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志鵬 張全成
摘 要:鄉村振興是實現國家富強的重要基石,體醫融合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本研究綜合運用文獻綜述、邏輯分析和歸納總結等方法,探討鄉村振興與體醫融合的內在聯系,揭示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中體醫融合服務的深遠意義,并識別實施過程中遇到的主要挑戰:包括農村居民健身意識的不足、健康自我管理和體檢的標準化缺失、綜合服務力度與基礎設施欠缺以及體育和醫療協同工作效率低下等問題。該研究提出五大策略,將有效推動鄉村振興與體醫融合協同發展:一是加強對農村老年人和青壯年居民的健身知識普及;二是構建跨學科人才培養機制,鼓勵實踐應用;三是提升鄉村醫務人員的專業服務能力及健康促進理念;四是發展以集體運動為核心的新型體醫協同服務模式;五是打造融合體育運動與醫療服務的綜合活動路線。此五大策略的實施將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為健康中國提供有力支撐。
關鍵詞:體醫融合? 鄉村振興? 健康中國? 集體運動
Research on the Basic Service of Physical and Medical Integration under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bstract:Rural revita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cornerstone for achieving national wealth and strength, and physical and medical integr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t. This study comprehensively uses literature review, logical analysis, and inductive summarization to explore the intrinsic connection between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medicine, to reveal the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of the integ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medicine services in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revitalization of the countryside, and to identify the major challenge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including the insufficient awareness of fitness among the rural population, the lack of standardization of health self-management and medical checkups, the lack of comprehensive service efforts and infrastructure, and the inefficiency of the collaborative work betwee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medicine. healthcare collaborative work inefficiencies. The study proposes five strategies that will effectively 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he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and medical integration: first, to strengthen the popularization of fitness knowledge among rural elderly and young adult residents; second, to build an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 to encourage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ird, to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 service capacity and health promotion concepts of rural medical personnel; fourth, to develop a new physical and medical synergistic service model centered on group exercise; fifth, to create a comprehensive activity program that integrates The fifth is to create a comprehensive activity route that integrates sports and medical servic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five strategies will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s and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a healthy China.
KeyWords: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medicine; Rural revitalization; Healthy China;Team sports
在全球健康理念不斷深入人心的今天,“體醫融合”模式以其綜合性的健康促進手段備受關注。該模式倡導醫療與體育資源的整合,力圖達成醫療與體育活動互動共生,全面提升民眾的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質。自體醫融合政策推出以來,該模式逐步獲得政策支持與現實關注,特別在鄉村地區展現出強烈的戰略價值和應用前景。然而,面臨經濟發展不平衡、農村衛生體育設施建設滯后的雙重挑戰,體醫融合尚在探索之中,尤以實現“健康中國”與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復合途徑而言面臨著重大阻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1]。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最根本的任務在農村。鄉村振興戰略,不僅可以提升農民的體質和鄉村公共服務質量,更是推動“三農”問題綜合發展的關鍵所在。自2018年9月以來,國務院頒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提出“完善鄉村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推動農村健身設施全覆蓋[2]。明確農村發展的目標任務與主攻方向后,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繼展開,進一步激活了“三農”現代化,賦予鄉村新的生機。作為鄉村振興戰略落地的主體,提高農民健康水平對于農村發展及鄉村現代化進程的有序進行具有決定性影響。
因此,針對當前鄉村地區體醫融合的推廣與實施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開展專題研究,是十分緊要的。本文以鄉村振興的戰略為立足點,旨在剖析農村地區體醫融合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并針對現狀提出策略與建議,期望為推動農村體醫融合事業的發展貢獻智慧,進而助力全民健康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1? 體醫融合對鄉村振興的重要性
“體醫融合”這一名詞問世之初是以文件用語的形式出現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即“加強體醫融合和非醫療健康干預”[3]。2022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提出“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學界多數學者認為,體育與醫療的融合過程即是學科知識與方法的相互配合。劉青認為,“體醫結合的實質是體育學科提供手段和方法,醫學學科提供思路和路徑,用醫學的思維方法和知識體系將常見的體育運動方法處方化,更加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和科學性”。王世強認為,“體醫融合是指通過體育科學和醫療衛生理論、技術和方法的相互滲透和共同作用,將運動健康促進應用于疾病預防、治療和康復的全過程”[4]。李璟圓認為,“體醫融合是在醫療環節中科學融入體育運動元素,將體育運動的方式方法與現代醫學理念和醫學技術方法有機結合”。
1.1? 鄉村體醫融合:健康中國戰略的關鍵支點
建設健康中國,農村健康發展的重要性不容忽視。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農村醫療衛生體育事業發展,強調跨部門資源共建共享,共同促進群眾健康。公開國民體質狀況,旨在提高人民體質健康水平。通過體教結合、體衛結合、自然旅游的深度融合,推進健康體檢站建設進度,建立符合農村特點、行之有效的醫療衛生制度,保障農民獲得公平連續的醫療衛生服務。在國家治理體系中,農村作為重要單元,承擔著促進公眾健康的重要責任。實現農村體醫結合,可以有效防治慢性病,也是實現全民健身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
1.2? 鄉村體醫融合:鄉村振興的動力引擎
鄉村振興的核心在于提高農民健康水平,這是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加強縣域內基本公共服務和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是鄉村振興的關鍵。農村體醫融合不僅可以構建健康的醫療衛生體系,還可以鼓勵村民參與科學有效的體育活動,筑牢農村群眾健康的第一道防線。發展體醫結合,對于推動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轉變具有重要意義。關于《“十四五 ”時期推動農村體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再次強調,發展農村體育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體育強國、推進健康中國的重要任務。各地的實踐表明,體育、醫療等項目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如“體育+旅游”、“體育+醫療”、“體育+健康 ”等模式,通過建設 “體育+旅游”、“體育+醫療”、“體育+健康 ”等項目,推動了鄉村振興的縱深發展。
2? 體醫融合在鄉村振興中的價值內涵與實踐路徑
2.1? 體醫融合:增強農村體育與居民健康狀況
在鄉村體育的推進中,體醫融合理念秉承著對地域文化特色的深入洞察。本著這一理念,我們旨在挖掘并開發與鄉土文化緊密相連的健康活動,從而搭建起反映本地社會風貌的基層體育服務網絡。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文件強調了建設健康鄉村及加強關鍵群體健康服務的重要性。實施帶有民族特色的體醫融合項目,不僅傳揚了豐富的民族體育文化遺產,而且有效提升了鄉村居民的體質和健康水平。
各民族群體以其獨特的體育文化亮點,豐富了鄉村體育的維度。例如,漢族群眾傾向于跑步和騎行等運動,藏族村民則在馬術和射箭項目中展現獨到的才華。羌族擅長的摔跤和苗族熱衷于的擊鼓舞蹈不僅促進了身體健康,也有益于精神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體醫融合戰略相應地促使人們在各自所長的體育活動中獲得全面發展,這一舉措無疑滿足了促進人的全面進步的社會要求。
通過充分利用體醫融合的機遇,鄉村體育能夠更為系統和高效地組織開展。這一策略不僅顯著提升了農村居民對體育活動的認識,而且促進了他們積極參與運動,進一步改善了居民的身體質量與健康狀況。這種整合的方法體現了切實的學術意義和應用邏輯,符合當前國家政策導向,并流暢地將鄉村振興的理論轉化為實踐。
2.2? 體醫融合:推進醫療服務下鄉村全民健康
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不斷深入,"沒有全民健康, 就沒有全面小康" 已經成為社會共識。全民健康不僅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核心要素,也是《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的關鍵任務之一。綱要強調通過“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加強體醫融合與非醫療健康干預,以提升全民身體素質”,這反映了國家在健康領域的新方針。
推進醫療服務下鄉是實現全民健康的重要環節。通過建立健全的醫療衛生體系,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我們可以有效提高全民健康保障水平。特別是在農村地區,由于文化和經濟條件的差異,老年人健康狀況尤為關鍵。強化農村醫療服務能力,不僅是對全民健康的重要貢獻,也是構建健康中國的關鍵一環。
加強健康教育和促進健康是推進全民健康的另一關鍵策略。通過加強預防保健工作,提高人們的自我保健意識,我們能夠有效降低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此外,加強慢性病的防治和重大疾病救治水平,對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至關重要。
環境衛生的改善也是體醫融合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防范傳染病和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我們可以為全民創造一個更健康的生活環境。同時,推進健康中國行動計劃,強化全民健康素養的提升,是形成全民健康意識的關鍵。
總之,體醫融合不僅是一種戰略選擇,更是一種為全民健康保駕護航的全面行動。通過這些措施,我們不僅能夠提升農村居民的健康水平,而且能夠為實現全民健康目標做出重要貢獻,最終實現健康中國的宏偉藍圖。
2.3? 體醫融合:健康改善與脫貧攻堅的策略聯動
在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背景下,2023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的意見》中提出了一個核心觀點:將鄉村醫療衛生工作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5]。該文件強調了優化縣域醫療資源的均衡布局和建立一個既符合地方特色又高效完善的鄉村醫療衛生體系的必要性。在消除貧困和鞏固鄉村振興成果的過程中,關注并提升農村中老年人的健康成為一項關鍵任務。鑒于中老年人是農村主要的勞動力和“易感”群體,改善他們的健康狀況直接影響到鄉村的整體經濟和社會發展。
當前,“與疾病相關的貧困”和“因病導致返貧”是導致鄉村貧困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強農村老年人的醫療保障和健康服務,不僅是改善他們個人健康狀況的必要舉措,而且對于降低因病返貧的風險至關重要。這種方法不僅有助于鞏固脫貧攻堅的成果,而且能有效地與鄉村振興政策相銜接。
通過體醫融合的介入,與脫貧攻堅策略相結合,為鄉村振興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路徑。這種方法不僅提升了農村地區的整體健康水平,而且為鄉村社會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通過這種策略的實施,我們不僅能夠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而且為構建健康、和諧、富裕的鄉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2.4? 體醫融合:鞏固醫療成果與健康促進的綜合效應
隨著中國社會進入“老齡化社會”,應對人口老齡化成為國家面臨的關鍵挑戰。尤其在農村地區,中老年人群體處于關注的焦點。這一人群由于生活條件的限制,往往在照顧家庭和維持生計中承受較大壓力,從而影響了他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在這種背景下,提升中老年人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顯得尤為重要。
體醫融合策略在這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通過增強農村中老年人的身體機能,我們不僅能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還能促進健康老齡化。此舉不僅鞏固了醫療成果,還加強了健康促進的綜合效應。體育鍛煉作為提升身心健康的有效工具,對于改善這一人群的生活狀況至關重要。
此外,國家政策亦強調了健康教育和體育鍛煉在農村地區的重要性。通過普及健康知識,提高自我保健意識,以及鼓勵參與體育活動,能有效提升中老年人的身體素質和生活質量。這種綜合性策略的實施,不僅有助于改善農村老年人的健康狀況,還有利于整個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總之,體醫融合策略在農村地區的實施,特別是針對中老年人群體的關注,不僅是對醫療成果的鞏固,也是促進健康的有效途徑。這不僅體現了國家對人民群眾健康的重視,也是實現社會全面發展和和諧的重要舉措。
3? 體醫融合服務鄉村振興所面臨的現實困境
3.1? 體醫融合障礙:農村地區的健身意識與行為滯后
體醫融合是指將體育活動與醫學領域的知識和健康意識有效整合,以促進人們的身心健康。然而,在農村地區,除了健身意識和行為的普遍滯后,醫療服務的不足和難以獲取也是體醫融合的重要障礙之一。許多農村地區的居民因為地理位置偏遠、經濟條件有限,以及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等原因,難以獲得及時有效的醫療服務和健康指導。對于許多農村中老年居民來說,健身活動的認知局限于傳統觀念,即認為日常的體力勞動即等同于體育鍛煉,而忽視了科學健身的重要性[6]。
研究顯示,農村中老年人不僅在健身知識和意識上存在缺陷,而且在基本的醫療服務和健康管理方面也面臨諸多挑戰。他們中的很多人可能缺乏對常見疾病的預防知識,對慢性病的長期管理認識不足,且難以接觸到有效的健康教育資源。這種局面嚴重限制了他們對自身健康進行有效管理的能力,也影響了體醫融合策略的實施效果
可以看出,體醫融合的進展受限于農村中老年人對健康和體育鍛煉重要性認識的不足,這一難題亟需得到關注和解決。
3.2? 體醫融合挑戰:農村健康自我監控與體檢參量標準缺失
在體育與醫療融合的背景下,農村地區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是健康自我監控的不足和體檢參數標準的缺失。大多數農村居民對自己的健康指標缺乏關注,通常只遵循傳統的生活習慣,如按時作息、規律飲食和季節性勞動。盡管一些地區的衛生組織會定期進行居民健康檢查,但對于檢查結果的反饋和利用存在顯著不足,有時僅僅是形式上的履行任務。
健康檢查的真正價值不僅在于識別當前疾病,更重要的是評估疾病風險,全面了解個人的健康狀況。這一過程應涵蓋對體檢報告數據的解讀,以及根據這些信息調整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和運動計劃。這對于有效管理健康、預防疾病、提高治療效果、縮短治療周期、降低醫療費用以及提升生活質量都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在許多農村地區,居民健康檢查數據的及時反饋和適當利用存在不足,這對于居民的健康管理和提供優質健康服務構成了障礙。
3.3? 體醫融合難題:綜合服務力度與基礎設施的缺口
體育與醫療融合旨在創建一個綜合性的健康促進體系,該體系融合了醫療、體育、管理、營養、康復和預防保健等多個領域的理論與實踐。然而,現有文獻與國家政策反映出,推廣體醫融合至農村地區時面臨著諸多挑戰。諸如健康教育參與度低、醫療資源及健康檢查服務參與不足、心理健康服務匱乏,以及未能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等問題尤為突出[7]。
研究指出,農村地區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存在明顯缺陷。具體而言,體育設施的硬件建設不足、選址與布局欠佳、設施無障礙度差、維護不當導致設備損壞等現象普遍;與此同時,相關軟件服務支持、文化活動提供及體育社會工作人員的參與度也遠不能滿足需求。此外,體育信息交流不暢和對體育項目的監測與監管不到位,進一步加重了服務的不足。
所有這些問題共同指向一個核心現實:農村地區的公共體育及健康服務遠未能達到理想的強度和效果。
3.4? 體醫融合協作:體育與醫療部門間聯動與整合效率低
體育與醫學的深度融合,對于推動健康教育的創新和滿足公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具有重要意義。這兩個領域是推動中國健康事業發展的關鍵力量。然而,根據最新研究和國家政策指示,體育與醫療部門之間的合作與整合在實踐中面臨著諸多挑戰。具體而言,不同部門之間存在功能和特點上的脫節,各自獨立運作的現象普遍,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雙方的協同效應。
盡管在宏觀政策層面上,體育與醫療的融合已得到重視和推動,但在中層和基層實施方面,這種融合的程度和效果尚未達到理想狀態。具體表現為體育設施和醫療設施間的協同不足,融合程度低,覆蓋范圍有限。這種現狀限制了兩領域潛在的協作潛力,影響了體醫融合戰略的深度實施。
4? 體醫融合服務鄉村振興的路徑設計研究
4.1? 體醫融合教育:對農村老年人與青壯年的健身知識普及
體育與醫療融合的背景下,普及健身知識,尤其針對農村老年人與青壯年,是提升整體健康水平的關鍵一環。農村居民的健身行為和認知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傳統觀念、教育水平、健康意識等。根據最新研究和國家政策,提高農村居民的健康感知和行為變革,需要系統地實施健身教育普及策略。
首先,加強健康教育和宣傳,政府和相關部門應發揮領導作用,通過各種渠道普及體育知識,如在鄉鎮組織健康講座,介紹實用的體育活動和鍛煉方法。其次,應推廣和支持具有地方特色的健身活動,如太極拳、廣場舞等,使健身活動更貼近農民的生活,更易于接受和持續參與。同時,考慮到農村的文化背景和地域差異,制定適合不同群體特點的健身推廣策略。
此外,針對農村特有的社會文化環境和傳統觀念,應通過教育和宣傳活動,逐步改變居民的健康觀念,提高他們參與體育活動的意愿和頻率。這不僅能提高個人健康水平,還能促進鄉村整體的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活質量提升。
4.2? 體醫融合人才:跨學科人才培養機制的構建與實踐
體醫融合人才培養是推動健康中國構建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為了加強這一點,必須采取綜合策略,注重跨學科人才的培養和實踐應用。依據最新的研究文獻和國家政策,以下為體醫融合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
首先,強化教育和培訓。在鄉村地區,可以通過開設體育科學、營養學等領域的講座,邀請專家學者進行授課,增強居民對健康和體育的認知。在學校層面,加入健康教育課程,自小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和體育鍛煉習慣,為長遠健康打下基礎。
其次,提升鄉村醫生和體醫融合專業人員的培訓水平。通過設置鄉村醫生培訓班,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和綜合服務能力。同時,鼓勵體醫融合專業人員深入鄉村,傳授先進的醫療和體育知識,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質量。
最后,強調實踐和創新。鼓勵跨學科人才在鄉村實際環境中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這包括推廣適宜的體育活動,提供科學的營養建議,以及采取創新方式改善鄉村居民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狀況。
4.3? 體醫融合實踐:提升鄉村醫療從業者的服務能力與促進健康理念
在體育與醫療融合的當代背景下,鄉村醫療從業者承擔著推進基層健康服務和促進鄉村居民健康的重要職責。根據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國家政策的指導,整合體育和醫療領域的資源,提高鄉村醫療從業者的綜合服務能力,已成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
為提升鄉村醫療從業者的服務能力,我們要通過定期舉辦醫療和體育相關的培訓課程。這包括但不限于疾病預防、診治新技術、體育鍛煉的科學指導等方面的教育;還要鼓勵鄉村醫療從業者與體育專家、營養師等領域的專業人士共同協作,開展健康促進活動;以及支持鄉村醫療從業者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中的服務策略,如社區健康講座、戶外體育活動組織等。同時積極倡導鄉村醫療從業者深入理解和實踐體醫融合的理念,將醫療服務與體育鍛煉相結合,指導鄉村居民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其健康水平。從而提升鄉村醫療從業者的服務能力與促進健康理念。
4.4? 體醫融合模式:發展集體運動與新型體醫協同服務模式
體醫融合模式的實施,特別是在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顯得尤為關鍵。這種模式不僅關乎健康教育和體育服務的結合,更重要的是將這些服務與健康管理及醫療服務緊密融合,形成一個全面的“體醫融合”服務體系。核心在于利用鄉鎮衛生院等醫療資源,與重點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等形成合作,共同推動“體育+醫療”的健康管理理念。
在這個框架下,我們應開設一系列“體育+醫療”健康管理工作室,不僅充分利用現有的場地和人才資源,而且應著眼于滿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最終實現全民健康的目標。這種服務模式應融合健康促進、慢性病防治和運動處方指導等多元服務,尤其強調針對農村地區的特定需求,提供個性化的健康促進方案和運動指導。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發展體醫融合服務不僅是健康促進的重要手段,更是提升鄉村醫療、體育和整體健康服務水平的關鍵。這要求我們加強對基層醫務人員的培訓和建設,以確保這一模式的有效實施和可持續發展。通過這種方式,體醫融合模式不僅能夠提升農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同時也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7]。
4.5? 體醫融合平臺:打造結合體育運動與醫療關懷的活動與服務
在探索體育與醫療深度融合的過程中,建立體醫融合平臺顯得尤為重要。該平臺旨在將體育活動和醫療關懷緊密結合,以推動人們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培養科學健身習慣,并主動利用醫療資源以提高整體健康水平。此外,體醫融合在提升國家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的潛力。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為體醫融合提供了新機遇。體育及醫療領域的合力不僅能開展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運動會和體育賽事,還應通過建立由醫療專家和運動醫學專家等領銜的健康服務平臺來推動整合資源。此平臺不僅增進了民眾的體質,同時為民眾提供了更直接、更有效的健康服務和支持。
“體育+醫療”活動的推廣,既充滿活力又實效顯著,且成本效益高。健康服務平臺結合科學健身方法的傳播,可推動全民健身測試、完善健康監測系統,并利用數據分析開展體育鍛煉風險評估。這樣的策略不僅有助于推廣健身文化,還可有效提高群眾健康水平,對于促進國民整體福祉和健康具有深遠影響。
5? 結語
體醫融合模式和平臺的發展對于提升國民健康有著重要影響。它不僅滿足了鄉村地區對體育和醫療服務的需求,也推動了全民健康水平的整體提升。這一跨領域的合作以其高效性、可持續性和易于普及的特性,在增強國家公共衛生體系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未來,應繼續加強體醫融合的實踐探索,特別是在健康管理、健身習慣培養和醫療服務創新等方面投入更多研究和政策支持,以確保體醫融合的可持續發展,并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實施。
參考文獻[ 2]
方寧,朱邱晗. 少數民族體育旅游助力鄉村振興的價值、困境及優化路徑研究[C]//國際班迪聯合會(FIB),國際體能協會(ISCA),澳門體能協會(MSCA),中國班迪協會(CBF),中國無線電測向和定向運動協會(CRSOA).2023年首屆國際體育科學大會論文集.[出版者不詳],2023:7.DOI:10.26914/c.cnkihy.2023.025288.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9,20(8):770.
王世強,呂萬剛.“健康中國”背景下慢性病防治的體醫融合服務模式探索[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 2020,28(10):792-797.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的意見》.
肖雄,謝昊霖.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體醫融合的發展機遇、挑戰與策略[J].遼寧體育科技,2023,45(6):15-20.
唐芳,尹珊珊,高品操.鄉村體醫融合的現實困境與發展策略研究[J].體育科技,2023,44(5):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