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由景生,境由心生,文學作品更是如此,皆因情而發(fā),因感而升華。在一些文學作品中,作者是依據景色來抒發(fā)情感,而后敘說感悟來升華主題的。然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筆者發(fā)現,學生在寫作時常常面臨作文難、難作文、文難作的困境。眾所周知,作文不僅是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集中體現,還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面對這一難題,教師應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克服寫作困難。微型日記短小、精煉,運用微型日記能有效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學生可以通過微型日記,每天進行習作訓練,從生活中尋找靈感,將自己的點滴生活作為創(chuàng)作來源。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一、微型日記的概念
微型日記是一種以微視角觀察和記錄周圍世界的寫作方式,它聚焦學生生活中的細微事物,以簡單的方式進行記錄,并運用簡單的語言表達內心的情感。“微型”二字強調的是日記選材的細致和內容的純粹,而非特指篇幅。
微型日記具有以下兩個顯著特點:第一,微型日記主要用來記錄日常瑣事、抒發(fā)內心感悟,對篇幅無甚要求,可長篇大論,亦可短小精悍,對字數沒有硬性要求,緩解了學生對寫作的抵觸情緒;第二,微型日記降低了寫作的難度,學生只需記下當天某件難忘的故事、食物、小游戲等,便可以寫出一篇充滿個性的微型日記。
微型日記為學生提供了更自由的創(chuàng)作空間,他們能夠任意發(fā)揮,隨心所欲地書寫,久而久之,他們的寫作水平也能得到提高。首先,在微型日記的寫作過程中,學生能逐步樹立自信心。通過微型日記,學生能感受到寫作并非難以完成的事,從而增強自信心。其次,微型日記這種自由表達的方式,能讓學生在寫作時感到輕松自在,不再對寫作心生畏懼,也不再擔憂無事可寫或寫作質量不佳。微型日記擺脫了傳統(tǒng)寫作的束縛,學生可以靈活地把握寫作的內容。最后,由于微型日記的內容真實、貼近生活,學生能更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所見所思,也更容易打動他人,獲得肯定和認可。
二、運用微型日記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的策略
(一)微處入手
在小學階段,寫作是大部分學生最頭疼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表達能力尚弱,還未養(yǎng)成積累素材的習慣,寫作時只能寫下寥寥幾句,無法有效地拓展內容。而微型日記是一個很好的練習寫作的途徑,是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可以有效幫助學生解決這個問題。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從微處入手,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首先,微型日記不應限制題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抓住一天中難忘的瞬間、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等,盡情書寫自己的喜怒哀樂。例如,筆者在講授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落花生》這篇課文時,一名學生對“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句話有自己的認識,于是,筆者引導他表達,讓他用一段文字寫出對這句話的思考。還有一名學生對“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這句話有自己的思考,于是筆者引導他把想法寫出來。這名學生寫道:“花生就像一些相貌平平的人,一旦與他深交,他的人格魅力、品質,會深深吸引你,讓你在與他的交往、相處中變得越來越好。”此外,為了讓學生從微處入手,練習寫作,筆者在講授《落花生》這篇文章的過程中,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花生的花,使學生對這種蝶形、橙黃色的花朵有了直觀的認識,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用文字進行描述。這種不限題材、隨時隨地進行的寫作訓練,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思考能力,進而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其次,微型日記提倡表達方式的自由。學生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都可以隨時寫下來,無需過于嚴肅。例如,某天在語文課上,筆者發(fā)現有一名學生盯著窗外樹枝上的一只小鳥發(fā)呆。筆者沒有批評他,而是因勢利導,讓班級學生圍繞這只小鳥寫一篇微型日記。筆者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可以寫小鳥的外貌、心理活動等,一句話、兩句話皆可。有的學生寫道:“一只麻雀站在樹枝上等著伙伴們,不知道它們約齊了會飛去哪里,真叫人好奇。麻雀兄弟,你們游玩歸來,能否再來這里告訴我你去了哪里,那里美嗎?”有的學生寫道:“一只麻雀站在高高的樹枝上,一動不動地聽我們上課。那樣子,比教室里的我們還要認真。”還有的學生寫道:“我從來沒這么仔細地觀察過一只麻雀,原來它這么漂亮,灰褐色的羽毛閃閃發(fā)亮,圓圓的腦袋上配上葵花籽一樣的嘴巴,真是可愛極了。”
最后,微型日記對學生的寫作要求不能過高。筆者認為,只要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就能寫好微型日記。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寫微型日記時不應對學生提出過高的要求。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當學生不用考慮作文質量高低,沒有寫作壓力時,他們更容易表達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他們就能完成從量變到質變的蛻變。尤其對有兩三年寫作經驗的高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具備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的能力,在此基礎上通過微型日記練習,能讓他們在盡情交流、表達的同時,達到有感必發(fā)的境界。
(二)觀察訓練
從廣義的寫作角度來看,每一名學生都有創(chuàng)作的潛力,教師可以將他們視為一名獨特的作家。在小學生的眼里,生活充滿豐富的色彩和生動的情節(jié),就像一部童話書。語文教師應充分利用微型日記,鼓勵學生把自己觀察到的都寫下來。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又能讓學生發(fā)現身邊的美好,并有效積累寫作素材。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
首先,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鑒于小學生具備強烈的好奇心和豐富的想象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播放圖片或視頻的方式,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并鼓勵學生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以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秋天的雨》這篇課文時,筆者為學生播放相關視頻,并讓學生通過觀察視頻把自己看到的景物寫成微型日記。有的學生寫道:“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它帶著清涼和溫柔,輕輕地,輕輕地,趁你沒留意,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有的學生寫道:“秋雨像一名魔術師,它把大自然變得五彩斑斕。田野里的稻谷黃了,水果園里的蘋果紅了,菊花仙子在雨中頻頻點頭。”有的學生寫道:“秋雨輕輕地撫摸著我的臉蛋,涼涼的,癢癢的。我撐著小傘走在雨里,欣賞著這美麗的景色,感受著秋天的氣息。”還有的學生寫道:“秋天的雨是一首美妙的歌,它唱響了大地,唱響了人們。我愛這美麗的秋天,更愛這溫柔的秋雨!”學生通過觀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融合在自己的情感表達中,寫出的文字不僅自然流暢,還具有真情實感。
其次,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設定一些特定的場景讓學生進行“定格畫面”的寫作練習。例如,元旦聯(lián)歡會上的一段精彩表演、同學之間互相關心的溫馨畫面等。這些情境能夠觸動學生的內心,讓他們在有話想說、有話可說的同時,鍛煉他們的觀察能力。
最后,教師在教學中要做一個有心人,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教師要時刻關注身邊的場景,抓住機會引導學生觀察。如課堂上的突發(fā)事件、科學小實驗中的精彩瞬間等,這些都是很好的素材。
筆者認為,教師引導和鼓勵學生用微型日記的方式記錄生活,在寫作教學中抓住一些場景、時機,為學生創(chuàng)設不同的觀察情境,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積累寫作素材,突破寫作內容單一的問題,還能使學生善于發(fā)現美,讓學生養(yǎng)成勇于表達自我、傳遞情感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生認識世界、理解生活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用文字記錄生活、用情感溫暖世界的能力。
(三)從讀與練開始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閱讀,不僅是知識的來源,還是寫作的活水源頭。魯迅先生也強調了閱讀的重要性,他認為文章應該通過多讀多看去領悟,沒有特定的閱讀心得和方法。筆者在小語文教學實踐中發(fā)現,閱讀能力強的學生往往寫作能力也較強。因此,筆者認為,在寫作訓練中,適時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教師應積極組織學生閱讀課外書,并通過寫微型日記來進行寫作練習。例如,教師組織學生閱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文后,可以問他們學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并鼓勵學生寫下來。
其次,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品詞析句,幫助他們理解語言表情達意的功能。部分學生在寫作時,常常因為用詞不當而語意不明。因此,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品詞析句的練習活動,如讓學生區(qū)分“贊不絕口、嘆為觀止、交口稱贊、拍案叫絕”這幾個詞語。這樣的練習不僅能幫助學生深化對詞語的理解,領略語言的魅力,還能幫助學生在實際寫作中更為精準地運用詞匯。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對詞語的理解,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運用所學詞語寫一句話或寫一段話,再用寫微型日記的方式進行練習,讓學生在實際運用中理解詞語,積累寫作經驗。
最后,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寫觀后感,讓學生對影視作品中的內容進行深度思考。筆者認為,“觀”也是一種閱讀形式,教師應鼓勵學生在觀看影視作品之后,把自己的心情和感悟寫下來。這樣不僅能充分發(fā)揮微型日記的作用,深化學生的思想認知,還能促使學生養(yǎng)成勤寫勤練的習慣,為學生寫好作文打下基礎。例如,在學生觀看了影片《長安三萬里》之后,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寫一寫、練一練,把自己的觀影感悟寫下來。
結語
小學階段是學生語言發(fā)展的黃金時期,也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教師應引導學生注重觀察生活,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微型日記就是記錄這些動人瞬間的最好方式。通過寫微型日記,學生可以準確抓住生活的觸點,記錄成長的足跡,及時表達對生活的真實感悟,展示自己的真實想法,不僅可以為學生打開屬于自己的精彩世界的大門,還可以打開他們快樂學習語文的通道。教師應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充分利用微型日記這一教學形式鼓勵和指導學生寫作,讓學生享受寫作的過程,為提高學生的語言和寫作能力營造更好的環(huán)境。
(作者單位:甘肅省徽縣城關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