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斌



摘 要:高職院校專業群的建設是落實國家“雙高”建設任務的重要內容,專業群課程體系的構建是專業群建設的首要任務,是影響專業群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因素。文章以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專業群為例,從緊密對接區域產業發展,切合區域產業實際發展需求等方面論述本專業群的組群邏輯,探索本專業群“基礎共享,核心分立,全面拓展”模塊化課程體系的構建,以達到充分整合教學資源,提高專業群建設成效,培養能夠滿足專業群崗位能力要求的高素質技能人才的目的。
關鍵詞:高職 新能源 專業群 職業教育
1 引言
2019年1月24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并計劃啟動中國特色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專業群建設,該計劃由教育部和財政部共同研究制定并聯合實施。同年12月,教育部、財政部公布《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建設單位名單》,標志著國家“雙高計劃”正式啟動。“雙高計劃”建設任務中明確指出,要依托優勢特色專業,健全對接產業、動態調整、自我完善的專業群建設發展機制,促進專業資源整合和結構優化,發揮專業群的集聚效應和服務功能,建設開放共享的專業群課程教學資源和實踐教學基地。“雙高計劃”的實施為專業群的建設工作帶來了眾多政策支持,在“雙高”建設背景下進行專業群建設創新探索已經成為職業教育領域的重點和熱點。
2 建設背景
近年來,由于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使汽車行業也從傳統汽車向電動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使得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得到廣泛的關注,無論是《政府工作報告》,還是《“十四五”規劃綱要》,都圍繞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這兩大焦點進行了專門闡述,因此,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已經成為我國汽車轉型升級的支柱產業。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作為一所以汽車為辦學定位的高等職業院校,能夠主動服務國家發展戰略,通過加強新能源汽車技術、汽車電子技術、汽車智能技術等專業的建設,緊密對接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同時,積極響應國家“雙高建設”計劃要求,服務產業發展需求,打造與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相適應的高水平專業群,培養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相關的高素質技能人才,為該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資源支撐。
3 專業群課程體系構建思路
課程體系是專業建設和專業群建設的核心,高職院校專業群課程體系的構建需要在區域經濟視角下對接區域產業調整和升級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要求,需要從產業鏈、職業崗位群、產業復合型人才培養和跨界要求、學科邏輯等方面為出發點,深入分析本專業群人才培養目標,明確專業群對應的產業鏈與崗位群,明晰專業群內各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構建定位準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專業群課程體系,因此,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專業群課程體系的構建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
3.1 適應產業鏈發展,完成專業群組建
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專業群要融合電子技術、軟件、信息、通信、等相關技術領域,以汽車智能技術專業為核心、以汽車電子技術專業為技術基礎,以汽車智能技術專業與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聯合支撐智能汽車整車制造,智能交通技術運用專業支撐智能網聯環境構建,以移動互聯應用技術專業為紐帶支撐智能汽車與智能環境的信息聯通,群內專業相互滲透、交叉融合,形成融合式的專業群。專業群產業鏈、崗位能力分析及組群邏輯如圖1所示。
3.2 聚焦復合性人才培養,確定專業群人才培養定位
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專業群適應車聯網產業發展需求,面向車聯網電子類關鍵器件制造、汽車的智能化、智能交通環境、智能汽車整車制造、車聯網的信息通信等領域,培養從事產品裝調與檢測、診斷與維修、程序設計與產品設計、監控與管理等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汽車電子技術專業聚焦車聯網電子類關鍵器件制造領域,培養“車”“路”“網”中電子電器、環境傳感器、智能終端等關鍵電子元器件及產品制造等技術技能人才。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聚焦汽車整車制造領域,培養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生產、整車及充電設備的裝配與調試、性能檢測與診斷維修、以及技術管理等技術技能人才。汽車智能技術專業聚焦汽車的智能化,培養智能汽車環境傳感器與智能終端裝調與標定,底盤線控系統與智能座艙系統檢測維修、計算平臺的測試與裝調、智能汽車測評與驗證,及售后技術支持等技術技能人才。智能交通技術運用專業培養交通路網智能終端裝調,智能管控系統集成和管理,GPS/BDS導航定位與監控、高精度地圖采集與編輯等技術技能人才。移動互聯應用技術專業聚焦車聯網信息通信,培養應用程序開發、系統集成和測試、網聯通信、運維與技術管理的技術技能人才。
3.3 對接職業崗位群能力需求,實現專業群課程體系重構
深入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智能交通等企業,開展崗位調研,形成專業群調研報告。根據學生基本文化素質、道德品德、人文素質、職業素養等方面的培養要求確定專業群通識課程,針對專業群內各專業共性知識和技能的培養,以及學生在專業群領域內進行崗位遷移能力的培養要求確定專業群基礎課程。圍繞核心崗位的工作任務,針對職業崗位的專業技能和知識要求構建專業群核心課程。兼顧專業未來的發展和延伸,以及學生橫向崗位遷移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在首崗的基礎上能有向上發展的通道和晉升的機會確定專業群拓展課程。同時,將專業標準、1+X技能考證、技能大賽等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融入到相關課程中,結合人才培養過程與學生職業發展要求和根據學生認知能力的一般規律,形成“通識課+平臺共享課+專業核心課+專業拓展課”的“交叉遞進”課程體系。
4 專業群課程體系構建方案
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專業群的課程體系的構建需要從學生的職業能力、人文素養、職業素養三個方面開展,以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相關職業崗位能力需求為依據,加強專業群課程體系整合優化,校企合作開發與國際標準對接的專業群課程架構,將新技術、新工藝引入課程,圍繞“車路云網圖”關鍵要素,以核心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按照專業基礎相同、專業技術共享的原則,綜合考慮企業崗位工作要求、課程設置要求,專業教學標準和技能考證標準等因素,將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融入到教學設計、實習實訓、技能競賽和企業實踐等各個環節中,結合人才培養過程與學生職業發展階段需求,遵循學生認知能力提升規律,構建 “基礎共享,核心分立,全面拓展”、具有“交叉遞進”特點的專業群模塊化課程體系,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專業群的課程體系結構如圖3所示。
4.1 基礎共享課程
基礎共享課程包括專業群通識課程和專業群平臺課程,是專業群中各專業都需要開設的課程,分為公共基礎與專業基礎兩個部分,一般在第一學期與第二學期開設,其中專業基礎課主要是加強學生在文化知識、職業道德、職業素養、職業操守等基本素質方面的培養,專業群平臺共享課程主要培養學生新能源與車聯網基礎理論知識、技術技能基礎、車聯網技術應用綜合技能,專業基礎側重于學生對專業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學習與掌握,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夯實基礎,做好鋪墊。
4.2 核心分立課程
核心課程依據群內各專業的培養目標分立開設,實現對群內各專業學生職業理論和職業技能的個性化培養,群內各專業的核心主要培養學生汽車電子產品焊裝與品質檢測、傳感器檢測與標定、智能終端安裝與調試、通信設備調試、車聯網系統監控調度管理、汽車應用軟件測試與編譯等職業能力,既體現了 “交叉遞進”的特點,又體現了群內各專業的之間相互聯系的特點。
4.3 全面拓展課程
拓展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崗位提升能力和跨界融合能力,培養可持續發展和創新能力,既要提升學生職業崗位能力,又要能夠培養學生的職業遷移與跨界能力,群內各專業之間可以進行拓展課程的互選與共享,在具備了核心崗位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興趣與職業發展方面進行選擇,實現按照個性需求選修拓展課程,也體現出了拓展課程“交叉共享”的特點。
5 結束語
為適應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需要,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將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專業群作為重點發展對象,通過該專業群的建設以推動學校“雙高”建設任務的開展。在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專業群的建設中,我們以專業群課程體系的構建為重點內容,形成了“基礎共享,核心分立,全面拓展”“交叉遞進”式的專業群課程體系,該課程體系的構建既體現了對學生全面素質培養,又注重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為學生畢業后順利上崗及后續發展夯實基礎,可以為區域內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同時,也為學校的教學改革及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優化提供科學的理論支撐。
基金項目:2019年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高職“雙一流”建設背景下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專業群建設研究(課題編號:XJK19CZY015)。
參考文獻:
[1]張智榮.“雙高”建設背景下高職院校專業群建設探究——以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群建設為例[J].船舶職業教育,2023,11(03).
[2]丁邦琴.“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專業群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以藥品生產技術專業群為例[J].南通職業大學學報,2023,37(02).
[3]黃丹,張睦楚.“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特色定位、組建邏輯與構建路徑[J].教育與職業,2022(24).
[4]朱新瑜,張亮亮.“雙高”建設背景下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群課程體系構建[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2,5(21).
[5]李曉紅,于慧玲,王珂.“雙高”建設背景下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構建與實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3,22(09).
[6]趙天琦.“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專業群建設研究——以成都GM學院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群建設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23(27):121-124.
[7]陳洋.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與現狀分析[J].汽車維護與修理,2023(01):21-24.
[8]付炳鋒.新能源智能網聯助力汽車產業騰飛[J].智能網聯汽車,2023(05):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