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愛
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商業經濟的不斷發展,商業綜合體建筑已經成為現代城市中的重要地標和人流聚集區。商業綜合體集購物、餐飲、娛樂、辦公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吸引著大量的人群在此活動。然而,這種復雜的建筑結構和密集的人員流動也給消防安全帶來了巨大挑戰。一旦發生火災,可能會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因此,本文對商業綜合體建筑消防安全策略進行深入研究,期望為相關人員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啟示。
關鍵詞:商業綜合體建筑;消防安全;方法策略
引言
商業綜合體建筑作為現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人們提供了各種商業、娛樂、文化等多元化的服務與體驗。然而,隨著商業綜合體建筑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復雜性的增加,其消防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火災不僅可能導致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還可能對城市公共秩序和經濟發展產生嚴重影響。因此,對商業綜合體建筑的消防安全策略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具有重要意義。
一、商業綜合體消防安全存在的問題
一些商業綜合體建筑在設計和建設過程中未充分考慮消防安全因素,導致消防設施設置不合理、疏散通道不暢、防火分隔不足等問題,一旦發生火災,人員疏散受阻、滅火難度加大,增加事故的嚴重性和危險性。商業綜合體建筑管理和維護存在漏洞,由于商業綜合體通常由多個業主或管理單位共同管理,管理責任劃分不清晰,導致消防設施的日常維護和檢查不到位。消防設施如消防水源、滅火器等可能長期未經檢查和維護,存在失效或故障的風險,影響應急響應效果。商業綜合體建筑的人員密集度較高,存在火災疏散難度大的問題。由于人員眾多、通道狹窄或者擁擠,一旦發生火災,可能導致人員疏散不及時或者出現踩踏等情況,增加事故損失[1]。
二、商業綜合體建筑消防安全策略
(一)預防性措施
1.設計規劃階段的安全考慮
在商業綜合體建筑的設計規劃階段,需要確保建筑布局、防火分隔、疏散通道等方面符合相關的消防安全法規和標準要求。通過合理的布局和設計,減少火災發生可能性,提高火災蔓延難度。需要合理規劃建筑內部的消防設施,包括消防水源、滅火器材、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等。這些設施應在建筑各個區域合理布置,確保全面覆蓋,以便及時進行火災應對和撲救。另外,在商業綜合體建筑設計中,還應考慮到建筑材料和裝飾材料的防火性能。選擇具有良好防火性能的建筑材料和裝飾材料,能夠有效降低火災發生可能性,減緩火勢蔓延速度,為滅火工作爭取寶貴時間。在商業綜合體建筑設計規劃中,還應考慮到建筑的逃生疏散系統。合理設置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保證人員在火災發生時能夠迅速、安全疏散到安全區域。特別是在高層建筑和地下空間設計中,應加強逃生疏散設計與規劃,確保人員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撤離[2]。
2.建筑材料和設備選擇
商業綜合體建筑應選擇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的建筑材料。例如,墻體、隔墻、天花板等主要結構部位可以選擇具有較高防火等級的材料,如防火板、防火涂料等。這些材料在火災發生時能夠有效抑制火勢蔓延,提高人員的逃生機會。建筑設備的選擇也應考慮到其防火性能。例如,電氣設備應選擇防火型的電線電纜、開關插座等,以減少電氣設備因故障引發火災的可能性。此外,對于空調、通風設備等應選擇防火型材料和設計,以減少火災傳播。除了防火性能外,建筑材料和設備的選擇還應考慮到其環保性能和耐久性。選擇環保性能良好的材料和設備可以減少火災時產生的有害氣體和化學物質,保護人員健康。同時,選擇耐久性較好的材料和設備可以降低維護成本和頻率,延長使用壽命,確保消防設施和設備的有效性。在選擇建筑材料和設備時,還應考慮與其他材料和設備的兼容性和配合性。確保各項設備之間的協調運作,提高消防安全的整體效果。例如,消防報警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等設備的選擇應考慮與建筑結構、布局的適配性,確保在火災發生時能夠快速、有效發揮作用。
3.人員培訓和意識提升
商業綜合體建筑的管理者和員工應接受系統的消防安全培訓,培訓內容應包括火災預防知識、消防設備使用方法、應急疏散程序等。通過培訓,使管理者和員工熟悉消防安全規定和應對措施,提高其應對火災和緊急情況的能力。應建立健全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加強對員工的日常管理和監督,制定消防安全責任制,明確各崗位的職責和任務,落實消防安全工作到每個員工,確保每個員工都能夠履行好自己的消防安全職責。需要加強對用戶和訪客的消防安全宣傳和教育,通過張貼宣傳海報、播放宣傳視頻、舉辦消防安全知識講座等形式,提高用戶和訪客的消防安全意識,引導其正確應對火災和緊急情況。還應定期組織消防演練和應急疏散演練,通過模擬火災和緊急情況,檢驗消防設備和疏散通道的有效性,提高員工和用戶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增強應急疏散效率和效果[3]。
(二)應急響應措施
1.火災報警系統建設和管理
在商業綜合體建筑中應建立完善的火災報警系統,包括煙霧探測器、溫度探測器、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等設備的安裝。這些設備應根據建筑結構和使用特點合理布置,覆蓋各個區域,確保火災發生時能夠及時發現并報警。應該建立科學有效的火災報警系統管理制度,管理人員應負責定期對火災報警系統進行檢查和維護,確保其正常運行。定期進行火災報警系統的檢測和維護,及時發現并排除故障,確保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應該建立火災報警信號的處理流程和應急響應機制,明確各級管理人員和員工的職責和任務,規定火災報警信號的處理流程和報警后的緊急措施。定期組織火災報警演練,提高管理人員和員工的應對能力和應急反應速度,確保在火災發生時能夠迅速、有效進行處置和疏散。加強火災報警系統與其他應急設施的配合與聯動。
2.疏散通道規劃與管理
在商業綜合體建筑中,疏散通道的規劃應考慮建筑結構、功能分區、人員密集程度等因素。通道寬度、長度、位置應符合相關消防安全標準,保證在火災發生時能夠滿足人員疏散的需求。特別是在高層建筑和地下空間,應設計合適的疏散通道網絡,確保人員能夠快速、安全撤離。商業綜合體建筑的疏散通道應保持暢通無阻,管理人員應定期清理和維護疏散通道,確保通道內沒有障礙物、堆放物品等,以防止火災發生時通道被堵塞,影響人員疏散。特別是在人員密集區域和應急出口處,應設置標識和警示牌,提示人員疏散方向,提高疏散效率。加強對疏散通道的監督和管理,定期檢查和評估疏散通道的疏散能力和安全性,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和隱患。特別是在特殊時期或者人員密集活動時,應增加巡查頻次,加強管理措施,確保疏散通道的暢通和安全。疏散通道應與火災報警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等設備進行聯動,確保在火災發生時能夠迅速、有效啟動疏散通道,提高人員疏散效率和速度。
3.應急演練和應對方案
為了提高火災應急響應能力,應建立完善的應急演練計劃,明確演練的目的、內容、時間和參與人員。演練內容應包括火災報警、疏散逃生、應急求救、滅火撲救等方面,模擬火災發生時的應對過程,檢驗各項應急措施的有效性和實用性。定期組織應急演練活動,提高管理人員和員工的應急響應能力,通過模擬火災和緊急情況,檢驗應急疏散通道、滅火器材、應急照明等設施的使用情況,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高人員的應急反應速度和處置能力。制定詳細的應對方案,明確各項應急措施的執行流程和責任分工,方案應包括火災報警信號的處理、疏散逃生程序、緊急求救方式、滅火撲救方法等方面,規定各級管理人員和員工的職責和任務,確保在火災發生時能夠迅速、有序進行處置和疏散。根據實際情況和經驗總結,不斷完善和調整應對方案。定期對應急演練和應對方案進行評估和修改,結合實際情況和發展趨勢,不斷提高應急響應的水平和效果[4]。
(三)災后恢復措施
1.損失評估和應急修復
在火災發生后盡快組織專業人員進行損失評估,詳細記錄火災造成的人員傷亡情況、財產損失情況以及建筑結構損壞情況等,了解火災的實際影響范圍和程度,為后續的修復工作提供依據。根據損失評估結果制定應急修復方案,對于火災造成的緊急問題和安全隱患進行及時處理和修復。例如,對于破損的建筑結構、損壞的消防設施等進行緊急維修或更換,以恢復建筑的基本功能和安全性。
2.事后總結和改進措施
在災后恢復工作完成后,應組織相關人員進行事后總結和評估,回顧火災發生原因、應急響應過程和恢復工作效果,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提煉出改進措施,進一步提高商業綜合體建筑的消防安全水平。根據事后總結的結果制定改進措施并落實到位。改進措施包括加強火災預防措施、改善消防設施和設備、提升人員培訓和應急響應能力等方面。同時,應建立定期評估機制,定期對改進措施的實施效果進行評估和調整,不斷提高商業綜合體建筑的消防安全水平。
三、商業綜合體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與監督
(一)管理體系建設
建立健全的組織結構和管理制度:明確消防安全管理的責任部門和人員,制定消防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明確各級管理人員和員工的職責和任務,建立健全的消防安全管理體系。制定詳細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制定火災預防措施、消防設施和設備管理、應急疏散演練、消防安全培訓等方面的規定,明確管理流程和操作程序,確保消防安全工作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加強對消防安全管理的監督和評估:定期組織消防安全管理的內部審核和外部評估,檢查和評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執行情況和效果,及時發現并解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二)監督與檢查機制
建立健全的監督機構和監督制度:明確監督部門和監督人員的職責和權限,建立監督工作的制度和程序,確保監督工作的科學性和公正性。定期組織消防安全檢查和評估工作:對建筑消防設施和設備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確保其正常運行;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進行定期審核和修訂,確保其及時更新和有效實施。加強與相關監管部門的溝通和合作:與消防部門、建設主管部門等相關部門建立聯絡機制,及時了解和掌握相關政策法規和技術標準,確保消防安全工作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提高消防安全管理的規范性和科學性[5]。
四、商業綜合體建筑消防安全技術創新
(一)智能消防系統
智能消防系統是商業綜合體建筑消防安全領域的一項重要技術創新。通過將先進的傳感器技術、物聯網技術應用于消防領域,智能消防系統能夠實現對建筑環境和設備狀態的實時監測和分析,及時發現火災隱患和異常情況。智能消防系統具有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特點,能夠實現對火災報警、火災撲救、疏散指引等環節的自動化處理,提高火災應急響應速度和效率。同時,智能消防系統還能夠與其他建筑管理系統進行集成,實現對建筑環境和設備的全面監控和管理,提高消防安全管理的科學性和智能化水平。
(二)無人機在消防中的應用
無人機技術在消防領域的應用是商業綜合體建筑消防安全技術創新的新趨勢。通過搭載高清攝像頭、熱成像儀、氣體傳感器等設備,無人機可以實現對火災現場的全方位監測和勘察,獲取高清圖像和實時數據,為消防指揮決策提供重要信息支持。無人機在消防中的應用可以實現對火災現場的快速響應和準確定位,幫助消防人員更好了解火情的發展態勢和蔓延方向,指導滅火和疏散工作的開展。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本文的深入探討,提出了一系列科學有效的安全策略與措施。期望預防、應急響應和災后恢復三位一體的消防安全體系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有益參考和啟示。在未來的研究與實踐中,應注重技術創新與管理完善的結合,不斷提升商業綜合體建筑的消防安全水平,為建設安全、和諧、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環境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吳曉涵.商業綜合體的消防安全管理問題及防火策略研究[J].今日消防,2021,6 (04):76-77.
[2]柳泉.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安全管理及防火策略探討[J].消防界(電子版),2022,8 (23): 139-141.
[3]盛鴻杰.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安全管理策略[J].中國高新科技,2020(13): 60-61.
[4]項圓方.大型商業綜合體消防安全對策的探討[J].消防界(電子版),2020,6(13): 72-73.
[5]孫東樂.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的消防策略研究[J].今日消防,2022,7(01):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