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實踐教學是培養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成為能夠創造性從事醫藥領域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關鍵,關系著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文章通過分析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教學現狀和問題,探索從課程設置、校企聯合培養機制、實踐教學考核和監督等方面進行改進優化,構建以“實踐課程+實踐基地+創新項目+學位論文+實踐評價”為主線的實踐教學育人模式,從而提高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以滿足當前社會對中藥學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需要。
關鍵詞 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3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2024.34.013
Optimization of Practical Education Model for Master's Professional Progra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 Shuoguo, WANG Shumei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Abstract Practical teaching is the key to cultivating master's degree studen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o high-level applied talents who can creatively engage in the field of medicine, and it is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for master's degree studen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practical teaching for master's degree studen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plores improvements and optimizations in curriculum design, school enterprise joint training mechanism, practical teaching assessment and supervision, and constructs a practical teaching and education model with \"practical courses+practical bases+innovative projects+thesis+practical evaluation\" as the main lin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for master's degree studen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eet the current social demand for high-level applied talen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ter; professional degree; practical teaching
為適應我國當前社會經濟形勢對研究生教育結構轉變的需要,2009年教育部確定增加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規模并加大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力度,這標志著我國研究生教育開始從以學術型培養為主向專業型培養傾斜的戰略轉變。2010年1月,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被正式增列,開啟了我國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歷史[1]。專業學位研究生不同于學術學位研究生,其更強調實踐的技能性和突出的職業導向[2]。因此,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應以職業需求為導向,通過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同時要關注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以適應職業崗位的需求。這就要求高校構建科學合理的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體系,注重實踐教學,以提升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在中藥產業各領域工作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職業能力。
實踐教學是鞏固理論知識、加深理論認識、將知識內化為學生的能力、智慧和精神的重要途徑,是培養具有實踐能力、應用技能以及創新精神的高素質專業人才的重要環節[3]。然而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較晚,其培養模式并不完善,還會受到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影響,在課程設置、管理機制、評價體系方面還處于摸索階段,高校實踐教學相對理論教學開展較少,經驗不足,又涉及企業、高校、學生、導師多方利益協調,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影響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如何完善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實踐教學體系,探索實效性更高的實踐教學模式,提升培養質量,是當前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對目前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教學的現狀和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歸納,從課程設置、校企聯合培養機制,以及實踐教學考核和監督方面進行改進優化,構建以“實踐課程+實踐基地+科研項目+學位論文+實踐評價”為主線的實踐教學育人模式,以期為促進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和實踐教學效果的提升提供參考。
1 "實踐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我國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已開展14年,高校在不斷探索區別于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現有的階段式、雙導師制,以及學校和企業共同培養等方式[4]。中藥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一般包括課程學習、實踐教學和學位論文三個階段,校內導師和企業導師聯合指導,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校外導師為輔。為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高校與相關企事業單位建立研究生聯合培養實踐基地。《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特別強調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應在中藥行業相關單位進行時間不少于12個月的專業實踐[5]。校外實踐基地不僅豐富了高校實踐教學資源,還能讓學生通過參與基地事務培養其專業實踐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然而,在具體的實施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使實踐教學效果受到影響,導致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效果并不理想。
1.1 "課程設置實踐性不強
理論是實踐的指導,實踐教學不能完全獨立于理論教學,需要與理論教學互相呼應、相得益彰[6]。課程學習是專業學位研究生掌握專業知識和快速提升實踐能力的基礎,課程學習的情況會直接影響專業實踐的效果。在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中,課程設置應注重對學生分析能力和創造性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為專業實踐的開展儲備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然而很多高校在課程設置上和教學方法上存在問題。首先,課程設置偏“理論化”,實用性不強,與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課程設置區分度不高,缺乏側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課程,造成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其次,缺乏實驗技能培訓課程。一些高校重理論輕實踐,研究生理論課程過多而實驗課程過少,不利于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最后,教學方法傳統,缺乏實用性的教學案例,大多以講授為主,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高,且理論課所授內容與后續的專業實踐應用存在斷層,對后期專業實踐的指導作用不明顯,致使課程學習內容與實踐教學不能很好地融通并銜接。
1.2 "實踐學習效果低于預期
實踐學習是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的重要教學環節[7],實踐基地是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的載體,在促進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是,從運作過程和實踐效果來看,實踐基地在實踐學習中發揮的作用效果卻達不到預期。第一,由于實踐基地管理運行機制不完善,校企職責不明晰,導致實踐基地和高校不能實行有機銜接,雙方聯動不充分,使實踐教學形式化。第二,校企雙方在研究生聯合培養過程中的目的、側重點不同,易出現實踐教育基地安排的教學內容與研究生總體的培養目標不一致、實踐內容與學位論文聯系不緊密等問題。若實踐學習忽略與學位論文的聯系,無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會使研究生創新能力達不到培養要求。第三,校內外導師之間的溝通交流不充分。由于校內外導師除了共同指導中藥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外,還分別承擔教學、科研或者生產的任務,他們之間缺少充分溝通交流的機會,不能發揮雙導師制在人才培養中的優勢。其四,校外導師的指導能力不同,有的導師缺乏指導碩士研究生的經驗,且不同導師對中藥產品在生產、設計、質控等領域的經驗積累存在差異,專業技術水平也不同,這導致校外導師帶教水平參差不齊,影響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1.3 "實踐教學評價體系不完備
實踐教學在組織模式、評估方式等各個方面均與傳統的課堂理論教學有所區別。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應包括考核評價和監督機制,以保證實踐教學規范、執行可控效果會令人滿意?!吨兴帉W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對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專業實踐考核有明確的規定,即專業實踐應有帶教教師簽名的每月實踐報告及結束后的專業實踐總結。高校一般只要求研究生在專業實踐結束后,根據實踐內容和情況撰寫實踐學習報告。大部分高校對實踐教學體系的運轉情況、導師的指導情況、實踐基地的綜合研究能力及其對研究生的管理情況缺乏全面的反饋和監督,導致學生和校外導師的積極性不高,實踐教學流于形式。
2 "實踐教學育人模式的優化
2.1 "優化課程設置,增強課程實踐性
高校應以行業需求為導向,聚焦中藥學行業發展的重點研究領域,以培養創新精神和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目標,優化課程設置體系,增強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的實踐性。第一,以企業生產需求為目標,開設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課程,優化專業理論課程核心內容,如中藥材質量標準的制定、中藥有效成分提取工藝的優化、中藥健康產業與中藥資源分布、中藥新藥的臨床前研究等。第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綜合運用授課、案例研討及情景模擬等形式,由校內教師和優秀企業家共同承擔教學任務。舉例來說,以企業中實際生產遇到的問題為案例,以討論探索課形式,引導學生思考并解決問題,提升學生分析問題、應用專業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增設專業拓展課程,開展行業知識拓展講座。如開設專業技能培訓課,由企業導師來校為學生授課,并指導學生完成實驗操作培訓及技術培訓。此外,可邀請行業專家、企業骨干人員等舉辦知識講座,內容可以是中藥的研發、新方法新技術的應用等,也可以是實踐培養基地內部的管理制度、企業文化、生產安全等方面,讓學生對醫藥行業動態、中藥研究前沿進展、企業的概況有直觀的認識。第四,開展滲入式實地教學。結合理論課和實踐學習的內容,安排學生提前進行GAP基地實習、GMP車間實習、中藥廠車間實習等。通過核心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拓展知識的學習,為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實踐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其能更快融入企業的實踐學習,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2.2 "健全校企聯合培養機制
專業學位研究生的顯著特征在于實踐性、職業性、創新應用性,單純依靠高校不能滿足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的需要。校企聯合培養實踐基地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教學的重要依托對象[8],學生通過參與基地工作提高實踐能力、提升創新思維、增強職業素質。但是由于高校和企業有著不同的職責,其利益追求不盡相同,為了充分利用雙方的優勢,應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建立健全校企聯合培養機制。在制度層面,校企雙方應制定完善的研究生管理辦法,研究生招生―培養―就業企業全程參與辦法、項目成果歸屬辦法、培養經費使用管理辦法、聯合基地的評價考核辦法及雙導師制度辦法等。在組織操作層面,校企雙方應約定人力、經費、項目等的投入,明晰雙方職責,以保障實踐基地實踐教學環節的有效運行。
2.2.1 "規范實踐基地教學管理
校企雙方應設立實踐基地的運行制度和研究生培養制度,并建立實踐基地聯合領導小組、工作小組和秘書小組。由雙方主要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在基地建設和研究生培養等方面共同商議并達成一致意見,如根據培養方案和學校課程來制訂科學的實踐教學方案和學生在實踐期間的考核方案等。工作小組主要由負責學校實踐教學指導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組成,負責制訂和完善實踐教學的實踐內容、實踐計劃及考核標準;組織研究生參與不同實踐項目的培訓,并將有關的教學活動落實到企業;負責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實習指導、實習評價等,保證實踐學習工作的正常運轉。秘書小組由雙方管理人員組成,負責學生實踐學習期間的表現、課題的進展以及遇到的問題進行及時溝通、梳理和反饋,并根據需要不定期組織雙方人員進行交流,以保障雙方溝通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2.2.2 "加強校企科研合作,將實踐教學與科研項目相結合
醫藥公司在新產品的研發和成果轉化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基礎條件,但是其科研優勢并不明顯,而高校相對企業來說具有一定的科研優勢,但其成果轉化方面相對薄弱,因此可利用雙方優勢開展合作科研課題的申報,加強產學結合。這樣,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在進入企業進行實踐學習時,除了熟悉藥品的具體生產方法、生產工藝、質量檢測等方面知識,還可以圍繞合作科研項目開展課題研究,完成學位論文。此外,企業也可以根據生產、科研方面遇到的實際問題形成研究項目,如中藥制劑生產工藝過程中的質量控制、中藥產品的質量標準建立等。中藥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可圍繞這些研究項目進行畢業論文選題,開展課題研究,將實踐教學與科研項目相結合、實踐內容與學位論文緊密聯系。校企雙方導師聯合指導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完成學位論文,一方面避免了實踐學習的形式化,真正達到校企聯合育人的目的,另一方面又可以填補企業部分技術人員空缺,為企業提供人才支持,從而實現雙贏。
2.2.3 "建立導師遴選制度,健全合作交流平臺
研究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導師的指導和支持,導師在培養研究生的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因此,高校要建設高水平的專業學位導師隊伍,制訂完善的校內外導師遴選辦法,組織導師遴選。校內導師除了考查其科研水平外,還要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校外導師主要關注其指導能力、專業技術水平及在藥品生產和管理等領域的經驗,高校應選擇具有豐富工作經驗且責任感強的專業技術人員作為校外導師。同時,高校應明確校內外導師的實踐教學任務,建立順暢溝通的協調機制,實現對研究生的統一有效管理。校內外導師在實踐教學中互相配合,就研究生培養和科學活動進行交流,共同參與指導,以達到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人才培養要求。
此外,校內外導師合作培養研究生的合作方式可以更靈活化。例如,可以以校內導師為主、校外導師為輔,引導學生通過參與研究縱向課題的部分內容,解決行業問題,完成學位論文;也可以以校外導師為主、校內導師為輔,指導學生通過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完成學位論文。同時,高校應積極為校內導師提供交流環境和機會,通過請企業導師進入高校、激勵校內導師進入企業、舉辦校企座談會等方式促進校內外導師進行溝通交流,開發合作課題,促使雙方建立良性的互動關系。
2.3 "完善實踐教學考核和監督體系
在實踐教學中,高校應將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相融合。首先是對研究生實踐教學考核??赏ㄟ^設計過程性考核評價表、指導教師考核評價表和實習實踐綜合考核表,分別從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兩方面進行考核,專業技能包括基礎知識和現場實踐能力,專業素養包括工作的紀律性和積極性、崗位責任意識、主動學習意識、溝通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能力等,形成過程性考核記錄。指導教師從實踐周志的撰寫、實踐總結以及其他(溝通、紀律、協作等方面)方面進行評價,形成最后的實踐報告。其次,建立實踐教學課堂和帶教導師的學生反饋和評教體系,使學生能夠對實踐課堂質量、校內外導師的教學態度、為人師表、總體印象等方面進行反饋打分。此外,學??梢越M織實踐教學督導組,選擇研究生培養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教師,巡視實踐課堂教學和檢查基地教學管理的情況;組織相關部門人員對實踐基地建設進行定期檢查評估,除了從硬件條件、承載規模、科研項目等方面考查實踐基地的綜合研究能力外,還要從管理運行、功能發揮和培養質量三個方面進行考核,以保障實踐教育基地滿足研究生培養的需要,能達到培養方案的要求。
3 "結語
隨著我國醫藥高等教育和衛生醫療事業的快速發展,對醫藥相關專業高學歷、高素質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為醫藥行業輸送大量高素質的后備人才,其質量好壞關系到醫藥事業的發展和創新潛力。實踐教學是應用型人才培養不可或缺的部分,實踐教學環節的好壞直接影響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因此,構建實效性更好的實踐教學育人體系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分析當前實踐教學的現狀和問題,以問題為導向,從優化課程設置、增強課程實踐性、健全校企聯合培養機制、完善實踐教學考核和監督體系方面著手,優化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教學育人模式,致力于把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成為實踐能力強、專業能力好、職業素養高,能夠在醫藥領域從事創造性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以滿足當前社會對中藥學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通信作者:王淑美
基金項目:2023年廣東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廣東藥科大學研究生成果培育項目。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于印發金融碩士等19種專業學位設置方案的通知[EB/OL].(2010-3-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33/201005/t20100513_92739.html.
[2] 游秋云,吳和珍.中藥學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碩士的區別與培養改革[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2,20(8):161-162.
[3] 朱磊,張彥紅,王林,等.關于加強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管窺之見[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21(1):7-8,16.
[4] 高陽,孫德建,王旭磊,等.專業學位研究生校企聯合培養模式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3,6(17):137-139.
[5] 全國中醫、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試行)[EB/OL].(2019-04-17). http://www.medgrad.cn/site/content/200.html.
[6] 顧秉林.加強實踐教育培養創新人才[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4, 25(6):1-5.
[7] 鄭秀棉,王崢濤,張彤,等.產教融合背景下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J].中醫教育,2023,42(6):28-33,52.
[8] 崔飛,李莉,張建.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校企聯合培養實踐基地建設的探索[J].藥學研究,2022,41(9):625-626,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