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培林 代曉冬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推進,課堂教學更加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文章從案例教學法出發,研究初中山水游記類文言文教學的現狀,分析將案例教學法應用到初中山水游記類文言文教學的意義,并探討初中山水游記類文言文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山水游記類;文言文教學
案例教學法強調在一定的教學情境創設下進行,著重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協作能力。要想靈活掌握案例教學法在初中山水游記類文言文教學中的應用,教師就要先了解和把握案例教學法的概念與特征,避免在應用案例教學法時出現差錯。
一、案例教學法的內涵界定
案例教學法最初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教育家、哲學家蘇格拉底的“產婆術”教學,即詰問法。所謂的產婆術,就是教師根據特定的情境,結合學生的認知情況,提出相應的問題,由學生主動做出回答,其主要目的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邏輯思維等能力,并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學會歸納總結,形成自己的認知系統。
案例教學法可以界定為基于一定的教學目標,通過對案例的素材進行特定的編寫和加工,并以此為載體進行教學的一種方法。它將一個個案例引入課堂,創設教學情境,通過引導學生進入這些特殊情境進行研討、思維想象、協作討論、評價思考等,達到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實踐操作能力的目的。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新穎獨特的教學方法,對初中山水游記類文言文的教學有一定的啟迪作用,在兼顧語文學習的人文性的同時,深刻把握住語文學習的工具性,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不謀而合。
二、案例教學法應用于初中山水游記類文言文教學中的意義
(一)激發學習興趣,立足學生的主體地位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結構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核心素養形成的內在邏輯,以生活為基礎,以語文實踐活動為主線,以學習主題為引領,以學習任務為載體,整合學習內容、情境、方法和資源等要素,設計語文學習任務群。案例教學法是在文學體驗、生活經驗、跨學科間的聯系三大類的情境創設下展開的,讓整個情境從始至終貫穿案例教學法下的任務群學習中,真正從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發,教會學生學習的能力。
(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團隊協作能力
在案例教學法指導下的文言文教學中,教師提供給學生的素材是建立在一定情境下的,學生需要進入一個個的案例,運用探究、合作、獨立思考等學習方式。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很好地對學生起到啟發思考、引導探究的作用,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三)完善知識體系,促進知識的遷移
教師結合學生原有的認知體系和生活經驗,將案例教學法應用在山水游記類文言文中,整合該部分的知識結構體系,讓學生深入其境,通過觀察、口述、模仿、交流等方式,將原有的知識結構進行編碼,然后將知識信息進行組合和分組,形成對知識的一種有類別的層次結構安排。
三、初中山水游記類文言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初中山水游記類文言文的學習可以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習文言文奠定基礎,教師應及時發現初中山水游記類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解決策略。
(一)師生間缺乏有效的對話
在傳統文言文教學中,教師單向地向學生教授知識,未及時得到學生的反饋和對課堂的有效評價,教師對山水游記類文言文的理解代替了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造成學生對知識、能力、情感的把握是僵硬的。這忽略了教師和學生間的有效對話和交流。
(二)教師對山水游記類文言文的教學存在認知偏差
在教學山水游記類文言文時,教師并未很明確地區分文言文的類型,主要集中于字、詞、句及文章結構、寫作手法的講述。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知識目標的完成,但忽略了對學生的情感熏陶、思維訓練、能力提升。不同于其他類型的文言文,針對山水游記類文言文,教師應更多關注其人文性。
(三)忽略文言文教學的語言綜合聯動和實踐應用
傳統教學比較像是教師一個人的活動,筆者反思其中的原因,認為主要是缺乏良好的方法和有效的載體。案例教學法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案例教學法強調學生對文本的不同解讀,能促使課堂更加活躍,同時讓師生間的交流更和諧。
四、初中山水游記類文言文教學的策略
面對以上教育困境和教學問題,筆者希望深刻把握新課程標準的風向,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生活經驗,以學習任務群為載體,依據學習單元的主題,合理地創設情境、采納方法。由此,筆者提出以下教學策略,以供參考。
(一)靈活打造教學細節,合理編制案例
在上課前,教師需要仔細研讀教材篇目,根據學生的學情和實際興趣愛好,擬定好案例教學的情境。為了保證案例教學的連貫性,不同學段的案例教學要有所不同。例如,在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七年級是沒有山水游記類文言文篇目的,八年級的山水游記類文言文篇目相對集中,因此整個教學是循序漸進的,教師不宜為了設計而設計,而應深入研讀不同類別的篇目,分析篇目的內容結構,列出篇目所涉獵的基本要素,并厘清各要素之間的聯系。
以八年級上第三單元《三峽》課文為例,本篇目強調學生對自然山水的感受,通過反復誦讀,借助聯想和想象,進入文言文的意境。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要求學生課前查找有關三峽的資料,了解三峽山水的景色特點,讓學生在學習前找到該篇目所需的信息,鍛煉學生搜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一般是把教學的板塊逐漸細化。首先,教師要牢牢把握文言文最基本的字詞積累和鞏固學習,從學生學習文言詞匯的角度,解讀山水的描寫,而文字的疏通將為后續更深入地學習打牢基礎。其次,教師要把握文章的主旨,梳理文章的寫作邏輯,讓學生跟隨文章的寫作步伐去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形成自己的思維框架,牢記文章的主要內容。最后,教師需要把握文章中景觀的描寫、感情的領悟,重點句子、段落是作者情感的集中表達,對學生的寫作是非常有幫助的。
(二)強化單元主題的整合和聯系,避免內容整體的割裂
初中山水游記類文言文之間存在許多共通的地方,每一篇山水游記類文言文的知識點又是繁多而分散的,許多教師往往習慣于按照教材編排順序或者知識的排列順序進行教授,缺少對具體教學情景的分析,知識間缺少一定的整合編排和聯系。這造成學生知識內容整體認知間的割裂,不利于學生靈活運用知識。例如,在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八年級上冊三單元主要是“自然山水”的篇章,該單元強調對文本的審美體驗,讓學生感受自然山水的魅力,體會作者的情感思想,所以本單元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體驗自然山水。從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導讀可以看到,該單元主要是“修養陶冶”的篇章,《小石潭記》和《桃花源記》兩篇山水游記類文言文就是集中的體現。該單元要求學生能概括文本的大意,理解文人墨客的思想情感。相比于八年級上冊,八年級下冊的篇目對學生的要求有所提高,學生要從感知到讀懂,從感受到領會。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要強化文本之間的聯系,關注到八年級上冊與下冊學生山水游記類文言文學習目標之間的銜接,讓學生的發展不局限于階段性單元。
(三)注重山水游記類文言文共同篇目類別的教學打造
精心的設計是引領學生走進山水游記類文言文的關鍵一步,教師需要確定好篇目的重點和難點,擬定好課程教學的具體計劃,因為不同的篇目雖然有山水游記類文言文教學的共性,但是其中也有需要注意的個性。
案例教學法強調真實、典型的教學環境和問題,這就要求無論是在教學備課前還是教學中,教師都要抓住清晰明了的問題,強調幾篇文言文之間的關聯性,在整個教學中貫穿一定的邏輯思路。例如,在講授《與朱元思書》《記承天寺夜游》文本時,教師可以營造良好的情境,并向學生提問:“吳均在山水之間‘窺谷忘返是為什么呢?你遇到過類似的情形嗎?蘇軾在《記承天寺夜游》中的感受和他一樣嗎?”這樣巧妙地把兩篇文本聯系起來,擴大了學生的想象空間,讓學生帶入自己的生活體驗去思考,進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以此延伸,教師可以將《小石潭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進行統一講解,因為三者有共通之處,都是作者被貶時所作。教師由一篇文本帶動一類文本的學習,同時由課內帶動課外,可以讓學生學會探索這些規律,養成鉆研的思維習慣,提高語文核心素養。
(四)強化誦讀吟詠,結合觀察動筆提高寫作能力
教材中的山水游記類文言文都是文質兼美的經典文章,教師營造恰當的氛圍或情境,能在激起學生與作者思想共鳴的基礎上,使學生調動情感進行誦讀、配樂朗讀、分角色讀等。通過閱讀文本,學生不僅能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還能領略作者高深的文學筆法,并在誦讀的過程中鍛煉想象力,積累優美的文言語句。
在此基礎之上,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動筆,將文本中所學到的知識、文學技巧內化成自己的東西,這也是知識的一種遷移活動,將心中的知識遷移到書本上。例如,在學習完《小石潭記》后,學生寫作時可以借鑒作者對小石潭環境中樹木、藤蔓、巖石、游魚的描寫技巧,也可以借鑒優美佳句、寫作章法、寫作手法、表達方式等,邊寫邊想象,在關注作者手法的同時,結合自己的寫作思路,選擇貼合實際生活的話題,并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
五、結語
山水游記類文言文在初中文言文的學習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教學價值,所以重點學習山水游記類文言文很有必要。這不僅關系到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還關系到對山水游記類文言文中的文化傳承。因此,師生需要共同發力,消除目前該板塊教學存在的問題,同時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樹立文化自信。
參考文獻:
[1]姚磊.案例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天地,2019(29).
[2]王榮生.文言文教學教什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3]王立群.中國古代山水游記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4]錢理群,孫紹振,王富仁.解讀語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5]張根余.中學山水游記文言文教學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4.
[6]陳佳瑋.中學古代寫景游記散文教學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1.
[7]董靜怡.初中古代山水游記教學內容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8.
基金項目:四川輕化工大學2023年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案例教學法下的初中山水游記類文言文教學策略研究”,項目編號:Y2023212。
(作者單位:四川輕化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