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進一步解決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教師的教”“學生的學”與“成果的評”相互割裂問題,以核心素養為指向,基于逆向教學設計,從“Analysis(學情分析)—Objectives(設定目標)—Activities(開展活動)—Assessment(多元評估)”四個環節開展讀寫教學活動,在以終為始的“教—學—評”一體化閉環中實現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綜合培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英語;“教—學—評”一體化;教學實踐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研究專項課題“‘素養為本’的高中英語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022ZJY1318)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陳崇玲(1981—),女,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中學。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教—學—評”一體化概念,力求打破傳統教學與評價的二維隔離孤立局面,使評價貫穿整個教學環節,引導教師整體思考“為什么教”“教什么”“怎樣教”以及“教到什么程度”等問題。因此,本文嘗試基于“教—學—評”一體化架構高中英語課堂,以期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
一、“教—學—評”一體化的解讀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指出,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處理好評價與教和學之間的關系,推動教、學、評一體化實施。課堂評價活動應貫穿教學的全過程,為檢測教學目標服務,以發現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并提供及時幫助和反饋,促進學生更有效地開展學習。這就需要教師以教學目標為指引,對自己的教、學生的學,以及整個課堂教學中的多種評價活動進行系統性設計,通過觀察、提問、追問以及學習測試等方式,檢測學生是否掌握已學知識,使“教—學—評”共同指向核心素養,促進學科素養培養的有效落實[1]。
然而,現階段有些教師對“教—學—評”一體化的認識比較片面,過于強調評價活動的重要性,誤將學生需學習的所有內容(如重點、難點、考點)當作評價內容,有些教師甚至機械地將課前導評、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點評以及課后測評貫穿每個教學步驟,想方設法將學生“框”在自己預設的軌道上。這種全過程覆蓋的“教—學—評”一體化模式是否適合時間緊、任務重的高中英語教學,教師的“教”是否能夠引發學生的“學”,形式多樣的評價是否具備預期結果導向作用等,都需要一線高中英語教師研精覃思[2]。
結合多年一線教學實踐經驗,筆者立足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以格蘭特·威金斯和杰伊·麥克泰格在《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一書中提出“以終為始”的逆向教學設計為著手點,遵循主體性原則、一致性原則、過程性原則及反饋性原則,在“終點→想要的結果”基礎上,對原有逆向教學設計的三個環節(確定學習結果→選定合適的評估依據→設定教學活動)進行教學實踐,并依據實踐成果將原有三個環節延伸為“Analysis(學情分析)—Objectives(設定目標)—Activities(開展活動)—Assessment(多元評估)”四個環節,將“教—學—評”一體化由“二維平面”變成“三維立體”教學(見圖1),并通過不斷調整和優化教學方法,全面、系統地考慮和管理教學過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教學成果的實現。
二、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教—學—評”一體化實踐策略
本文以2019年審定的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Unit 5 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為例,闡述如何基于“Analysis(學情分析)—Objectives(設定目標)—Activities(開展活動)—Assessment(多元評估)”四個環節,落實“教—學—評”一體化,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
(一)Analysis:聚焦學習問題,總結應對方法
本單元的主題是“世界上的語言”,圍繞語言發展和語言學習展開。本課選取的Reading for writing板塊的活動主題是“寫一篇關于英語學習的博客”,要求學生反思和總結自己在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積極探索解決方法,然后以博客的形式完成寫作。該板塊文本結構清晰,語言簡潔,內容明確,利于學生學習和模仿。同時詞匯量不大,生詞難詞不多,學生閱讀沒有很大障礙[3]。
根據本課學習板塊的主題和語言特點,在開始本課教學之前,筆者通過回顧總結學生在完成前四個單元作業的時間、準確率、易錯類型等,綜合分析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見表1),并利用本課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對策。
這不僅是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客觀記錄,更是一次深入的育人反思。通過聚焦學生學習問題,教師能夠更加精準把握教學的重點和方向,為后續教學活動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Objectives:聚焦應對方法,設定教學目標
文化意識:學生總結和概括博客中提到的困難和建議,識別和理解母語負遷移對英語學習的影響,并找到應對策略。
語言能力:在小組討論活動中,學生分享自己在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在聽取同伴建議的同時,克服語言學習的僵化狀態。
學習能力:仿照閱讀文本的結構和語言特點,結合小組討論的內容,撰寫關于自己解決英語學習困難的博客,并使用評價量表評價同伴作文,識別并彌補自己語法和詞匯知識的不足。
思維品質:通過認識和反思自己在英語學習中的困難,養成積極面對問題的心態,接受同伴的建議并調整學習方法,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三)Activities:聚焦教學目標,優化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是支撐教學目標實現的重要載體,也是“教—學—評”一體化的關鍵環節。高中英語教師應以學科核心素養為中心,以明確的教學目標為導向,開展多元實踐英語活動,幫助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理解新知,最終達到運用英語進行表達和交流的目的[4]。
Step 1:導入新課。
Brainstorming.
Q1: Do you have any problems in English learning?
Q2: Do you think that the habits of us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affect your learning of English?
【設計意圖】借助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中文表達習慣對英語學習的影響,認識和理解英語與漢語之間的文化差異。
Step 2:閱讀文本,自主學習完成活動1和活動2。
Activities 1: Skim these posts and consid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Who starts this blog?
(2)Who responds to it?
(3)What is the blog mainly about?
Activities 2: Fill in the table.(見表2)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把握語篇的主要內容并理解語篇的大意,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分析文本中不同跟帖人的英語學習困難與解決方法,為下個活動做好鋪墊。
Step 3:分組討論。
List your problems in learning English and brainstorm some useful advice by using the following language examples.
Problems:(1)I’m having a lot of trouble with reading/grammar.... Any advice?(2)I don’t know how to....
Solutions:(1)Listening to English radio programmes helps me get used to how fast native speakers talk. I also repeat what I hear to help myself to experience the feeling of the language.(2)My advice is....This worked for me.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反思自己在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積極探索解決方案。同時,這能為學生提供寫作支持,幫助他們掌握博客的結構和語言特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Step 4:寫博客。
(1)Write a blog based on your group discussion.
lt;Your problem + Others’ advicegt;
Para.1:Describe your problem clearly. lt;Topic sentence + Supporting detailsgt;
Para.2:Write 2 or 3 ideas your group members give.
(2)Exchange drafts and make an assessment according to the checklist.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模仿所學語篇的文體結構,運用所學句型,撰寫一篇關于英語學習的博客,鍛煉學生的英語技能,使其能夠將討論中的建議系統化地表達出來,提高寫作信心和寫作質量。
Step 5:課后作業。
Polish your blog with the skills we have learned this class, and assess it again with the help of checklist in the textbook.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自我糾正的能力,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運用,回顧、總結博客的寫作要求和寫作技巧,并通過作業的形式再次鞏固。
(四)Assessment:聚焦學科素養,開展教學評價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學—評”三者密不可分,共同構成動態的、良性循環的評價體系。在具體實施中(見表3),課前,教師應在每個學習活動中設定明確的目標和標準,注重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而非僅關注知識的傳授;課中,教師通過即時反饋幫助學生發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課后,學生應在接受評價反饋后,及時地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制訂有針對性的學習計劃。對于本課的寫作練習,可參考表4的評價標準,讓學生在自我評價、同伴評價以及教師評價框架下,從不同角度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以此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實現教學目標的最大化。
結語
綜上所述,結合高中英語教學需求,教師可借助“Analysis(學情分析)—Objectives(設定目標)—Activities(開展活動)—Assessment(多元評估)”四個環節,構建三維立體的“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關注學生的不同需求和特點,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把握教學、學習與評價的核心要素的同時,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在動力,并根據學生的發展情況對教學進行持續的調整和優化,從而實現教學的閉環,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伍海軍.指向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英語“教、學、評”一體化構建與實踐[J].高考,2023(35):171-173.
王濤.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評”一體化的實施策略研究:以“Why do we celebrate festivals?”為例[J].校園英語,2023(43):58-60.
王鈺,邵春莉.大觀點視野下高中英語閱讀逆向教學設計實踐探索:以外研社(2019)新教材必修三Unit 2 Making a Difference為例[J].教育科學論壇,2022(35):20-23.
王薔,李亮.推動核心素養背景下英語課堂教—學—評一體化:意義、理論與方法[J].課程·教材·教法,2019,39(5):11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