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社區老年教育已成為當前教育領域的重要議題?;诖?,本研究探索如何通過美術教育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心智發展水平,以適應社會老齡化趨勢。方法:本研究首先對我國現有的傳統家庭、社區和機構養老模式進行深入分析,揭示現有社區老年教育模式存在的問題和挑戰。隨后,通過文獻綜述和案例分析,提出基于養教結合的美術教育模式,并探討該模式在社區老年教育中的具體實踐方法。結果:研究發現,基于養教結合的美術教育模式在社區老年教育中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和顯著的積極效果,通過建立社區美術工作室、推行敬老院藝術治療和開展養老社區文化創意活動等方式,老年人可以更便捷地參與美術學習和創作,從而豐富精神生活,這有利于社區老年文化建設和社會和諧發展。研究還發現,基于養教結合的美術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心智發展水平,促進其認知能力、情感體驗和審美素養全面提升。結論:基于養教結合的美術教育模式對提高社區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心智發展水平具有重要意義。為更好地發揮其作用,未來的研究和實踐需要進一步關注課程內容的多樣性、教學方法的靈活性以及評價體系的科學性,以滿足老年人多元的學習需求,推動社區老年教育模式持續優化和創新發展。
關鍵詞:社區老年教育;美術教育;養教結合
中圖分類號:G40-0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4)10-00-03
0 引言
在開展社區老年教育過程中,如何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的學習需求,提高其生活質量,是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在這一背景下,美術教育作為一種具有文化內涵、能夠激發創造力和審美情趣的教育形式,對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豐富晚年生活具有重要意義。
1 我國現有的養老模式
1.1 傳統家庭養老模式
傳統家庭養老模式是我國養老制度的基礎,在這種模式下,老年人通常依靠子女或親人贍養和照顧。在大多數家庭,子女將照顧年邁的父母視為一種責任和義務,這種親情和責任感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視為至高無上的美德。在傳統家庭養老模式下,老年人可以與家人共同生活,感受親情和溫馨的家庭氛圍,得到家人的物質和精神支持。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傳統家庭養老模式面臨諸多挑戰,如子女工作繁忙、家庭結構變化等,導致老年人的養老需求無法得到有效滿足。
1.2 社區養老模式
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和社會發展速度的加快,社區養老模式逐漸成為我國養老服務的重要形式。社區養老模式以社區為單位,通過社區老年活動中心、日間照料機構等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社交活動。在社區養老模式下,老年人可以參加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如舞蹈、書法、園藝等,滿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時,社區養老服務能夠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如飲食照料、醫療護理等,幫助老年人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社區養老模式注重老年人的社會參與和生活質量,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溫馨和諧的養老環境。然而,社區養老服務存在發展不均衡和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一些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設施不完善、人員不足,需要政府和社會各界加大支持和改進力度。
1.3 機構養老模式
機構養老模式是指老年人入住敬老院,由專業醫護人員負責照料和管理。機構養老模式適用于一些無法自理的老年人或者子女無法提供贍養的老年人。在敬老院,老年人可以得到專業的醫療護理和日常生活照料,也能參加各種文體活動和社交活動,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機構養老模式強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個人尊嚴,能夠為老年人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養老環境。然而,機構養老模式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費用高昂、服務質量不穩定、人員流動性強等,需要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解決。
2 基于養教結合的美術教育模式探索
2.1 社區美術工作室模式
社區美術工作室模式是一種基于養教結合理念的美術教育模式,旨在為社區老年人提供美術學習和創作空間。在這種模式下,社區設立專門的美術工作室,配備良好的教學設施和專業的美術老師,為老年人提供優質的美術教育服務。
社區美術工作室通常位于社區內部,老年人無須遠行就能輕松到達,節省時間和精力,這可以讓更多的老年人參與到美術學習中,獲得藝術帶來的樂趣和滿足感。社區美術工作室可以提供豐富多彩的美術課程和活動。在工作室,老年人可以學習繪畫、雕塑、書法、攝影等,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和技能。社區美術工作室會定期舉辦各種美術展覽、講座和藝術活動,為老年人提供展示才華和交流學習的平臺,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作熱情。社區美術工作室還能夠促進老年人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在工作室,老年人可以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藝術創作的心得和體會,共同探討藝術問題,增進彼此的友誼。交流和互動不僅能夠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還能夠增強他們的社會參與感和歸屬感。
社區美術工作室模式還能夠促進社區老年文化建設和社會和諧發展。開展美術教育活動,可以激發老年人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和社會責任感,為社區老年文化建設和社會和諧發展貢獻力量。
2.2 敬老院藝術治療模式
敬老院藝術治療模式是一種注重老年人心理健康和情感調適的美術教育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專業美術老師和心理醫生聯合開展藝術治療活動,通過繪畫、雕塑、手工藝等藝術形式,幫助老年人表達內心情感、緩解精神壓力和焦慮情緒,促進其心理健康和情感調適[1]。敬老院藝術治療模式為老年人提供了一個開放、包容的藝術治療空間。在敬老院的藝術治療室,老年人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從而釋放內心壓抑和焦慮的情緒,獲得情感上的宣泄和舒緩。敬老院藝術治療模式通過藝術形式增強老年人的自我認知和自我表達能力。通過繪畫、雕塑等藝術活動,老年人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狀態,從而更好地調節和管理自己的情緒,增強情感調適能力[2]。敬老院藝術治療模式還能夠增強老年人的社會支持和情感聯結。在藝術治療活動中,老年人可以彼此分享藝術創作和情感體驗,建立起情感聯結和支持系統,減輕孤獨感和無助感,增強生活的歸屬感和滿足感。敬老院藝術治療模式有利于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老年人可以通過參與藝術治療活動,緩解精神壓力和焦慮情緒,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增強抗挫折能力。
2.3 養老社區文化創意活動模式
養老社區文化創意活動模式是一種注重老年人社交互動和文化創意的美術教育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社區組織各種形式的文化創意活動,如美術比賽、手工制作、藝術展覽等,為老年人提供展示才華和交流學習的平臺,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促進社區和諧發展。養老社區文化創意活動模式能夠促進老年人之間的社交互動。通過參與各種文化創意活動,老年人可以展示自己的藝術才華和創作成果,與其他同齡人分享彼此的藝術體驗,增進彼此的友誼,促進社區內部的文化交流。養老社區文化創意活動模式可以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通過參與各種文化創意活動,老年人可以充實自己的生活,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拓寬視野,增強社會參與感[3]。養老社區文化創意活動模式可以激發老年人的創造力。老年人可以通過參與各種文化創意活動,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藝術創作和手工制作,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提升自我認知,實現身心健康發展。
3 基于養教結合的社區老年教育模式面臨的挑戰
3.1 忽視了老年人的心智發展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老年人心智發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但目前社區老年教育模式存在忽視老年人心智發展的問題。社區老年教育模式缺乏針對老年人心智發展特點的教學內容,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過于注重知識傳授,忽視了老年人心智發展的個體差異。老年人在智力、認知、情感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需要特別關注其心智發展的特點和需求,開展針對性的教育活動,但目前的教育模式往往缺乏相應的配套支持。
3.2 課程內容形式單一
傳統的課程設置往往以講座、講解為主,缺乏多樣化的內容,使得老年人的參與度受到限制。課程內容形式單一導致老年人興致缺缺,長時間的講座和課堂講解容易使老年人產生疲勞,降低學習的積極性。缺乏多樣化的內容,就無法滿足老年人多元化的學習需求,從而影響教育效果。課程內容形式單一限制了老年人創造力的發揮,忽視了老年人的探索性,使老年人缺乏自主學習的機會。
3.3 評價體系不合理
目前,在養教結合的社區老年教育模式下,現有的評價體系往往缺乏科學性,無法客觀、全面地評估老年人的學習成效,影響教育效果。評價體系不合理導致評價標準不明確?,F有的評價體系往往依賴單一的定性評價或簡單的定量指標,忽視了老年人的個體差異,無法全面地反映教育過程,缺乏科學、客觀的評價標準,導致評價結果具有較強的片面性和主觀性,從而降低了評價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4 基于養教結合的社區老年教育模式創新
4.1 注重老年人心智教育
將美術教育與老年人心智發展相結合,可以促進老年人的認知能力、情感體驗和審美素養全面提升,實現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教育目標。注重老年人心智教育的美術教學創新強調以老年人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為基礎,設計豐富多彩的美術課程,針對老年人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結合美術教育的特點,設計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的課程內容,既考慮到老年人的學習興趣,又使其大腦活躍[4]。例如,讓老年人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創作不同難度和主題的繪畫作品,從而激發其創造力,提升其美術技能和審美水平。在美術教育中,不僅要注重技法傳授,還要注重情感表達,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美術活動,如繪畫比賽、藝術展覽、創作分享等,為老年人提供展示才華和交流學習的平臺,豐富其精神生活,增強其社交互動能力。在這一過程中,老年人不僅可以感受到美術帶來的快樂和滿足,還可以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提升自我認知和社會適應能力。
4.2 豐富課程內容
在養教結合的社區老年美術教育模式下,結合老年人的需求和時代潮流,設計多樣化、具有挑戰性和趣味性的課程內容,可以提升老年人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其美術水平。為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學習需求,課程設置應具有靈活性和多樣性。在開設課程時,應充分考慮老年人的興趣愛好和學習能力,為他們提供豐富多樣的選擇,可以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方式,了解老年人對美術課程的需求和期望,根據調查結果設計符合他們需求的課程內容,增強課程的針對性。要與時代潮流相結合,充分挖掘適合老年人的知識。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傳統的美術課程也可以通過多媒體等方式創新,滿足老年人在信息技術方面的學習需求[5]??梢岳秒娮釉O備為老年人展示美術作品,借助互聯網資源進行在線學習,提高老年人對美術的理解和欣賞水平,這樣不僅可以使課程內容更加生動有趣,也能激發老年人的學習興趣。課程內容的多樣性還體現在層次方面。例如,在中國花鳥畫教學中,可以從簡單到復雜設置課程內容,逐步引導老年人掌握繪畫技巧和藝術表達方式。畫葫蘆簡單易學,可由此開始,增強老年人的成就感和自信心;然后逐步引導老年人學習更復雜的繪畫技法,如葡萄、絲瓜等。通過這種遞進式的教學方式,老年人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繪畫水平,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4.3 構建多元評價體系
在養教結合的社區老年美術教育模式下,構建多元評價體系是提高教學質量、滿足老年人學習需求的有效途徑。通過引導老年人參與評價、面對面交流等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學習需求,從而不斷改進教學模式,強化教學效果[6]。引導老年人對教學模式、授課教師、教學內容等進行評價,是構建多元評價體系的重要環節??梢酝ㄟ^開展問卷調查、座談會等形式,征求老年人對美術教育的看法,及時了解他們的學習需求和意見反饋,為改進教學提供重要參考。通過面對面的方式,讓老年人交流和討論學習情況,能夠更直觀地了解他們的學習體驗。通過組織小組討論、個人談話等形式,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交流平臺,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討論、分享學習心得會,不僅可以促進老年人相互交流,還有助于了解老年人的學習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式。
5 結語
基于養教結合的美術教育模式在社區老年教育中具有重要意義。探索多種教育模式,如社區美術工作室模式、敬老院藝術治療模式和養老社區文化創意活動模式,可以為老年人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機會,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然而,當前基于養教結合的社區老年教育模式也面臨一些挑戰,如忽視老年人心智發展、課程內容形式單一和評價體系不合理等。因此,要進一步提高對老年人的關注度,重視其心智發展需求,豐富課程內容形式,構建多元評價體系,以滿足老年人的學習需求。
參考文獻:
[1] 周明睿.“養教結合”老年教育模式的困境及策略研究[J].老齡化研究,2023,10(4):5.
[2] 張竟卓.關于養老機構推行養教結合模式的研究[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3,23(4):7-11.
[3] 黃祎.項目式學習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師,2023(16):81-83.
[4] 張新盟,黃亮.專業導師制模式下的本科美術教學探索[J].教師,2023(4):123-125.
[5] 劉震.高職美術教育中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J].藝術評鑒,2023(6):121-124.
[6] 常迎春.關于中職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的思考[J].公關世界,2023(5):122-123.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2023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養教結合的社區老年教育模式探索——以美術教育為例”成果,項目編號:GXSQJG2023B005
作者簡介:秦穎 (1988—) ,女,講師,研究方向: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