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合理應用學習任務群教學模式,能夠在創新語文教學方式的同時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主要闡述了傳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局限性,分析了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運用學習任務群教學的優勢,并探討了小學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高質量開展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習任務群
作者簡介:孫莉莉(1991—),女,江蘇省張家港市世茂小學。
學習任務群理念強調通過內容重構來實現對碎片化知識的整合,以全面統籌的形式來優化語文教學,讓學生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教師開展小學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利用關聯任務來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能彰顯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因此,我們有必要探討如何利用學習任務群來優化語文課堂,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的高質量開展。
一、傳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局限性分析
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盡管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掌握語文知識,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限制了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習慣應用講授式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為中心,強調知識的灌輸,使得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這樣的教學缺乏互動性、主動性,使得學生思維的發展和創造力的提升受到了限制[1]。第二,缺乏情境化和趣味性設計。受到理念、認知滯后的影響,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缺乏情境化和趣味性設計,使得學生在課堂上缺乏實踐和應用語文知識的機會,這會降低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
二、學習任務群應用優勢分析
融入學習任務群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具有以下優勢。一是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要想有效發揮學習任務群在語文教學中的價值,教師就要注重情境化和趣味性設計,通過創設具體的學習任務情境和有趣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二是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同于常規教學手段,學習任務群教學的實施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和自主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任務并進行自主學習,這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2]。三是能實現閱讀綜合性評價。學生評價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語文教學的質量。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很少開展有效的學生評價活動,這樣無法為學生自我認知能力的發展提供支持。而在小學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中,教師可全面了解學生在任務探索過程中的情況,通過綜合性評價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并幫助學生及時改正。四是能促進跨學科的綜合學習。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在設計學習任務群時可融入不同學科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對不同學科的知識進行整合和應用,以此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與問題解決能力。
三、借助學習任務群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準備階段
1.明確學習目標
要想充分發揮學習任務群在語文教學中的價值,教師需要明確學習目標。在開展小學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活動前,教師需要明確學習目標,并根據學生能力與特點來科學制訂學習計劃,以凸顯語文課堂教學的目的性、規范性[3]。同時,教師需要嚴格遵循自主原則來分配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在選擇學習材料時充分考慮學習目標,利用課外時間自主進行相關資料的搜集。只有確保學習目標明確,才能讓學生高效率地完成學習任務,從而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高質量開展。
2.梳理單元內容
為保證學習任務群活動得以順利開展,教師可圍繞單元主題梳理教學內容,并依據單元特點來確定具體的教學策略與任務內容。若單元以小說為主,則教師可從故事情節的角度設計任務內容;若單元以散文為主,則教師可從真情實感的角度設計任務內容;若單元以應用文為主,則教師可從實用性的角度設計任務內容。以應用文為主的單元為例,教師需在掌握應用文特質的前提下,對不同類別的應用文進行有針對性的任務設置。若單元以社會交往類文本為主,則教師可設置交談互動類情境任務,以提升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3.整合學習任務
學習任務的整合情況會直接影響學習任務群活動的開展。為此,教師需結合對單元教學內容的分析,科學整合學習任務群。例如,在教學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時,教師需要從情感角度出發融合現實生活資源,創設與教材內容相關的情境。如果情況允許,教師可收集學生與其父母的合照,并在課堂開始時展示出來,配上背景音樂,以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同時,教師可結合對《慈母情深》《父愛之舟》《“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課文內容的分析,進行學習任務的整合設置:(1)課文中“舐犢情深”一詞有何含義?你是否感受過這種情感?(2)對單元文章進行自主閱讀,找出文章中難懂的詞匯、語句,通過查字典的方式來理解其含義;對文章進行反復閱讀,盡可能地理解文章內容。(3)以“新識字詞”“故事梗概”“感動瞬間”為主題,對三篇文章進行總結。教師通過對學習任務的整合設置,不僅可為學生的自主預習指明方向,還可為后續課堂教學的高質量開展提供支撐。
(二)教學實踐
1.課中指導,鼓勵學生自主探究
教師需要在文本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指導,并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以合作探究、自主探索等方式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以此充分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促進語文教學的高質量開展。需要注意的是,不少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認知能力較差,因此,教師要視情況對任務進行課時劃分,讓學生逐漸加深閱讀感受。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時,教師可在不同的課時設置不同的學習任務,具體如下。在第一課時,教師可讓學生自主探索“聚焦情深”任務群:(1)對《慈母情深》進行自主閱讀,并結合自己的想法談談文章的精髓;(2)對《父愛之舟》進行自主閱讀,找出文章中“我”和父親相處的幾件事,并針對其中一件事說說自己的感想;(3)對《“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進行自主閱讀,并總結文章中父母表達愛的方式;(4)以小組為單位,對三篇文章的異同之處進行對比探討,可從形象塑造、情感表達、寫作方式等方面進行討論。在第二課時,教師需要保證任務的靈活性、豐富性,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父母之愛的感悟,可設置“深入品讀”任務群:(1)對《慈母情深》第6—34自然段進行自主閱讀,思考可以用哪些詞形容文章中的母親,并與其他成員探討為什么作者在拿到錢后會出現“鼻子一酸”的情況;(2)了解《父愛之舟》文章大意后,選出文中讓你印象最為深刻的場景,并對其中凸顯父愛的細節加以探討;(3)你認同“母愛如水”“父愛如山”嗎?請結合自己的經歷說說自己的看法。
2.實踐參與,發展學生綜合素養
為了在語文教學中充分展現學習任務群的育人價值,教師可以通過學習任務群,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關聯起來。例如,在教學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時,教師可以“父母之愛”為主題,為學生設計“看一看、聽一聽,感受父母之愛”“自主思考,小組交流”“內容仿寫,相互評價”等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父母之愛的理解,并培養創作表達能力。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借助調查問卷來分析別人眼中的父母之愛,或者是讓學生積極與父母溝通交流,從視覺、聽覺等方面深入理解父愛和母愛。
3.學習任務監控與反饋
學習任務的監控與反饋能直接影響學習任務群教學的效果。為促進語文課堂教學的高質量開展,教師需要對學生任務探索情況進行全面監控,并根據學生反饋情況來合理調整教學策略,以保證學習任務的順利推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進行學習任務監控與反饋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監控學生的學習進展。為避免學習任務的推進出現問題,教師要監控學生的學習進展,主要關注學生學習活動、學習表現和成果、學習小組討論和匯報等方面的情況,了解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以此作為后續教學調整的依據。
二是提供及時的反饋。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及時的反饋,并保證反饋是積極的,以鼓勵學生在學習任務中取得進步。同時,教師要重視反饋的指導性,有效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和改進學習方法。教師可通過口頭交流、書面評價、個別指導等方式提供反饋,幫助學生掌握自身的學習情況并確定提升方向。
三是提供個別化反饋和指導。為進一步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水平,教師在進行學習任務的監控和反饋時,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實際情況,為學生提供個別化反饋和指導,以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和問題,促進其語文學習效果的提升。
四是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反思。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認識到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反思的重要性。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反思,以讓其了解自身的學習情況,發現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并及時進行改進。
四、基于學習任務群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調整策略
為保證學習任務群教學能有效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教師需要結合學習任務群,對語文課堂教學進行優化調整。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通過以下幾方面來提升學習任務群的實施合理性。
(1)強調學習任務群的目標性。學習任務群目標會直接影響小學語文學習任務群的育人價值的體現,因此,教師要合理地設置每個學習任務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應該明確、具體,可衡量,并契合課程標準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確保學習任務能夠覆蓋知識、技能和能力等方面,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機會和資源,以支持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此外,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將學習任務分解為多個子任務,讓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減輕學習負擔。
(2)學習任務的效果和反饋。為促進學習任務群教學的有效實施,教師應注重收集學生對學習任務的反饋和評價,全面了解學習任務的效果和學生的學習體驗,以判斷學習任務群教學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為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可采取問卷調查、小組討論、個別交流等方式收集學生的反饋和評價[4]。
(3)教學策略的調整。在明確學習情況和學習任務實施成效的基礎上,教師需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調整學習任務的內容、難度、形式等,以提升語文課堂教學質量。若學生對某個學習任務的探索存在困難,則教師可視情況降低任務難度或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指導;若存在學生對某個學習任務不感興趣的情況,則教師可嘗試調整任務的形式或內容,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4)學習任務群的平衡和連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設計學習任務群時,要重視學習任務群的平衡性和連貫性。教師要基于學生學習需求、學習情況和興趣等,調整學習任務群的內容和順序,以有效發揮學習任務群的價值,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
結語
總而言之,學習任務群的融合應用,不僅可以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創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還可以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支持。鑒于此,教師需要在明確學習任務群設計意義的前提下,運用科學的方法有機融合學習任務群與小學語文課堂,以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高質量開展。
[參考文獻]
張桂霞.基于學習任務群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策略研究[J].學苑教育,2023(13):47-48.
施光宏,朱娉娉.基于學習任務群的學科融合教學策略研究:以小學語文教學融合勞動教育為例[J].語文建設,2022(20):22-26.
池灺.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策略探究[J].啟迪與智慧:下,2023(3):39-41.
鄭青菁.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運用“學習任務群”教學的有效途徑[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2(29):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