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明
一、問題的提出
(一)政策背景
《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本課程的實踐性,道德與法治教材每框都設置有“拓展空間”欄目,意在將教學內容由課堂延伸到課外,注重在社會生活中繼續道德學習,將知識學習與道德實踐結合起來,知行合一,體現課程實踐性,實現教學的延伸性。課程應該將正確的價值引導蘊涵在鮮活的生活主題之中,注重課內課外相結合,鼓勵學生在實踐中進行積極探究和體驗,通過體驗式活動課程實踐促進思想品德的健康發展。
(二)實踐意義
首先,初中道德與法治“拓展空間”體驗式課程開發,是深化學科教學的需要。把道德與法治 “拓展空間”活動體系化、課程化,學生能在一個系統的環境中深度學習、深度參與,有助于激發學生興趣,促使學生領會知識的價值,實現學與思的結合、知與行的統一。其次,是課程資源開發的需要。課題組以核心素養為指引,道德與法治的“拓展空間”為指導,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開發體驗式活動課程,并開發相應的課程資源。因此,對道法與法治“拓展空間”的內容進行課程化設計也是落實題中之義。最后,是厚植核心素養的需要。課題組以初中生逐步擴展的生活為活動課程開發的基礎,堅持正確價值觀的引導與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實踐,幫助學生學會積極健康地生活,學會做合格公民。
二、文獻綜述
(一)國外研究現狀
由于國外沒有開設道德與法治課程,幾乎沒有“拓展空間欄目的運用研究”,故本文主要對國外德育教材中的一些輔助欄目做相關探討。如美國的德育欄目主要是從三個層面即個人、家庭和社會來開展的,同時要求進行實際的操作。英國德育教材中的輔助欄目則重在培養學生自己的能力,培養人際交往的能力,幫助學生獲得較好的發展。
(二)國內研究現狀
1.關于拓展空間欄目屬性方面的研究
拓展空間是教科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增強學生知識儲備,提高學生能力,實現知行合一的一種方式。拓展空間對于擴充教學內容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一種延伸,能夠幫助提升道德教育的廣度與價值。其呈現方式主要是以輔助文的形式出現,具有延展性和綜合性的特點,可以幫助理解教材的內容。另外,關于“拓展空間”欄目功能的研究則多從微觀方面進行,如培養學生的能力,改善課堂教學、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等。
2.關于拓展空間欄目的教學運用研究
關于拓展空間欄目的運用研究,需要通過開展延展性、創造性的實踐活動,升華社會體驗,為融入社會夯實良好基礎。同時,也有研究指出教師要在課前分析輔助文內在邏輯與學生具體情況,再對欄目進行增減整合,選擇合適的欄目使用;在課中教師要靈活運用欄目,對于欄目后的問題可以依據學生知識水平調整難易程度,由簡到難,層層遞進;課后要善用此欄目進行鞏固,提升課堂所學。
三、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
(一)研究理論建構
從核心概念界定和研究理論基礎搭建。課題組從《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出發,對課程開發實施的主體內容進行理論建構,尤其是對課程目標、課程框架、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方面研究的思路與計劃做了進一步論證與完善,初步明確課題研究的研究思路。
(二)課程開發與實施
1.構建課程框架。課題組圍繞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探討建構出與之相配套的體驗式校本課程框架,對相關具體課程按照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的要點進行課程完善和歸類編輯,逐步形成了以“道德品質”“心理健康”“法治教育”“社會實踐”等為主題的課程框架。通過理論分析,從“課程框架”到“開發策略”,形成“實施方案”;通過實證分析,從“整合主題”到“課程設計”,實現“資源建庫”,解決了道德與法治“拓展空間”的實施問題。在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指導下,結合我校學情,制定《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拓展空間”體驗式課程方案》,根據課程理念和課程目標,設定課程開發原則,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對課程內容進行調整與優化。
2.課程實施階段。課題組圍繞課程框架,通過道德與法治學科課堂、班會課、團隊活動、心理健康課等多種形式進行課程實施,逐步形成了道德修養、法治教育、健全人格、社會實踐等四項課程資源,合計課程共60節,形成“拓展空間”體驗式課程的課程資源庫。
3.構建課程評價體系。一是過程性評價。通過課堂展示、櫥窗展覽、平臺投票、微信公眾號推廣等形式展示學生活動成果,以此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成就感。重視課程育人的全過程,著眼于學生行為表現、態度變化、精神面貌,特別是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二是總結性評價。將課程育人有機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系統,統合班級小管家、i志愿等平臺的線上數據和班主任老師、家長評價的線下數據,建立“拓展空間”體驗式課程的激勵和評價數據庫,以量化的方式,推進學生參與“拓展空間”體驗式課程的各種體驗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研究結論與方向
課題組圍繞課程框架,著力于從“政治認同、道德修養、法治觀念、健全人格、責任意識”等核心素養,逐步形成道德修養、法治教育、健全人格、社會實踐等四項課程資源,探索出“素養基點框架—素養主題課程—體驗式課程框架—校本課程范本”的實施路徑,逐步摸索出課題研究的方式和方法。通過課題研究,課題組成員重新整合初中道德與法治“拓展空間”欄目的活動設計,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活動課程資源,通過道德與法治學科課堂、班會課、團隊活動、心理健康課等多種形式進行課程實施,利用學科融合有效地解決了課時不夠的難題,有效落實“拓展空間”欄目的設計要求。結題后將形成課程初稿,并在今后課程實踐中繼續推進打磨,形成精品課程。
【注:本文系廣州市教育科學規劃2020年度課題“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拓展空間體驗式課程開發”(課題編號: 202012560)的成果】
責任編輯 鐘嘉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