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娟
[摘要] 班主任是立德樹人教育使命的擔當者、示范者和引領者。全面建成教育強國,推進班主任現代化對盲校高質量班主任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時代要求。基于盲校教師目前班主任任職意愿整體不高、工作效能感不足的現狀,本文提出從樹立班主任的標桿形象、優選班主任的培養模式、調整班主任的青藍結構、激勵班主任的價值實現、全學段班主任的創新實踐五個方面積極開展改革實踐。
[關鍵詞] 班主任隊伍建設;高質量;任職意愿;有效路徑
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班集體建設的指導者、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是中小學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溝通家長和社區的橋梁,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力量,是立德樹人教育使命的擔當者、示范者和引領者。因此,在全面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的時代背景下,建設高質量的班主任隊伍是科學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核心力量,是實現基礎教育現代化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強有力的支撐。
南京市盲人學校作為一所專門招收視力障礙學生的特殊教育學校,一直有著良好的社會形象,特別是 2007 年前后的“成長報告團”巡演,引起了社會轟動,塑造了盲校班主任教師隊伍的高尚形象,贏得了社會的高度贊譽。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盲校班主任隊伍高質量建設也迎來了新的挑戰。
一、盲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一)盲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現狀
班主任數量需求情況。經過多年發展,學校已形成融學前教育、義務教育、中等職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本科教育為一體的全學段辦學體系,共有22個班級。因此,按照每班配備1名班主任的標準,學前小學段需要班主任8人(含學前班和向日葵班),中學段6人,職教段8人(含中專3個班、本科5個班)。
班主任隊伍人員構成情況。學校現有25名班主任,其中實習班主任(入職第一年擔任班主任工作)3人,1名班主任負責兩個年級的班主任工作,1人兼任班主任工作。校級領導中有2人擔任班主任(其中1人兼任班主任),中層干部中有3人擔任班主任,學段長中有3人擔任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年限6年以上的有17人,市級德育工作帶頭人1人,市級德育優秀青年教師3人,市級優秀班主任3人。
班主任任職意愿。一方面,2016年以來參加工作的新教師中擔任班主任的比例為80%,說明學校高度重視班主任梯隊培養和建設;另一方面,中青年教師和資深教師班主任任職意愿較低。目前,現任班主任中已有4人明確提出不愿繼續擔任班主任,市德育工作帶頭人、市優秀班主任、校優秀班主任7人中無一人擔任班主任,有2名青年教師堅決不同意擔任班主任;有15%的青年教師因擔心能力不足不敢擔任班主任,有30%左右的中青年教師、資深教師明確表示不愿擔任班主任,近15%的教師因擔任教研組長等多重角色,分身乏術,沒有精力擔任班主任。可見,資深和骨干教師班主任任職意愿普遍較低。
(二)盲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問題分析
針對盲校班主任隊伍建設面臨班主任任職意愿較低、工作效能感不足的現狀,綜合分析原因如下:
1.班主任對專業素養挑戰不適應
班主任現代化是教育高質量發展、教育強國的新時代要求,是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班主任隊伍的高度概括。班主任任職意愿低的首要原因是班主任不適應專業素養挑戰,因而出現了畏難情緒。首先,班主任現代化提出當代班主任要具有高尚師德師風,堅持以人為本,關注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憑借自身“塑造生命、塑造靈魂、塑造新人”的正確價值觀實施班級教育和品德培養,這些高要求讓盲校教師望而卻步;其次,班主任現代化提出當代班主任要具有在推進課程改革和發展過程中,能夠基于學生身心特點,堅持素養導向開發校本、班本德育課程,并在實踐基礎上提升班主任教科研現代化的高業務素養,這讓盲校教師望而生畏;最后,班主任現代化提出當代班主任還需具有能夠聚焦班級核心文化,高度認同班集體,引導學生自主管理,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積極探索校家社協同育人新路徑的高育人水平,這也讓盲校教師畏葸不前。可見,盲校班主任不能適應班主任現代化多元內涵對班主任專業素養發展提出的新挑戰。
2.班主任面臨多重角色壓力、工作任務繁雜
班主任是普通人,回家后是子女、父母、伴侶,需要承擔贍養、教育和陪伴、照顧家庭成員的責任。調研發現,多位不愿承擔班主任工作的教師以家庭壓力為由拒絕承擔班主任工作,另有多位教師以孩子進入畢業班,處于升學關鍵期為由拒絕擔任班主任。可見,多重角色壓力是盲校中青年骨干教師不愿意擔任班主任的客觀原因。
班主任工作任務繁雜是盲校班主任任職意愿低的最主要原因。很多受訪班主任表示每天需要將大量的時間用在班級管理上,尤其是低年級班主任,除上課時間外基本“扎根”在班級。同時,班主任工作中技術含量低、耗能高的工作任務越來越多。例如,班級水電安全、班級衛生、班級秩序、班級活動,校內主題活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文明養成生活習慣,與科任教師溝通、與家長溝通等都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很多班主任工作都需要以延長工作時間和犧牲休息時間為代價,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導致心理失衡。部分受訪班主任也自感因事務性工作繁雜影響了對學生成長的關注,導致工作效能感和成就感越來越低。
3.家長存在較多負面情緒,影響共育效果
班主任是學校與家長之間溝通的橋梁,處理好與家長的關系、探索家校共育新路徑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部分“視多障”孩子的家長存在愧疚心理,總覺得對不起孩子,從而溺愛孩子,過分關注孩子,導致對教師過分挑剔,很難溝通。還有一部分家長因長期心理壓力較大,出現消極情緒,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全部推給學校,對孩子不聞不問。盲校班主任在工作中得不到家長應有的尊重和支持,難以開展工作,導致工作效能感低下。
4.面臨多元復雜的“障礙生”教育問題
近年來,“視多障”孩子比例逐漸增加。面對越來越復雜的學生情況,班主任工作面臨更大的挑戰。有的家長不愿意孩子就讀向日葵班(多重殘疾班),選擇以陪讀的方式就讀普通班級,無疑增大了班主任工作的難度。“視多障”學生面臨的社會歧視也是部分教師不愿意擔任班主任的原因。班主任不可避免地需要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活動,而在調研中確實感受到有部分教師不愿意陪同“視多障”學生參加活動(尤其是校外活動),擔心受到社會歧視。
5.對班主任的情緒管理要求高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重要又瑣碎的工作,對教師的情緒管理要求高。班主任需要時刻保持積極穩定的情緒,而繁雜的工作任務讓他們很難保持這種狀態。因此,當教師身體健康狀態不佳時,不宜做班主任。經調研,學校有多名教師因不善管理情緒或健康原因,不適合擔任班主任。
二、盲校高質量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有效路徑
(一)典型宣傳:樹立班主任的標桿形象
學校應遵循“以領導機制完善治理機制”的原則,高度重視班主任隊伍建設,將班主任隊伍高質量發展納入學校的重要工作中,保證班主任隊伍建設正確的政治方向,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立場鮮明地支持高質量班主任隊伍建設工作的改革,相關政策和待遇向班主任傾斜,讓大家清楚地看到擔任班主任工作有成長、有收獲。同時,加大宣傳力度,樹立班主任的標桿形象。一方面,營造尊重班主任、感恩班主任、熱愛班主任、爭做班主任的氛圍,增強班主任的職業幸福感,推動班主任隊伍向前、向上發展;另一方面,以《盲校班主任的一天》《盲校班主任“愛的傳承”》微短視頻等形式向學生、家長、社會宣傳盲校班主任崗位的辛勞與光榮,這些都是增進理解、消除隔閡、推進校家社協同育人的有效途徑。
(二)專業進階:優選班主任的培養模式
先進的教育理念是班主任成長的前提,班主任應當具有促進每一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因此,班主任隊伍建設的工作重點在于班主任專業化建設,其核心在于人才的培養。學校可以通過優選班主任的培養模式,提高班主任專業素養,幫助他們適應班主任現代化的時代需求。
一是每學期組織一次全體班主任學習交流活動,暑期放假前組織一次全體班主任外出調研學習活動(2—3天),寒假放假前組織一次班主任集體交流和專家培訓活動;二是每學年組織1—2次班主任專題調研活動,如新手班主任調研學習、職業教育班主任調研學習等,按調研專題組織相關班主任外出調研,撰寫調研報告及相關論文,提高專業化水平;三是積極參加上級部門、學會等組織的各類班主任培訓,邀請校外專家開展專題指導,提升班主任的專業能力和水平;四是以校“啟明星”德研社為平臺,為學校優秀班主任聘請校外導師(正高、特級、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積極開展培訓學習,提升專業素養。
(三)優化機制:調整班主任的青藍結構
學校應根據教育發展的需要,適時調整班主任青藍隊伍結構,優化梯隊建設機制,充分發揮骨干班主任、資深班主任的“傳幫帶”作用,建構“實習班主任—指導班主任”“新手班主任—班主任導師”青藍結對發展機制。
一方面,“實習班主任”和“指導班主任”一對一結對。學校安排“指導班主任”一對一指導“實習班主任”工作。“實習班主任”第一學期不享受班主任津貼,第二學期經考核后享受一半的班主任津貼,實習期滿一年經考核合格后轉為“新手班主任”。另一方面,新教師入職時必須擔任“新手班主任(教師轉正后擔任班主任工作的前三年)”(除產假外),入職前四年必須擔任班主任工作,經考核合格后,由學校安排工作10年以上的資深班主任或市級德育工作帶頭人、市級德育優秀青年教師、市級優秀班主任擔任導師,開展“班主任導師”結對指導。一位“班主任導師”指導1—2名“新手班主任”,“班主任導師”與“指導班主任”不可兼任。
同時,由學校學生處牽頭,組織安排“實習班主任”和“新手班主任”的專題學習培訓,確保他們每年至少參加一次專題培訓。每年開展一次面向“實習班主任”和“新手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能力考核,考核優秀者予以獎勵,考核不通過的扣發班主任津貼并要求補考。在“實習班主任”與“新手班主任”的培養過程中,充分考慮新教師在擔任班主任早期無人指導的情況,邀請資深班主任或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獲得市級以上榮譽的班主任進行指導,幫助新手班主任快速成長。相關機制符合上級部門指示精神,充分發揮市級以上德育先進教師骨干的輻射作用,為班主任隊伍建設貢獻力量。此外,對于相關指導教師給予適當的獎勵,有助于推進考核的開展,充分發揮指導教師的積極作用,使考核取得實效。
(四)賦能評價:激勵班主任的價值實現
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個層次。因此,積極賦能班主任評價機制,可以有效激勵班主任的價值
實現。
一方面,提高工作待遇是提升班主任工作熱情、增強班主任崗位吸引力的有效途徑。一是充分考慮班主任工作的量化標準,整體提高班主任津貼。二是增加班主任工作年限獎勵。長期擔任班主任工作的骨干教師,班主任津貼應逐年增加。三是建立德育榮譽獎勵機制。鼓勵獲得相關榮譽的精英班主任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如鼓勵獲得市德育工作帶頭人、市德育優青、市優秀班主任等相關榮譽稱號的教師指導“實習班主任”和“新手班主任”工作,經考核后可以享受額外班主任津貼。相關教師可以擔任“指導班主任”指導“實習班主任”(新教師第一年)工作,這期間可以享有第一學期的班主任津貼和第二學期班主任津貼的一半;還可以經學校安排指導“新手班主任”(五年內的新班主任)工作,這期間可以享有一定的班主任津貼。另外,相關教師可以申請成立校內“班主任名師工作室”,經考核合格的“班主任名師工作室”由學校提供每年不超過一萬元的活動經費,以推進班主任隊伍建設。四是加強班主任常規考核獎勵。學校每月評比衛生流動紅旗,每學期評比校文明班級,每學年評比校優秀班主任,相關榮譽均給予相應的獎勵。另一方面,學校需要完善、支持和保障班主任激勵機制,在職稱晉級、小崗晉升、榮譽申報、校內提拔等方面,明確班主任工作年限,加大班主任工作的權重,相關政策向班主任傾斜,加快優秀班主任的培養速度。鼓勵班主任加強德育教育科學研究,積極參加市德育優青、德育工作帶頭人、優秀班主任、班主任名師工作室等榮譽申報,讓班主任有獲得感、榮譽感,充分發揮其內在潛能,實現人生價值。
(五)“包班·導師”:全學段班主任創新實踐
基于盲校大、中、小幼一體化辦學校情,立足不同學段的盲生身心發展特點以及德育培養目標,可以分學段開展“包班制”和“導師制”的創新實踐探索。
“包班制”就是指選擇2位班主任(即正、副班主任)共同“承包”一個班級。基于低年級盲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校園適應、安全教育等繁重的工作任務,“包班制”可以減輕班主任的工作壓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因此,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可以將“包班制”的探索與學校“實習班主任—新手班主任”培養措施相結合,在一至六年級沒有實行“實習班主任—指導班主任”和“新手班主任—班主任導師”的班級推行,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
在中職和本科班級,實行“班級管理制”與“專業導師制”相結合的管理辦法,即在原有每班安排一位班主任管理班級工作的同時,開展“專業導師制”培養模式,為成績優秀的學生安排“專業導師”。“導師制”由學校教務部門牽頭推行,經選拔入選“導師制”培養的學生可以參加專業學習實踐和學術交流活動。“專業導師制”可以解決中職和本科班級班主任與學生交流困難的問題,鼓勵學生認真學習,減輕班主任的管理壓力。
[參考文獻]
[1]齊學紅,黃正平.班主任專業基本功[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
[2]辜偉節.班主任:價值育德現代化的育人抉擇[J].中小學班主任,2024(03).
[3]辜偉節.班主任現代化:走向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核心力量—— 2024年度《中小學班主任》(班級育人)主題選擇與內涵解釋[J].中小學班主任,2023(19).
[4]臧一錦.小學班主任的任職意愿與情緒管理——基于情緒勞動視角的個案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22.
[5]羅雯,趙通,閆志利.中職學校高質量建設班主任隊伍的長效機制[J].職業教育,20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