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本喜
摘要:文章探討了新課標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理念、方法和實施策略,強調了知識與能力的統一、學科思維的培養、基于問題的學習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提出了活躍課堂氛圍、引導式教學和教學資源的利用等教學方法。實施策略包括拓展教學思路、營造活力課堂、數學生活融合和實施分層教學等,旨在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數學思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數學;教學方法
新課標倡導知識與能力的統一,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它要求教師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并注重引導式教學和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所以,研究新課標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1? ?新課標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理念
1.1知識與能力的統一
新課標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理念強調知識與能力的統一,旨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的數學教學注重知識傳授,而新課標要求教師關注學生的應用能力培養。這意味著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數學知識的本質和應用背景,并促使他們主動思考、提升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充分理解數學知識,學生可以發現不同概念之間的聯系,培養數學思維能力和抽象化能力。新課標也倡導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使他們能夠將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和實際情境中,培養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教師在實施新課標時應重視知識與能力的統一,通過設計啟發性問題和開展探究學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2學科思維的培養
新課標下的初中數學教學理念強調學科思維的培養,旨在引導學生發展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科思維是一種特定學科領域的思考方式和方法,它要求學生通過運用數學概念、原理和方法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通過培養學科思維,學生可以形成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提高他們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水平。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讓他們主動發現問題、探索方法,并有深刻的理解。教師還可設計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推理和證明,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教師可鼓勵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他們將數學與現實情境聯系起來的能力。通過培養學科思維,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將更加自覺地運用數學知識和思維方式,提升數學學科素養。
1.3基于問題的學習
教師通過引入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并促使他們主動探索、分析和解決問題。基于問題的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設計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并鼓勵他們嘗試多種解決方法。這樣的過程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而且能鍛煉他們的合作與溝通能力。在基于問題的學習中,教師的角色轉變為引導者和指導者。他們應該提供適當的問題背景和啟示性的提示,同時給予學生足夠的自由空間去思考和探索。教師還可以組織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相互交流、合作解決問題,共同分享和探索數學的奧秘。基于問題的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探究精神和實際應用能力,使他們更深入地理解數學概念和原理。總之,在新課標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采用基于問題的學習方法,通過設計具有挑戰性和啟發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培養他們的探究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4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強調教師應將學生放在學習的中心位置,關注他們的興趣、需求和發展。教師應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能力水平,靈活地選擇和設計教學內容與方法,以促進學生的主動參與和自主學習。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轉換角色,成為學生學習中的引導者和支持者。可以通過提問、討論和互動等方式,引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激活他們的學習動力。教師還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結果,及時給予積極的反饋和指導,幫助他們不斷提升并發展數學能力。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還強調個性化教學的重要性。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差異和需求,提供個別輔導和拓展的機會,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總之,在新課標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引導他們主動參與、探究和合作學習。這樣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在動機,培養他們的數學能力。
2? ?新課標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方法分析
2.1活躍課堂氛圍
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需要通過一系列策略來激發學生的興趣,營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教師可設計富有啟發性和趣味性的問題,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這些問題應涉及日常生活、實際應用或者數學領域的前沿知識,讓學生主動參與討論和探究。教師可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游戲、小組合作等,以增加課堂的互動性和趣味性。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合作解決問題,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教師可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解題過程,并讓學生進行演示或者展示。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對數學學習有積極的態度。在新課標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創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升教學效果。
2.2引導式教學
教師可提供問題、情境或者案例等引導性材料,激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教師可設計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利用已有知識和技能進行推理、解決問題或者發現規律。通過引導式教學,學生將成為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從而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升數學知識應用能力。在引導式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是引導者和指導者,要運用提問、提示和示范等策略,引導學生思考并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法。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他們發表自己的觀點,并給予積極的反饋和指導。引導式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學生能夠打下扎實的數學基礎,并形成靈活的思維方式。引導式教學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增強其自信心,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
2.3教學資源的利用
教師要根據教材的組織結構和知識點的分布,靈活選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通過對教材的深入研讀和理解,教師可挖掘更多的教學資源和案例,豐富教學過程與內容。然后利用多媒體技術和互聯網資源,通過多媒體課件、視頻、動畫等,直觀地呈現抽象的數學概念和知識的形成過程。互聯網資源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數學學習資源和教學工具,如在線作業平臺、數學游戲等,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和拓展所學知識。通過引入實際對象和具體場景,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直觀的數學概念,提升其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通過使用幾何模型、計算器或者各種測量工具,教師可以讓學生親自操作和實踐,加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和應用。總之,在新課標下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如教材資源、多媒體技術、互聯網資源以及實物模型等,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師的教學效果。另外,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需求,靈活選擇和運用合適的教學資源,促進學生數學能力提升。
3? ?新課標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實施策略
3.1開闊教學思路,優化教學設計
教師應開闊教學思路,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和推理,形成對概念的深刻理解。例如,在方程組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提供不同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從中發現方程組與實際問題之間的聯系,并運用數學方法進行求解。教師還應優化教學設計,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豐富的教學活動,如小組討論、問題探究和實例分析等,以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實際情境相結合。例如,教師提供具體的應用場景,讓學生運用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升應用能力。
總之,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并靈活運用教學資源,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3.2打造活力課堂,激發學習動力
在新課標下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探索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應用”是重要的教學內容。
在課堂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和探究精神,針對這些內容設計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討論。例如,在探索勾股定理的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自己推理勾股定理,并通過小組合作、問題解決等方式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數學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總之,教師可通過設計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入有趣的數學問題,激發學生的思考興趣。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資源,幫助學生直觀理解和應用所學內容。
3.3數學與生活融合,培養應用能力
在新課標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與生活融合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是新課標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
在初中數學的“用樹狀圖或者表格求概率”和“生活中的概率”教學中,教師可將數學與現實生活相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教師可引導學生尋找和分析日常生活中涉及概率的問題,并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求解和探究。例如,在分析生活中的概率時,提供一些常見的實際問題,讓學生通過數據收集、整理和分析等方法,運用概率的知識進行解決。設計相關的教學活動,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通過討論和項目研究等方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實際問題的探究和解決。
綜上所述,新課標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方法和理念的探索與實踐對于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和學習效果具有重要意義。教師通過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式教學、利用教學資源以及營造數學與生活融合的情境等策略,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林建敏.新課標下初中數學教學情境創設的思考[J].數理化解題研究, 2022(35):38-40.
[2]魏懷昌.新課標下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創新策略方法探討[J].新課程, 2021(25):175.
[3]郭秀琴.新課標下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創新途徑[J].試題與研究, 2020(35):8-9.
[4]魯婷.新課標下的初中數學教學素養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74.
[5]蘇獻杰.新課標下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的整合[J].黑河教育, 2019(5):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