一課的教學為例,探索了辨析式教學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一)創(chuàng)設恰當教學情境
高考政治的很多命題都有其獨特的命題情境,這些命題情境素材通常來源于廣闊的、紛繁復雜的、鮮活的社會生活實踐,包括政治生活、經(jīng)濟生活、文化生活、生態(tài)建設等領域的現(xiàn)象、事件、問題及論述、報告、政策措施等。因此,高中政治教學應當重視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特別是在辨析式教學中,依托真實情境提出的辨析問題,更容易激發(fā)學生思考、討論等的興趣,從而促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組織的辨析式教學活動中[2]。辨析式教學情境素材的選擇,也應當來自社會生活實踐,特別是貼近學生或者容易引發(fā)學生思考和關注的社會生活。此外,課程標準強調(diào),教學情境應當與學科內(nèi)容相融合,如此方能從學生圍繞該情境展開的思考、討論、探究等活動中,反映其真實的價值觀、品格和能力,教師才能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形成良好的品格等。
本次《價值與價值觀》的教學,擬創(chuàng)設一個“2020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燃燈校長張桂梅幫助山里女孩改變命運”的情境。“燃燈校長”張桂梅,她只是個普通教師,卻被寫進了共和國簡史;她每天只花3塊錢,被23種疾病纏身,卻創(chuàng)辦了華坪女子高中,送1645名貧困女孩走出大山。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探尋張桂梅的人生事跡,辨析依托該情境提出的一系列問題,從而啟發(fā)其思考“什么是價值”“什么是人的價值”“什么是價值觀”“價值觀有何作用”“我們應該踐行什么樣的價值觀”等問題,并在此基礎上理解相關的思政知識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當然,這里創(chuàng)設的是整個課堂教學的大情境,它貫穿整個課堂教學的始終,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當結(jié)合教學需求設置更加具體的情境。例如,教師想要引導學生就某一辨析問題展開辯論或討論,此時就需要結(jié)合問題內(nèi)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更加具體的,有助于學生理解問題、分析問題的情境。
(二)巧妙設計辨析問題
辨析式教學以辨析問題為基礎前提,學生圍繞辨析問題展開辨析活動,教師圍繞辨析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辨析、討論等,并從其辨析結(jié)果入手,引導其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念等。因此,教師在辨析式教學時,應當結(jié)合高中政治學科特色、教材內(nèi)容、課程標準等設計辨析問題,以此為引,促使學生積極參與相關辨析活動,并在此基礎上完成相關思政知識網(wǎng)絡的構(gòu)建。一般而言,教師設計辨析問題時應當突出教學重難點、易混淆點等,還要具有較強的思辨性,能夠引發(fā)矛盾沖突,從而引導學生去辨析、辨認、辨別等,同時還應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如此方能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思考空間,讓其能夠從更多維度進行辨析,從而進一步增強辨析式教學效果。
以《價值與價值觀》為例,根據(jù)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本課要求學生理解價值觀對人們行為的導向作用,探尋實現(xiàn)人生價值觀的條件和途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材主要涉及“人的價值”“價值觀及其導向作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三方面的內(nèi)容。本課教學重難點在于“引導學生理解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并且培育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其在現(xiàn)實生活中能夠親身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綜合上述各項內(nèi)容,結(jié)合本次課堂教學的大情境,可為學生設計如下辨析問題:1.華坪女子高中有什么存在價值?2.張桂梅的所作所為有什么價值?3. 你如何看待張桂梅“拒絕全職主婦捐款”的行為?該行為體現(xiàn)了什么樣的價值觀? 4.張桂梅的行為是否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生在思考、分析、解決上述辨析問題的過程中,會自然而然地對價值、人的價值、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相關概念或知識展開思考和探究,這就為其深入學習本課知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三)組織開展辨析活動
組織開展辨析活動是辨析式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辨析活動形式多樣,包括討論辯論活動、角色扮演活動、方案設計活動、成果交流展示活動等,教師應當結(jié)合辨析問題、教學內(nèi)容等,選擇合適的辨析活動形式,如此方能獲得更好的辨析式教學效果[3]。確定辨析活動形式后,教師還應明確告知學生辨析活動的要求、規(guī)則等,以此保證辨析活動能夠有序開展。此外,辨析活動開展之前,教師還應設法引導學生準確理解和把握辨析問題,如此方能避免由于學生對辨析問題理解有偏差而影響辨析活動順利開展的問題。再者,辨析活動開展之前,教師還可以提前透露辨析問題,引導學生圍繞辨析問題收集、分析相關資料,如此既能深化學生對辨析問題的理解,又能讓學生提前做好參與辨析活動的準備,從而有效提升辨析活動效果。
如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圍繞“你如何看待張桂梅“拒絕全職主婦捐款”的行為?該行為體現(xiàn)了什么樣的價值觀?”這一辨析問題,組織學生開展一場課堂辯論活動,以此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是價值觀”,并且了解學生目前已有的價值觀念,為后續(xù)幫助學生構(gòu)建“價值觀”的概念內(nèi)涵,以及引導學生認識到“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等,奠定良好的基礎條件。
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上述辨析問題,教師需創(chuàng)設具體問題情境:張桂梅創(chuàng)建了全國第一所免費的公辦女子高中——華坪女高,辦學至今,華坪女高已經(jīng)送1645名山里的女孩考上大學,走出大山。張桂梅曾說:“不管是多是少,她們后面過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這是對我最大的安慰。”可是,當她招收的第一屆學生,一名曾經(jīng)考入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現(xiàn)在卻是全職主婦的女性,于2018年帶著老公孩子要向華坪女高捐獻10萬元的時候,一向仁慈的張桂梅發(fā)怒了,嚴厲斥責這名女生讓她“滾出去!”“你放棄了你的夢想,放棄了你曾經(jīng)為之奮斗的機會。你失去了自主獨立生活的能力,這與我?guī)椭@些女孩子的初衷背道而馳。”張桂梅這樣說。張桂梅的行為一時引發(fā)網(wǎng)友熱議。有贊同者認為,張桂梅的話一針見血,經(jīng)濟獨立是個人自由的基礎,女生辭職在家做全職主婦,成為男性的“附屬”,既是對教育資源的“浪費”,又將人生主動權(quán)交到了他人手中,是對自己人生的不負責。有反對者認為,不論學歷高低,只要做全職主婦是女性的自主選擇,就應當被充分尊重,而不是用工具理性判斷這是否是“浪費”。依托該情境,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上述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教師可組織學生就贊同者和反對者的不同意見展開辯論,為了保證課堂辯論活動的順利開展,教師需提前制定好相關的辯論要求、規(guī)則等。如本次課堂辯論活動,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看法自由選擇辯論陣營,正方為贊同張桂梅觀點者,反方為反對張桂梅觀點者,雙方需提前分配好一辯、二辯、三辯、四辯的角色,教師擔任辯論主持人和評委。參與辯論活動的學生需遵守如下規(guī)則:正方和反方均有1分鐘時間開篇立論,闡明本方觀點;雙方的二辯、三辯,均有1分鐘時間駁斥對方觀點;二辯、三辯之后,雙方各有3分鐘的自由辯論時間;自由辯論完成后,雙方四辯各有1分鐘時間總結(jié)陳詞;雙方辯手需嚴格遵守時間要求,提示用時滿后,需立即停止發(fā)言,否則作違規(guī)處理。為了節(jié)約課堂時間,教師可提前將辯題透漏給學生,并且引導其在課前查找相關資料,組建好辯論陣營,準備好一辯稿、攻防稿、熟悉辯論賽的具體規(guī)則和流程等。
(四)合理引導學生辨析
學生是辨析活動的主體,但是由于其思想活動本身具有獨立性、多變性、差異性等特點,因此,其在辨析活動中提出的觀點可能極為多樣,學生甚至可能在辨析活動中就某一問題或觀點爭論不休,這就需要教師及時整頓課堂紀律,引導學生理性面對不同觀點,并且及時將學生拉回正確的軌道,保證辨析活動的順利開展[4]。此外,由于高中生尚未形成穩(wěn)定的價值觀,自身認識也有所局限,因此其提出的某些觀點,以及其中所展現(xiàn)的價值觀,可能并不完全符合主流意識形態(tài),或者說偏離正確的價值取向,這就要求教師在辨析活動中通過正確的價值引導,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再者,辨析活動結(jié)束后,教師應當做一個活動小結(jié),借此對學生做出正確的價值引領,并且引導學生從對社會問題或事件等的討論,回歸到對相關思政知識的思考和探究上[5]。
如在上述課堂辯論活動中,有學生提出“全職主婦難道就沒有價值嗎?總要有人照顧家庭,也許她做全職主婦也是無奈之舉,她不做全職主婦可能就要請保姆照顧孩子、老人,現(xiàn)在保姆的工資是非常高的。”有學生反駁:“那為什么是她做全職主婦,為什么不是她丈夫在家做全職主夫?”于是,學生開始就“夫妻二人,應該由誰照顧家庭”,甚至是“當今社會男女是否平等”這些問題展開爭論,至此,整個辯論活動已經(jīng)偏離原來的軌道,教師應及時做出引導,將學生拉回原來的辯題。本次辯論活動結(jié)束后,教師給出了如下活動小結(jié):“大家在辯論活動中,對家庭角色分工、男女平等、家庭主婦是否有價值等問題進行了思考和討論。現(xiàn)代社會,我們倡導男女平等,支持女性獨立。我們也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和追求,只要其選擇和追求不違背公序良俗,不妨害他人和社會的利益,就應對其表示尊重。張校長的行為,究其本質(zhì)是出于對學生的關心,怕她成為全職太太后與社會脫節(jié),失去獨立自主的能力,我們應當對此表示理解和尊重。而且這件事的后續(xù)是,這名捐款被拒的女性,第二年就考上了特崗教師,開始像張桂梅一樣教書育人。由此可以看出,她本身也是認同張校長的價值觀的。通過這次辯論活動,我們應該看到,一個人走什么樣的人生道路,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指導下進行的,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qū)АN覀兿胍獡碛泄饷鞯奈磥砗兔篮玫那巴就瑯与x不開價值觀的引領。”通過這樣的活動小結(jié),既能引導學生理性看待不同觀點,又能讓其認識到價值觀的重要性,還能啟發(fā)學生對“什么樣的價值觀才能引領我們走向一個光明的未來”之類的問題展開思考和探究,有助于學生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新高考背景下,辨析式教學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極為必要。高中政治教師在辨析式教學之時,應當注意創(chuàng)設恰當教學情境、巧妙設計辨析問題、組織開展合適的辨析活動、合理引導學生辨析等,如此方能充分發(fā)揮辨析式教學法的價值功用,有效促進高中政治教學質(zhì)效性的提升以及學生思辨能力的發(fā)展。此外,教師在日常教學之時,還應做好相關的總結(jié)反思工作,并在此基礎上探索更多應用辨析式教學法進行高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方法或策略,為高中政治育人效果的提升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張顯榮,賈耀忠.高中思政課辨析式教學辨題設計策略初探[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39(1):84-87.
[2]謝同心.辨析式教學的問題設計策略: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例[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2(7):65-67.
[3]楊婷,劉自學.指向科學精神培育的高中思政課辨析式教學探析[J].中華活頁文選:高中版,2022(13):184-186.
[4]趙晶,李芳健.基于辨析式教學課程思政效果評估的混合方法研究[J].醫(y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23(6):685-690.
[5]陳俊睦.指向辯證思維的辨析式教學例析[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2(6):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