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結合教學案例,研究了開展小學語文單元統整教學時教師能夠采取的策略,并簡要說明了科學設定單元統整教學目標,然后據此布置閱讀任務、組織實踐活動,并引導學生進行課外拓展閱讀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單元教學;統整教學;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魏孟凱(1981—),男,福建省福清市三山中心小學。
開展小學語文單元統整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學生扎實掌握語文知識,發展多方面能力。要讓學生習慣這種教學模式,教師需要做好教學設計,發揮主導作用,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設定單元統整教學目標,然后引導學生完成閱讀任務、參與實踐活動,并鼓勵學生進行課外拓展閱讀。除了引導學生參與上述教學活動,教師還需要不斷完善評價體系,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一、設定單元統整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程的核心,是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根本出發點和最終落腳點。在開展小學語文單元統整教學前,教師要認真研究語文教材,深入分析教學內容、語文要素,然后設定合理的單元統整教學目標,再據此進行教學設計。教師設定的單元統整教學目標應該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可操作性,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能力發展水平、知識儲備量不同的學生深度學習[1]。
下面,筆者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材第一單元的教學為例進行說明。這個單元的課文包括《白鷺》《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鳥》,均為借物抒情的優美散文,傾注了作者濃郁的情感。在教授本單元的內容時,筆者設計了以下四方面的單元統整教學目標。
1.識字與寫字:掌握四篇課文中的生字、生詞。
2.閱讀與鑒賞:在閱讀中理解《白鷺》《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鳥》四篇文章表達的情感,能夠鑒賞文中優美的句子、段落,并初步掌握文章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作出自己的判斷,提出看法,愿意分享自己閱讀后的感想。
3.表達與交流:能模仿《白鷺》《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鳥》四篇文章完成習作“我的心愛之物”,在作文中具體描寫自己心愛的事物,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并確保自己的作文語句通順,書寫規范、整潔。
4.梳理與探究:能夠簡單歸納這類散文的特點,發展探究能力。
上述目標涉及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四個方面,且符合該學段學生的能力水平和發展需求,學生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也比較明確。
二、布置閱讀任務
在開展小學語文單元統整教學時,教師應當確保學生認真閱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和作者表達的情感,并讓學生逐步發現整個單元的課文之間的關聯。為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布置閱讀任務,要求學生進行朗讀、復述、分析、鑒賞,讓學生鍛煉多方面能力,并由此順利掌握語文知識和技能[2]。
(一)梳理、總結文本內容
在教授內容較長的課文時,教師可以布置梳理、總結文本內容的閱讀任務,幫助學生發現文章蘊含的深意。
下面,筆者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材第三單元的教學為例進行說明。第三單元有《獵人海力布》《牛郎織女(一)》《牛郎織女(二)》三篇課文,講述了兩則民間故事。這兩則故事的可讀性很強,語言平實,情節生動,深受人們喜愛。與此同時,這兩則故事又具有很強的代表性,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寄托著人們樸素的愿望。因此,在教授這個單元的課文時,筆者要求學生在閱讀課文后梳理、總結文本內容,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思考自己從故事中明白的道理,然后用自己的話復述這些民間故事。在學生講故事的時候,筆者還建議學生適當豐富故事的細節,并配上一些動作和表情。
在這樣的學習活動中,學生可以通過復述民間故事進行再創作,還可以與同學、教師進行充分溝通,從而更深刻地體會這些民間故事蘊含的哲理和寄托的樸素愿望,收獲豐富的學習體驗。
(二)聯系生活經驗分析
在開展小學語文單元統整教學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分析課文,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更深的體會[3]。
下面,筆者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材第六單元的教學為例進行說明。該單元的課文包括《慈母情深》《父愛之舟》《“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閱讀這三篇課文,學生會感受到父母子女之間濃得化不開的情感。因此,筆者在教授這些課文后,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并根據自己的故事討論課文中的情節及其折射出的教育理念。因為這個主題是學生有切身體會而且愿意討論的,所以在課堂上,學生紛紛主動分享自己的故事,說出自己想對父母說的話。筆者則相機引導學生分析《慈母情深》中的母親形象,《父愛之舟》中的父親形象,以及《“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中父親和母親對巴迪的詩的不同看法。在筆者的引導下,學生從自身生活經驗出發,圍繞親情和家庭教育兩方面的內容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抒發了自己的情感。
在這樣的學習活動中,學生不僅可以切實理解課文內容、作者抒發的情感,還能夠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說出自己想對家人說的話。
(三)鑒賞、討論文章內容
在開展小學語文單元統整教學時,教師還應該布置鑒賞、討論文章內容的閱讀任務,引導學生深入分析文章內容以及作者采用的寫作手法,由此順利掌握語文知識[4]。
下面,筆者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材第七單元的教學為例進行說明。該單元包含《四季之美》《鳥的天堂》《月跡》三篇寫景散文,三位作者描寫景物的手法、順序不盡相同,文章展現出的景色也有所不同,但都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美好。在課堂上,筆者要求學生深入閱讀這三篇課文,然后選擇精彩的描寫段落進行鑒賞,并主動與同學分享自己的閱讀感想,討論文章的描寫效果。在筆者布置任務后,學生紛紛行動起來,快速找到自己認為精彩的段落,從自己熟悉的角度開始鑒賞。此時,筆者則走到學生身邊,給有疑問的學生提供支持和幫助。在討論環節,學生踴躍發言,從多個角度討論了這三篇課文中的精彩段落,并由此對于這類文章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在教授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材第六單元的課文時,筆者也布置了鑒賞、討論文章內容的閱讀任務。該單元的課文包括《自相矛盾》《田忌賽馬》《跳水》,這些文章詳細描寫了主人公的思維過程,因此筆者在帶領學生閱讀這個單元的課文后,要求學生鑒賞這三篇課文中描寫人物思維過程的段落,討論作者采用的寫作手法和這樣做取得的效果。由于《自相矛盾》這篇課文是文言文,所以筆者先帶領學生使用工具書學習這篇課文中的字、詞,確保學生理解這篇課文的內容,再鼓勵學生根據課文中描寫人物思維過程的句子進行鑒賞、討論。在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時,筆者則不斷稱贊、引導學生,讓學生愿意主動參與這樣的鑒賞、討論活動,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進行思考,從而逐步了解描寫人物思維過程的要點。
三、組織實踐活動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還應該在開展小學語文單元統整教學時組織實踐活動,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讓學生由此逐步掌握自主學習技巧,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教師可以組織多種類型的實踐活動,包括收集資料、課本劇表演、制作手抄報等。為此,教師需要根據單元教學內容和單元統整教學目標確定具體的活動方案,還要確保活動符合學生目前的發展水平,讓更多學生能夠參與活動,在創造性學習中發展語文核心素養[5]。
下面,筆者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材第二單元的教學為例進行說明。該單元的課文均選自名著,《草船借箭》是根據元末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相關內容改寫的,《景陽岡》選自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滸傳》第二十三回,《猴王出世》選自明代吳承恩的《西游記》第一回,《紅樓春趣》選自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第七十回。該單元的課文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但閱讀這些精彩的故事也會讓學生發現閱讀的樂趣。為了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并且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閱讀的樂趣,筆者鼓勵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共同閱讀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文章,觀看與課文內容有關的電影、電視劇片段,然后寫下讀后感,一同探究這些課文的精彩之處,發現閱讀的趣味。
四、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在開展單元統整教學后,教師還應延展教學內容,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以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進一步鍛煉學生的能力。
下面,筆者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材第七單元的教學為例進行說明。該單元的課文包括《威尼斯的小艇》《牧場之國》《金字塔》,這些文章運用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展示了世界各地的美麗景色。在學生深入分析這些課文并基本了解如何運用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展現景物的獨特魅力后,筆者設計了課外閱讀任務,要求學生在課后閱讀一些寫景的散文、說明文并寫下讀書筆記,然后在下一節課分享自己的讀書筆記,向同學推薦自己讀過的優美文章。在完成這項任務的過程中,學生不僅閱讀了優美的文章,還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了鑒賞、分享,收獲了大量感悟。
五、完善評價機制
為了確保小學語文單元統整教學充分發揮作用,教師也要完善評價機制,采取多種類型的評價方法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鼓勵學生參與評價活動,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反思意識和能力。
教師需要在布置閱讀任務、組織實踐活動后,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實際表現給出合理的評價和有針對性的建議,幫助學生改進學習方法,發展綜合能力。在評價學生時,教師可以綜合采用書面評價、口頭評價、肢體語言評價、符號評價等多種方式,以確保學生樂于接受教師的評價和建議。
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進行自評、互評,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更加自覺地進行反思、總結。
結語
在開展單元統整教學時,教師應做好教學設計,設定科學的單元統整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完成閱讀任務、參與實踐活動,鼓勵學生進行課外拓展閱讀,并及時組織評價活動,確保教學具有整體性、延展性。在這樣的語文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生也有足夠的機會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從而順利地發展多方面能力。
【參考文獻】
[1]馬生俊.單元教學,如何夯實學生的語文根基[J].語文世界,2024(7):24-25.
[2]劉絮穎.例談單元統整視域下小學語文習作單元教學策略[J].新課程研究,2023(34):85-87.
[3]何捷.以學習為中心的小學語文單元統整教學設計建模[J].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21(8):11-14,26.
[4]陳海艷.彰顯學生主體地位 提升作文教學效率:以學生為主體的作文評改法[J].名師在線,2023(33):17-19.
[5]許惠芳.學為中心:語文實踐活動的設計與實施:以口語交際教學為例[J].小學語文教學,2024(1/2):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