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纖維支氣管鏡吸痰聯合肺泡灌洗治療對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力學和炎癥指標的影響。方法 回顧性分析連云港市東方醫院2019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65例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依據治療方案分為常規組(33例)與綜合組(32例)。兩組患者均進行機械通氣、平喘等常規治療,常規組同時采用無菌吸痰的方案,綜合組同時采用纖維支氣管鏡吸痰聯合肺泡灌洗的綜合方案,兩組患者均治療2周。比較兩組患者治療2周后臨床療效,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治療前和治療2周后呼吸力學指標、炎癥指標水平。結果 治療2周后,相較于常規組,綜合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更高(均Plt;0.05);治療2周后,相較于常規組,綜合組肺啰音消失、體溫恢復、機械通氣時間均更短(均Plt;0.05);與治療前比,治療2周后兩組患者呼吸做功(WOB)、氣道峰壓(PIP)、呼氣阻力(RaW)均降低,且綜合組均低于常規組;兩組患者肺動態順應性(Cdyn)均升高,且綜合組高于常規組(均Plt;0.05);與治療前比,治療2周后兩組患者血清C-反應蛋白(CRP)、降鈣素原(PCT)、正五聚蛋白-3(PTX-3)水平均降低,且綜合組均低于常規組(均Plt;0.05)。結論 針對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相比于無菌吸痰的方案,應用纖維支氣管鏡吸痰聯合肺泡灌洗在緩解患者癥狀、改善呼吸功能及降低機體炎癥反應等方面的優勢顯著,治療效果更佳。
【關鍵詞】重癥肺炎 ; 呼吸衰竭 ; 纖維支氣管鏡 ; 吸痰 ; 肺泡灌洗 ; 呼吸力學 ; 炎癥反應
【中圖分類號】R5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09.0142.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09.045
重癥肺炎在臨床上具有病情變化快、進展迅速且較為危重等特點,其嚴重程度與機體局部及全身、肺部炎癥播散等方面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患者可表現出胸悶、氣促、呼吸困難等癥狀,而呼吸衰竭為重癥肺炎的常見并發癥,兩者同時出現可進一步提升治療難度,預后較差。臨床治療中,針對此類患者需在保證機體各項生命體征平穩的前提下予以針對性的病因治療,其中包括吸痰處理,但常規無菌吸痰難以對患者氣道內的分泌物進行有效深度清理,其應用療效有限,臨床需尋求更為有效的治療手段以期促進痰液排出[1]。纖維支氣管鏡下吸痰及肺泡灌洗可通過對肺段進行灌洗,清理患者氣道內黏稠痰液,恢復氣道通暢,改善患者癥狀[2]?;诖?,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治療方案應用于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為患者提供治療參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連云港市東方醫院2019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65例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依據治療方案分為常規組(33例)與綜合組(32例)。常規組患者年齡56~76歲,平均(62.84±4.07)歲;男性18例,女性15例;急性生理學與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系統Ⅱ(APACHEⅡ) [3]15~26分,平均(18.59±2.23)分。綜合組患者年齡53~77歲,平均(63.27±4.36)歲;男性18例,女性14例;APACHEⅡ評分13~24分,平均(18.06±2.75)分。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可比。納入標準:⑴符合《中國成人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6年版)》 [4]中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診斷標準;⑵存在不同程度發熱、呼吸困難等癥狀;⑶接受機械通氣操作。排除標準:⑴合并嚴重感染性疾病;⑵臨床資料不完整;⑶伴有其他重要臟器疾病。本研究經連云港市東方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執行。
1.2 治療方法 所有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均進行機械通氣、營養支持、抗感染、體位引流等基礎治療。同時,給予常規組患者無菌吸痰,局麻后,使用一次性使用氣管插管(廣州艾默克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tc-3),抵達患者的氣管腔內后對痰液進行吸引處理,吸引時由深至淺,已抽出的吸痰管不可重復插入吸引,同時使用無菌收集瓶與吸痰管末端進行連接后收集痰液,整個操作過程不超過15 s。上述基礎上,給予綜合組患者纖維支氣管鏡吸痰聯合肺泡灌洗治療。操作前空腹6 h,局麻后,持續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且患者以半臥或仰臥位接受治療,經氣道置入纖維支氣管內窺鏡(豪雅株式會社HOYA株式會社,國械注進20162062575,型號:FB-15V),對其大氣道、左右支氣管、段支氣管進行依次觀察,并于觀察過程中進行持續痰液吸引操作,將患者氣道組織內的分泌物進行充分清理之后即可進行肺泡灌洗的操作(處理的位置在于患者病灶對應位置的支氣管腔),整個灌洗的過程中將37 ℃的0.9%氯化鈉溶液分次注入(具體的灌洗量及次數:20 mL/次,共5次),整個過程完成后針對灌洗液進行負壓吸引處理。整個治療期間需對所有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指標予以密切關注,并結合具體的病情變化可2~3 d進行重復吸痰操作,并對于出現異常者予以針對性處理。兩組患者均治療2周。
1.3 觀察指標 ⑴臨床療效。治療后評價治療效果,其中發熱、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體征均消失,血氣分析指標恢復正常,痰菌培養陰性則為治愈;臨床癥狀體征和血氣分析指標接近正常,痰菌培養陰性為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有一定緩解,血氣分析指標有所改善,痰菌培養陽性為有效;臨床癥狀體征、血氣分析指標無改善,痰菌培養陽性為無效[5]??傆行?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⑵臨床癥狀改善時間。記錄兩組患者肺啰音消失時間、體溫恢復時間、機械通氣時間。⑶呼吸力學。治療前、治療2周后以肺功能測試系統[偉亞安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型號:MasterScreen]測定患者的呼吸做功(WOB)、氣道峰壓(PIP)、肺動態順應性(Cdyn)、呼氣阻力(RaW)水平變化情況。⑷炎癥指標。治療前、治療2周后采集所有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離心(離心參數:3 500 r/min,15 min)后取上層清液,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C-反應蛋白(CRP)、降鈣素原(PCT)、正五聚蛋白-3(PTX-3)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均使用S-W法檢驗證實服從正態分布,以( 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 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2周后,相較于常規組,綜合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更高,兩組臨床總有效率和臨床療效等級資料相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治療2周后,綜合組肺啰音消失、體溫恢復、機械通氣時間均短于常規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呼吸力學指標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2周后兩組患者WOB、PIP、RaW均降低,且兩組比較綜合組均更低,兩組患者Cdyn均升高,且兩組比較綜合組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炎癥指標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
2周后兩組患者血清CRP、PCT、PTX-3水平均降低,且兩組比較綜合組均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4。
3 討論
重癥肺炎是一種嚴重的肺部感染,患者大多存在氣道內分泌物黏稠堵塞的情況,可對其肺部通氣和換氣功能產生影響,易誘發呼吸衰竭,需借助藥物、吸痰、體位引流等措施進行化痰排痰,但常規的無菌排痰操作過程中易對患者氣道黏膜造成損傷,治療效果不夠理想[6]。
纖維支氣管鏡吸痰與肺泡灌洗可借助纖維支氣管鏡在直視狀態下深至肺段及各級支氣管開展吸痰及灌洗操作,對其氣道內黏膜分泌物進行清除;同時,其通過肺泡灌洗將氣道內的炎性滲出物進行稀釋,降低患者機體的細菌毒素反應,且其操作視野清晰,不會對氣道黏膜造成損傷[7]。纖維支氣管鏡下吸痰及肺泡灌洗還可對患者氣道黏膜進行局部刺激,刺激機體咳嗽生理反應,有助于分泌物的順利排出,減輕患者相關癥狀;同時,肺泡灌洗過程中對病變部位進行多次沖洗,使得抗感染效果更加明顯,進而有效改善肺組織生理功能,促使患者臨床癥狀得以緩解[8]。本研究中,治療2周后綜合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組,各項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均短于常規組,這提示纖維支氣管鏡吸痰聯合肺泡灌洗治療可有效提升治療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緩解相關臨床癥狀。
在肺部炎癥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肺組織及血液中的炎癥因子水平不斷升高,CRP、PCT、PTX-3均屬于促炎因子,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上述指標均處于異常升高狀態。RaW可有效反映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氣道的阻塞情況,PIP是呼吸時氣道內的最大壓力,反映患者氣道通氣功能,WOB可反映呼吸肌克服阻力實現肺通氣做的功,是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標,Cdyn常預示著患者肺部病情恢復情況,低順應性往往意味著患者通氣功能存在障礙。借助纖維支氣管鏡進行吸痰與肺泡灌洗操作對氣道內黏膜分泌物的清除更為徹底,有利于保證肺部通氣換氣通暢,進而改善其呼吸功能[9]。此外,纖維支氣管鏡吸痰聯合肺泡灌洗不僅可對病灶部位進行清洗,改善患者呼吸功能,還可反復對病灶部位進行清洗,清除病灶處炎性分泌物,控制局部炎癥反應[10]。本研究中,治療2周后,相較于常規組,綜合組WOB、PIP、RaW、血清CRP、PCT、PTX-3水平均更低,Cdyn水平更高,這提示采用纖維支氣管鏡吸痰聯合肺泡灌洗治療有助于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減輕機體炎癥反應。
綜上,臨床上在對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療方案的選取中,相比于無菌吸痰的方案,應用纖維支氣管鏡吸痰聯合肺泡灌洗在緩解患者癥狀、改善呼吸功能及降低機體炎癥反應方面的優勢顯著,治療效果更佳,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韓振, 蔡波, 梁宇平, 等. 纖維支氣管鏡吸痰聯合肺泡灌洗對重癥肺炎并發呼吸衰竭患者療效及安全性觀察[J]. 貴州醫藥, 2023, 47(3): 352-353.
[2]鄧曉慧, 田巍, 葛曉竹, 等. 纖維支氣管鏡吸痰聯合肺泡灌洗對高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癥肺炎患者的療效觀察[J]. 中國醫藥, 2021, 16(4): 535-539.
[3]劉紀, 張生雷, 茅一萍, 等. ASIS和APACHEⅡ評分對重癥患者病情嚴重程度評估作用的研究[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8, 28(8): 1195-1198.
[4]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 中國成人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6年版)[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16, 39(4): 253-279.
[5]陸再英, 鐘南山. 內科學[M]. 7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 141-149.
[6]張欣欣, 羅源, 楊慶斌, 等. 纖維支氣管鏡吸痰聯合肺泡灌洗對重癥肺炎并發呼吸衰竭患者療效、CPIS評分及血清炎性指標水平的影響[J]. 山東醫藥, 2022, 62(4): 86-88.
[7]林敬明, 陳文麗, 鄭輝才, 等. 纖維支氣管鏡吸痰灌洗聯合振動排痰對重癥肺炎并發Ⅱ型呼吸衰竭病人的療效及感染情況影響[J]. 蚌埠醫學院學報, 2020, 45(1): 31-34.
[8]孔祥偉, 陳聚興, 黃承噸, 等. 纖支鏡下支氣管肺泡灌洗對重癥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氣指標及炎癥反應的影響[J]. 數理醫藥學雜志, 2020, 33(4): 489-491.
[9]王綏標. 纖維支氣管鏡吸痰聯合肺泡灌洗對重癥肺炎患者的呼吸狀態和炎癥應激的影響研究[J/CD]. 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 2019, 8(4): 162-163.
[10]房潔, 楊曉輝, 王彥坤, 等. 經纖維支氣管鏡吸痰聯合肺泡灌洗在重癥肺部感染治療中的臨床作用[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19, 3(21): 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