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低碳經濟背景下,企事業單位正面臨著一系列挑戰與機遇。隨著政府和社會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日益重視,企事業單位必須調整戰略,以適應這一變革。文章從加強綠色人才培養、完善綠色激勵約束機制兩個方面,分析探討了企事業單位在低碳經濟背景下如何實現綠色發展。這兩個方面相互關聯,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企事業單位綠色發展策略。通過有效實施,企事業單位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競爭力,還可以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低碳經濟 綠色經濟 人力資源管理 影響分析 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205;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8-276-02
引言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重,低碳經濟已成為各國經濟發展的共同目標。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方面肩負著重大責任。企事業單位作為經濟發展的主體,其綠色發展程度直接影響到國家的低碳目標實現。因此,如何引導和促進企事業單位在低碳經濟背景下實現綠色發展,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旨在為企事業單位提供一套切實可行的綠色發展策略,以適應低碳經濟的要求。
一、低碳經濟與綠色人力資源管理
(一)低碳經濟
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多種手段和途徑,最大限度地減少高碳能源的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模式[1]。它不僅是一種經濟發展理念,也是一種社會責任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低碳經濟在發展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氣候變化的影響,推動能源結構的優化和產業結構的升級,實現經濟社會的低碳轉型。
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是在全球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大背景下提出的。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速和人口增長,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不斷增加,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極端氣候事件頻發、生態系統遭受破壞等一系列問題。低碳經濟的提出,旨在通過減少高碳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減緩氣候變化的影響,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綠色人力資源管理
綠色人力資源管理是在傳統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上,融入環保理念,旨在實現企事業單位與環境的和諧共生,推動可持續發展[2]。它不僅關注員工的招聘、培訓、績效評估等各個環節,還注重在人力資源管理中融入環保意識,提高員工的綠色技能水平,推動企事業單位的低碳轉型。
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強調在人力資源管理中關注員工的成長和發展,同時注重企事業單位的環保責任和社會責任。它要求企事業單位建立綠色招聘體系,選拔具備綠色意識和技能的員工;建立綠色培訓體系,提高員工的環保意識和綠色技能水平;建立綠色績效評估體系,將環保績效納入員工績效考核中[3]。
綠色人力資源管理還強調建立綠色企事業單位文化,通過營造良好的綠色文化氛圍,提高員工的環保意識和歸屬感。同時,企事業單位還需要建立綠色激勵機制,鼓勵員工積極參與環保活動,提高員工的環保積極性和創造力。實施綠色人力資源管理對企事業單位和員工都具有重要意義。對企事業單位而言,實施綠色人力資源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事業單位的環保形象和社會責任形象,增強企事業單位的競爭力。對員工而言,實施綠色人力資源管理有助于提升員工的環保意識和綠色技能水平,促進員工的個人成長和發展。
(三)低碳經濟與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關系
低碳經濟與綠色人力資源管理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首先,低碳經濟為綠色人力資源管理提供了重要的背景和基礎。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日益嚴重,企事業單位需要積極應對,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動低碳轉型。在這一背景下,綠色人力資源管理成為企事業單位實現低碳轉型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其次,通過在人力資源管理中融入環保理念,提高員工的環保意識和綠色技能水平,推動企事業單位的低碳轉型,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綠色人力資源管理是實現低碳經濟的重要保障。低碳經濟的發展需要依靠企事業單位來實現,而企事業單位的低碳轉型離不開人力資源的支持。通過實施綠色人力資源管理,企事業單位可以提升員工的環保意識和綠色技能水平,推動企事業單位的低碳轉型和可持續發展[4]。同時,綠色人力資源管理還可以為企事業單位提供更加全面的人力資源管理服務,包括綠色招聘、綠色培訓、綠色績效評估等,幫助企事業單位更好地實現低碳轉型和發展目標。
二、低碳經濟對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與挑戰
(一)綠色技能需求增加
隨著低碳經濟的不斷發展,企事業單位對于員工的綠色技能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這是因為低碳經濟需要企事業單位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更加注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而具備綠色技能的員工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實踐這一理念。
綠色技能需求增加體現在對環保知識的需求上。在低碳經濟背景下,企事業單位需要更加注重環保問題,從生產、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這就要求員工具備一定的環保知識和意識,能夠在實際工作中運用環保理念和方法,推動企事業單位的低碳轉型。
綠色技能需求增加還體現在對節能減排技術的需求上。在低碳經濟背景下,企事業單位需要采取更加節能減排的技術和措施,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這就要求員工具備一定的節能減排技能,能夠在實際工作中運用新技術和方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減排效果。
綠色技能需求增加還體現在對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需求上。在低碳經濟背景下,企事業單位需要注重可持續發展,不僅關注自身的經濟效益,還要關注社會和環境效益。這就要求員工具備一定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能夠在實際工作中注重長遠利益和社會責任。
(二)綠色崗位結構變化
隨著低碳經濟的發展,企事業單位的崗位結構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綠色崗位的數量和重要性逐漸增加。這些綠色崗位主要涉及環保、節能減排、可持續發展等領域,是推動企事業單位低碳轉型和發展的重要力量。
一些企事業單位逐漸設立了專門的環保管理崗位,以負責企事業單位的環保事務。這些崗位的職責包括制定和執行企事業單位的環保政策,監督環保行為合規,確保企事業單位在生產過程中符合環保法規和標準。同時,這些崗位還需要協調各部門的環保工作,推動整體實現低碳轉型。
節能減排技術崗位也在企事業單位中逐漸興起,負責研究和應用新的節能減排技術。這些崗位致力于優化企事業單位的能源利用和排放管理,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同時,還負責制定和執行企事業單位的能源利用和排放標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減排效果。
可持續發展崗位也在企事業單位中嶄露頭角,負責制定可持續發展戰略并協調各部門工作。這些崗位的責任包括推動企事業單位在經濟、社會和環境方面實現協調發展,以及制定和執行社會和環境責任標準,提高企事業單位的社會和環境責任意識。
綠色崗位結構的變化不僅僅表現在崗位數量的增加,還突顯了這些崗位在企事業單位低碳轉型和可持續發展中的日益重要的地位,成為推動企事業單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企事業單位在迎接低碳經濟的挑戰時,綠色崗位結構的不斷調整和提升將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三、實現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對策
(一)加強綠色人才培養
企事業單位應該注重在招聘過程中選拔具備綠色意識和技能的員工。在招聘環節中,企事業單位可以通過設置相應的綠色門檻,選拔具備環保意識、綠色技能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候選人。同時,企事業單位還可以積極推廣綠色招聘,鼓勵員工推薦環保意識強、具備綠色技能的候選人,進一步擴大企事業單位的人才儲備。
企事業單位應該加強員工的綠色培訓和教育。通過開展環保知識培訓、綠色技能培訓和可持續發展培訓等課程,提高員工的環保意識和綠色技能水平。同時,企事業單位還可以邀請專家學者或業界領袖開展專題講座或分享會,為員工提供更廣闊的視野和思路。企事業單位還可以鼓勵員工參加國內外綠色人才培訓和認證機構,獲得相應的資質和證書,提升自身的職業競爭力。
企事業單位應該建立綠色績效評估體系,將環保績效納入員工績效考核中。通過制定相應的綠色績效指標和評估標準,對員工的環保工作進行量化評估,并以此作為員工晉升、獎勵和懲罰的重要依據。這樣可以激勵員工更加注重環保工作,提高自身的綠色績效水平。
企事業單位還應該建立綠色激勵機制,鼓勵員工積極參與環保活動和公益事業。通過設立綠色獎勵、環保項目資助和志愿者活動等方式,激發員工的環保熱情和社會責任感。同時,企事業單位還可以與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和其他企事業單位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推動低碳經濟的發展和綠色人才的培養。
(二)完善綠色激勵約束機制
首先,企事業單位應該完善綠色獎勵制度,對于在綠色發展中表現突出的員工給予相應的獎勵和激勵。這些獎勵可以是物質獎勵,如獎金、晉升等,也可以是精神獎勵,如榮譽證書、表彰等。通過這些獎勵措施,可以激發員工的綠色發展熱情和積極性,提升員工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其次,企事業單位應該建立綠色績效評估體系,對員工的綠色工作進行量化評估。通過制定相應的綠色績效指標和評估標準,對員工的綠色工作進行考核和評價,并將結果作為員工晉升、獎勵和懲罰的重要依據。這樣可以激勵員工更加注重綠色工作,提高自身的綠色績效水平。最后,企事業單位應該建立綠色約束機制,對于違反環保法規和標準的行為進行相應的懲罰和約束。這些約束可以是內部的紀律處分,如警告、記過等,也可以是法律制裁。通過這些約束措施,可以規范企事業單位的行為,促進企事業單位實現綠色發展。
(三)營造綠色價值氛圍
企事業單位應該營造綠色價值氛圍,旨在推動員工和組織共同參與環保、可持續發展以及低碳經濟的實踐中。這種氛圍的構建對于促進企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發揮著關鍵作用。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企事業單位需要采取一系列綜合性的措施,以確保綠色價值觀貫穿組織的方方面面。
首先,企事業單位可以通過明確的價值觀和文化宣言,將綠色理念融入組織的核心價值體系。設立以環保、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企事業單位價值觀,使員工在工作中能夠理解和體現這些價值。通過對員工進行相關培訓,強調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在企事業單位文化中的重要性,使其深刻認識到這是企事業單位發展的必經之路。其次,企事業單位可以倡導并實踐節能減排、資源合理利用等綠色理念。建立和實施綠色管理制度,規范生產和經營活動,推動全員參與到綠色實踐中。通過引入先進的環保技術和節能設備,企事業單位能夠降低自身對環境的影響,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最后,企事業單位應該設立專門的綠色團隊或委員會,負責監督和推動環保工作。這個團隊可以負責制定綠色政策、組織環保培訓、收集綠色創意和建議等工作。通過綠色團隊的引領和協調,企事業單位能夠更好地實現綠色理念在組織中的貫徹落實。
四、結語
在低碳經濟的背景下,企事業單位綠色發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通過加強綠色人才培養、完善綠色激勵約束機制,企事業單位可以更好地應對環保挑戰,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這不僅有助于企事業單位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還可以推動整個社會的綠色轉型。
參考文獻:
[1] 江云.綠色人力資源管理視角下數字賦能鄉村文化振興路徑探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3,34(19):149-152.
[2] 許家寧.讓人力資源管理煥發綠色生機[J].人力資源,2023(13):82-83.
[3] 段云.綠色人力資源管理,如何順應可持續發展[J].人力資源,2023(10):76-77.
[4] 顏莎.中國綠色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的研究與啟示[J].產業創新研究,2023(10):143-145.
(作者單位:洛陽市老城區財政局 河南洛陽 471000)
(責編: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