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教師應把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口語表達能提升學生的聽力和閱讀能力,小學高年級學生雖然有了一定的口語基礎,但是他們的語言表達興趣不強。在傳統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注重學生語言知識和技能的獲得,忽略了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教師應結合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語言發展水平,從創設主題口語情境、設計互動環節、創新口語交際形式、拓展口語應用場域等方面,為學生的口語訓練提供更為寬闊的場域,提升學生的語感和口語表達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語言交際;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范菊萍(1971—),女,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青少年宮。
小學階段的語言學習離不開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教師在注重語言知識和技能傳授的同時,也要引導學生自主積極地開口說英語,從而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常態化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基于單元主題,整合課內外語言學習資源,精心設計豐富多元的教學活動,將語言交際積極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引領學生在語言表達過程中增強語感,豐富口語體驗,全方位、多維度地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真正實現核心素養的有效提升。本文結合譯林版小學英語五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單元整體教學,從學生的表達興趣、表達思維、交際技能、語言積累、語言素養等方面著手,引導學生從教材內容走向生活實際,學會用語言與他人交流,涵養文化品格,從而切實提升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1]。
譯林版小學英語五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屬于“人與自然”“人與自我”主題范疇,涉及“自然生態”主題群以及“常見的動物、動物的特征與生活環境”子主題,本單元以談論生活中的動物朋友為主要話題,引導學生在單元整體語言學習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描述自己的動物朋友,深入了解動物朋友的不同特性,發現動物的可愛之處,并在生活中熱愛動物、保護動物。
一、創設主題口語情境,激發學生的表達興趣
在常態化課堂教學中,小學高年級學生參與英語語言交流互動的積極性不高。分析后發現,很多學生不愿意參加課堂的語言交際活動,是因為教師創設的課堂主題情境不夠真實、有趣,不符合他們的語言認知水平。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在深入解讀單元主題和教材文本的基礎上,積極創設生動有趣的主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語言表達欲望,提升他們參與語言交流和互動的熱情。
在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從生活實際入手,創設真實的主題情境,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激發語言表達興趣。本單元話題和動物息息相關,以Story time板塊閱讀教學為例,教師可運用相關的英文歌曲導入,引出單元主題“Animals are our friends”。為了充分激發學生的口語表達興趣,教師可以設計“Guess and say”教學活動,鼓勵學生根據多樣的視聽資源猜測動物種類和特征,并提出“Do you like monkeys?”“What do they eat?”“What can they do?”等問題,激活學生已有的語言知識儲備,引導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活動中進行語言表達。教師還可以引入動物手影游戲,鼓勵學生猜測教師手影演繹的動物形象,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手影中動物的特征,并鼓勵學生親身體驗,在手指的靈活配合下開展動物手影游戲,加深對動物類單詞的記憶。隨后,教師可提出“Look at this animal. What is it?What can it do?Where does it live?”等問題,引導學生在猜測和表達的過程中增進對動物的了解,體會語言學習的樂趣。“談論動物”這一主題口語情境較為貼近生活,且學生對這個話題非常感興趣,教師通過英文歌曲共唱、猜謎游戲互動、動物手影游戲等活動,鼓勵學生進行交流互動,讓學生有知識經驗可分享,有想法可表達,在提升表達欲望的基礎上也鍛煉了思維能力[2]。
二、基于單元整體設計互動環節,培育學生的表達思維
在小學高年級口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語言輸出的學習過程,基于單元整體設計層次遞進的口語互動活動,在深層解讀教材文本的基礎上,緊扣主題情境實施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充分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豐富學生的情感,促使學生靈活運用語言進行互動交流,而后根據學生的語言表達情況調整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
(一)問題鏈驅動,促進語言交流
以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中的Story time板塊的教學為例,為了讓學生了解教材文本中的動物朋友,筆者以問題鏈驅動的形式,引領學生在略讀和精讀過程中嘗試進行語言表達,在解決文本問題的過程中融入口語訓練,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交流,切實提升學生的聽力能力。為了促使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入解讀,筆者設計了以下問題:(1)What animal friends do they have?(2)What aspects are mentioned about the animals?(3)Do you know more about these animals?筆者在引導學生深入解讀文本的同時,還引導學生在語言表達中自主建構語言知識,并培養其用英語進行互動交流的習慣。在這一環節,問題(1)和問題(2)基于學生對文本的深層解讀,問題(3)則需要學生在課前進行有效預學,通過視聽和閱讀獲得對動物的多元理解和認知。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自主搜集語言資料,選擇和整合自己認為比較有趣的內容,并嘗試用語言去表達,如:“Baby dogs are called puppies.”“Baby rabbits are called bunnies.”“The biggest parrot can be 1.1m, and the smallest is only 8cm.”“Parrots eat nuts, seeds, fruit and vegetables.”“Carrots are not the rabbits' best food. Rabbits should eat more green leafy vegetables.”。筆者利用問題鏈驅動,將教材文本的話題進行拓展延伸,引導學生在有效預學、收集材料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話題的深度和廣度,促使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語言表達,形成正確的表達思維。
(二)思維導圖引領,深化理解表達
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言基礎和生活經驗,但是語言表達邏輯性不強,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借助思維導圖引領學生在信息匯總、整理中建構結構化語言知識,梳理語言邏輯,從而幫助學生在口語表達實踐中培養表達思維,降低語言交際的難度。
以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中的Story time板塊的教學為例,為了讓學生有邏輯地進行語言輸出,筆者在課堂伊始呈現Nancy's animal friend的思維導圖,要求學生對關鍵信息進行填充,培養學生整合多項關鍵信息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隨后,筆者再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繪制關于“Mike's animal friend”的思維導圖,鼓勵學生基于課前的預學補充、完善思維導圖,并展開復述與表達,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熱情,讓單元話題以互動交流的形式走進學生的內心,深化學生的理解,提升學生語言表達的內驅力。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選擇“Liu Tao's animal friend”“Su Hai's animal friend”等主題,自主繪制思維導圖,培育學生獨立提取信息的關鍵能力,從而在個性化、創造性的口語表達中深化語言交流,實現語言的有效輸出。
三、創新口語交際形式,提升學生的口語技能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為了提升小學英語口語教學實效,教師應創新優化口語交際活動的形式,精心創設口語交際平臺,鼓勵學生在豐富多元的實踐活動中開展口語訓練,在親身體驗中提升口語表達技巧,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一)展開深層合作互動,夯實交際基礎
以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中的Grammar time板塊的教學為例,筆者鼓勵學生相互問答,詢問對方擁有的動物朋友及其特征等等。例如,學生A提出“What's your animal friend?”“What colour is it?”“Does it have...?”“What can it do?”等問題,學生B回答相應的信息。通過對信息的匯總整理,學生A在問答中將范圍不斷縮小,最終確定學生B擁有的動物類型。筆者通過創設貼近學生真實生活的語言情境,挖掘單元話題的語言生長點,促使學生在互動問答中夯實交際基礎。隨后,筆者將二人小組擴展為四人小組,通過設計“Discuss and say”活動,鼓勵學生互相問答并填寫相應的表格(如表1),最后派代表說一說本組成員分別喜歡什么動物以及動物的特征等。筆者通過設計這樣的口語交際形式,從以讀促寫到以寫促說,有助于單元主題深入學生的內心,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
(二)大膽分享交流,提升表達技巧
在傳統的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大多采用小組問答的形式。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積極性,教師可以優化口語活動形式,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以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中的Fun time板塊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設計“Animal riddles”活動,鼓勵學生上臺分享自創的動物謎語。例如,有學生以rap的形式分享“I have an animal friend. Please listen to me carefully and guess. It is white and black. It is fat and cute. It has a round face. It likes bamboos. What is it?”,其他學生在傾聽的過程中積極猜測。教師還可以設計“I draw, you guess”活動,讓一個學生在黑板上畫畫,其他學生則搶答畫的是什么動物,促使學生在觀察中活用語言,學會提取動物身上的關鍵特征進行分享交流。再以本單元Revision板塊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設計“Welcome to my animal channel”活動,引導學生在課前拍攝關于動物的視頻或者以播音員的身份對動物進行趣味介紹,以此提升學生的表達熱情,在語言實踐訓練中逐步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技能。
(三)拓展主題口語實踐,豐富語言積累
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有不少學生擁有很強烈的表達欲望,但他們在語言交際過程中往往只會照搬教材中的詞匯和簡單的句型,如果遇到更深層次的追問,他們就會束手無策。為了讓學生充分地開口表達,教師應基于單元主題,積極融合課外主題繪本資源,精心設計閱讀任務,鼓勵學生在深度閱讀中豐富語言積累,夯實語言基礎。詞匯是學生進行口語表達的基礎,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以談論動物朋友為主,旨在讓學生用語言生動地描述各種各樣的動物,因此學生需要掌握更多關于不同動物的身體特征、居住環境、生活習性等方面的詞匯和句型。教師可以融合英文繪本Magic tails進行主題拓展閱讀,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領會Monkey、Kangaroo、Tiger、Lizard以及Ox借尾巴的故事情節,深刻認識到不同動物的尾巴的作用,從而進一步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幫助學生搭建結構化語言支架,為談論話題做好充分的準備。教師還可以融合英文繪本Dear Zoo和豐富的視聽資源,鼓勵學生在多樣化的語言積累中深刻了解動物的個性品質,將單元核心語言知識與補充的語言內容緊密串聯,為語言輸出提供思維支架。隨后,教師可以開展“Talk more about animals”的語言表達活動,引導學生以第一人稱的形式描述自己感興趣的動物,通過自制動物服飾和道具,融合課內外獲得的語言知識,借助自己的生活閱歷和思維能力進行個性化的語言表達。
四、拓展口語應用場域,實現素養提升
在小學高年級英語語言學習中,教師應把語言知識和學生的真實生活緊密串聯,立足英語課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點,將英語口語實踐活動拓展到生活場域,給予學生更多說英語的機會,以此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以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單元教學為例,為了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熱愛并保護動物,教師可以設計“Keep a pet diary”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自主選擇一種寵物進行飼養,并用英文寫寵物日記。一周或兩周過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介紹一下自己的飼養經歷。例如,有學生是這樣表達的:“I have an animal friend. It is a tortoise. Its name is Kitty. It has a hard shell, just like a house. It has small eyes and a small nose. It has a short tail. It can swim. It likes meat. I feed it three times a day. It can sleep for a long time.”教師可以將單元話題和真實生活進行深度融合,引導學生在傾聽和介紹中不斷深化語言知識,從而讓學生真正愛上英語口語表達,實現語言綜合素養的提升。
結語
英語是一門具有綜合性、實踐性、人文性、工具性特征的語言課程,提升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口語水平需要教師潛移默化的指引和學生自身持之以恒的訓練。教師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應基于單元主題精心設計多層次、多樣化、持續性的口語交際活動,將豐富多元的活動形式貫穿于教與學的全過程,融合課內外語言資源,積極創設輕松有趣的口語交際環境,引導學生在模仿訓練和表達中培養語感,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助力學生英語核心素養提升。
[參考文獻]
李志瑩.基于單元整體的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培養[J].教學與管理,2019(8):40-42.
靳帆.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策略[J].教學與管理,2020(23):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