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文章探析體育舞蹈專業課程思政實施路徑。方法: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問卷調查法等。結果:體育舞蹈專業課程思政的實施須從多方面發力,在創新設計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及培訓教學團隊的同時,要注意加強教學評價。結論:體育舞蹈專業課程思政的實施除注重課程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形式與教學團隊四個方面外,亟須有關部門出臺具體的支持政策,以全面強化體育舞蹈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體育舞蹈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實施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4)10-0-03
當前,高校普遍開設了體育舞蹈專業。體育舞蹈專業課程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長期分離的情況,部分體育舞蹈專業課程只注重專業知識傳授,忽視了對學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培養。最終學生專業知識儲備豐富,專業技能越來越嫻熟,但人生觀、價值觀等并沒有得到科學的培養,出現了不少所謂的“高精尖利己主義者”。因此,要想提升學生的專業水平與思想政治素養,加強體育舞蹈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尤為必要和迫切。本文深入分析體育舞蹈專業課程思政的背景、目標、具體實施策略及教學評價,為高校各專業課程思政的高效開展提供參考。
1 體育舞蹈專業課程思政實施背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采取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1]。2017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強調要堅持“三全育人”,讓思想教育貫穿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各環節,形成育人的長效機制[2]。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提出“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3]。由此,課程思政引發廣泛關注,并成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點。因此,體育舞蹈專業須進一步深化課程思政建設,發揮其獨特的育人作用,為國家輸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 體育舞蹈專業課程思政的人才培養目標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黨中央對教育事業以及高校培養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體育舞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根據體育舞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人才培養要求制定的,總體目標分別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和培養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和科學素養,富有社會責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養、職業精神與創新精神;具備舞蹈學方面的基礎知識、實踐與研究能力,以及掌握體育舞蹈專業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術;培養體育舞蹈相關教學、策劃與編導、管理與表演的復合型人才,并能進行舞蹈、體育舞蹈、中小學體育方面的教學,管理培訓機構、策劃和組織體育賽事的應用型人才[4]。因而,融入思政元素后,培養目標具體為: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培養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具有強烈的國家認同感與使命感;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高超的專業技能,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較強的團隊協作能力,良好的實踐、創新能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體育舞蹈專業人才。
3 體育舞蹈專業課程思政具體實施路徑
以“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為指導,以培養目標與專業價值導向為基礎,以課程思政為核心,各門課程相互作用。
3.1 課程教學大綱方面
教學大綱不僅是編制教科書的主要依據,還是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依據。因此,課程思政貫穿具體課程教學的全過程,中心環節是編制思政元素融入教學內容并可以實現育人目標的教學大綱,使課程教學大綱成為課程育人的大綱,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實處。根據體育舞蹈專業的專業優勢及特色,深刻把握專業知識體系中所包含的價值引領和精神內涵。
3.2 教學內容方面
體育舞蹈專業課程教學內容應為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從而使思政元素和專業知識、技能緊密銜接。體育舞蹈專業課程教學內容設計應根據專業特點,依靠良好的實踐平臺,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抓德才兼備與全面發展的育人目標;傳承紅色血脈,感悟紅色真理;發揚工匠精神,加強團隊協作,最終實現全面育人的目標。教學內容具體思政元素融入點、輸出點見表1。
3.2.1 緊抓德才兼備與全面發展的育人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榆林考察時指出,“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體育舞蹈專業系統學習中,德育是第一要務,智育則是關乎體育舞蹈專業的綜合性思維教育。體育舞蹈專業的學習必須掌握身體結構、了解如何提高身體機能等。體育舞蹈集音樂美、服裝美、運動美和舞姿美于一體,處處體現美育。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5]體育舞蹈專業教學應實現育才與育人相統一,根本在于育人。德才兼備表明德才是相互依存的統一體,兩者缺一不可。因此,教學內容設計須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使學生德才兼備。
3.2.2 傳承紅色血脈,感悟紅色真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6]。紅色是我們黨和中華民族最鮮亮的底色。因此,教學內容設計要傳承紅色血脈,發揚紅色傳統。在體育舞蹈課程教學中用好紅色資源,將紅色經典與體育舞蹈內容相融合,可以為體育舞蹈教學注入豐富的思想政治底蘊,不斷增強學生的骨氣、底氣、志氣。
3.2.3 發揚工匠精神,加強團隊協作
體育舞蹈技能的習得和熟練應用離不開日復一日的訓練與堅持不懈、精益求精的追求,而對每一個舞蹈動作的理論歸納與反復練習等和工匠精神的要求高度契合。體育舞蹈專業課程內容與工匠精神相融合,能夠使學生在工作中精益求精,時刻保持專注,不斷提高自己。團隊協作是一種為了實現目標而進行資源整合和協同互助的精神,因此要注重將團隊協作等融入教學內容設計中。體育舞蹈本就注重男女協作,所以課程教學離不開團隊協作精神。
3.3 教學形式方面
體育舞蹈專業課程在教學形式上應從結構單一的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形式。同時,思政教育不應局限于課堂,還應關注課堂外的教學,打造好“三個課堂”。
“第一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第一課堂”的教學是對專業能力和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第二課堂”是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課外學習能力作為目標,以立德樹人為核心,是一種拓展類課程,包括社團活動等,是“第一課堂”的拓展與延伸。“第三課堂”是指學校以外的社會實踐場所,大部分通過研學基地、文化館等進行,是一種實踐課程,以學生為主體。
打造好“三個課堂”,可以有效整合校內校外教育資源,使社會、家庭、學生成為一個整體,協同發力、共同育人。
3.4 教學團隊方面
一是構建和不斷完善課程思政師資培訓體系,以不斷提高專業教師的課程思政能力。首先,打造一個高校共享的課程思政平臺,在平臺上分享思政教育資源、開展一系列課程思政交流活動;其次,對教師進行體育發展、教育改革等各類專題培訓,拓寬教師的眼界;再次,對教師進行課程思政教學各環節的專項培訓,如對課程的教學設計進行培訓;最后,在專業教師的培訓中加入課程思政教學方法、技能等的培訓。
二是形成完善的課程思政教研機制。形成完善的課程思政教研機制,促進思政課教師與專業課教師交流與合作。對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的融合進行深入研究與探討,定期研究并匯總課程思政教研成果,進一步加強課程思政教育。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緊抓知識、回歸本心、構筑夢想,最終打造出“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的新格局。
4 體育舞蹈專業課程思政的教學評價
體育舞蹈專業課程思政意味著體育舞蹈專業知識與技能和思政元素緊密結合。體育舞蹈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評價不僅要對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的情況,以及教師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情況進行評價,還應對學生的認知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進行評價。同時,要評估教師的課程思政課堂設計,評估學生的課程思政參與情況與課程思政目標實現情況,以形成全面的體育舞蹈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評價成果,使專業課教師及時得到反饋信息,為體育舞蹈專業課程思政的后續工作提供科學指南。
5 結語
新的時代背景下,加強高校專業課程思政極為重要。體育舞蹈專業課程思政可從課程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形式與教學團隊四個方面展開實踐。目前,體育舞蹈專業課程思政還缺少具體的政策支持,需要加強對這方面的關注,以全面提高體育舞蹈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001).
[2]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EB/OL].新華社,(2017-02-27)[2024-04-30]. https://www.gov.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
[3] 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20-06-01)[2024-04-3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4] 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77-88.
[5] 司馬光.資治通鑒[M].高山,譯注.青島:青島出版社,2021:3.
[6] 習近平.用好紅色資源 賡續紅色血脈 努力創造無愧于歷史和人民的新業績[J].共產黨員(遼寧),2021(22):4-6.
作者簡介:馬敏 (1998—) ,女,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