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毅清 席小莉
一、整群發展——搭建人才培養專業群
產教融合背景下,依托專業群建設,整合專業群資源,整群發展,可以為人才培養提供規模效應,實現專業群內部的優勢互補。廣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標嬰幼兒照護服務人才需求,按照“行業背景相同、專業基礎相通、技能領域相近、雙師隊伍共建、教學資源共享,就業方向可融”的建群原則,搭建了以學前教育為核心專業,整合早期教育、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為支撐專業的學前教育專業群,對接0-6歲兒童教育與服務需求,培養服務于0-6歲兒童的綜合型高素質師資與服務人才。其中,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為幼兒園及托幼機構師資,早期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為托育、早期教育機構師資,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為托育早教機構照護及管理人員,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為家庭嬰幼兒照護與服務人員。四個專業各有優勢,互為補充,全口徑覆蓋了學前教育及嬰幼兒照護服務的人才需求。同時,四個專業在培養過程中可以共通專業基礎課程,共享師資隊伍及教學資源,實現以專業群為基礎的整群發展,最大化人才培養效果。
二、一專多能,多元支持——架構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就“一專多能”而言,在橫向內容上,學前教育專業群打通通識、專業基礎、專業核心、專業拓展和專業實踐課程內容的貫通性,將“醫養教”的課程體系針對不同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分別組合,如早期教育專業,以教育類課程為核心,養育類課程為輔助,醫學類課程為補充和拓展,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及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以養育類課程為核心,教育類及醫學類課程為補充和拓展,但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更注重學生“多場景適應”能力的培養,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更側重家庭場景工作能力培養。在縱向結構上,一年級學生以通識能力和專業基礎能力培養為中心,二三年級以專業核心、拓展及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在專業拓展類課程中將課程設置模塊化,為每個專業設置不同模塊的選修課,支持學生結合自身特點多元發展。如在早期教育專業開設托育機構教育、早期教育課程開發等模塊選修課,在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專業開設嬰幼兒照護、嬰幼兒家庭服務與咨詢等模塊選修課。
就“多元提升”而言,以“五育并舉”為出發點,以課堂為中心,以實踐基地為平臺,以校園活動為載體,為學生提供五個校內外支持體系。包括情感支持體系,支持學生高質量專業認同、健全人格及和諧人際關系的發展。
三、校企合作——對接人才培養產業鏈
深度校企合作是對接人才培養產業鏈,培養高素質嬰幼兒照護人才的關鍵環節。
為學生實踐類課程的學習搭建平臺,支持學生在真實場景更好地實現“理實一體化”。學校與全國知名托育企業共建校內示范性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擬真設置真實場景托育機構,建設集實踐教學、課程研發、師資培訓、企業真實生產和社會服務為一體的高水平嬰幼兒托育實訓基地。
四、協同育人——建設師資培養共同體
優良的師資是培養嬰幼兒照護人才的基本保障。嬰幼兒照護類專業設置多為專科專業,還未建立縱向貫通的高校師資培養體系。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需要整合現有學前教育資源,補充醫學類、管理類資源,實現師資隊伍的轉型與對標建設。廣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建構了嬰幼兒照護師資培養提升制度,采用多種形式支持教師專業素養提升,建設“雙師型”“創新型”教師隊伍。
五、多方聯動——打造研究創新平臺
通過與行業協會、知名幼兒園、文化企業聯動,依托學校的科研優勢,共建教學研究共同體;設立共同體研究基金,支持嬰幼兒照護類課題研究及創新成果培育;成立廣州市幼兒園教師發展中心,積極開展嬰幼兒托育相關師資培訓,提升學校綜合社會服務能力。
責任編輯 黃博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