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鄉村教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鄉村數學教師作為鄉村教育的重要力量,其專業化發展對于提高鄉村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由于鄉村地區資源有限,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數學教師的專業發展面臨諸多困難。因此,本文以梅州市大埔縣鄉村數學教師為研究對象,探討信息化背景下鄉村數學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策略。
一、存在問題
根據梅州市教育局發布的數據,大埔縣鄉村數學教師的平均教齡為18年,其中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教師占比為40.9%。在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方面,僅有21%的教師能夠熟練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這一數據反映出大埔縣鄉村數學教師在信息技術應用方面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一)信息化素養不足
鄉村數學教師普遍缺乏信息化素養,對信息技術的掌握程度較低,無法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創新。
(二)教學資源匱乏
鄉村地區教學資源相對匱乏,數學教師難以獲取優質的教學資源,導致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方法陳舊。
(三)培訓體系不完善
鄉村數學教師培訓體系不完善,缺乏針對性的培訓課程和專業的培訓師資,導致教師專業化發展受限。
二、發展策略
(一)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為了提升大埔縣鄉村數學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縣教育局開展了“鄉村教師信息技術提升計劃”,通過定期的培訓和考核,教師們掌握了多媒體課件制作、網絡資源檢索等技能。截至2023年年底,參與培訓的教師人數已達3100人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率達到60%。
(二)構建信息化的教師學習環境
大埔縣教育局推出了“大埔智慧教育”云平臺,為鄉村教師提供了豐富的在線課程資源和實時的教學研討空間。教師們可以在平臺上觀摩名師課堂、參與教學研討、分享教學經驗。數據顯示,自平臺啟用以來,教師在線學習時長增加了70%,教學資源下載量提升了80%。
(三)實施“互聯網+雙師教學”模式
大埔縣一所鄉村小學與縣內一所重點小學建立了合作關系,實施了“互聯網+雙師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下,鄉村學校的數學課堂上,不僅有本校的數學教師進行現場教學,還有縣重點小學的數學教師通過網絡直播同步授課。這種模式不僅豐富了鄉村學生的學習體驗,也讓鄉村教師有機會直接學習城市優秀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技巧。
(四)建立數字化支持體系
大埔縣教育局針對鄉村教師專業發展,建立了一套數字化支持體系。該體系包括一個專門為鄉村教師設計的在線學習平臺,提供了大量的教學資源、教學視頻和在線研討會。此外,還設立了專門的教師發展基金,用于資助鄉村教師參加各類培訓和學術交流活動。數據顯示,使用該平臺的教師在教學方法的創新上表現更為突出,學生反饋滿意度提高了23%。
三、結論
信息化背景下的梅州市大埔縣鄉村數學教師專業化發展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工程,需要梅州市大埔縣政府、學校和教師本人的共同參與和努力。通過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構建信息化的教師學習環境,實施“互聯網+雙師教學”模式,建立數字化支持體系,梅州市大埔縣鄉村數學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得到有效促進。這些策略和實踐不僅能夠提高梅州市大埔縣鄉村數學教育的質量,也將為梅州市大埔縣鄉村學生打開更廣闊的知識視野,助力他們實現夢想。
責任編輯" 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