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合軍
【摘? 要】 基于網絡系統管理賽項構建的“定標、催化”實踐教學模式旨在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并已初見成效。該模式在激發學生獨立學習、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意識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這一模式的推進使得學生在跨專業、深度和實踐性要求下得到了更為全面的培養。教師在指導學生參與競賽時,應強調方法、思路和思維方式的重要性,促進學生獨立自學能力的提升。文章以網絡系統管理賽項為例,探究如何將大賽“定標、催化”特性融入教學實踐,讓更多學生受益,讓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幅度更大。
【關鍵詞】 網絡系統管理;定標;催化;實踐教學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提出了樹旗、導航、定標、催化四大目標。樹旗意味著扛起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旗幟,也代表著扛起當今世界職業技能大賽中國隊的榮譽。導航則通過大賽,對中國職業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定向引導,明確發展方向和重點,并建立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機制。對普通職業院校而言,樹旗和導航是努力的方向,而定標和催化則是可以實施推進的目標。
一、基于技能大賽確定教學目標
技能大賽是檢驗職業院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方式,通過競賽選手的比拼,可以促進職業教育課程的建設、人才培養以及校企合作等標準不斷更新和升級。學習“交換與路由技術”“Windows網絡操作系統”“Linux網絡操作系統”等課程,有助于學生規劃、設計和搭建一張局域網,實現互聯互通、安全可靠和高速可拓展等目標。
(一)職業院校的課程規劃定位準確
每位學生都應清楚在學校的學習目標和未來的職業規劃。來到職業院校學習的學生通常具備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但理論水平需要提升。通過學習“交換與路由技術”“網絡操作系統—Linux”和“網絡操作系統—Windows Server 2022”等課程,學生可以掌握搭建局域網的技能,包括軟硬件系統。畢業后,許多學生會從事一線工作,解決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等問題,在步入職場后仍需要不斷學習,以勝任工作。因此,學校的課程建設應具有明確目標。其中,課程應與行業、產業和企業的需求保持一致,與行業標準接軌,融入新技術和新場景。課程建設還應從過去的實踐經驗中提取適合專科職業院校教學的元素,結合創新創業思維對課程內容進行修訂。例如,在操作系統課程中,應逐步引入國產系統的學習和掌握,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此外,由于硬件和軟件不斷更新,課程模塊和項目也需要跟隨變化,與行業和產業趨勢緊密相連。
(二)網絡規劃設計與項目實驗的步驟
無論是網絡規劃設計還是具體項目實驗,都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和步驟。通常情況下,學生拿到項目時急于動手,未經深思熟慮就著手操作,導致效率低下。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進行實驗實訓的思路培訓。
例如,在實訓項目Mstp+Vrrp+Lacp中,雙核心應用方案是局域網的接入層+匯聚層典型應用,適用于對網絡可用性要求較高的環境。該應用方案的用戶網關采用VRRP協議進行備份,雙匯聚設備分別承擔部分用戶流量,實現負載分擔。物理鏈路采用MSTP協議進行備份。雙匯聚交換機之間通過端口聚合相連,可提升鏈路帶寬,同時提供鏈路冗余備份。普通組做到能搭建、能配置,且實驗完成,這算是比較好的結果;而實踐教學組始終強調要有清晰的實驗思路。
第一步,組網需求:確保網關設備位于CORE-1和CORE-2,并設置雙核心設備互為備份,分別轉發不同VLAN流量,同時開啟監控主設備上行鏈路接口功能,以實現失效備份自動切換。另外,核心Area設備之間應部署聚合口以提高網絡可靠性。
第二步,組網拓撲:在拓撲圖中確定設備間的關系、端口和IP地址,不要進行連線和配置。普通組同學往往急于操作完成實驗,導致交換環路生成和廣播風暴形成,這種欲速不達的情況應該避免。
第三步,配置要點:按照底層往上的順序進行配置,首先配置接入交換機的portfast和bpduguard,劃分VLAN,啟用MSTP;然后配置兩臺核心交換機的MSTP,為不同VLAN配置不同實例和優先級,配置互聯接口的聚合口、用戶網關和VRRP;最后進行驗證配置,這一步非常重要,驗證結果需要用確鑿的截圖來支撐,而不是憑想當然。
第四步,設備配置:先在文本上進行配置,然后在設備上刷命令,這種模式速度快、效率高,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功,知道每條命令在哪個模式下進行,以及命令之間的先后順序。
第五步,測試驗證:依次在Core1上的聯口0/1上升→下降時,在PC上執行tracert 8.8.8.8命令,以確定IP數據包的訪問路徑變化。然后在Core1上執行show vrrp brief命令,驗證主設備備份切換的情況。測試驗證結果應該清晰明了,對關鍵詞和語句要理解透徹,否則可能會導致測試結果不準確。
整個步驟有條不紊,面對故障從容應對,實踐教學組學生實訓效果更好、速度更快。
(三)網絡搭建流程的標準
標準貫穿項目的各個環節,以確保流程有序、工作規范。網絡搭建的流程標準包括:當前狀況評估、需求分析、勘探和拓撲設計、網絡規劃、設備選型、交換路由設備配置、服務器搭建、測試優化、交付運行、后續服務改進。每個步驟都有相應的標準和測試論證,具有可追溯性。事后,再對細節進行改進和完善,確保項目的嚴謹性和規范性。如此,在項目建設中的每個環節是嚴謹且規范的。其中,方案設計把知識、技能、素質有機串聯起來,涵蓋了有線和無線局域網,包括交換路由技術、操作系統技術、網絡安全技術、大數據技術等。每個單元的技術掌握、實現效果、參數指標都明確規定,不僅要注重理論和操作,還要能夠獨立完成任務并解決問題。具體到教學過程中,每兩個課時的學習目標和效果都有明確的標準,包括理解內容、掌握技能和達到的效果。
(四)實驗項目的復盤
每次實驗或項目結束后,都應進行復盤,分析不足之處并加以改進,并用數據來證明。做實驗而不復盤是毫無意義的,沒有總結經驗教訓,也就無法有所進步。復盤不僅是內容上的回顧,還包括對結構和方法的審視,以及是否存在更優選擇值得嘗試。缺乏復盤意識的學生往往未能認真思考故障產生的原因,因此難以找到真正的解決方案。
在實踐教學項目MSTP+VRRP+LACP中,學生必須確保MSTP和VRRP的搭配一致性,主網關和根網橋,以及備份網關和備份根網橋必須一致;終端用戶通常只關心數據流是否正常,而不會關注數據從主網關還是備份網關出去,因此終端用戶的網關應該是邏輯交換機的網關IP地址;當主網關上行線路處于up或down狀態時,終端用戶的數據流路徑是不同的,這一點應在終端用戶上進行tracert測試以驗證。此外,實踐教學組應該避免在交換機之間輕易連線,除非已啟用生成樹協議。在不同交換機上配置MSTP時,應確保配置的相同部分和變量部分一致。若缺少復盤環節,學生很難將這些細節綜合到一起。
二、基于技能大賽催化教學改革
(一)催化學生學習的熱情
學習乃學生之本。一方面,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家國情懷和擔當意識,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懈怠時,教師要幫助他們克服不良情緒,解決思想困惑。作為教師,應該成為“四有”好老師和“四個引路人”。教師的角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陪伴學生成長,幫助他們茁壯成才。
(二)催化教學模式轉變
競賽不僅僅是幾天的激烈比拼,更是平日教學中點滴積累的結果,貫穿其中的是工匠精神、獨立學習、質疑批判和創新思維。工匠精神涵蓋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等要素,是一種職業精神,體現了從業者的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每一次實驗都是一次反復錘煉,通過不斷執行演練逐步提升。教師應將工匠精神貫穿于專業課程教學之中,將其精髓注入每一個單元教學中,使之成為人才培養全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實踐教學組在這方面表現出的工匠精神尤其濃烈。
在課堂上,教師著重強調方法、思路和思維方式,雖然涉及的知識有限,但只有具備較強的獨立自學能力,才能夠將知識面拓寬、專業水平提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求實踐教學組的成員能夠獨立完成項目,這包括進行知識查詢、思考分析、配置實施、故障排除、測試驗證以及總結提升等環節。如果成員無法獨立完成這些任務,說明他們對知識的掌握不夠徹底、全面。當成員們獨立完成項目時,問題往往會暴露出來,這為他們提供了改進的機會,可以加強自己的短板,彌補知識的不足,同時也能提升信息檢索能力。
鼓勵實踐教育組的學生敢于進行批判性質疑。批判性質疑是指具有問題意識,能夠獨立思考和判斷,以多角度、辯證的方式分析問題,并做出選擇和決定。知識學習靠批判性思維進行探究更能夠達到深度。知識學習中的批判性質疑是其價值所在。為了增強知識學習的批判性,教學中應該鼓勵學生敢于提出問題,培養他們探究性質疑的意識;引導學生善于提問和樂于提問,激發他們探究性質疑的思維和精神。質疑也是對某些難點和重要環節進行論證和重構,以加深理解,掌握核心內容。
隨著信息化和數智化技術的迅速發展,缺乏創新意識將難以跟上潮流。創新意味著將新概念、新技術、新理念和新平臺應用于行業中,從而提高質量和效率。當前,國家提出加快發展新質量生產力,其中創新是其特點之一。創新需要在扎實的知識、熟練的技能和拓展的基礎上進行。具體而言,網絡規劃設計應該是超前的布局建設,以確保網絡結構簡潔、高速、穩健。在操作系統的選擇上,應該優先考慮國產操作系統,以確保安全性。應用軟件的選擇、使用和開發都需要創新,而網絡系統的管理和維護同樣需要創新,才能夠實現高質量的運行。
(三)催化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
首先,高校應優化專業課程體系,重視校企合作實踐課程,以行業需求為導向,優化課程內容和實踐考評機制。其次,加快“雙師型”師資隊伍和實踐基地建設。校企合作的方向是產教融合,構建校企發展命運共同體,堅持以教促產、以產助教,服務產業鏈,打造人才鏈,加快產教良性互動、校企優勢互補的產教深度融合發展格局。最后,鼓勵學生動手實踐,在實際崗位上去實操實習。通過實踐,模糊的知識概念變得更加清晰,學生能夠更加得心應手地動手操作,知識面也得到了拓寬。學生提出的問題更加真實、更有深度,解決的問題也越來越多,適應性也變得更強,體現了更強的工匠精神。
(四)催化人才培養方案轉變
網絡系統管理賽項具有四大特性。首先,它是新穎的,每年都會更新設備型號和軟件版本,并融入新技術、新動向和新理念,以緊跟產業步伐。其次,它是廣泛的,一個項目所涵蓋的知識和技術越來越豐富。再次,它是緊密相關的,與國家需求、行業和產業發展趨勢保持緊密聯系。最后,它具有更高的挑戰性。比賽并不只是考查記憶力和反應速度,而更加注重分析判斷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創新思維以及工匠精神等高層次的技能。高校應將這些特性融入人才培養方案中,每年更新人才培養方案,淘汰過時的內容,拓寬專業選修課程,與國家提出的發展新質生產力、行業、產業和企業要求保持一致,將企業的完整工作任務轉化為教學內容。
(五)催化教師的素質素養提升
因為帶學生參加競賽,專任教師將更加注重自我提升。隨著競賽內容越來越豐富、復雜,有些專業性很深,有些實踐性很強,這促使教師必須提高專業實踐能力、信息化和數智化素養。他們需要走出三尺講臺,走進生產一線,與企業合作解決生產難題。要培養高素質技術人才,教師必須率先垂范、技術過硬、品德高尚,方能勝任黨的重托,不辜負使命。
三、結語
基于網絡系統管理賽項構建的“定標、催化”實踐教學模式得到了實施推進,使學生獲得了較快、較全面的發展,實現了預期目標。然而,教師仍然面臨許多任務,需要不斷學習和實踐,更加努力地工作。只有不斷努力,扎實地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才能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培養更多高質量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羅奇. 云物移大智時代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 江蘇科技信息,2022,39(05):66-68.
[2] 曹叔亮. 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時代意蘊、核心要義與現實表征[J]. 職業技術教育,2023,44(09):7-12.
[3] 周桐,李同同,黃遵紅. 場域論視域下校企合作共建職業教育教材研究[J]. 職業技術教育,2023,44(11):16-22.
[4] 伍俊暉,蔡麗. 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背景下湖南省產教融合型企業認定研究[J]. 教育與職業,2023(21):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