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對高素質、高技能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職教育作為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其教學改革顯得尤為迫切。文章分析了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重要性及當前實踐教學體系存在的問題,提出職業能力導向下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策略: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的職業化重構、實踐性教學環節的系統化設計、教學資源與實踐基地的現代化建設、師資隊伍與教學質量監控的專業化提升。
關鍵詞 職業能力導向;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6400/j.cnki.kjdk.2024.36.025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Vocational Ability Orientation
LUO Wen
(Guizhou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Polytechnic, Guiyang, Guizhou 55140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 demand for high-quality and high skilled professionals is increasing. A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applied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vocational education's teaching reform is particularly urgent.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constructing a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It proposes strategies for constructing a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under the guidance of professional abilities, including the profes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content, 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practical teaching links, the moderniz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and practice bases, and the professional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 staff and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Keywords vocational ability orientation; vocational college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jor; practical teaching
1" 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重要性
1.1" 提升實踐能力和職業競爭力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性強,學生在課堂學習之外還需通過實際操作來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能有效提高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為他們將來的工作做好準備。依托實際操作,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施工測量放線、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確定裝配化施工質量控制點及施工安全防范重點等專業技能,在實際工作中更得心應手。
1.2" 培養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意識
實踐教學體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意識。在實際操作中,學生需要與同學合作,共同解決問題,這種經歷將提升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協調能力。基于探究性實驗、模擬仿真訓練等實踐性教學環節,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也將得到激發和提升。
1.3" 滿足市場需求,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隨著建筑工程行業的快速發展和技術更新換代,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完全涵蓋所有必要的知識和技能,學生缺乏實際動手能力和實踐經驗,難以勝任實際工程項目。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是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適應市場需求、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高職院校應通過對當前教學現狀的分析和市場需求的調研,有針對性地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建筑工程技術人才。
1.4" 促進教學改革和發展
對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實施效果進行評估,有助于及時發現問題和不足,為今后的教學改革提供參考和借鑒。同時,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將推動師資隊伍建設、實訓基地建設、設備配置建設等方面的不斷完善和提升,為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 當前實踐教學體系存在的問題
2.1" 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的職業化程度不足
當前實踐教學體系課程設置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了與職業崗位的緊密聯系,學生缺乏足夠的實踐機會,難以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削弱了實踐教學體系應有的應用價值。教學內容上,實踐教學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教師大多按照既定的教學計劃進行授課,很少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和職業發展需求進行個性化調整。“一刀切”的教學方式,不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限制了其職業能力的全面發展。
2.2" 實踐性教學環節的系統性與連貫性欠缺
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實踐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當前許多高職院校的實踐性教學環節缺乏連續性。實踐課程之間往往各自為政,缺乏有效的銜接和整合,導致學生無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和技能框架。加上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安排過于零散,缺乏統一的規劃和設計,降低了實踐教學的整體效果。
2.3" 教學資源與實踐基地的現代化建設滯后
教學資源方面,許多高職院校缺乏先進的實驗設備和教學軟件,未及時跟上現代化實踐教學的需求;教學資源更新速度緩慢,未跟上行業發展的步伐,學生鮮有機會接觸最新的技術和設備。在實踐基地方面,許多高職院校與企業、行業合作的深度不足,學生難以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進行實踐和鍛煉。部分高職院校與企業的合作停留在表面,建設的實踐基地在管理上存在諸多問題,如設備陳舊、管理不善等,影響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2.4" 師資隊伍與教學質量監控的專業化程度不高
師資隊伍是實踐教學體系的核心力量,但當前許多高職院校的師資隊伍在專業化程度方面存在不足,許多教師缺乏行業實踐經驗和職業技能,難以有效地指導學生實踐操作。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也相對落后,無法滿足現代化實踐教學的需求。教學質量監控方面,高職院校大多沒有形成科學有效的監控機制,導致實踐教學的質量參差不齊。教學評估過于注重形式而忽視實質內容,無法反映實踐教學的實際效果。
3" 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策略
3.1" 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的職業化重構
3.1.1" 根據職業崗位能力需求調整課程設置
高職院校應基于深入調研,梳理各職業崗位所需的核心能力、關鍵技能和綜合素質,并以此為依據調整課程設置。例如,針對施工管理崗位,應設置施工組織與管理、工程造價與預算、工程質量控制等課程;針對質量檢測崗位,應開設建筑材料與檢測、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范等課程。通過以上措施,可精準對接職業崗位需求,提高課程設置的針對性。
3.1.2nbsp; 引入行業前沿技術和工藝,更新教學內容
首先,高職院校要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引入行業最新成果。例如,增設建筑信息模型(BIM)、綠色建筑技術、裝配式建筑技術等相關課程,使學生了解并掌握這些新興技術。其次,高職院校應鼓勵教師參與行業交流、企業實踐,及時將行業動態和技術進展融入課堂教學,以保持教學內容的實效性和先進性。
3.1.3" 理論與實踐并重,強化實踐性教學環節
在課程內容安排上,高職院校應堅持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原則。教師在傳授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可增加實驗、實訓、實習等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比重,使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基于實際操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同時,多鼓勵學生參與科研項目、技能大賽等,進一步鍛煉其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
3.2" 實踐性教學環節的系統化設計
3.2.1" 構建“實驗、實訓、實習”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
實驗環節側重對學生基礎實驗技能的培養,依托驗證性實驗和探究性實驗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方法和數據處理技能;實訓環節模擬企業真實職業環境,訓練學生的職業技術應用能力,包括單項技能訓練、綜合技能訓練、模擬仿真訓練等;實習環節讓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進行實踐鍛煉,通過專業認識實習、專業生產實習、畢業頂崗實習等階段,逐步提升學生的職業崗位實踐能力。
3.2.2" 細化各階段的實踐教學目標與任務
為讓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有效實施,教師應細化各階段的教學目標與任務。在實驗階段,教師確定每個實驗項目的目的、要求、操作步驟和預期成果;在實訓階段,教師制定詳細的實訓計劃,包括實訓內容、時間安排、考核標準等;在實習階段,教師根據學生所在實習崗位的具體要求,明確實習任務、實習報告撰寫規范以及實習成績評定標準。細化各階段的教學目標與任務,有助于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有序進行和有效達成。
3.2.3" 強化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有機銜接
為了提升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整體效果,教師應強化各環節之間的有機銜接。一方面,教師應在實驗和實訓環節之間建立順暢的過渡機制,使學生在掌握基本實驗技能的基礎上,能順利過渡到職業技術應用能力訓練上;另一方面,教師應在實訓和實習環節之間建立緊密的聯系,通過校企合作、工學交替方式,使學生所學知識和技能在校外實習中得到檢驗。同時,教師應建立實踐教學反饋機制,及時收集學生對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反饋意見,并根據反饋結果不斷優化實踐教學體系,確保其實施效果的最大化。
3.3" 教學資源與實踐基地的現代化建設
3.3.1" 加大投入,建設先進實訓室和實驗室
為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高職院校應加大投入,建設先進的實訓室和實驗室。這些實訓室和實驗室應配備與行業前沿技術相匹配的設備和軟件,如BIM技術實訓室、智能建筑控制系統實驗室等,以模擬真實的工作環境,使學生能在校內就接觸到行業最新的技術和設備,為將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3.3.2" 與企業合作,建立穩定校外實訓基地
高職院校應積極與企業合作,建立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實訓基地的建設能為學生提供更加真實的職業環境,使學生在實際工作中鍛煉和提升自己的職業能力。通過與企業的深度合作,高職院校可了解行業最新的發展動態和技術需求,及時調整實踐教學的內容和方式。同時,企業可從與高職院校的合作中獲得人才支持和技術創新的動力,實現雙方的共贏。
3.3.3" 推動教學資源的信息化與數字化建設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教學資源的信息化與數字化已成為必然趨勢。高職院校應積極推動教學資源的數字化建設,如開發在線課程、建立虛擬仿真實訓平臺等,為學生提供更加靈活和便捷的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信息化與數字化建設下,高職院校可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推進教學資源的共享和優化配置,為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提供有力支持。
3.4" 師資隊伍與教學質量監控的專業化提升
3.4.1" 引進和培養“雙師型”教師
“雙師型”教師是指既具備理論教學能力又具備實踐教學能力的教師。在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中,“雙師型”教師是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關鍵。高職院校應積極引進和培養這類教師,通過提供培訓、交流和實踐機會,提升他們的教學水平和職業素養。例如,高職院校可鼓勵教師參與行業交流和企業實踐,了解行業最新的發展動態和技術需求,以便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實踐學習。
3.4.2" 加強教師企業實踐經歷,提升實踐教學能力
高職院校要加大力度提升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一方面,鼓勵教師參與企業實踐。通過與企業合作開展項目研究、技術咨詢等活動,教師可深入了解行業實際需求和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并將這些經驗和知識融入課堂教學。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可邀請企業專家來校講座或授課,為教師提供與行業專家交流的機會,拓寬他們的視野和知識面。
3.4.3" 建立健全教學質量監控機制,引入企業評價標準
為保障實踐教學體系的有效實施和持續改進,高職院校應建立健全教學質量監控機制,包括教學計劃的制定、實施、評估和反饋等。高職院校應引入企業評價標準,將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和職業崗位能力要求作為教學質量評估的重要依據,與企業共同制定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和方法,準確評估學生的職業能力水平和教學效果,為實踐教學體系的持續優化提供有力支持。
4" 結語
綜上所述,職業能力導向下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滿足市場需求的重要途徑。未來,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和技術的持續創新,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仍需不斷優化和完善,以適應行業發展的新需求和新挑戰。同時,高職院校應加強與企業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實踐教學體系的持續改進和創新發展,為培養更多優秀的建筑工程技術人才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陳惠惠,徐慧琳,付佳佳.新工科視角下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山西青年,2024(16):187-189.
[2] 王娟.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的思考分析[J].學周刊,2024(22):78-81.
[3] 黃歡.BIM技術在高職建筑工程專業實踐教學中的應用與效果分析[J].學周刊,2024(12):13-15.
[4] 呂金昕.高職院校“工程制圖與識圖”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3(36):78-81.
[5] 張艷芬.BIM+VR在高職工程造價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風,2023(12):138-140.
[6] 魏娜.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的組織與開展[J].科技資訊,2023,21(4):174-177.
[7] 曾維湘.基于理實一體化的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仿真實訓項目庫實踐教學研究[C]//第四屆生活教育學術論壇論文集,2022:3.
[8] 江暉.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探究[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35(8):38-40.