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锫
摘 要: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內容,它直接決定了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狀態、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職業院校作為培養技能型人才的中堅力量,長期堅持文化教育與勞動教育相結合,在實踐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章闡述了目前高職院校勞動教育融入專業課程的現狀,以《BIM建模》課程為例,提出了勞動教育融入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課程的舉措。通過課程改革后,學生的學習興趣、勞動能力得到了提高,為國家和社會培養高素質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勞動教育 工程造價 BIM 教學探索
中圖分類號:F2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6-190-03
引言
現代職業教育是一種針對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旨在培養具備高素質、高技能和高素養的勞動者的類型教育。這種教育類型不僅強調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而且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和經濟環境。2020年7月,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下文簡稱“綱要”)中對勞動教育的基本概念、性質、目標和內容、實施勞動教育的途徑、關鍵環節和評價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規定。其中,針對職業教育階段,綱要強調職業院校的專業課在進行職業勞動和知識技能教學的同時,需注重培養干一行愛一行的工匠精神,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細致嚴謹的工作態度。本文以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BIM建模》課程為例,闡述了勞動教育融入專業課程的現狀,并提出勞動教育融入工程造價專業課程的措施。
一、勞動教育概述
勞動教育是一種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勞動過程,培養其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勞動意識的教育方式。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勞動的意義,培養其尊重勞動、熱愛生活的態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此外,通過參與勞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職業院校作為技能人才培養的中堅力量,長期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在實踐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學校通過將勞動教育融入到專業課程中,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專業技能,培養其職業素養和勞動意識。此外,校企合作也是勞動教育在職業院校中融入的重要方式之一,企業為學校提供實踐平臺和資源,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行業、企業和職業,提前接觸實際的工作環境,提高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學校為企業培養符合需求的人才,解決了企業招工難的問題,實現了資源共享和互利共贏。
當前的高職學生大多是“00后”,他們成長于一個物質豐富的新時代,在學生時代甚至在走上工作崗位后,出現了不愿意參與勞動、不能吃苦耐勞、生活能力較差等現象。在職業選擇方面,學生更注重個人興趣和發展前景,更傾向選擇輕松舒適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因此,職業院校必須高度重視勞動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和職業觀念,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吃苦耐勞精神。這不僅是為了滿足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更是為了推動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勞動教育融入專業課程的現狀
(一)工程造價專業現狀
工程造價專業是一個涉及經濟學、管理學和土木工程等領域的專業,主要進行建筑項目的投資分析、設計概算、投標報價、竣工結算等文件的編制。近年來,我國政府對工程造價咨詢企業資質的審批制度進行了改革和調整,提出了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的發展方向。
2019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了《關于推進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投資者在投資決策環節委托工程咨詢單位提供綜合性咨詢服務以提高工程建設效率和投資效益。這種咨詢服務涉及建設工程全生命周期內的策劃、前期可研、工程設計、招標代理、造價咨詢、工程監理、施工前期準備、施工過程管理、竣工驗收及運營保修等各個階段。
2020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建設工程企業資質管理制度改革方案》,提出培育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機構。其中,取消了工程造價咨詢企業資質的審批,加強了事中事后監管,依法依規對失信主體實施聯合懲戒。這個改革方案旨在簡化和規范資質管理,推動建設工程企業的專業化、高質量發展。
2021年,住建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取消工程造價咨詢企業資質審批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通知》。這個通知取消了工程造價咨詢企業資質的行政審批,轉而采取告知承諾和事中事后監管制。這意味著企業可以自主選擇是否承諾,而政府部門將更加注重事中事后的監管和信用評價,對于違規行為將進行處罰。
這些政策對于工程造價專業和相關企業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機遇。由此可見,工程造價專業學生需要不斷提高專業能力和技巧,以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造價管理工作的需要。同時,實施勞動教育也具有積極的意義。勞動教育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勞動習慣,還可以調節情緒,培養創新意識,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勞動。這對于將來的職業發展和在實踐中解決復雜問題都至關重要。
(二)《BIM建模》課程的勞動教育現狀
課程思政已經成為當今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已經融入到各個專業之中。勞動教育作為思政育人的一部分,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勞動教育在專業課程的教學研究中仍然較少,需要進一步加以探討和研究。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英文縮寫,它的出現給建筑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變革。近年來,BIM技術在高職院校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很多專業都開設了相關的課程。對于工程造價專業而言,《BIM建模》是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學生可以通過運用BIM技術進行建模,實現設計、日照分析、碰撞等功能。掌握BIM技術對于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建筑行業的相關知識和技能,還可以增加他們在職場上的競爭力。
《BIM建模》專業課程中,融入勞動教育存在如下問題:
首先,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往往更注重學生的模型建立、審美等能力,對學生的勞動教育僅體現在一些日常活動上,如機房衛生、保存文件后關機等。這些活動雖然也能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良好的工作習慣,但形式相對單一,缺乏挑戰性,難以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勞動的樂趣。
其次,課程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通過觀看教師操作視頻,嘗試將模型復刻出來,此舉僅僅是講授式的勞動教育。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能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建模技能,但缺乏對學生特點的考慮,沒有充分融合勞動教育和專業課程學習。在這樣的模式下,學生往往只關注模型的質量和精度,而忽視了建模過程中的勞動規范和團隊協作。
此外,教師也往往只注重模型結果的評價,而缺乏對學生在勞動過程中參與度的考核,這也會導致一些學生缺乏對勞動的重視。例如,教師在將課程思政要素投射到專業課程知識點時,缺乏對兩者之間的深入挖掘,導致學生對內容沒有整體把控,對教師所教授的知識與思政元素之間的聯系理解不足。這也會影響思政元素在專業課程中的作用發揮,甚至可能讓學生產生抵觸情緒,難以實現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的有機融合。同時,由于考核指標和內容的不連貫性,學生對內容的掌握情況往往無法全面反映在課程成績上,這也可能導致學生對思政元素的重視程度不足。
三、勞動教育融入《BIM建模》專業課程的實施路徑
(一)組建教師團隊,提升專業水平
以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指導委員會確定的工程造價專業綜合能力和工程造價專業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為依據,以企業標準為參照,通過加大校企合作的廣度與深度組建一支高水平“雙師型”教學團隊。首先,通過開展勞動教育專業培訓、交流研討等活動,提高教師對勞動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培養他們將勞動教育融入專業課程的意識和能力。同時,鼓勵教師積極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如項目化教學、情境模擬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提高教學效果。其次,安排教師假期間進入企業學習,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通過聘請企業師傅和能工巧匠作為學院兼職教師,參與授課。企業教師為專業教師進行工程素質強化訓練,帶來企業新技術、新工藝,從而共同創建校內外共需的“雙師型”教師。
(二)以任務為導向,重構教學內容
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方面,應該注重將勞動教育與實踐技能相結合,增加勞動實踐環節,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例如,《BIM建模》課程可以設置一些需要團隊合作、創造力的項目,通過實踐讓學生體驗到勞動的重要性和價值。采取“項目向導,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將學習方法、勞動技能、實踐操作、情感體驗融入項目中,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強化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實際工作的特點和要求。通過勞動實踐環節,學生可以體驗到工作的不易,得到了勞動情感認同。具體教學過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課前學習階段、課中學習階段、課后學習階段,如圖1所示。
(三)豐富勞動形式,實現全員育人
工程造價專業是一門應用性和理論性都很強的課程,根據課程的專業特性,采用“理實一體化”,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它的教學過程強調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而教師指導學生將理論學習與實際操作緊密結合,實現教與學的雙向互動,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工程造價現實問題的能力。
課內教師深入挖掘專業課程中的育人元素、專業勞動精神,搭建專業實踐平臺,強化專業技能訓練,將勞動教育有機融入專業教育中。課外教師將勞動教育與課程實訓、社團活動、專業比賽、專業實習、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實現素質育人的目的。
加強學生思想教育。通過開展主題班會、講座等形式,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導,提高他們對勞動教育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培養他們良好的職業素養和綜合能力。
(四)調整評價指標,實現育人目標
傳統單一的評價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要求,需要建立更加科學、完善的評價體系來促進勞動教育的融入。在《BIM建模》課程中可以采取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的方法,例如:調整課程評價指標,通過強化過程評價,增加學生在學習中的參與感和獲得感。過程性考核包括課前考核、課中考核和課后考核三個階段。課前考核成績構成有:資料收集、討論和課前測試,占比10%;課中考核成績構成有:出勤率、任務參與程度、小組互評、教師評價和企業教師評價,占比70%;課后考核成績構成有:實訓室衛生情況、課后測試,占比10%;職業素養占比10%。
四、課程改革取得的效果
通過將勞動教育融入2021級工程造價專業的《BIM建模》專業課程,以問卷調查和談話交流等方式得到如下反饋:
一是提高學生專業技能。80%的學生表示,勞動教育融入《BIM建模》專業課程,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85%的學生認為,這種教學融合方式更好的幫助他們掌握相關技能和操作流程,提高了他們的職業技能和動手能力。
二是增強學生的職業素養。90%的學生認為,在實訓課程中,他們通過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和遵循操作規程,培養了嚴謹的工作態度和良好的職業習慣。80%同學認為,通過課程實訓,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他們的勞動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得到了增強,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三是促進學生職業發展。85%的學生表示,他們在實踐中不斷嘗試、探索和創新,提升了自我價值和成就感,增強了職業自信心。這種自我價值的提升和職業自信心的增強,對于他們的未來職業生涯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五、結語
勞動教育在與專業課程融合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體現在專業能力的提升上,還需要表現在職業素養(下轉第193頁)(上接第191頁)情感上。通過將勞動教育與和職業專業課程的有機結合,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實現全面和終身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小剛.基于勞動教育的高職工科專業課程改革研究[J].教育與職業,2021(21):94-97.
[2] 歐洋.高職勞動教育融入專業課程教育的對策研究——以《藥品經營質量管理實務》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21,42(15):65-66.
[3] 以建筑類專業為例[J].品位·經典,2021(09):81-83.
[4] 詹秀麗,許曉萍,吳瑕.勞動育人融入高職藝術類理實一體化課程改革[J].設計,2021,34(09):90-93.
[5] 王芳.勞動教育融入高職院校專業課程的路徑探究—以《藥品經營質量管理實務》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21,42(15):65-66.
[6] 康娜.新時代高職院校大學生勞動教育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21.
[7] 賈佳霖.新時代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及其實踐策略研究[D].武漢紡織大學,2021.
[8] Ediwin E.Witte.The University and Labor Education, Industrial &Labor Relations Review,1947,Vol.1(1).
[9] John Holford. Old Themes, New Variations: Politics,The State,and the Shaping of Labor Education in Singapore and Hong Kong, Labor Studies Journal,1994,Vol.19(1).
[10] 黃小丹,郭祖全,朱建定.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重要講話的新時代價值意蘊[J].學園,2022,15(18):1-5.
[11] 陳燕,傅毅.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融入專業課程的意義、路徑與案例[J].勞動哲學研究,2023(01):225-234.
[基金項目: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2022年校級課題(GC22YB21)]
[作者簡介:周锫(1988—),女,湖南衡陽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專業教學改革研究。]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