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深度挖掘和提煉口腔頜面外科學相關的思政元素,結合基于學習產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education,OBE)與基于問題的教學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進行口腔頜面外科學思政教學實踐。方法"選取"2018級和2019級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專業學生80名作為研究對象,2018級40名學生為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2019級40名學生作為觀察組采用OBE聯合PBL教學模式。比較兩組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學滿意度。結果"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OBE聯合PBL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提升,教學設計滿意度高,成績總體優秀率明顯提升。結論"OBE聯合PBL教學模式通過專業知識和思政元素的相互滲透,可加深醫學教育的課程內涵并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
[關鍵詞]"課程思政;口腔頜面外科學;基于學習產出的教育模式;基于問題的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R782""""""[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3-9701.2024.35.019
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立德樹人已成為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務[1]。《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2]中明確指出,高校必須將立德樹人放在中心環節,強調要“注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要將課程思政與專業教育有機結合”。課程思政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有機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國家方針政策等內容,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3-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5]中指出醫學教育改革體系和思維創新有利于提高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這對衛生健康事業的蓬勃發展至關重要。醫學教育工作者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始終堅守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注重德行修養與職業道德的培育,培養出既有深厚醫學理論基礎、又具備高尚醫德醫風的杰出人才。隨著人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口腔衛生越來越受到重視,口腔醫學生是醫學專業的后備人才,傳統教學方法單一,對口腔醫學生來說,思政課程并不是專業必修課,大部分學生并未給予應有的重視,因此,采取有效方法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建設顯得尤為重要[6]。本研究深入學習先進教學理念,對口腔頜面外科學相關的思政元素進行挖掘,將基于學習產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education,OBE)與基于問題的教學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結合運用到專業課的理論及實踐教學中,從而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口腔頜面外科思政教學的核心問題在于如何實現教科書中的章節化教學內容與思想政治教育在價值塑造和精神引領的互溶互通。為明晰課程思政的教學理念,并將課程思政有效地應用到口腔頜面外科課程中,本研究安排老師參加培訓和專題演講,確定課程思政內涵,更好地實現專業知識和思政教育的相互滲透。教師積極與專職思政課教師進行深入討論和溝通,在提高自身思政教育水平的同時,結合口腔頜面外科學專業的學科特點,更新教學理念,從社會責任感、科學探索精神及愛國情懷等方面深入挖掘每一門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政元素,與理論知識點深度融合,旨在借助實施課程思政全培養,全面貫徹落實德育為先,塑造學生的公共服務意識,培養無私奉獻、服務社會等高尚品格。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2018級和2019級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專業學生80名作為研究對象,2018級40名學生為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2019級學生40名為觀察組采用OBE聯合PBL教學模式。
1.2""教學方法
對照組教師采用視頻和多媒體課件相結合進行授課。觀察組將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理想信念培養列入OBE教學方案,以思政學習效果為導向,同時制定理論知識、技能操作目標和課程章節思政成果教學目標,見圖1。根據OBE教學模式課程大綱的重難點選擇典型教學病例后開展教學準備工作。上課前,先將教學內容系統劃分為若干問題。根據各種不同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預先查閱相關資料,進行分組探討,PBL教學流程見圖2。觀察組學生完成學習后進行滿意度調查。
1.3""課程考核方式及標準
本研究課程考核方式采用綜合評價,由過程考核、小組匯報及自我評價多個方面綜合決定,涵蓋3個關鍵環節:①在PBL課堂中學生需通過答辯展示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和解決方案的能力;②課程結束后,學生被分成小組進行互評和組內討論;③課程結束后進行自我評價和小組匯報。兩組總成績的評定采用百分制形式,總體占比為60%課程過程考核加40%期末考試成績。
2""結果
觀察組學生的成績優秀率高于對照組,學生考核成績提升明顯,見表1。觀察組75%學生對課程思政教學設計非常滿意,87.5%學生認為思政主題與教學內容相適應,見表2。
3""討論
口腔醫學生應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忠于人民,愿為祖國的衛生事業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斗終身。因此,本研究將口腔頜面外科學思政教學目標與教科書的章節化教學內容相結合,按教學內容模塊教學目標進行梳理歸納,形成主題明確的思政教育教學目標,通過挖掘其專業知識中包含的科學家精神,將之融入口腔頜面外科課程教學[7-8]。OBE理念是一種注重學習成果的教育思想,通過設定具體、明確和可衡量的教學目標,再進行講義設計和教學實施,聚焦于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OBE的優點是教學目的更明確、更有針對性,有助于學生深入地理解知識,并在實踐中熟練地運用所學技能;協助學生轉變學習態度與行為,以達到預期的學習成果[9]。OBE理念與PBL教學模式的結合,是一個有機結合理論學習、案例分析、問題解決和角色扮演等多方面元素的教學體系,為口腔頜面外科學思政教學提供新的啟示[10-14]。核心在于通過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知識,不僅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而且實現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與價值觀念的引領之間的有機融合。
本研究將OBE聯合PBL模式引入2019級口腔專業學生的課程教學實踐中。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提升,課堂氣氛活躍,考試成績明顯進步。口腔醫學生不僅需要高超的專業技能,更要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15-16]。因此,口腔頜面外科學思政教學應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重點關注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創新精神和團隊協作能力培養,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實效性[17]。只有通過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優化課程設置,加強課程建設,完善考核體系,才能在醫學人才培養中發揮思政課程的重要作用。總之,口腔頜面外科學的思政教學不僅要注重知識傳授,還應著力于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最終實現醫學教育的全面發展和醫學人才的全面提升。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參考文獻]
[1] 韓憲洲."以課程思政推動立德樹人的實踐創新[J]."中國高等教育,2019(23):"12–14.
[2] 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2020-06-06)[2024-09-11]."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3] 朱曉進,"王廣祿."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N]."中國社會科學報,"2022-03-11(05).
[4] 王鵬."為黨育人為國育才[N]."人民日報,"2021-12-02(01).
[5] 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EB/OL]."(2020-09-23)[2024-09-11]."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9/23/content_5546373.htm.
[6] 丁昀."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困境及其破解[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3(14):"63–65.
[7] 刁匯玲,"張曉敏,"孫曉彤,"等."醫學高校附屬醫院課程思政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4,"16(1):"173–178.
[8] 李剛,"劉紅霞,"方毅,"等."口腔醫學教材-課程思政融合育人的探索與實踐[J]."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2023,"54(2):"328–333.
[9] 王維,"蔣香菊,"張利."基于OBE理念的高校在線教學模式設計研究[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21,"35(5):"558–563.
[10] 楊旭穎,"祝雪花."護理本科生對“課程思政”教學效果評價的質性研究[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22,"36(6):"767–771.
[11] 李峰,"劉小陽,"孫廣通,"等."OBE理念結合PBL方法的遙感實驗課程教學模式設計[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22,"45(2):"10–12.
[12] 吉利."PBL結合SP教學法在中醫院校內科學課程思政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現代醫生,"2023,"61(24):"123–125.
[13] 黃曉巍,"楊明慧,"韓冬,"等."醫學院校課程思政教育研究進展[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2):"142–143.
[14] 張妍,"李春艷,"曹海龍,"等."新時代醫學研究生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建設初探[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4,"16(15):"22–27.
[15] 王曉燕,"胡炎芝,"劉思楊,"等."中醫肛腸科學課程思政多元教學模式探討[J]."中國現代醫生,"2024,"62(23):"100–103.
[16] 林娜,"林洋洋,"王得利,"等."課程思政在《口腔頜面外科學》教學中的探索[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21,"38(6):"73–74.
[17] 梅雙,"張昊,"于彬超,"等."課程思政聯合PBL在口腔頜面外科教學中的應用[J]."繼續醫學教育,"2022,"36(4):"17–20.
(收稿日期:2024–09–11)
(修回日期:202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