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勇
【摘要】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效率,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這是每位初中英語教師都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本文從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促進學習積極性;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切實提高教學效率;注重基礎知識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加強師生交流;注重文化和思想教育,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注重學生創新思維培養,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幾個方面就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進行了分析和探討,以期為我國初中英語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新課改? 初中英語? 高效課堂? 構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4)06-0058-03
初中英語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初始階段,對學生以后的英語學習和應用有著重要的影響。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初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效率,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是每位初中英語教師都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接下來,筆者就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展開討論。
一、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促進學習積極性
進入中學,學生要面對的不但是陌生的同學、新的環境,還有新的課程設置,新的教學方法、學習方法,這就容易讓他們迷失,一下子不能適應。如果初中英語老師在教育教學中又不重視小學到初中教育教學的銜接,就會導致學生出現這樣那樣的、不可預知的問題,影響學生學習成績,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因此,作為初中英語老師,在英語教育教學中做好銜接工作,把學生順利引進初中的學習、生活,促進學生的學習、成長,對于初中英語的課堂教學來說也是一種積極的、有效的推動。
初中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通過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人格魅力,并積極配合教師進行課堂教學。同時,教師也要對學生多一些關愛和包容,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和愛護,讓學生對教師產生親切感和信任感,這樣才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二、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切實提高教學效率
(一)注重教學的層次化
教師在講評環節,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對知識分層次講解,對比較簡單的學生都能掌握的知識點可以不講,對學生容易忽略的知識點可以再次強調,對知識體系中的重難點知識要精心講解,這樣就等于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現了分層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實現高效的學習。這樣的講解方式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不同層次的知識和認識,讓學生在教師的“精”講中實現知識的 體系化、完整化。當然精講要重點講解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強調知識的同時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讓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不斷提高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讓自主學習成為學生終身都享用不盡的財富。
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在精講環節應該注重知識的科學性和教學的藝術性,在準確、客觀、完整地呈現知識的同時讓學生感受到英語教師的嚴謹和細致;語言要優美、要有感情,要以情動情,扣人心弦,達到學生與教師情感的共鳴,促進師生的有效溝通。
(二)注重合作學習方式的運用
比如在教學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2b課文時,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老師在交流探討的環節可以不指定具體的學習任務,但是學生們就“健康的生活方式”進行了探討學習:如何以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繼續生活,以不斷完善他們的生活方式,讓他們的生活方式變得更加健康,為更好的發展和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還有的學生在自主學習環節對課文、詞匯的理解還不到位,很多學生在交流環節就根據自己的學習內容與其他同學交流,會向其他同學請教,請教詞語、短語的用法,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學到的知識,解決自主學習環節尚未解決的問題,以不斷提高教學效率。
三、注重基礎知識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一)注重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英語是一門語言,只有與人進行交流才能更好地掌握這門語言。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多開口說英語。初中生的口語能力普遍較弱,這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口語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形式,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如在教學“How do you go to school?”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教師和學生等角色,在課堂中模擬日常生活場景進行口語交際。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還可以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另一方面,學生能夠準確發音的關鍵在于對音標、音調的學習,教師可以在正式講授課本知識之前,系統地講解單詞的發音知識,并使用多媒體進行單詞的播放,讓學生跟著朗讀或者每位同學輪流讀的方式,發現學生的問題,并及時糾正;在學習完單詞音標、音調之后,通過與音頻文件結合的方式,講述句子中的連讀和重讀知識,并鼓勵學生找到與所學知識相關的句子,反復地練習,提升口語。
(二)引導學生積累詞匯
詞匯的積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堅持才能扎實學生的詞匯基礎,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但是筆者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發現,有些學生對于詞匯的學習與鞏固持續的時間非常有限,就是從開始認識到跟著教師一起解析、聽寫,然后就算完成了詞匯學習。其實,詞匯因為它瑣碎且繁雜,所以需要時常有意識地去鞏固,去分類積累,才能把它們刻在骨子里,才能讓自己的詞匯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扎實。
首先,學生要會給學過的詞匯分類。讓學生在記憶的時候尋找規律,尋找詞與詞之間的共性,加深學生的記憶。比如,在學習了“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這一篇課文后,學生在記憶詞匯的時候,就可以把重要詞分類、拓展,如球類的詞匯volleyball, basketball, soccer ball, tennis ball, table tennis, badminton等;形容詞,如interesting, difficult, boring, relaxing等,還有詞組、短語、語法、范文等等,學生都可以有計劃、有目的地分類、拓展式進行記憶。當然,記憶的方式,也可以是思維導圖,也可以條列式的分類等,只要適合學生的,能讓學生一目了然,方便聯想記憶,就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復習與積累。其次,對于生活中碰到的一些能觸動學生的詞匯,學生也要及時積累,如一些廣告詞,電影臺詞中出現的好詞、好句,英文歌曲中聽到的好詞,在英語課外閱讀中碰到的一些常用的好詞等等。這樣不但能把學生詞匯與生活聯系起來,還能讓學生有意識地拓展自己學習和積累詞匯的范圍,讓生活處處、時時成為學生積累和學習詞匯的大寶庫,源源不斷地為學生輸入做準備,從而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增強學生的信心。
(三)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
詞匯是課堂要學習的基礎知識、重點內容。一方面,熟悉詞匯不但能緩解學生課堂學習的壓力,增強學生理解能力,而且還能保證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學生會積極參與練習過程,嘗試完成任務,把自己會認會讀的進行鞏固,在完成練習的過程中,發現自己不會的進行標注,以便教師在課堂上講授時再針對性地認真聽講。另一方面,讓學生進行課前練習,他們在課堂學習中會更加注意這些句子的運用,有利于學生的課堂學習,能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促進課堂有效教學的實現。
筆者發現,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好多學生讀了課文,卻對課文內容不重視。一方面與學生抓不住課文重點有關;另一方面學生對閱讀課本身就不重視。顯然這是語言學科學習中的大忌。尤其是英語,學生平時在生活中不運用,對于它的語言習慣、語言節奏、語氣等都不熟悉,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只有通過多讀課文,熟悉并了解課文中的主要句型,或者關鍵段落,才會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口語能力以及運用能力。顯然,這種嘗試性的學習,不但能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大大提升,也能極大地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當然,為了保證學生自學的質量,在這個過程中或者學生完成練習后的幾分鐘時間,教師可以巡視性地檢查、抽查,從學生自學的結果中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地指導后,為接下來的知識講授做準備,避免班級學生由于自學能力的差異,而出現嚴重的班級分化現象。進而增強學生學好英語的信心,使嘗試教學法的價值最大化,從而促進英語教學,實現教學目的。
四、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加強師生交流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運用網絡平臺與學生進行交流,在有限的時間內,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提高課后教學效率。初中英語教師可以在課后與學生通過多種網絡平臺進行交流,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效率。比如,在學習了“Wheres my? back?鄄pack?”這篇課文的時候,學生在復習的時候,有的學生就可以通過班級微信群或者QQ群,把自己總結、梳理的詞匯思維導圖分享給其他同學。或者學生也可以通過私信,把自己總結的思維導圖分享給指定的某一個同學。再如,在復習課文的時候,學生可以把“Wheres my backpack? ”這篇課文錄成音頻發到班級群,讓同學們聽聽,提提意見等。這樣不但能讓學生及時糾正學習中的錯誤,如發音不標準等,還能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豐富學生的學習方法。這種在網絡上交流互動的學習方式,更能讓學生體會到無處不在的陪伴感,增強他們學習過程中的趣味性,讓學生更有體驗感,從而對英語學習產生情感,愛上英語學習,為推動教學發展或者為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創造條件。
五、注重文化和思想教育,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
西方思想與文化的了解與學習是形成英語核心素養的必要條件,也是培養跨文化交際人才的現實需要,因此除將英語學科作為一個語言學科之外,還要認識到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通過對教材的整合完成對思想和文化的拓展。
一些教師認為初中英語教材中能夠進行思想與文化拓展的資源少之又少,如果將思想和文化的拓展作為教材整合的必要環節,就會增加教材整合的難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事實上,每篇英語短文中都會或多或少地體現著西方的一些思想與文化,這些短文都可以成為教師對思想和文化進行拓展的契機。
例如,教師在講授八年級上冊中的Unit 4“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們推薦一些西方的知名電影,讓學生通過這些電影來增進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又如,教師在講授九年級Unit 2中的“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時就可以引入西方的一些傳統節日,如Thanksgiving Day, Halloween等, 進行對比學習,讓學生在中西方節日的對比中感受兩個地區不同的文化背景。
六、注重學生創新思維培養,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鼓勵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以此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進而提高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比如,在“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這篇課文的課后練習、復習過程中,教師為了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就要結合內容,為學生設計有效的情境問題。如,同學們可以結合課堂上學習到的關鍵詞匯,如,camp, lake, badminton, beach, stay up late等,以及主要句型, 如“—How was your weekend?—Pretty good, thanks.”“How interesting!”等等,把自己上周做了什么,用問題的形式或者小文章的形式描述出來。為了回答或者描寫的主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網上搜索相應的配圖,突出、美化主題。當然,學生如果能自己繪畫插圖,也可以通過自己繪畫。作業形式可以設計精美的電子版,也可以是手抄版,只要突出學生個性,突顯創新性,并結合內容,緊扣主題,就能達到復習的目的,而且還能使學生拓展式學習的能力有所提升,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七、結束語
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以此提高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要多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式,創新課堂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英語知識。同時,教師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注重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引導和幫助,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張敏.“雙減”政策下初中英語課堂效率提升策略探析[J].甘肅教育研究,2023(11):124-126.
[2]常建存.“雙減”背景下如何打造初中英語高效課堂[J].學周刊,2023(35):151-153.
[3]阮碧娟.構建英語詞匯高效課堂的方法[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3(30):67-69.
[4]李敏.新課標下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探研[J].智力,2023(31):144-146+166.
[5]秦瑩.巧用多元方法,建構高效初中英語課堂[J].教育界,2023(28):56-58.
[6]瞿霞.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J].華夏教師,2023(23):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