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幼兒園中班教育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讓幼兒更好地理解和欣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章提出做好資源開發、探索展示教學、開展趣味活動和依托傳統節日豐富活動形式等策略,以促進幼兒的學習。
【關鍵詞】幼兒園;中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
作者簡介:楊曉燕(1983—),女 ,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海晏幼兒園。
作為學前教育的引導者,教師要結合幼兒的發展規律進行分析,優化教學設計,提高學前教育的質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對幼兒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基于此,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學前教育的特點入手分析切合實際的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方法,以此推動幼兒的發展[1]。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研究和教學體悟,對在幼兒園中班教育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策略進行分析,并結合實際展示教學的路徑。
一、做好資源開發
資源體系的構建是開展高效教學的前提。因此,相關傳統文化資源的開發是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前提條件。在幼兒園中班教育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分析幼兒的發展需求,從學前教育的特點出發探索合理的策略。一般而言,教師可以圍繞教育目標、教學資源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分析教育目標
教育目標的分析是教師優化教學設計的重要一步。教師要深入分析《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了解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遵循幼兒發展的客觀規律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
以《指南》“具有文明的語言習慣”的教育目標為例。教師可以圍繞此教育目標的具體內容進行分析。《指南》針對4—5歲幼兒提出的教育目標為“別人對自己講話時能回應”“能根據場合調節自己說話聲音的大小”“能主動使用禮貌用語,不說臟話、粗話”,教師可以圍繞這三個教育目標進行教學資源的開發。
(二)篩選教學資源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然而,單位課程能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較為有限。因此,教師要從教學實際出發合理篩選教學資源。
仍以《指南》“具有文明的語言習慣”的教育目標為例。教師可以根據相關的要求篩選教學資源,從而有效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是禮儀之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語言文化。教師要根據教育目標,依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滲透禮儀教育,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教師可以教育幼兒:“古人請人幫忙說勞駕,麻煩別人用打擾,求人原諒用包涵,請人批評說指教。”這些禮貌用語,與幼兒日常對話中的“請”“對不起”等意思相似,便于幼兒理解。
二、探索展示教學
展示是開展教學的有效方式,也是達成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可行路徑。在實際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探索利用展示的方法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般而言,適于在幼兒中班教育教學中進行展示的載體多為故事和圖片[3]。
(一)展示傳統習俗
傳統習俗蘊含著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師借助傳統習俗,可以幫助幼兒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般而言,形象的內容更容易讓幼兒接受。因此,教師應依托故事、圖片等載體,為幼兒展示傳統習俗。在展示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互動引導,通過合理的提問等方法,推動幼兒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4]。
以《指南》“閱讀與書寫準備”的教育目標為例。教師可以圍繞“喜歡聽故事,看圖書”“具有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這兩個教育目標,開展系統設計,為幼兒展示傳統習俗。教師可以帶領幼兒了解傳統節日—端午節。首先,教師可以為幼兒講述屈原的故事:“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國都。屈原無比悲痛,于農歷五月初五絕望地投身汨羅江,以身許國。屈原死后,楚國百姓紛紛到汨羅江邊去憑吊他。為了不讓魚蝦破壞屈原的身體,百姓將米放入竹筒,投入江中喂魚蝦,這就是粽子的雛形。直到今天,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百姓都會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其次,教師可以為幼兒展示端午節人們賽龍舟的視頻,讓幼兒感受有趣的端午活動和其中豐富的文化內涵。最后,教師可以為幼兒展示有關端午節的繪本,讓幼兒仔細觀察端午節人們掛艾草、戴香囊的圖片,激發幼兒探究傳統習俗的興趣。
(二)引入中國神話故事
中國神話故事蘊含著中國古代人民的價值觀和美好期盼,也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幼兒園中班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中國神話故事,為幼兒展示相關的教學內容,讓幼兒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蘊。
教師可以選擇《精衛填海》《愚公移山》《夸父逐日》等中國神話故事,并選用不同的載體為幼兒進行展示。
以《精衛填海》為例。動畫片直觀生動,富有感染力。教師可以為幼兒展示動畫片《精衛填海》,讓幼兒感受中華民族永不屈服的抗爭精神。
又以《愚公移山》為例。教師可以為幼兒展示動畫片《愚公移山》,讓幼兒了解愚公帶領全村人堅持挖山的故事。在完成展示后,教師可以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向幼兒提出問題:“小朋友們覺得愚公的移山計劃可以成功嗎?如果讓小朋友們選,你們會選擇去移山嗎?”通過問題的引領,幼兒可以加深體悟,感受排除萬難、不怕犧牲、滴水石穿、持續奮斗的精神。
三、開展趣味活動
活動是幼兒園教育教學的要素。在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活動入手進行分析,依托文化資源開展趣味性較強的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近距離體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5]。
(一)聯系國學文化
聯系國學文化是幼兒園重要的育人手段。教師將國學融入幼兒園中班的教育教學活動設計中,可以讓幼兒在活動中更好地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了實現國學文化的有效滲透,教師要選擇符合幼兒發展規律的國學內容構建趣味活動。
教師可以組織開展“小晏歌劇場”活動,從詩歌入手,激發幼兒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首先,教師可以為幼兒播放央視節目《經典詠流傳》的視頻片段—用歌聲演繹的《聲律啟蒙》。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幼兒一起將《靜夜思》《回鄉偶書》《詠鵝》《登鸛雀樓》《山村詠懷》等古詩唱出來。最后,幼兒可以通過吟唱古詩,激發對中國詩詞文化的興趣,感受詩詞歌賦的韻味。
教師可以組織開展“神奇的剪紙”活動,從剪紙藝術入手,讓幼兒體驗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樂趣。首先,教師可以展示美麗的窗花作品,激發幼兒的興趣。其次,教師可以為幼兒準備剪刀、彩紙等工具。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通過剪、折、撕等方法,領略剪紙藝術的魅力。
教師可以組織開展“閱潤童心”活動,從故事入手,滋養幼兒的心靈。具體而言,教師可以為幼兒準備《二十四節氣》《中國記憶·傳統節日圖畫書》《唐妞帶你游大唐》《建長城》《花木蘭》等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圖書,拓寬幼兒的學習視野。
教師可以組織開展“‘嗨搭建”活動,從搭建入手,激發幼兒對中國古建筑文化的興趣。具體而言,教師可以讓幼兒自由選擇搭建材料,利用自己掌握的多種技巧搭建各種各樣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古建筑,如蓬萊閣等。
教師可以組織開展“四季好‘食光”活動,從美食入手,讓幼兒感受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魅力。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帶領幼兒體驗包粽子、包餃子、做月餅、做糖葫蘆等活動,讓幼兒在制作美食的過程中了解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飲食文化。
(二)設置趣味活動主題
考慮到幼兒園中班幼兒的發展需求,教師可以設置趣味活動主題,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幼兒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國民間故事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有豐富的想象力與生動的表現力。教師可以“傳統文化故事會”為主題開展活動。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幼兒講多姿多彩的中國民間故事,如各類寓言故事、成語故事、神話故事等。此外,教師還可以給幼兒提供閱讀和表現的機會,讓幼兒親自閱讀或講述中國民間故事。此類活動,可以滋養幼兒的心靈,啟迪幼兒的智慧,讓幼兒更好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非遺文化游園會”為主題開展活動。具體而言,教師可以積極創造條件,讓濟南面塑、泰山泥塑、曹縣木雕、威海剪紙、高密半印半畫年畫、魯繡、膠東花餑餑習俗、福山雷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幼兒園,讓幼兒近距離接觸非遺、深入了解非遺,從而讓幼兒積極參與非遺的傳承,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具生機與活力。
四、依托傳統節日豐富活動形式
傳統節日蘊含著古人的情感和智慧,賦予了傳統文化更多的內涵。因此,節日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引導幼兒了解傳統節日,讓幼兒獲得精神的滋養,是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方式。在幼兒園中班實際的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托傳統節日豐富教育教學的活動形式。
以《指南》“表現與創造”的教育目標為例。教師可以圍繞“喜歡進行藝術活動并大膽表現”“具有初步的藝術表現與創造能力”這兩個教育目標,依托傳統節日豐富活動形式。
春節歷史悠久,內涵豐富,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節日。春節還有著非常多的傳統習俗,包括貼春聯、放爆竹、拜年、吃餃子等。教師可以圍繞春節的傳統習俗設計相應的活動,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例如,春聯寄托了人們的美好愿望,貼春聯是過春節必不可少的活動。教師可以圍繞貼春聯設計相應的活動,如引導幼兒學習怎么貼春聯,并鼓勵幼兒動手貼春聯、窗花等。又如,“爆竹聲中一歲除”,放爆竹是辭舊迎新的標志。教師可以圍繞放爆竹設計相應的活動,如引導幼兒讀一讀怪獸“年”的故事、畫一畫放爆竹的熱鬧景象。再如,拜年是人們互相祝福的傳統方式。教師可以圍繞拜年設計相應的活動,如引導幼兒學習拜年的禮儀、鼓勵幼兒制作新年賀卡等。通過豐富的活動形式,幼兒可以感受傳統民俗文化的魅力。
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要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在幼兒園中班教育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幼兒從小感受、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幼兒的心靈。
【參考文獻】
[1]王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傳承[J].天南,2023(3):96-98.
[2]王桂芝.淺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幼兒教育的融合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3(5):19-21.
[3]王悅,姜賀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天南,2023(1):103-105.
[4]呂美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課程建設的路徑研究[J].教書育人,2022(34):10-12.
[5]于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幼兒園教育的融合路徑探究[J].新課程研究,2022(36):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