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娟
摘要:高職院校輔導員是學生成長與發展的引路人、心靈的培育者,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職業規劃、心理健康、社會實踐等多個方面的指導者,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角色。高職院校應從理解學生需求、提升個人能力、增強團隊協作、完善培訓體系、制定考核標準、優化工作環境和建立激勵機制等方面不斷提高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質量,促進其工作水平和綜合素養的不斷提高,以更好地培養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高職院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困境;對策;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710;G71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4)16-0041-04
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工作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輔導員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職業規劃、心理健康、社會實踐等多個方面的指導者,能為學生的成長成才與全面發展提供支持,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角色[1]。當前,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面臨著諸多困境,這限制了他們更好地發揮職能。本文以高職院校輔導員管理工作為切入點,深度解析、總結“00”后大學生的行為及心理特點,從學生心理問題處理、日常工作管理、信息時代各種網絡風波問題及處理等方面對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困境進行深度分析,并結合實際案例進行研究總結,以期找到提高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質量的策略。
1.被動工作影響輔導員工作的質量提升
“00”后大學生進入大學后的生活與社會關系密切,由于他們接觸信息廣泛,思想開放,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傳統的管理方法已經不適用,所以需要輔導員及時了解大學生的個性和特點,根據不同對象找尋合適的方法進行管理。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輔導員,必須要有一個長久的、科學的規劃,要不斷提高工作能力,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但在實際工作中,作為學校管理的基層人員,輔導員不僅需花費大量時間處理學生日常瑣碎事務,以及處理班會活動和學生日常生活等問題,還需要完成上級部門布置的其他任務,這使得輔導員工作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輔導員工作呈現被動局面,這些都影響了輔導員工作質量的提升。
2.心理輔導能力不足
“00”后大學生成長于網絡時代,網絡已經成為他們主要的社交媒介。互聯網對“00”后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建立自信心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動作用,而與此同時,不良內容也對部分“00”后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帶來了很大的危害。由于缺乏社會閱歷,部分“00”后大學生的思想較為簡單,難以辨別真假,很容易受到負面信息的影響,從而影響正確“三觀”的形成。此外,部分“00”后大學生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容易出現抑郁情緒,無法妥善應對。這就需要輔導員積極關注大學生的心理變化,在日常工作中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但部分輔導員心理輔導能力不足,而且受“工作量多”的影響,在平時的管理工作中很難抽出精力進行心理輔導,導致心理輔導工作的效果不佳[2]。同時,部分輔導員的心理輔導存在時間上的滯后現象,經常是在學生遇到問題之后才采取一系列被動的策略,這種應急類型的心理輔導往往缺乏對學生狀況的全面了解,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3.就業指導工作能力不足
首先,隨著國家對高校輔導員隊伍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高校職能部門更加傾向于從輔導員中選拔人才,或者設置輔導員工作的轉崗年限,使得大部分輔導員滿足轉崗年限就選擇轉崗到學校其他職能部門,導致畢業班輔導員大多是從事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新手”,第一次接觸畢業生就業工作,缺乏開展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相關經驗。其次,部分高校對輔導員從事就業指導工作的培訓和指導力度不足,有些畢業班的輔導員主動學習意愿不強,在引導學生就業的過程中會出現底氣不足、力不從心的情況,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畢業生實現就業目標。再次,部分輔導員思想站位不夠高。雖然國家始終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但是當前仍有部分畢業班輔導員沒有從思想上充分認識到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要意義,沒有充分認識到大學生就業對學生家庭乃至整個國家發展所產生的重要影響,在工作中存在流于形式、推卸責任的情況[3]。例如,部分輔導員對所帶畢業生的求職意向、目標職業等信息統計不清或未統計,未根據學生實際需求精準推送就業信息,只是在班級群、年級群轉發就業信息;部分輔導員組織校園招聘會的主動意識不強,未堅持落實“走出去、請進來”工作思路,未積極與人才市場、用人單位等保持溝通與聯系,建立合作關系,只是采取“等、靠、要”的方式,等用人單位找上門后被動組織學生參加就業招聘會。
4.教育指導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佳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輔導員需要及時了解大學生的情況,幫助大學生找出學習和生活中問題的根源,及時提供必要的支持,以確保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但部分輔導員缺乏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提出解決思路的意識,采取同一種策略指導所有學生,導致工作缺乏針對性,工作效果不佳。同時,輔導員應全面收集學生的意見和建議,采納其中較為科學、具有可行性的想法,完善精準化管理模式下的學生管理工作[4],但部分輔導員忽略了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沒有給予充分尊重和足夠重視,不能根據學生提出的管理意見和工作反饋改進工作方式,使得學生管理工作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實效性差。
為促進輔導員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和使命,給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高職院校可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索輔導員工作質量提升路徑。
1.打造專業化的培訓體系,提升高職院校輔導員心理育人水平
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他們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較強的實踐能力。因此,培訓內容應涉及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詢與輔導、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等方面,以提高輔導員在學生工作中的綜合能力和專業素養[5],并且應該分階段、分層次開展。同時,強化評估與督導也是必不可少的,既要在培訓過程中加強評估,又要注重對實際工作成果的評估,以確保培訓取得實際成效。高職院校應建立完善的輔導員培訓體系,確保輔導員能夠定期接受培訓,還可以邀請業內專家、學者為輔導員進行講座和培訓,以拓寬輔導員的視野和知識面。
第一,完善大學生心理檔案,掌握大學生心理動態。為了準確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狀況,高職院校要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檔案系統。輔導員應通過對大學生心理檔案的研究和分析,更好地把握他們的心理發展趨勢,進而深入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此外,心理檔案應該覆蓋所有學生,而不僅僅關注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綜合型的心理檔案系統有助于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為個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預提供科學依據。同時,高職院校應設立心理咨詢室,并在各個學院和各個班級設立心理輔導員和心理委員,從而建立從班到院、從院到校、從校到社會的心理危機預防體系,對學生突發心理危機情況做好準確預案,在發現問題時可以及時高效地解決問題。
第二,構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拓寬心理輔導工作途徑。以輔導員為中心,建立班級心理服務微型網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微型網絡能夠為大學生提供日常心理服務,也能夠及時發現出現心理問題的大學生,并進行預警和干預。在心理健康教育網絡中,參與者包括輔導員、班主任、專業課教師、班級學生心理委員、宿舍長、寢室管理員以及學生的父母。輔導員可以利用平臺向學生傳播心理健康知識,為他們提供量身定制的個性化服務。這有助于形成全方位的關懷體系,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高職院校輔導員還可以利用高校公眾號、微博等線上平臺向大學生推送積極向上、健康樂觀的信息,當發現大學生進入不良網站時,應勸誡學生,引導大學生戒除不良嗜好,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6]。
2.建立個性化、精準精細化管理體系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在性格、思維、興趣、認知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些差異。因此,輔導員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時不能一概而論。在精準化管理模式中,輔導員要尊重學生個性,根據學生的特點將其劃分成不同的群體,調整現有學生管理工作辦法的細節和具體措施,因人而異,一人一檔,一人一策,使學生管理工作更具針對性,為學生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輔導員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各項需求和關注點,包括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學習狀況、生活習慣和心理狀況等方面。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需求,輔導員可以積極與學生溝通交流,參與學生活動,查閱學生檔案,進行家庭走訪,以更全面地了解學生情況。以往學生管理方法較為松散粗放,缺少細致的工作規劃和科學的制度建設,致使學生管理工作的效果不佳。在精準化管理模式下,輔導員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細化管理內容,明確管理方向。除日常管理之外,高職院校輔導員還應在創新能力發展和實踐素質培養方面下功夫,將學生管理工作滲透到生活中,全方位管理和塑造學生。同時,高職院校應當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包括硬件設施、資源共享、學術交流等,以激發輔導員的工作熱情和創新能力,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滿意度。例如,高職院校可以提供寬敞明亮的辦公場所、先進的設備器材等硬件設施,同時營造積極向上的學術氛圍,搭建互動交流的平臺,促進輔導員之間的合作與學習。高職院校還可以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包括獎勵制度、晉升機制、學術研究支持等。對于在工作中表現優秀的輔導員,高職院校可以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和精神表彰,同時提供更多的晉升機會和學術研究資源,讓輔導員感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認可。
3.加強管理新技術、新平臺應用,構建輔導員管理標準化診改平臺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傳統的學生管理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學生的需求,而新媒體技術的普及和發展為高校導員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手段和平臺。通過建立在線交流平臺、擴展管理形式、進行數據分析和評估,輔導員能夠更好地與大學生互動,提供個性化的支持和指導,以更好地滿足大學生的需求,提升工作效率。輔導員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學生管理。通過微信、QQ群、在線論壇等工具,輔導員可以與學生建立及時、便捷的溝通渠道,還可以在這些平臺上發布管理指導、學業資訊、心理輔導等內容,及時回答學生的問題,提供支持和幫助,提高學生管理的時效性和針對性。例如,輔導員可以發布有關學習技巧、職業規劃、實習就業等方面的內容,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和信息;可以組織在線學習活動、線上講座、網絡研討會等,以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可以通過對學生在線活動數據進行收集和分析,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興趣愛好、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信息,從而更好地了解學生的需求和問題[7]。基于數據分析的結果,輔導員可以針對性地制定個性化的管理策略和措施,提供更加精準的支持和指導。
4.力做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服務員”
第一,畢業生就業意向摸底要細。畢業生就業意向摸底和統計是做好就業工作的前提和基礎,畢業生輔導員要統計清楚每個畢業生的實際就業意向。對于這項工作,輔導員要深入大學生群體,以在大學生宿舍走訪調查的方式全方位了解每個學生的實際就業需求和求職意向,特別要注意思想上存在“慢就業”“不就業”“招考二戰”的大學生,詳細了解、仔細分析大學生存在這些問題的深層次原因,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針對家庭經濟困難、身體殘疾、少數民族等重點關注群體的畢業生,應及時為他們提供就業援助,做好大學生求職補貼發放工作,提供“一對一”精準就業指導服務。
第二,就業跟蹤要細。輔導員要建立“幫扶對象就業信息數據庫”,形成“一人一檔”就業動態跟蹤表格,及時更新畢業生就業情況,做到“就業數據日日有更新,就業情況周周有進展”。輔導員可用不同顏色標注大學生的就業情況,如用“紅”“黃”“綠”三種不同顏色標注大學生的就業進展情況,可用“紅色”代表就業存在困難、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幫扶的大學生,用“黃色”代表有意向單位、需要進一步動員的大學生,用“綠色”代表已經落實工作單位或正在簽約的大學生。通過三種不同顏色標注,輔導員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大學生的就業情況,以便更加精準有效地為大學生提供就業指導和幫扶。
第三,推送就業信息要細。畢業班輔導員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就業需求精準推送就業信息,做到“一對一”精準推送,確保送崗到人。為達到有效的就業信息推送目的,畢業班輔導員應根據學生的實際就業需求進行“一對一”精準推送,保證每名大學生都能收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就業信息,便于大學生投遞簡歷和參加招聘面試。此外,輔導員可組建就業信息收集員隊伍,每個班可安排1名~2名責任心強的主要學生干部負責從前程無憂、智聯招聘、BOSS直聘、中華英才網、獵聘網等專業就業招聘網站搜集與本專業相適應的招聘崗位信息,每日分門別類匯總好后,由輔導員精準推送給相關大學生[8]。
總之,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承擔者,應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形成良好的品德。作為大學生學業上的指導者,輔導員要幫助大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大學生的學習效率,要幫助大學生適應校園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還要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使大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此外,輔導員還要幫助大學生了解就業市場和就業形勢,指導大學生制訂就業計劃,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幫助大學生順利就業。
參考文獻:
[1]左輝,王濤.新時代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發展路徑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2(20):75-78.
[2]張文海.輔導員制在中職學校班級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8(07):249.
[3]李蘭蘭,晉艷云.高校青年專任教師擔任兼職輔導員的實踐與思考[J].河南教育,2022(05):17-19.
[4]潘建紅,張曉萌.高校輔導員隊伍制度化建設探析[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38(04):389-395.
[5]王濤,黃程.新時代高校學生兼職輔導員隊伍建設機制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23):61-63.
[6]葉曉力.朋輩教育:高校學生兼職輔導員模式的優勢、不足與對策[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17(03):119-122.
[7]王洪璐,陳亞新,王忠海.淺析研究生兼職輔導員的角色定位及其功能實現[J].黑龍江教育,2021(05):89-92.
[8]孟號翔,項青.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學生干部培養與管理的必要性及其策略[J].梧州學院學報,2022(04):84-89.
Exploring the Work Dilemma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unselo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Yang Meijuan
(Hubei Vocational College of Land and Resources, Wuhan 430090, China)
Abstract: Counselo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guides for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ultivators of their souls, and guides in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aily management, career planning,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practice. They are also important roles in implement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udent management work for counselors by understanding student needs, enhancing individual abilities, enhancing team collaboration, improving training systems, formulating assessment standards, optimizing work environments, and establishing incentive mechanisms. This will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ir work level and comprehensive literacy, in order to better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needed by society.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counselors; student management; work difficulties; countermeasures;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