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虹
[摘 要] 問題解決能力是個體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關鍵能力,幼兒園應從小培養幼兒良好的問題意識、學習意向和思維能力。項目化學習具有完整的問題情境和教學支持,可以真實發展幼兒的問題解決能力。以項目化學習來發展幼兒的問題解決能力,要著重發展幼兒持續的自主探究意識,通過生活活動、學習活動、游戲活動和體驗活動來引導幼兒開展多元探究,促進幼兒問題解決能力的全面綜合發展。
[關鍵詞] 問題解決能力;項目化學習;自主學習
問題解決能力是一種個體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具體情境中問題的能力,它包含理解、分析、推理、實踐、反思和表達能力等基本要素,是個體有效參與社會生活的一種基礎能力,[1]反映的是個體對復雜社會情境和非常規性工作綜合應對水平。[2]培養幼兒的問題意識和發展幼兒的問題解決能力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幼兒期個體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有鮮明的年齡特征。[3]兒童能否成功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在于一般的邏輯技能,而是受兒童對當前特定領域和情境的知識經驗,以及兒童與當前問題相互作用過程的影響。[4]幼兒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具體的問題情境,二是幼兒要真實參與問題的解決過程。項目化學習是一種強調問題解決和實踐應用的學習方式,它通過承載核心知識的真實的驅動性問題來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和高階思維。項目化學習不僅包括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驅動性問題,還具備支持學生核心知識學習的相關領域的知識儲備。[5]項目化學習從真實且清晰的問題入手,它通過整合學習主題和改變幼兒學習方式來推進幼兒對問題的認知。為此,我們結合學前階段兒童的學習特點以及本園幼兒的經驗水平,建構了圍繞幼兒問題解決能力發展的項目化學習體系,推動了幼兒問題解決能力發展的組織化和科學化。
一、項目化學習下幼兒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目標建構
問題解決能力是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表征,是幼兒未來適應社會發展所必需具備的基本素養,它包含敏銳的問題意識、縝密的思維能力、良好的合作能力、寬廣的思維視野、扎實的知識儲備、良好的動手能力等諸多方面,是各種能力和品質的集合。培養幼兒的問題解決能力并非讓他們創造性地去提出一個人類社會實踐中的新命題,而是要培養幼兒善于發現問題并樂于投入問題探究的積極意向。[6]因此,我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將指向幼兒問題解決能力發展的項目化學習目標定義為“樂問”“會思”“巧創”和“善言”四個維度。其中,“樂問”是指幼兒要能夠發現問題并喜歡探究,“會思”指幼兒要能夠通過觀察和同伴合作等方式對問題進行深入解剖,“巧創”是指幼兒要能夠用自己的方式嘗試去解決問題,“善言”是指幼兒要能夠敢于表達自身探究的想法。上述四個目標是一個涵蓋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和表達問題探究結果的全過程,并以探究結果的表達作為下一次探究的起點,這種方式可以促進幼兒問題探究能力和探究經驗的連續發展。[7]
在“發現問題并喜歡探究”目標維度,我們給小班幼兒設定的目標是:喜歡接觸大自然,對周圍的事物感興趣;經常問各種問題,好奇地擺弄物品;能用多種感官活動或者動作去探索物體,并關注動作所產生的結果。給中班幼兒設定的目標是:有好奇心,能發現周圍事物的共性與個性;愿意與同伴一起探究,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各自的發現并相互交流。給大班幼兒設定的目標是:愛思考,會思考,形成初步的推理、判斷、分類、總結等科學思維方式。
在“愿意合作進行探究”目標維度,我們給小班幼兒設定的目標是:愿意與同伴進行游戲和探究,主動向同伴發出邀請或者加入同伴的游戲。給中班幼兒設定的目標是:學會并應用同伴合作來解決問題,在合作與交往中懂得尊重他人的想法并主動進行協商。給大班幼兒設定的目標是:認識合作的力量,學會合作與分工;能夠遵守規則,接受他人,關注同伴。
在“用自己的方式進行探究”目標維度,我們給小班幼兒設定的目標是:喜歡涂涂畫畫,能夠用聲音、動作或者表情模擬自然界的事物以及生活情景。給中班幼兒設定的目標是:學習運用多種材料進行活動創造,喜愛各種手工活動,能體驗創造過程帶來的快樂。給大班幼兒設定的目標是:不怕困難,勇于嘗試,具備基本的動手操作能力;能夠利用各種材料,使用多種工具,大膽想象和嘗試新的拼裝、組合及各種創意制作。
在“敢于表達探究想法”維度,我們給小班幼兒設定的目標是: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大膽地提出疑惑。給中班幼兒設定的目標是:在探究活動中發表自己的意見,提出自己的主張,大膽表達自己的感情。給大班幼兒設定的目標是:敢于提問和質疑,積極思考,大膽地表達自己的主張。
二、項目化學習下幼兒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活動設置
為了讓項目化學習真正從幼兒的興趣出發,教師要從幼兒在幼兒園以及家庭中的活動狀態和興趣愛好出發篩選出有價值的探究問題。經過前期調查,我們將項目化學習的主題來源聚焦于自我成長、自然現象、生活常識和社會現象四個方面,依據項目化學習的特性和幼兒的學習特點,分別組織了生活活動、學習活動、游戲活動以及體驗活動,同時每一類活動下面又包含不同類型的問題,其目的是通過計劃、考察、建構與表達來引導幼兒自主解決項目化學習中的各種問題。
在生活活動中,項目化學習主要是通過動手和自我服務來培養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意識,包括“自理小達人”活動。在游戲活動中,項目化學習主要設置了不同類型的游戲活動以增進幼兒的學習興趣,主要包括“全能運動游戲”“趣味種植游戲”“探究區域游戲”“功能室游戲”等。在學習活動中,項目化學習主要聚焦科學領域的學習,以問題為導向來開展科學探究,主要包括“紙趣橫生”“橘子的秘密”“蔬菜暢想曲”“糖果味的秋天”等。在體驗活動中,項目化學習主要利用各種本土資源開展諸如節慶等主題的體驗活動,在此我們主要設置的是職業體驗活動,讓幼兒通過角色代入的方式去深入探究學習問題。這些活動從幼兒身邊的生活和他們的既有經驗出發,引導幼兒的認識一步一步從現象走向本質,讓他們從日常的生活實踐中生成積極主動的探究意向以及發展基本的經驗和探究能力。
上述四類活動不僅可以拓展幼兒在生活、社會交往、學習等方面的經驗,還可以發展他們觀察、傾聽、語言表達、閱讀以及獨立思考和分析等能力。[8]例如,在“機械建構”活動中,幼兒可以通過各種工具以及識圖來拆卸或者組裝不同結構的物體,在觀察、拆卸和組裝中了解不同物體的物理特征,獲得空間感知和動手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問題解決能力是幼兒個體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探究問題的一般性能力,要注重結合不同的問題情境讓幼兒去自己去概括具體的問題,培養他們積極的問題意識,讓他們在實踐中去發展問題解決能力。
三、指向幼兒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項目化學習開展路徑
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要基于具體的問題,只有不斷地發問、探問和解問才能發展幼兒的問題意識和具體的問題解決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主要包括內容理解、獨立于領域的問題解決策略和自我調節等,[9]指向幼兒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項目化學習應圍繞問題的產生、解剖和解決展開,因此,我們應遵循是什么、為什么、是什么以及幼兒是否真正理解的線索來引導幼兒開展項目化學習。
首先,引導幼兒在項目化學習中生發出明確的問題意識和探究意愿。指向幼兒問題解決能力發展的項目化學習的第一步是要引導幼兒發現學習中隱藏的問題,讓幼兒能夠產生好奇、提出疑問并聚焦具體的問題。對問題的聚焦可以由幼兒的興趣直接引發,也可由教師引導,讓幼兒明了自己將要干什么。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教師還需要進一步結合幼兒的興趣和經驗來激發他們持續的探究意愿,讓幼兒有開展問題探究的內在驅力。
其次,給幼兒提供支持以引導他們探究問題的內在結構與問題解決方案。在幼兒對學習問題發生興趣或者產生疑惑后,教師應采取各種支架策略引導他們去思考為什么以及如何做。[10]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自主表達對問題的看法,組織探究小組共同研制問題解決計劃,通過觀察、設問、實驗等方式自主去解決問題,著重發展幼兒思考、討論、計劃、合作等具體的問題解決能力。例如,秋季開學后,小朋友在幼兒園內發現石榴樹上結滿了石榴,便產生了“石榴樹什么時候結的果子”“我是不是也可以種石榴”等問題。教師便可抓住這一契機,在園內開展種植活動,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興趣去自主選擇想種植的植物,以及在種植的過程中去認識與種子發芽和植物生長相關的土壤、氣候、溫度、水分等知識性和操作性問題。
再次,引導幼兒在探究結束后進行經驗總結以及分享與交流。每一次探究都是一次問題解決能力發展的過程,不管幼兒所探究的問題是否得到了順利解決,它都激發了幼兒智力與身體的參與,教師都應引導幼兒在探究后進行及時總結,通過對探究過程的回顧來強化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和主動學習意向。此外,幼兒之間的相互分享與交流也非常重要,同伴之間的榜樣作用和平等互動能夠更好地促進幼兒對探究活動的卷入。[11]因此,教師既要讓探究成功的幼兒分享成功的喜悅,也要讓探究暫時失敗的幼兒分享其遇到的困難,以促進他們對問題的認識與思考。
最后,引導幼兒對問題解決過程與解決方法進行反思,促進幼兒對問題解決能力的內化與遷移應用。每一次問題解決都是一次深度學習,而推動幼兒探究持續深入的因素往往是問題解決能力中的某一種或者某幾種。[12]當幼兒在進行學習總結和交流之后,教師還需要進一步引導幼兒對項目化學習的過程和問題解決方法進行反思,讓幼兒明確問題解決的關鍵,鼓勵他們舉一反三,將深度反思的結果應用到下一次的問題解決當中去。
四、優化項目化學習過程的問題解決能力評價
指向幼兒問題解決能力的項目學習評價以即時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階段性評價為主,從“知道嗎”“懂了嗎”“做了嗎”“會了嗎”四個方面來評價幼兒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對主題的理解程度以及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程度。[13]第一,采用即時性觀察評價以把握幼兒真實的活動狀態與思維過程。幼兒的問題解決過程可能并不是一個嚴密完整的邏輯過程,其在活動過程中的童言稚語甚至是異想天開都是其對問題認知的具體表征,此時教師要通過即時的觀察來了解幼兒真實的活動狀態和思維過程,把握幼兒的問題解決能力發展水平和思維特點。第二,采用基于標準的系統化評價以把握幼兒問題解決能力的綜合發展水平。幼兒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既要指向少數關鍵能力,也要著眼整體水平的提升。為了全面診斷幼兒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水平,教師應該結合問題解決能力的具體表征以及具體的項目化學習,制訂具有針對性和適宜性的觀察評估量表,在評價幼兒問題解決能力整體發展水平的同時分析其發展的優勢和不足。第三,運用課程故事以深入評價幼兒問題解決能力發展的影響因素。教師可以通過課程故事的撰寫來更為全面地描繪幼兒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過程,解剖影響幼兒問題解決能力發展的不同因素。第四,運用多主體評價以增進對幼兒問題解決能力評價的全面性。對幼兒問題解決能力的評價可以采用幼兒以及家長的視角。教師可以給每位幼兒配發一本記錄手冊,讓幼兒在每次活動結束時,在“我的發現”一欄中以自評和互評的方式來促進其對自身及他人的問題解決過程和特點的認識。此外,教師還可將這種帶有較強目的性的評價引入家庭,讓家長通過文字、圖片等方式來記錄幼兒在家庭或其他生活場景中的問題探究過程。
參考文獻:
[1]伍遠岳,謝偉琦.問題解決能力:內涵、結構及其培養[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3(04):48-51.
[2]李一茗,黎堅.復雜問題解決能力的概念、影響因素及培養策略[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05):36-48.
[3]丁珍珍.利用益智游戲提升大班幼兒科學問題解決能力的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23:1.
[4]黃佩珊,蔡黎曼.教育戲劇沖突與幼兒問題解決能力的提高[J].學前教育研究,2018(06):34-43.
[5]安富海.項目化學習的實踐困境及改進策略研究[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51(4):119-125.
[6]葉平枝,李曉娟.對幼兒深度學習的深度理解與現實審視及其促進[J].學前教育研究,2023(07):13-24.
[7]葉楊妹.基于體驗式學習的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行動研究[D].信陽:信陽師范學院,2021:4.
[8]何珊云,陳爽.學前兒童合作問題解決的特征:基于項目化學習中的話語分析[J].學前教育研究,2022(04):47-61.
[9]SUGRUE B. Specifications for the design problem?鄄soiving assessments in science[R]. Washington D.C.: 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ED),1993:387.
[10]危怡. STEM教育中的問題解決評價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9:106-107.
[11]蔡金霞.同伴互助學習評價體系對小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J].當代教研論叢,2020(05):14+16.
[12]朱貴璽.數學解決問題過程中須培養的四種關鍵能力[J].教學與管理,2020(02):36-38.
[13]劉紅云,韓雨婷,肖悅,等.復雜問題解決能力的過程性測評與測量模型發展[J].中國考試,2023(11):9-20.
Develop Childrens Problem?鄄solving Ability Through Project?鄄based Learning
GAO Hong
(The Xingcheng Kindergarten of Zhenhai Distract in Ningbo City, Ningbo 315202 China)
Abstract: Problem?鄄solving ability is the key ability for individuals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future social development. Kindergartens should cultivate childrens problem awareness, learning intention and thinking ability from childhood. Project?鄄based learning has a complete problem context and teaching support, which can truly develop childrens problem?鄄solving ability. To develop childrens problem?鄄solving ability through project?鄄based learning, it is necessary to focus on developing childrens continuous awareness of independent inquiry, guide children to carry out multiple exploration through life activities, learning activities, game activities and experience activities.
Key words: problem?鄄solving ability; project?鄄based learning; autonomous learning
(責任編輯: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