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 高中華 張榮全 于輝
作者簡介:張 萍,農藝師,主要從事農藥監督管理和藥情信息工作。
摘 要:農藥是農業生產的重要支撐,新質生產力的培育與發展以及新動能的激發,是新時期加快山東農藥產業發展的風向標。山東省農藥產業通過科技創新、設備升級和政策引導等多種手段,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促進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優化升級。通過理順政企合作、強化科技創新引領、優化產業結構布局等方式,深入推進農藥數字經濟的創新發展,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實現新質生產力推動山東農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關鍵詞:新質生產力;農藥;高質量發展
在新時期,加快山東農藥產業發展的關鍵在于培育新質生產力和激發新動能。只有充分挖掘山東農藥產業的新質生產力潛力,釋放新動能活力,精準把握并推進農藥產業提升的突破點、創新點、關鍵點和支撐點,構建全省統一的農藥數字大市場和大植保服務生態圈,才能更好地推動山東農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1]。
1 新質生產力對山東省農藥產業具有重要意義
1.1 科技創新驅動農藥企業新質生產力
創新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驅動力,也是農藥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通過強化科技創新,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技術和管理方法,促進新技術的快速迭代,成為發展農藥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手段。面對新一輪農藥技術革命,只有充分理解并緊隨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步伐,才能在新時代的浪潮中立于不敗之地[2]。
1.2 新質生產力助力農藥行業轉型升級
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和環保要求的提高,農藥行業正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壓力。新質生產力可以為農藥行業的轉型升級提供動力和支持。通過技術創新和設備升級,企業可以開發出更加環保、高效的農藥產品,滿足市場需求和環保要求。同時,新質生產力還可以推動企業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實現農藥產業的轉型升級與可持續發展。
1.3 新質生產力助推農藥產業現代化變革
在政策引導、科技支撐和多方努力的推動下,通過落實新質生產力,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于農藥產業及其產業鏈,可以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鏈條。如果能把握好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機遇,可能激發出無限潛力,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實現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壯大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甚至可能帶來農藥行業的革命性進步。然而,發展新質生產力也要尊重實際,避免一哄而上、泡沫化和形式化。應從實際出發,穩扎穩打、因地制宜,有選擇地推動新技術、新模式和新動能的發展[3]。
2 山東省引領農藥新質生產力發展路徑
2.1 打通理順政企合作
山東省建立了良好的政企合作機制,政府工作部門以高質量的服務為企業的順暢發展提供支持。比如RNA生物農藥憑借其靶標精準、作用高效、綠色安全無污染、普適性強等優勢備受植保專家推崇,被譽為農藥史上的第三次革命,繼化學農藥和轉基因農作物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生物農藥符合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契合國家雙減政策,是農藥領域最具創新和發展潛力的分支。我省通過支持和引導RNA生物農藥的創制研發,以及積極的政策引領和高校、科研院所、企業、政府多方協同創新機制的共同努力,持續培育重要的新質生產力。山東省農藥檢定所、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山東康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大學、青島農業大學等共同承擔了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重大科技創新工程)“RNA干擾生物農藥的研制與產業化”項目,該項目于2023年啟動,目前已取得一些突破性的成果。
省農藥檢定所、清原農冠等積極推動開工建設的綠色農藥全國重點實驗室創制基地,項目總投資達11億元,其中儀器設備投資占4億元。該基地總占地面積110畝,建筑面積達11.5萬平方米。基地建成后,將承擔國家農業重大科技項目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預計將吸引2000余名農業科技研發高端人才,每年推出3至5種新綠色農藥,有望在主要糧油作物如玉米、大豆等的商業化育種上實現新的突破。
2.2 優化農藥產業鏈
山東省將持續優化農藥產業結構布局,鼓勵企業間的并購重組,加強產業規劃、產業定位、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繼續淘汰落后產能,鼓勵和支持新型業態發展;通過規劃引導,促進農藥產業向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方向發展;進一步推動產業集聚,鼓勵農藥企業在特定區域內集聚發展,形成產業集群,提高企業間的協同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努力爭取給予集群內企業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優惠措施;同時,加強農藥產品的質量監管,確保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標準和相關法規要求;加強農藥廢棄物的回收和處理,推動農藥產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繼續加強引導優化經營理念,用新的理念、新的生產工藝激發新質生產力。
2.3 優化農藥產業結構
山東在農藥產業中具有重要地位,正在積極優化產業結構,不斷改善農藥生產企業的發展環境。目前,多家農藥企業加大了研發投入比例,推出了多個國內領先水平的專業化研發平臺,其研發的農藥原藥及制劑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此外,多個大型農藥化工園區也逐步規范和現代化,如濟南商河化工產業園、山東濰坊濱海化工產業園等,已培育出四家農藥優勢園區。隨著時間推移,我省農藥企業進入這些園區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
3 山東省農藥產業邁向創新之路
3.1 持續創新合作
山東省將持續強化農藥領域的研發技術創新,增加資金投入,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等展開合作,共同推進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提升農藥產品的品質和性能,降低生產成本,從而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鼓勵企業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國際農藥市場的合作與交流,深化與跨國企業的合作關系,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通過這些國際合作,拓寬產業發展的視野,提升山東農藥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共同迎接全球農藥產業的挑戰。
3.2 強化科技引領
山東省農藥領域勇于創新、敢于突破,積極推動新農藥研發,近五年山東創制農藥數量居世界領先。從2018年到2023年,國際標準化組織農藥通用名技術委員會批準公布了59個農藥新品種,其中我國占32個,山東則貢獻了15個,占全國的46.9%,在研發創制新型農藥的數量和質量上均處于全國領先地位。而在2024年1月和2月,ISO共公布了8個農藥新品種的名字申請,中國公司的有3個,全部來自山東,分別是清原農冠的氟溴草醚、山東康喬的苯芐螨酰胺以及山東中農聯合的苯醚唑酰胺。山東的農藥企業已成為全球農藥創制的主力軍,為山東省農藥產業注入了強大的科技創新動力。
3.3 引進培育優秀人才
人才是新質生產力中最為活躍和富有活力的主體。培養和壯大那些能夠持續創新、具備較高知識技能水平的人才,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農藥行業創新發展的關鍵因素。鼓勵山東農藥企業引進國內外優秀的農藥研發人才,為農藥行業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時,加強對現有農藥研發人才的培養和激勵,建立完善的人才梯隊和激勵機制,以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這一系列措施將為實現農藥行業新質生產力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
3.4 培優培強農藥企業
發展農藥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在于明確方向,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核心在于采取行動。在山東省農藥行業迎來新的發展階段,將持續發揮上中下游、高中低全產業鏈的優勢,以創新驅動為引領,不斷強調“以新促質”;以提升產業水平為重點,實現“放管結合”;以要素集聚為基礎,全方位實施“面面俱到”。還要將根據地方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加強創新驅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以高水平、高質量的方式培育農藥新質生產力,從而引領山東省成為農藥產業的強省,并推動農藥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進,武秀杰,王舒揚.山東省加快新質生產力形成的對 策建議 [J].江蘇科技信息,2024,41 (4):1-3.
[2] 鄭建.以新質生產力推動農業現代化:理論邏輯與發展路徑[J].價格理論與實踐,2023,(11):31-35.DOI:10.19851/j.cnki.CN11-1010/F.2023.11.429.
[3] 周潔.以新質生產力保障糧食安全:內在邏輯、機遇挑戰與對策建議 [J].經濟縱橫,2024,(3):31-40.DOI:10.16528/j.cnki.22-1054/f.20240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