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要:在新時期教育改革背景下,語文教學面臨著從傳統知識灌輸向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轉變。核心素養教育理念強調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與品格,這要求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注重學生的思維能力、情感態度和實踐技能等多方面的發展。然而,如何在教學中融入核心素養理念,是教育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所以,文章論述了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教學任務情境創設的重要性及原則,提出了相應策略,以期為語文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教學;任務情境;創設
相較于直接講解知識和布置練習任務的教學模式,教師結合情境展開教學,有助于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獲得學習與思考的提示和找到深度探究方向,從而推動學生積極參與知識建構活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創設任務情境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要避免出現情境“喧賓奪主”的現象,同時要兼顧任務情境的開放性與指向性。另外,還要確定任務情境框架、豐富任務情境細節并補充個性化任務情境。
1? ?核心素養下語文教學任務情境創設的重要性
1.1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語文課堂上,通過創設良好的環境、融入引人入勝的故事線索等方式,能使語文知識以更具體、更鮮明的形象展示在學生面前,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當學習內容能引發學生的興趣時,他們便會自發地投入其中,并積極地思考與探索,這樣的學習過程不僅效率高,而且能提升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除此之外,情境創設能夠復現或重現實踐環境,讓語文知識不再是單調的書面信息,而是變得更有吸引力、更簡單易懂。在這種情境化的學習環境中,學生不僅能迅速吸收知識,而且能在實踐運用中加深對這些知識的理解,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1.2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
培養學生在現實生活場景中利用所學知識進行溝通的能力,是語文教學的核心目標之一。通過構建生動的學習場景,學生可以在現實的語言環境中應用聽、說、讀、寫四項技能,從而有效提升語文能力。通過再現多種日常情境,學生能夠學會在不同環境中恰當地使用語言表達見解與情緒,這有助于提升他們的實踐運用技能。同時,教師可以設計各種真實生活中的交流場景,讓學生在模擬對話中運用所學知識,從而實現教學目標。這種教學方法能加深學生對漢語知識的理解,還能鍛煉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學生還可以在不同情境中選擇恰當的語言表達方法,提高他們語言表達的精確度和適宜性。
2? ?核心素養下語文教學任務情境創設的原則
2.1生活性原則
生活性原則是指教師在學習情境創設中應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開展學習活動,這有助于他們更深刻地領悟和把握所學知識。由于語文學科緊密聯系日常生活,因此,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生活,同時,探索與課程內容相關的生活元素,并將其融入情境之中。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能夠找到與自身經驗的契合點,進一步激發學習熱情和參與動力。
2.2形象性原則
直觀性和可視化是情境創設的核心要素。這一原則旨在讓學生能夠通過形成鮮明的圖像深化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小學生對于明晰且具體的事物更感興趣。教師需要采用動態的圖像、視頻等多元媒介資源,并借助實體物品的呈現和角色模仿等手段,將理論概念轉化為具體形象,使學生形成清晰的認知。
2.3學科性原則
學科性原則指出,情境構建必須與語文學科的本質特性和教學目標緊密相連,以便于學生在情境中能夠掌握語文知識和相關技能。另外,語文教學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閱讀理解以及文學欣賞能力。因此,教師需要重視指導學生應用所學習的語文知識和技巧對問題進行分析與解答,如構建閱讀理解任務時,可以依托課文內容擬定相關問題,并引導學生在把握文本的前提下展開思考與分析,進而增強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維。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情境創設引導學生欣賞文學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內涵,以更好地培養他們的文學鑒賞能力。遵循學科性原則能使教學任務情境與語文學科的特性及需求相契合,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3? ?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教學任務情境創設的策略
3.1確定任務情境框架
第一,基于生活體驗,創設蘊含真摯情感的任務場景。構建任務情境框架時,首先要關注的是情境的現實基礎和生活關聯性。要想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必須讓學生在現實的語言環境中進行實踐操作、深入體驗和深刻領會。任務情境的構建需要圍繞學生的現實生活,結合他們的日常生活體驗與喜好,打造一個能引起學生情感共鳴的環境。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通過與家人的交談和搜集資料的方式,幫助他們探究家鄉的民俗習慣,之后在課堂上互相展示他們的發現。這種任務場景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增強他們對語言的運用技巧。
第二,多元學科領域的融合,構建復合型任務背景。知識的跨學科融合已成為現代教育的趨勢,同時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實用方法。所以,教師需要重視與其他學科內容的融合,如歷史、藝術和科學等,拓展語文教學的內涵及多樣性。可以設計在古詩中尋找科學奧秘的任務場景,讓學生通過研究古詩詞,挖掘其中所包含的科學信息,如自然界的周期性變化和天體現象等,并努力用現代科學理論進行解讀。此類任務場景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還有助于培養他們的科學及人文精神,從而使他們在多個學科領域得到發展。
第三,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并將德育教育融入其中。語文教學不應局限于傳輸語言知識,還要塑造學生正確的情感傾向與價值取向。在構建學習場景的過程中,教師應著力于融入德育元素,以借助特定的教學任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
3.2豐富任務情境細節
一要將生活元素融入其中,打造真實的任務場景。語文教學旨在通過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的任務情境設計,來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可以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場景、角色以及現象,營造學生能真實體驗的教學氛圍。例如,當課堂上涉及描繪自然風光的文章時,可以構建描繪學生故鄉的活動場景,從而促使學生回想并敘述他們家鄉的河流、山脈、習俗和文化等。這種類型的任務場景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技能。
二要利用多媒體技術,營造充滿活力和趣味性的任務場景。科技進步能推動多媒體技術在任務情境中的融入,教師應運用多媒體技術,如音頻、視頻和動畫等,營造充滿活力和趣味的學習氛圍。如探究童話故事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播放動畫或者視頻片段,使學生更直觀地領略童話的奇幻與魅力。此外,還可以創建小小編劇的活動場景,讓學生基于童話故事創作劇本,并開展角色扮演或者聲音演繹練習。此類任務場景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想象力,提升他們在語言交流和團隊協作方面的技能。利用多媒體技術還能使學習場景變得活潑并且富有吸引力,進而幫助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提升語文能力。
3.3創設個性化任務情境
第一,個性化任務情境應關注學生的差異性。因此,教師需要全面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并制定多元的任務,以適應不同學生的需求。針對熱愛繪畫的學生,可以通過創作畫作傳達對文章的感悟;而對于熱衷于表演的學生,則可以通過角色扮演展現文章主旨。這種教學方法能促使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學習,從而強化他們的學習熱情和自信心。
第二,任務情境的個性化設計應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在構建定制化任務的場景時,首先要考慮學生的生活情況與個人經歷。學習任務應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使他們在熟悉的環境中探索并獲取知識。例如,提出寫作練習任務,要求學生通過觀察描繪個人家庭或者校園生活,以此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和表達技能。
第三,個性化任務情境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創造性思維與解決問題的技巧尤為重要,因此,構建個性化任務場景的過程中,教師要構思具有一定難度和探索性的任務,以激活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第四,個性化任務情境需要融入先進的信息技術。科技進步為信息化教學工具帶來了創新機會,這有利于構建定制化的任務場景,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整合多媒體資源和互聯網信息,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以此增強學生的實踐場景體驗。如借助虛擬現實(VR)技術,學生能夠在虛構的場景中感受古詩詞描繪的意境;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絡互動平臺相互交流和共享知識。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進一步增強他們的學習體驗。
3.4優化思維拓展任務情境
思維拓展任務情境是語文教學中具有挑戰性的情境之一。這種情境設計旨在通過具有思維含量的任務,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并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批判性思維。例如,在教學寓言故事時,教師可以創設寓言新解的思維拓展任務情境,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解讀寓言故事,并提出自己的見解。或者設計續寫故事的任務,讓學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力,為故事編寫合理的結局。這樣的情境創設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寫作能力,對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任務情境構建對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增強他們在語文領域的實踐技能、培育他們的人文精神和提高他們綜合素質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師應重視營造情境,為學生創設引人入勝且充滿挑戰的學習氛圍,并以生活為基礎、以形象為載體,體現學科特點并圍繞問題展開,構建既具啟發性又富有趣味性,同時還能實現預期教學目標的任務情境,以促進學生在語文領域的發展,為學生全面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張晉.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境創設的實效性[J].天津教育,2024(7):174-176.
[2]王芳.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語文教學任務情境的創設路徑[J].亞太教育,2024(4):57-60.
[3]葉彬.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境創設的實效性[J].新教師,2023(7):36-37.
[4]錢愛華.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語文教學任務情境的創設路徑[J].廣西教育,2023(19):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